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璜专家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的圣人说。
知名论坛曾有过这样的讨论:30岁,如果你还没当上管理层,或者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那你一辈子基本也就这样了,这句话一出,不仅悍然而感,设身处地的想想,不无道理:
一个人到了30岁,他也工作了七八年了,如果还没能当上管理层,或者在专业领域作出突破,那只能说明,这个人花了七八年,都没能展现出你的能力,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能力已经到了上限。
这样的论断,对或者不对,暂且搁浅一边,我们来分析分析这毒鸡汤的问题所在:
人性有个特点就是对事物的原罪,有两个特别明显容易犯的错误:
当自己做的不好时,会认为是外界的因素左右了失败;
当别人做的不好使,会认识是能力的因素左右了问题
归纳起来人性就是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动物
当我们到了30岁,还在从事基层的执行工作,你自己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吗?
多半不会。
我们会认为,是外界的原因,比如家庭因素,环境因素,运气不好,际遇不济,诸如此类,使得自己一直没有找到最合适的职位。
你看人性就是宽以律己又严以待人就是这个道理。
客观的说:一个人到了30岁,没有当上管理层,或者成为技术专家,并不一定意味着他能力不行。很可能只是因为试错时间太长,还来不及在一个位子上坐稳而已。
毕竟,从毕业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找对发展路径,一路顺风顺水??这样的人有,但绝对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在摸索之中,不断进行尝试,不断碰壁,再转身,换别的方向??
有些幸运的人,在不断摸索和试错之中,所积累到的经验,可以复用,从而缩短晋升路径。这是很理想的情况了。
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转行,也许就意味着之前的经历完全白费,不得不从基层做起。
这就是时间,而时间是匆匆的,又难有回头。时间是打败一切的东西。不知不觉你就30岁啦。说回这句话本身,它有没有道理呢?也有。
30岁在事业上仍未突破,主观上,未必是能力限制;但客观上,确实会有诸多问题:
第一,用人单位会有疑虑:互联网,金融,咨询,创意,这些看起来光鲜的行业,无不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原因无他:年轻人便宜,好用,有冲劲,还愿意学习。
第二,你的成长性会逐渐降低:30岁前,利用一切时间学知识,学技能。
30岁后,你得用钱去换技能。因为学习的成本太高了。
不可否认,30岁往后,你的精力、体力,都会慢慢下降;同时,你的时间成本会飙升――30多岁的你,已经很难花几个月、几年去学一样东西了,这对你来说太过奢侈。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30岁,你首先应该避免这类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问题?答案就是:尽早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
上个世纪,美国政府在筛选外交官时设计设计一套机制,著名研究员麦克利兰研究了这套测试机制,发现测试主要着重在“知识”和“技能”,他的团队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发现最优秀的外交官,并非那些知识丰富、技能杰出的人,而是具备极高的人际敏感性、能够快速融入当地文化的人。而这一点,在测试机制里面是完全被忽视的。
基于此,他提出了一个理论:我们总是习惯用知识、技能去评判一个人的职业能力,但其实,这些只是最表面的因素,真正影响一个人职业表现的,是更深层的东西,也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他把这个理论称为冰山模型。
他认为:冰山上的东西,只占一个人表现的25%左右,是我们可以去学习、去改变的,但它们真正占到工作表现的比重并不大。
而冰山下的部分,则是我们内化的认知模式和观念,是难以改变的,也是我们作为不同个体的本质――这些,才是影响我们事业和工作更重要的因素。
这些因素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从图形中,我们看到“动机”这一内在因素,放在了最核心、最关键的位置。
可以说,动机,是决定一个人素质和取向最重要的因素。
了解自己的“动机”,进而确定自己的价值观、自我认知、角色定位,确定自己更适合在哪个方面发展――这就是我们的“优势领域”。
通过明确“优势领域”,然后,对比理想职位与自己现状的差距,再有针对性地去补充知识、提高技能。这就是你在30岁之前,最需要做到的事情。这也是让自己扬长避短,快速成长的秘诀。
如果到了30岁还没有专业强项...我该怎么办?
很多人都是到30岁左右,才开始想一件事:“在工作上,我究竟能做什么?接着往下走,应该做什么?”可是想了再想,对这个问题并不太确定,好像??自己是有些能力也有些强项,但真要严格说起来,这些能力与强项都不太算是传统定义中的一技之长。想到这儿,有些人开始慌了??“那,怎么办?怎么办?”
