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仔美金
首先,我们应明白法律英语的难点何在,学习法律英语有两难:语言和法律。 传统法学英语学习模式是把英语更多的看成是知识而不是技能,有关这点我不想多说,许多从事语言研究的已有论述。重申的是这种学习模式的后果——它以语法词汇教学为核心,以翻译为教学手段,它只关心学生的语法是否正确,词汇量是否大,而并不关心学生是否会正确运用这些语法知识和词汇进行信息交流,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当作终极目的,而运用语言只是它为实现其终极目的一个手段,一言以蔽之:传统学习法注重学,不注重用。语言就是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学习语言包括外语学习应当围绕这点来展开。只有把学习语言的本末搞清楚,我们的语言学习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其二,我们应当学会用英语进行思考,我们应当给自己创造一个纯英语思考的王国。有学者说过:学习英语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用汉语学习英语,第二个阶段用英语学习英语,第三个阶段是在汉语和英语之间自由往来。第一个阶段应当避免或尽可能缩短时间;第三个阶段是专业翻译的水平,对于是一般学习外语的人来说不必要达到;第二个阶段是关键,学习英语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能多快多大程度上丢弃母语而用英语思考。因此,我们应当时时培养自己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再次,我们应当学会用英文输出或摄入信息。信息输出或摄入有单向和双向两种。所谓的单向信息输出或摄入是指通过声音或者文字摄入或者输出信息,如听说读写,而双向信息输出或摄入是指两个以上语言使用者用声音或文字输出或摄入信息即交流,如去英语角或上网与人用英语聊天。听读是说写和交流的基础。人的大脑就像一个仓库,只有储存东西才有东西可取出。听读是摄入信息的过程,这相当于往大脑里存东西。多读多听是学好英语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要了解语言和语法的关系。语言在先,语法在后。语法永远只能为语言服务,别把时间浪费在学习枯燥的语法条文上。再次,学好英语应当有相当的自信。任何一门外语都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掌握的,要相信自己一定学好,如果没有自信,一切都免谈。最后,持之以恒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说到法律,我们知道,它是一套游戏规则,而法律英语教材所涉及的法律全部是英美法律—— 一套我们与我们的法律有些相同而不完全相同的游戏规则。它与我们的法律有某些相似,因此,在学习法律英语时,学习一些法律的常识包括我们国家的法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一个连原告被告都弄不明白的人如何能读懂雷德大法官的判书。另外,它与我们国家的法律有如此多的不同——随便打开一本美国大学的法律
小馋猫儿richard
法律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而语言只是表述法律的工具。法律的原则有限,但表述的方法无穷。因此,如何表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律的实质。所以,宏观学习法,就是要求学习者,把各种微观的语言现象,放在宏观的法律语境中去学习。这样,法律理解了,英语随之精通,可谓事半功倍、一举两得。如果坚持记单词、背短语这样的微观学习法,不知法律的内涵,不解法律的运用,一旦环境一变,表述不同,便又成陌路,必须从头学起。费时甚巨,收效甚微。
文以载道,关键在道,不在文。因此,可以得意忘言,但不能因言而废意。佛家讲“借幻修真”。英语是幻,变化无常;法律是真,起止有定。借英语之幻,趋法律之真,这就是宏观学习法的大总持法门。详细说明如下:
一、英语的难易与法律的难易
在澳洲留学期间,我发现关于刑法的书,读得比较通畅,语言障碍也少;而财产法却艰涩、难懂,念起来非常吃力。而本国学生就没有这样难易差距的感受。我想原因在于,西方的刑法理论,与中国相似;我在大学期间,刑法又学得很好。由于对法律本身熟悉,所以,觉得刑法英语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反,澳大利亚的财产法是继承英国的传统,诸如财产权的相对性、衡平法产权等等理论,在国内,从未接触过。由于对法律原则的陌生,导致阅读的吃力。所以,英语本身无难易,难易取决于法律本身。对法律原则的理解越深、越透,表述法律的英语,就越简单、易解。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二、英语的不通源于法律的不通
在国内做律师时,翻译过很多英文合同,经常会涉及到某某条款是“condition”或“warranty”,当时就直译为“条件”或“保证”,仅知道“条件”是合同的重要条款,“保证”是非重要条款,但这又有什么区别呢?学了普通法才理解,这种区别的法律意义在于违约后的法律后果不同:违反condition,守约方有权终止合同,同时要求损害赔偿;但违反warranty,守约方虽然有权要求损害赔偿,但必须继续履行合同,否则,也是违约。Condition 和 Warranty 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词汇了,但在法律语境里,却有着特定的含义。因此,不了解法律,便不能掌握法律英语。
三、按照法律的原意,理解法律英语中国法律理论与普通法有很大不同,加之中国的法律又不健全,因此,多数英文的法律名词和术语,都很难在中文中,找到与此相对应的确切的词汇。
如“unjust enrichment”可直译为“不当得利”,但其法律含义却比《民法通则》中的“不当得利”宽泛得多,不但包含了《民法通则》中的92条“不当得利”、93条“无因管理”的情况,而且还有违反信托义务(fiduciary duty)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取得的利益。另外,agreement和contract,可以翻译为“协议”和“合同”,在中国法律中,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根据普通法规定,有要约和承诺,便是一个agreement,而agreement只有在采取书面形式(deed)或有对价(consideration)支持的情况下,才能成为contract,具有法律效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一定要按照法律的原意,理解英文。不可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四、遵循法律的学习规律,学习法律英语
与任何学问和手艺一样,法律有其自身的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英美法学院均设有核心课程(core subjects),学生必须先行完成核心课程,才可以修其他法律部类。中国法律英语的学习者,难以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按照这一规律,按部就班地学习法律,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都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自修。我个人认为,“开卷有益”不适合法律英语的学习。只有当掌握了法律基础之后,才是开卷有益,否则,只能造成理解上的艰难和混乱。
五、听说读写译
