艺术边上观望
英语的历史从1500多年前的北欧开始。 在公元5世纪左右,称为天使、撒克逊和黄麻的人们的部落从德国和丹麦旅行向西过北海。 他们迁入英国,并且在7世纪末以前,他们讲早期的形式英语。 在8世纪末,斯堪的那维亚人攻占英国。 战争持续了将近200年。 在这个时期,很多拉丁语、丹麦和古斯堪的那维亚的单词融入英语。 象炊具和杯子与生活息息相关一样,拉丁语给了英语很多单词。 从丹麦语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中,英国人借鉴过来了皮肤、腿、以及各种词格的代词“他们”、“他们的”。 来自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很多同义词统一到英语中,例如,愤怒(英语的wrath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anger);生病(英语的sick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ill),都在英语中进行了统一。 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国。 法语成为富人的语言和强有力的象征,但穷人主要讲英语。 在14世纪末,英语再次成为第一语言。 到这时,英国人使用的很多词汇来自法语或者拉丁语,并且许多早期的词汇已经不复存在。 到了第16和17世纪,人们对古典作品感兴趣。 在这个时期,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汇被归入英语。 许多词汇或者单词的组成部分,从那些语言被用现代英语引进使用。 今天,英语有来自大多数世界性语言的泊来单词。 你或许能找到英语使用的某个词汇是最先来自你的母语。

橄榄色的水
最早的英语是由3个日尔曼部落的语言混合而成的,所以语言中的复数用法与德语和北欧语相同。中世纪诺曼底人征服不列颠。英国贵族机会都说法语,英语中也混合了许多的法语单词。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开始学习古希腊文化,又有大量的希腊元素融入英语。
慕容诗月
语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你可知道它的起源?英语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统治地位的呢?英语在潮流的发展中曾经受到过什么影响,又经历过多少次重大的语言和词汇的变化呢?请收看BBC精彩纪录片:英语发展史“the adventure of English”。 大约在五世纪左右,日耳曼族入侵英格兰岛,主要有盎格鲁、撒克逊、朱特这三个族群。他们的方言发展成古英语。现今一些常用的字汇是从这些Anglo-Saxon的字汇而来,然而英语也受其他语言的影响。 在日耳曼族尚未入侵不列巅时,岛上住的有凯尔特人。在公元前55年的夏天,古罗马凯撒大帝征服了高卢地区的凯尔特人。为了避免不列巅的凯尔特人报复,凯撒想要一举攻下不列巅,然而并未成功。隔年夏天,又再一次入侵不列巅,在不列巅东南角建立了一个据点。至此大约一百年,罗马人未再侵犯不列巅。 在公元43年,革老丢想要得到整个不列巅群岛的统治权,便派了四万人的军队,费时三年,征服了英格兰。此时大约统治了三百年。 410年,罗马帝国受外族入侵,无力维持其他领地的势力,於是撤退,凯尔特人得不到罗马人的保护,受北方蛮族Picts&Scots骚扰,於是凯尔特领袖便请求朱特族人的保护,并割一块在Kents东北角的isle of Thanet给朱特族。朱特族知道了凯尔特人很好欺负,反而侵略凯尔特人,占领Kents的东南角。其他的日耳曼族群也跟着入侵英格兰,持续一百年。 基督教将拉丁文与希腊文的字汇带入英语。 古英语又受到了说Old Norse的斯堪地那维亚入侵者影响。古英语内部的发展朝着简化词形变化的方向在走,而Old Norse更加速了这个过程,特别是北方的方言。 在诺曼征服后,可以算是古英语时期的结束。这个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开启英语的另一个时代。 古英语至中古英语 诺曼征服对英语有显着的冲击,改变了英语单字的拼法,更引入了许多新的诺曼字汇。若没有诺曼征服,英语将会有更多的词形变化、更多的日耳曼字汇、更多的复合字、较少从其他语言吸收的字汇、不会有法文字汇。 在1066年,诺曼地公爵征服者威廉与Harold抢夺英国国王的王位,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斯战役赢了,成为英国国王。将法国品味带入英国皇室,英国皇室的成员也越来越多的法国人,都不会讲英文,而只会法文。此时,在统治阶级所使用的语言是法文,而一般平民使用的是英文。然而,一般百姓要取得更佳的工作机会的话,就必须会法文。要区别说英文与说法文的人,并不是用族群来区分,而是社会地位。 英语一直是一般大众所使用的语言,但一开始受诺曼统治时,在法庭及皇室中并不使用英语。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可见,在公元1154年前,大多数的文学作品是使用法文或拉丁文。 在1204年,英王失去了诺曼底的统治权,英国皇室的成员必须在英国与法国之间选边站,再加上英国讲的法文是Anglo-French以及百年战争的影响,英国人越来越不喜欢讲法文。 在此时,英文的文法与单字都有变化。英文文法从综合语逐渐变为分析语,而单字则增加了许多法文及拉丁文的单字。文法方面,由於发音的改变以及词形变化的类比,导致无法用词形变化来判断字的关系,因而只能用字的顺序来表示文法关系。在文法方面,虽说统治阶级讲的是法文,但法文并未影响到英文的文法。此阶段法文的影响只是因为统治阶级讲的是法文,对英文漠不关心,使英文文法的改变不致有太大的阻力。单字方面,在1250年前,法文带来的是贵族与宗教的单字。1250年后,由於英国皇室对英文的认同提高,带来了日常生活的单字。拉丁文则是随着法文单字,也带到英文中。 中古英语与近代英语 在文艺复兴时期,英语进化成中古英语,中古英语对於近代英语的使用者来说要理解是有点难度。在十五世纪,由於元音大改变,英语更进一步进化成所谓的近代英语。 英语一直在吸收外来字汇,直至现今亦是如此,特别是拉丁语、希腊语。由於如此,现今英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多字汇的语言。由於许多单字是来自不同的语言,所以读音错误的情形十分的高。 在1755年山缪尔.约翰逊出版了第一部重要的英语字典。
兔兔我要幸福
1、英文
British history began in Germanic and Celtic, and later in England, Wales and Scotland. Its origin can be traced back to Roman rule.