需要注意的是,工作技能概分为两种: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处理事务的技能,传统认定的一技之长是前者,但很多老板满意一个员工的表现竟是因为后者。你不用担心,学以致用的人是稀少的,这社会上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学非所用,甚至不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他们厉害的是会处理事务、会解决问题、会达成目标。
如果你属于这种人,那么恭喜你!你有机会当上总经理!
一人多功能,递补位置多
很多年轻人都会为缺少一技之长而困扰,感到自己一无用处,在职场没有定位,也抓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前途方向,好像在一艘船开在茫茫大海中,而海面又起浓雾,心里很慌乱、很害怕、很无助,只能让自己这艘船随着海浪跃起沈下??
从今天开始,你不必再困扰,对自己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解读与定位:既然缺少一技之长,从相反的角度来看,也表示少了一技之长的束缚,求职可以海阔天空,任何事都可以去尝试,任何工作都可以去做。
这种人在公司,现在有一个时髦的新名词:工具人,他们扮演着重要的功能与角色。经营一家公司,技术工作或许可以外包,但工具人无法委外,每家公司都缺少不了工具人。
工具人,这个名词源起于棒球,意指除了投手、捕手之外,内野及外野都能守备的选手。除守备能力外,工具人通常还具备脚程快的特质,可以在比赛后段,当脚程较慢的中心打者安打上垒后,替中心打者代跑,尽可能跑回保险分,下局起再代替原中心打者守备。
通常球季开打会有正选25人的限制,一般球队会选择一半(12或13名)的名额为投手,剩下的就是野手。而野手正选内野4名、外野3名、捕手1名,剩下的4至5名是板凳野手,因此无法提供一个守备位置有一名替补球员的窘状,如果板凳野手的功能性比较强,能守好几个垒、内外野兼修,甚至能守捕手的位置,那么他被选中的机会就会比较多。
不会输在起跑点
工具人英文是utility player,工具人只是一种翻译法,utility这个字强调的是多功能。只要是在公司中可以扮演多功能角色,随时递补别人的缺位,迅速恢复职位功能的人,便称为工具人。这种人有一个特色是,不具备一技之长,看不出某一项特别突出厉害,但是反应灵敏、举一反三、聪慧能干,也愿意尝试不同职务内容,能很快切入不同角色,帮主管解决缺人之痛,属于救火型人才。
各个部门都会有行政庶务型的工作,工具人比别人拥有一项优势,就是可以为各个部门所用,周游各个部门,受到各种历练,而将他的能力磨得更透更利,不断再上一层楼,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公司”,最后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力。
当然,工具人由于不具备一技之长,无法清楚做功能上的定位,一开始找工作或换工作会比较困难。即使找到工作了,位阶与薪水都低。但随着时间的过去,因为历练完整、视野宽广、思考周全,常常成为老板的得力助手,有的升上重要管理位阶,有的跟在老板身边做特别助理,掌握权力,薪水可期。
勇于接受调动与改变
不过,工具人有另一个困扰。由于在职务上调动频繁,会让工具人胡思乱想,以为自己不被重用,才会不断被调来调去,或是很羡慕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专才,可以固定在一个职位上往深度发展,所以工具人最常出现的辞职理由便是:“老是调来调去,我不知道自己在公司的定位,心里有很深的焦虑感与不安全感”。因此,工具人最需要适应的一件事,便是调动;最需要锻链的性格,便是勇于改变。如果做不到这两点,工具人就会工作不开心,常常有求去的念头,或是拒绝被调动,而窝在一个舒适角落,最后成为不起眼的角色,而且不具备任何一项专才。如果离职了,在就业市场也了无竞争力。
但工具人这个角色,也不能做一辈子。在调动职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最热血的工作内容,表现突出,让人觉得这个工作非你来做不可,那么这就是你的定位,这就是你的舞台!从此,不需要再颠沛流离、转战部门,也培养出自己的一技之长,对职场的自信心便会油然产生。
蝎子豆丁
古人说,三十而立。一个人到了三十岁,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应该能够独立承担责任,并且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当然,古人的三十与当代人的三十不能相提并论。在当代,大学生正常上学毕业就二十三、四岁,同时人的平均寿命达到了75岁,远远高出古人的寿命。尽管如此,如果到了30岁还没有专业强项,我们还是会很焦虑。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调整自己的心态。现代社会,年轻人的压力比任何一代人都要大的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短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抓住机遇,率先富了起来,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差距变得非常巨大。