以前的应试教育,强调读和写,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现在各种考试都加了听力单元,以弥补以前的不足。我也曾用一年半的时间,专门练习听力。国内甚至有人建议,一字一句地听写美国之音。其实,语言不需要天才,只需要功夫,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念佛、参禅、学密,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一门深入,便可直趋菩提。英语也是一样。听说读写译,一门通了,其他四门皆通。因此,哪一门你更喜欢、对于你更方便学习,就练哪一门。完全没有必要将其割裂开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六、普通英语与专业英语
语言的水平与重复的数量成正比。想想一个中文字或词,我们每天要听、说、读、想多少遍,而一个英文单词,我们曾使用过多少次。这中差距,就是母语与外语的区别。同理,除两千左右基本词汇之外,每一种专业英语,都有自己特定的词汇群落。将这些特定的词汇,重复的遍数越多,就越熟悉,使用起来也越得心应手。同样,在相同的时间里,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个特定词汇的重复几率就相对少了,熟练程度也随之降低。因此,学语言一定要专,不要杂。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职业分工愈来愈细。要学法律英语,就一门心思地学,非法律英语不学,读书是它,上网是它,写作是它,念兹在兹,必定成就。反之,没有专业定向,泛泛而学,除了能和老外聊聊天外,没有太大的用处。
七、总结
法律英语很难学,难在对英语法律本身的陌生。因此,想学好法律英语,就必须塌下心来,不赶时髦,不求热门,把法律的基础打好。一位英国法官曾经说过,学法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所需要的就是常识和干净的指甲(Nothing but common sense,and relatively clean finger nails)。
看似复杂的法律,无外乎在说两件事:一是对法律适用环境的描述;二是对法律后果的描述。“杀人者死”,就是一条法律。杀人,是法律的适用环境;死,就是杀人的法律后果。法律的发展在于(1)对适用环境的描述越来越详细,比如,将故意和过失、因果关系、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精神状态等等理论,引入“杀人者死”这一条基本规定中,从而使法律更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适用性,以减少执法者的主观因素,保证法律的客观和公正;(2)法律后果的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多,使其更合理、更人道或更公平。因此,无罪、社区服务、强制治疗、关监狱和死刑,都可能成为杀人的法律后果。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而西方法律发达的地方,就是对法律环境的描述比我们细致,精确。比如将“lack of will”, “mistake of fact”, “provocation”, “compulsion”, “emergency and necessity” 等等情况,均列为对“杀人者死”这一条基本法律原则的除外条款。这些情况,是中国法律没有涉及到的。同时,法律后果的多样性,和更趋于人道的倾向,也是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法律是一种逻辑游戏。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游戏起点,从这个起点按照常识,推演下去,就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比如,形式诉讼法,总的来说,有两个逻辑起点:一个是有效的发现、制止和惩罚犯罪;另一个是,保护公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所有刑事诉讼法的原则,都是从这两个起点推演产生的。我的一个导师,经常在讲座中说,学法律一定要知道“What they are talking about.”比如有人争论犯罪嫌疑人有没有沉默权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上面说的两个逻辑起点或基本原则的冲突之处。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就是对是否承认沉默权的答案。不承认沉默权,就是要求嫌疑人必须证明自己没有犯罪,但这又于无罪推定和举证责任在公诉人一方,这两个理论相违背;但承认沉默权,就不会有人会主动坦白、交待。所以,为了鼓励嫌疑人说话,普通法采用了所谓“认罪换减刑”的理论。也就是坦白必须从宽。但并不是所有的认罪,都可以得到减刑,要视认罪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又衍生出很多法律原则,作为对认罪换减刑的除外条款。
写了这么多,无非在说一件事情:学习法律英语,就是学习法律;学习法律,就必须知道“what they are talking about”,要知道法律在说什么,就要找到那个议论的逻辑起点;要找到这个起点,就必须从法律的基础学起。这就是宏观学习法的全部内涵。有了基础知识,便找到了法律的逻辑起点;找到了起点,就会了解一项具体法律原则提出的前提、意义和适用范围;这样就能学好英语国家的法律;法律通了,法律英语也就精通了。
wisteria爱发呆
法律英语学习因人而异,总体说来要有学习的兴趣,有学习规划和懂得和身边的同学交流。
1、有我自我学习能力的分析
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英语水平,要了解自己的英语基础怎么样,比方说单词量,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只有了解自己学习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对应的英语学习方法。好比有些童鞋基础比较好,因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面,因而学起来会快很多。
2、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
结合自我学习能力,找准自己的学习长处和短处,规划自己的留学英语学习路线,确定自己每一阶段需要实现的目标并保持学习节奏。
3、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很多时候分享也是一种促进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的一种方式,因为在分享的过程当中能刺激自我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可以跟更多学习爱好者取长补短,比方说保持写博客的习惯,将自己所学到的分享出去,加深自己的学习印象。
4、保持坚持学习的动力
想必大家都知道英语学习本身是一个非常枯燥无味的过程,外加学习本身没有捷径可言,所以只能通过一些学习技巧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但很多童鞋往往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是非常难坚持的,过于依赖以前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在短时间之内看不到效果,就比较容易出现放弃学习的念头,因此大家可以通过树立阶段性的目标来帮助自己实现阶段性的目标,不断的鼓励自己,或者与更多的英语学习爱好者互相学习,相互共勉。
注意事项:
1、听力与口语:英语听力与口语学习要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自然少不了多听多练多积累。
2、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