Britain is called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It consists of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whole history of Britain is made up of the interweaving of the four regions.
Wales became part of the Kingdom of England in 1535. The defeat of the Spanish Invincible Fleet in 1588 by the Naval Battle of Gravoline frustrated the invasion of foreign Catholic forces.
basically eliminating the threat of Catholicism and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religious reform.
In 1640, Britain broke out the first bourgeois revolution in the world and became the pioneer of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The Republic was proclaimed on 19 May 1649.
The restoration of the dynasty in 1660 and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in 1688 established th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n 1707, England merged with Scotland. Through the Seven Years'War, Britain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nset Empire and gained the hegemony of the sea.
It was merged with Ireland in 1801. After the Napoleonic War, Britain completed the imperial hegemony of the Sunset Empire.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it became the fir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complet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 the heyda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colonies occupied in 1914 were 111 times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mainland.
They were the first colonial power and claimed to be the "Sunset Empire".
In 1922,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became independent, and Northern Ireland remain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at is, Northern Ireland today.
2、中文
英国历史始于日耳曼人与凯尔特人,亦是后来的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其源头可追溯到罗马统治时期。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
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扩展资料:
英国历史大事:
1、英西战争
英西战争(英语:Anglo-Spanish War;西班牙语:Guerra anglo-española)(1585年–1604年)指西班牙帝国与英格兰王国之间未经正式宣战的间歇性冲突。
英西战争由多场大范围战役组成,起于1585年英国与荷兰签订楠萨奇条约,拥护荷兰抵抗西班牙帝国的统治。
1587年英国于加的斯率先夺胜,翌年于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击退西班牙无敌舰队,但1589年科伦纳·里斯本远征败北后情势逆转,西班牙在弗洛雷斯海战重振海军实力。
而英国分别在以后的1595-1596年西印度群岛远征和1597年的埃塞克斯-罗利远征决定性失败。西班牙先后在1596年和1597年派遣两支无敌舰队趁胜追击,但在恶劣的气候下遭挫。
无敌舰队战败后的十年间,西班牙加强了海军实力,对后来南美洲贵重金属的运输影响深远。而战争在1590年代走入僵局。
1602年英国与荷兰通过多佛海峡海战一度获取英吉利海峡乃至欧洲西部海域的主导权并持续两年。
1601-1604年西班牙进行了人类史上较为残酷、血腥的奥斯坦德之围,经过三年的围攻,英荷联军最终投降,西班牙军队拿下了这座城堡,使英荷西三方都想结束战争,回到和平。
1604年由腓力三世与新任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代表签订伦敦条约后画下句点。西英协议分别停止对爱尔兰与尼德兰的军事介入,且英方放弃在公海上的劫掠行为。
缔约两方皆有达成部分目标,战后西班牙重获欧洲西部海域优势。条约整体有利于西班牙。但整起战争过程对两国财政都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负担,而英国则进入40年的萎靡期。