自己没有专业强项,只会安安稳稳上班;而一起的同学则靠着提前买房子,资产甩出你几条大街。眼看着接近30岁,还没有什么成就,就特别焦虑。
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调整好心态。人生是一场马拉松,30岁还只是跑了一小段,这世上多的是大器晚成的例子。只要踏踏实实,认真工作,总会找到自己的专业强项。
第二,发掘自己的强项。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多接触新鲜事物,多接受新鲜资讯,掌握时代前沿的第一线资料。保持一颗好奇心,不排斥新鲜事物,多做尝试,总是能够发掘自己更喜欢的工作,进而发掘自己的强项。
————————————————————————————————
默默a234:时而呆萌如兔,时而一丝不苟,经常干些囧事,做事喜欢极致。
雨虹阳光
tool、 utensil、implement、vehicle 、instrument这些词都含有“工具”的意思:
1、tool一般指进行特种工作的手工工具,也可指人造使用动力的工具,还可作引申用。
tool英 [tuːl]美 [tul]
n. 器具,工具;(有助于做工或完成某事的)用具;受人利用的人;压印机
vt. 用工具给…加工;压印;驾车到处跑
例句:Opponents claimed the law was simply a tool to stifle dissident voices.
反对者声称,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个压制异己的工具。
2、utensil原指一切有用途的工具,现多指厨房内的器皿或容器。
utensil英 [juː'tens(ə)l]美 [jʊ'tɛnsl]
n.【C】器具;用具
例句:Teachers use chalk as a writing utensil.
老师们把粉笔当成了一个书写器具了。
3、implement原指史前人类所用的工具,现在多指农用工具,也可指为实现某个任务所需的工具或器具。
implement英 ['ɪmplɪm(ə)nt]美 ['ɪmplɪmɛnt]
vt. 实施,执行;使生效,实现;落实(政策);把…填满
n. 工具,器械;家具;手段;[法]履行(契约等)
例句:These implements are crude but effective.
这些工具虽然简陋但却有效。
4、vehicle意为运输工具,交通工具。
vehicle英 [ˈvɪəkl]美 [ˈviəkəl]
n.车辆;交通工具;传播媒介;手段;工具
例句:He was driving an unregistered vehicle.
他那时正驾驶着一辆未登记的车。
5、instrument通常指能使人们完成某一精确动作或测量的一种小型仪器,尤指电工仪表、测量装置,航海或航空用的控制装置。
instrument英 ['ɪnstrʊm(ə)nt]美 ['ɪnstrəmənt]
n. 仪器;工具;乐器;手段;器械
例句:Language is an imperfect instrument for conveying thought.
语言是一种表达思想的不完美工具。
笨鸟肥肥
【导读】马上就要到周五了,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已经在期待2021年的到来,与此同时,21年的开始,标志20年的结束,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盘点2020年度十大网络热词用英文怎么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一年里,我们有哪些奇奇怪怪的网络热词吧!
01 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仿佛在一夜之间,无论蓝领白领,还是明星网红,都在自称打工人。“生活中有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不打工就会有100%的痛苦来源于没钱。”在打工人语录里,一半写着充满干劲的鼓励,一半写满现实生活的无奈,但他们始终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工人”是一种黑色幽默,也是成年人在职场竞争和生活重担双重压力下的强烈共鸣。
这类热词该如何用英文表达呢?有以下几种哦,快快学起来!
