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小海参
我们家懒格格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英语学科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英语学习的看法和心态,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为他们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作为小学生,无论从感知、感觉都与中学生存在差距。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注重在不同教学环节得到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1. 什么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能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二、现阶段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英语的现状(一)学生口语能力不够在小学英语新课标中明确,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培养。但是目前体制下的英语教学强调了听与写,而忽略了对口语的培养,学生对于口语交际的意识也很薄弱。殊不知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已经进行了一个梳理和整合,这是对于语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目前英语的教学缺少口语训练的环境。语言的交际能力是在不断的运用过程中提高的,仅仅靠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是不够的,家庭、社会等环境也是非常关键的。(二)忽略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每一种语言的形成都跟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历史有关,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播依靠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了解国外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理解知识点,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与交际能力。小学生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很大程度来源于老师的教学,而且这些知识在课本上呈现的较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忽略文化的现状。(三)忽略英汉思维的差异性汉语与英语在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上是有很大差异的。最直观的一个反映就是句子的基本构造不同,汉语一般从人的角度出发,而英语的出发角度一般比较客观。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学生会用定向思维去学习知识点,这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流能力。(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中国传统教育更多的偏向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无形之中就处于被动地位了。很多学校会因为学生年龄小的缘故而不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做法是有失妥当的。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中心都应该是学生,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愿望就难以实现。三、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及方法(一)尊重语言的双向性,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因此老师特别要注意输出的过程。1.老师实用恰当的课堂用语。教师用好课堂用语,无形之中就给学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何用语言进行交际、体会语言交际的趣味性和意义性,对语言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多鼓励学生开口交流,消除他们学习英语口语学习的胆怯情绪,帮助形成敢说、爱说的英语学习局面。尤其是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帮助建立英语交流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质,让他们多看国外电影,模仿经典片段并进行交流展示。也可以给学生录音,让学生听自己的发音,对比音源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增强口语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口语学习的兴趣,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口语交流的勇气。4.创设有利于口语交流的情境,延伸课堂教学。可以根据课本提供的场景,也可以设计一些比较实用的场景,让学生多接触不同场景之下,口语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交流活动。激发学生交流的热情,培养学生交流的兴趣。5.在班级内可适当开展朗读、背书比赛、或者简单的演讲比赛。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预感。通过简单的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胆量。(二)将文化熏陶融入课堂教学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是学好一门外语的必要元素,了解学习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达到国际间互相了解和信息交流的目的。1.对比国内外的节假日学习不同的国外文化。由于跟生活的贴近度,学生对这个话题有很浓厚的兴趣,比如国外特有的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都是非常好的文化素材,对此进行适当的补充扩展,能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外文化。2.利用好课本的阅读写作章节以及故事章节。这些章节设计国内外文化差异的很多,学生在对本单元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学习这些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三)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在当下的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极其重要,即在使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时,第一思维是用英语,而并非先用母语理解再进行思维的转化。1.利用课文相关图片,创设语言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对图片兴趣要远高于文字的兴趣。从这个现状出发,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可以增加看图说话的环节,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描绘自己看到的图片,不管最终描述的正确与否这都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强化英语思维。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听、读、能力的训练,输入越多,越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对语言掌握就越全面,运用也会自然而然顺畅很多。在听的方面,除用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外,课堂上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进行模仿,小学上能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多进行这项工作能能够对培养语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小学生英语的知识面较窄,思维转化较困难的情况下,问题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要够精细。同时在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也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注意的问题(一)遵循小学生教育教学规律小学生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只有顺应其发展,潜能才能得以挖掘。《学记》中记载过:"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因此顺应规律的发展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学生的发展亦是如此,如果违背了学生的发展其教学效果只会浮在表面,而没有看到根源,必定不能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教师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一个个体发展都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充分的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样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才是有利的。(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每一个地方的情况不一致,很多教法、模式适应一个地区的学生却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地区的学生,老师在设计教育教学方法和进行课堂改革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贴合实际的才是最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