2、蔷薇战争
蔷薇战争(又称玫瑰战争;英语: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
两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的后裔、兰开斯特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的后裔。
玫瑰战争是约克家族的爱德华三世的第五代、第六代继承人对兰开斯特家族的爱德华三世的第四代、第五代继承人的王位战争。
“玫瑰战争”一名并未使用于当时,而是在16世纪,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亨利六世》中以两朵玫瑰被拔标志战争的开始后才成为普遍用语。
此名称源于两个家族所选的家徽,兰开斯特的红蔷薇Rosa gallica和约克的白蔷薇Rosa ×alba。
战争最终以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与约克的伊丽莎白联姻为结束,也结束了法国金雀花王朝在英格兰的统治,开启了新的威尔士人都铎王朝的统治。 也标记着在英格兰中世纪时期的结束并走向新的文艺复兴时代。
为了纪念这次战争,英格兰以玫瑰(这里玫瑰实为欧洲古老蔷薇)为国花,并把皇室徽章改为红白蔷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玫瑰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西战争
小阿殷-
古代欧洲所经历的各个时期在某种程度上和远在东方中国的倒是有点相似,或说巧合,只是迟滞了若干个世纪。在东方,周王朝衰落后各诸侯国群起纷争;在西方,罗马帝国在公元286年分裂为东西两罗马,到公元五世纪,曾经强大无比的罗马帝国终于烟消云散。罗马帝国消亡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原在北欧的众多“野蛮”部落侵掠而下,在古希腊城邦时代就已孕育成熟并伴随着帝国的强盛而辉煌绚烂的地中海文明也就注定要遭受劫难了。 我们已经知道英语也并非是不列颠群岛上土生土长的语言。它是在公元五世纪由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罗(Angles)、萨克逊(Saxons)、裘特人(Jutes)带过来的。在此之前,居住在不列颠的人们说的是凯尔特语。 属于日耳曼部落的盎格罗、萨克逊、裘特人原居地是今天的丹麦和德国北部。他们穿过北海,来到不列颠,并很快将说着凯尔特语的当地人赶到边远的苏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其中还有一部分不得不迁徙到欧洲大陆。 这些从北欧侵略过来的日耳曼部落在不列颠分别建起了他们自己的王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七个。它们是:Northumbria、 Mercia、Wessex、Essex、Sussex、East Anglia和Kent。 盎格罗人原来住居的地方叫做“Engle”。他们的语言是“Englisc”,——这就是今天“English”一词的来历了。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 of Languages)的日尔曼语支(Germanic Branch)。追本溯源,我还是从印欧语系说起。 印欧语被认为是新石器时期(公元前7000年前)居住在黑海之北森林(即今日的乌克兰)里的部落所使用的语言。约在公元前3500-2500年之间,他们开始迁徙,来到今天的西欧、地中海、斯堪迭纳维亚,东边甚至到达印度。他们的语言也随即传播开来,分化成现在印欧语系里的各种语言。 印欧语系共有十二个语支,现在尚有语言正在使用的语支有十个。下面就其中主要的几个语支来逐个作简单介绍。 凯尔特语支(The Celtic Branch)——这是最小的一个语支,但是由于它主要是在今日的英国境内使用,所以不得不提。凯尔特各语言源于中欧,曾于公元前400年前后在整个西部欧洲占主导地位。凯尔特人于两千多年前迁徙到不列颠群岛。后来,在说着日耳曼语的盎格罗-撒克逊人来到不列颠后,凯尔特人被赶到威尔士、爱尔兰、苏格兰。凯尔特语也就变成了今天的威尔士语(Welsh)、爱尔兰盖尔语(Irish Gaelic)、苏格兰盖尔语(Scottish Gaelic)。其中有一部分凯尔特人返回欧洲大陆的法国,居住在布列塔尼半岛,他们所操的语言就是布列塔尼盖尔语(Breton)。其它的凯尔特语都已经消失了。威尔士语的句型结构是“动词+主语+宾语”;爱尔兰语文学在欧洲可算得上是最古老的了(仅次于希腊语和拉丁语,位于第三位)。 日耳曼语支(Germanic Branch)——这些语言是从古斯堪地那维亚语和盎格罗-撒克逊语演变过来的。由于受到早期基督教传教士们的影响,日耳曼语和凯尔特语的大多数都是使用拉丁字母的。英语即属于这一语支。有关英语的一些事实有: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第二多的语言,——第一当属我们的汉语;英语使用的范围最广;英语是科技语言;英语有最丰富的词汇;将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最多 ……。 和英语的“血缘”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就是德语和荷兰语了。同属日耳曼语支的还有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瑞典语是有语调的,这在印欧语系中实属不寻常,倒是和我们的汉语有点类似了)、冰岛语。已消失了的尚有戈特语(中欧)、法兰克语(法国,不是法语)、伦巴第语(多瑙河地区)、汪达尔语(北非)等。 印欧语系中大多数语言都是有“格(cases)”和“性(genders)”的变化的。这主要体现在名词/代词上,当然,动词等也会跟着起变化。德语中的名词就有四种“格”和三种“性”的变化,如,das Herz(第一格,做主语),des Herzens(第二格,做定语,相当于Heart's),dem Herzen(第三格,相当与间接宾语),das Herz(第四格,相当于直接宾语);若再加上复数的die Herrzen,der Herrzen,den Herzen,die Herzen就是八种格了。