laborer 打工人
office worker 办公室白领
desk jockey 办公室职员
corporate slave 社畜
02 集美
集美们,冲鸭
集美原是厦门市的地名,寓意“集天下之美”。今年因为某快手主播把“姐妹”读成“集美”,由此成为网络热门称呼,打开微博随手一刷就能看到女孩们互称“集美”。还有网友把集美解读为,“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亲”“兄dei”“集美”“小姐姐”......网络上已经诞生了一大批新称呼,有的呈现出方言化,更多的则是逐渐“萌”化。
提起朋友,我们能想起的词汇好像只有friend,其实朋友的表达有非常多哦~
bestie<口> 闺蜜这一词汇在口语对话中经常出现,多用于女性朋友之间。
confidante 女性知己(或密友)
buddy<口> 兄弟,哥们儿美国普遍使用,一般用于关系亲密的男性朋友间。
03 工具人
工具人受够了被当工具,但还是脱不开身
职场工具人,是公司中的小透明,处事秘笈就是“收到”“明白”;情场工具人,是女神的千斤顶,连做备胎的资格都没有,低到尘埃任她差遣......工具人的本质是人格被物化,失去了自我被当成工具使用。
在当代语境下,“工具人”被泛化到各个领域。年轻人自称工具人,是以此来消解自己所面临的无奈,也表达了想摆脱这一尴尬处境的愿望。
还在用tool man表示工具人?Nonono!其实有个地道习语意思还挺接近的,就是cat's paw↓↓
cat's paw: a person used by another as a tool 被他人利用的人;受人愚弄者
此外,还有一些意思接近的类似表达:
backup 备胎
puppet 傀儡
04 网抑云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以热评文化为特色的网易云音乐,因为出现大量消极评论,被网友戏称为“网抑云”。此前,随便点开一首民谣,评论区里总会出现颓废、矫情的“伤痛文学”,活像一本《人间失格》。
不少网友认为,故意卖惨装文艺对真正的抑郁症人群会造成巨大伤害。“生而为人,我很快活”,越来越多的网友用正能量回怼“丧文化”,把网抑云变成“网愈云”。
在“金句”频出的评论区里,你是否也找到一些共鸣呢?让我们欣赏几条网抑云英文表达:
1、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说平凡难能可贵。
We are afraid of accomplishing nothing special in our life. But we always said nothing special is what makes you special.
2、“你还记得她吗?”“早忘了,哈哈”“我还没说是谁。”
"Do you still remember her?""No, haha.""I haven’t said who she is."
3、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I'm sorry for my birth and existence.
05 逆行者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当别人在设法逃离疫区的时候,他们逆向而行:不问归期、不惧凶险、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死神手里抢人,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侠之大者”。
逆行者,不止是抗疫的医护人员,也是救火的消防员、是抗洪的战士、是抗震的志愿者......是英雄们的总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这种“逆行”精神将被永远传递。
那么,逆行者用英语怎么表达呢?外交部长王毅的原话如下:
一百多支医疗队、两万多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向湖北重灾区集结,被誉为当代“最美逆行者”。
Hailed as heroes in harm's way, over 20,000 healthcare workers in 100 plus medical teams converged in Hubei, the hardest hit province, from across the nation to support epidemic control.
06 云监工
这不是监督,这是一种激励
疫情期间,超1亿网友看直播“监工”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见证着攻坚克难的中国速度。这场慢直播还被融入了饭圈文化,网友们纷纷为叉车、铲车、挖掘机起名。无独有偶,今年天猫双十一开启的快递直播,也吸引了超1亿人次的“云监工”。与“叉酱”“蓝忘机”因为勤快走红不同,快递机器人“199”因为偷懒而成为网友的重点盯防对象。
2020是特殊的一年,由于疫情影响,很多人开始“云”,比如说“上网课”、“云办公”“云健身”等,那么它们该如何用英语表达呢?
1、上网课
e.g. School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all kinds of quality open online courses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organise online education activities.
学校应充分利用优质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展在线教学活动。
2、云健身
e.g. The Covid-19 epidemic hasn’t been healthy for gyms in Shanghai. Many have been trying to tide themselves over by offering exercise programmes online. Also, many gyms in China are now live-streaming classes.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上海的健身馆仍未向公众开放。不过一些健身房提供了线上课程,还有些健身房也上线了直播健身课程。
3、云办公
indoors person 宅男宅女
stay at home 宅在家里不出门
stay indoors 待在室内
07 后浪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
五四青年节前夕,B站邀请了著名演员何冰寄语年轻一代:“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青年不想被代表,“少部分人的优越并不代表我们”;有的青年不想被定义,“青年人不需要中年人代表他们发声”。后浪该如何定义仍然悬而未决,可能在每一位青年的一言一行中。
“后浪”是指新一代、或者新生代。可以用 younger / new generation 来表示。
e.g. The new generation surpasses the old.