名词则有三种“性”:阳、阴、中,如,der Lehrer(the teacher,阳性)、die Universitat(the university,阴性)、das Buch(the book,中性)。英语中已经基本上没有了这样的“格”和“性”的变化,但还是在一些单词中能够看出来,如,代词的格I(第一格)、my(第二格)、me(第三、四格)、we(复数第一格)、our(复数第二格)、us(复数第三、四格);英语中的性的遗留则体现在一些词缀上,而且大多是随事物的自然性别变化的,如,monitor(阳性)、monitress(阴性)、tiger(阳性)、tigress(阴性)、fortress(阴性),——中性是没有了。 拉丁语支(Latin Branch)或叫意大利语支(Italic Languages)或罗曼语支(Romance Languages)——这些语言都是从拉丁语演变过来的。拉丁语可是欧洲最重要的古典语种,尽管它已经从人们的口头上消失了。在很长的时间里,它曾经是科学上和教堂里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它的字母至今还被大多数语言使用着。 在拉丁语支里,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可算是拉丁语的最核心的嫡系语种了。西班牙语曾受到阿拉伯语和巴斯克语的影响;罗马里亚语则深深地烙上了它周边的斯拉夫各语种的印迹。另一重要语种法语自拉丁语演变出来后就走得更远,发音已大不相同,却有着更多的日耳曼语和凯尔特语的印记,——只是在拼写上尚留有一定的拉丁语的痕迹。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在一千多年前尚是同一语言。西班牙语则是目前拉丁语支里使用人数和范围最多最广的语种,除了在西班牙,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都是说西班牙语的,——它也是联合国里五种官方语言之一。 拉丁语的语法系统对世界很多语言都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它的名词有三种“性(genders)”和六种“格(cases)”。特别是它的句式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等)也成了很多其它语言的规范。——汉语的第一本语法书籍《马氏文通》就是一本“拉丁文法”,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于今天的汉语语法无论如何推陈出新最终还是脱不了“拉丁文法”的窠臼。 最后一个要介绍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语支是斯拉夫语支(Slavic Branch)——斯拉夫语言的使用范围在东欧。随着罗马帝国在公元四世纪(364 DC)的分裂和五世纪的分崩离析,基督教会也分离成西方的天主教(Catholic Church)和东方的东正教(Orthodox Church)。在天主教的范围内人们仍然使用着拉丁字母(Latin alphabet),而在东正教地区人们使用的是从希腊语演变过来的西里尔字母(Cyrillic alphabet),——斯拉夫语言使用的字母。很多斯拉夫语言是非常接近的,只是在书写上略有分别,象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语实际上就是一种语言。斯拉夫语言的重要特点是它们的辅音字母组合和名词众多的格(可多达七个)。斯拉夫语言里最古老的当属保加利亚语;最重要的就是俄语了。其它主要语种还有:波兰语、乌克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等。 印欧语系里,人们经常所说的三大语支就是上面述及的日耳曼语支、拉丁语支和斯拉夫语支。没有提到的还有:The Baltic Branch(代表语言有立陶宛语Lithuanian和拉托维亚语Latvian),The Hellenic Branch(仅存的语言就是希腊语了),The Illyric Branch(代表语言是阿尔巴尼亚语),The Armenian Branch(目前尚有亚美利亚语),The Iranian Branch(都是从古波斯语——Ancient Persian——演变而来的,其中最大的语种就是伊朗语——阿富汗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说的是伊朗语,次者为库尔德语Kurdish,只是今天生活在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等国的库尔德人尚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The Indic Branch(都是从古梵语Sanskrit演变出来的,是语种最为繁多的一个语支,如,印地语Hindi、巴利语Pali——佛教用语、乌尔都语Urdu、尼泊尔语Nipali、孟加拉语Bengali等)。除这些外,还有两个语支The Anatolian Branch和The Tokharian Branch已经没有现存的语言了。 以上是英语所属的印欧语系的大致情况。这里提到的种种语言既然都是属于一个语系的,基本上可以说应该是从同一种语言——古印欧语演变过来的,那么在它们身上总该能找出些联系。事实也的确如此。——英国人琼斯(Sir William Jones,1748-1794)当年就是发现Sanskrit与欧洲诸语种有着惊人的相似才使得这一古老的语种回到印欧语系这个大家庭中去的。就英语而言,它是日耳曼语支的一员,与德语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在英语的发展成长过程中,它又和拉丁语、法语等发生过千丝万缕的联系。英语中有着十分明显的这些语言的痕迹,是我们学习英语时应该要了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