新生代往往强于老一代。
08 双节棍
光棍节都成双了,我还是单身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过完双节还是光棍就叫“双节棍”。巧合的是,脱胎于“光棍节”的天猫双十一今年也变成了“双节棍”(分两波售卖)。双节棍一词再度走红,并被延伸为“过两个双十一还是单身的人”。
从光棍到双节棍,单身的表达越来越含蓄。年轻人一边渴望爱情,一边创造新梗自嘲单身,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
一起来看看相关表达都有哪些吧!
Double Eleven 双十一
Black Friday 黑色星期五
Cyber Monday 剁手星期一
Singles Day 光棍节
bachelor 单身汉
09 尾款人
李佳琦熬夜赚钱白天补觉,尾款人熬夜花钱早起打工
“尾款人付订金的时候,感觉自己什么都买得起。”李佳琦一声锣响,尾款人通宵抢货,不到2小时,天猫上就有100个品牌成交额超1亿。尾款人疯狂抢货不是因为有钱,他们认为现在不买以后更贵,拼单凑满减、提前付定金都是为了省钱。尾款人和打工人,几乎是同一批年轻人。打工人的内核是苦中作乐,而尾款人则是买中带泪。
各位疯狂拆快递的剁手党们,你们知道“尾款人”用英文怎么说吗?
1、deposit 预付款
e.g. The undersigned buyers agree to pay a 5,000 dollar deposit.
签了字的买家同意支付5,000美金的定金。
2、Pay the balance 付尾款
e.g. I'd like to check the balance in my account please.
我想查一下我账户的余额。
3、Pay for all the items 清空购物车
e.g. I wish there was someone who could pay for all the items in my cart.
真希望有个人能帮我清空购物车。
10 专业团队
黑哥一笑,生死难料。棺材一抬,世间白来
4月份武汉开城,被疫情打断的生活开始全面恢复。与此同时,《黑人抬棺》的视频火爆全网。视频中加纳人肩上抬着棺木鼓掌跺脚,用狂野的舞蹈送别逝者,被中国网友称为“专业团队”。加纳人在葬礼上,更喜欢用欢笑来代替眼泪,这跟庄子在妻子葬礼上“鼓盆而歌”不谋而合。这种生死观,给忌讳谈“死”的国人带来了强烈的精神冲击。
Coffin Dance / Dancing Pallbearers 跳舞抬棺队送走逝者
casket / coffin 棺材
pallbearer 抬棺木的人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这些喜欢通过网络热词来赞美、调侃和自嘲的年轻人,恰恰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还能主动纾解和释放内心压力的人,是热爱生活也热爱这个世界的人。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分享关于“盘点2020年度十大网络热词用英文怎么说?”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给孩子做英语启蒙就显得很重要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qq496257996
tool、 utensil、implement这些词都含有“工具”的意思:
1、tool一般指进行特种工作的手工工具,也可指人造使用动力的工具,还可作引申用。
tool英 [tuːl]美 [tul]。
n. 器具,工具;(有助于做工或完成某事的)用具;受人利用的人;压印机。
vt. 用工具给…加工;压印;驾车到处跑。
例句:Opponents claimed the law was simply a tool to stifle dissident voices.
反对者声称,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个压制异己的工具。
2、utensil原指一切有用途的工具,现多指厨房内的器皿或容器。
utensil英 [juː'tens(ə)l]美 [jʊ'tɛnsl]。
n.【C】器具;用具。
例句:Teachers use chalk as a writing utensil.
老师们把粉笔当成了一个书写器具了。
3、implement原指史前人类所用的工具,现在多指农用工具,也可指为实现某个任务所需的工具或器具。
implement英 ['ɪmplɪm(ə)nt]美 ['ɪmplɪmɛnt]。
vt. 实施,执行;使生效,实现;落实(政策);把…填满。
n. 工具,器械;家具;手段;[法]履行(契约等)。
例句:These implements are crude but effective.
这些工具虽然简陋但却有效。
交通工具的英文单词:
bus 公共汽车。
driver 汽车司机。
double decker bus 双层公共汽车。
coach, motor coach, bus 大客车。
taxi, taxicab 计程汽车, 出租汽车。
tramcar, streetcar 电车, 有轨电车。
underground, tube, subway 地铁。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