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0

馋死宝宝啦
首页 > 英语培训 > 考研英语时间线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engjiebgjicom

已采纳

一、写在前面

个人简介:山东大学上岸,分数382,政治65,英语72,数学112,专业课133,自我感觉准备初试与复试的过程比较顺利,没有特别困难,想把复习过程写下来,留作纪念,接收到拟录取通知的那一刻起,这将近一年的备考算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苦涩、疲惫、崩溃?抑或是小感动、小甜蜜……这段时间虽不完美,但不失为大学中一段特殊的回忆,仅以这篇文章记录这近一年的备考过程,携程经验分享给大家,致自己拼搏无悔的青春。也希望对接下来考研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一、考研时间线

先说一下自己准备考研的时间线吧。

大三上学期的寒假:决定考研以及购买了考研书籍包括基础三十讲,但是在家效率并不高,仅仅看了两到三讲。

大三下学期:专业课实验课压力大,没有时间的紧迫感,进度较为缓慢,英语单词背完了恋恋有词的前二十多单元,基础三十讲看到线代部分。

大三下暑假:根据前面备考状态决定在外面租房子找自习室进行学习。放弃了线代基础部分,开始进行数学的强化部分。之前背过的单词以往很多,重新开始记忆单词,开始专业课第一轮学习。

大四上学期:十月份结束数学强化部分,开始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九月底开始政治的学习,同时专业课开始做真题。考研之前,专业课真题大概做了三遍,数学二十年真题做了两遍,模拟题做了李林,李艳芳和张宇。十二月份,加紧对政治肖四肖八背诵,对英语的作文和翻译开始大量训练。

二、课程的准备

英语

我本身英语基础不好,究竟有多不好呢,四级考了两次,第二考了四百三十多分,也算是刚刚过线吧,六级记不清考了几次,好像前几次都没有过四百,在考研前一周的那次六级,在有着考研英语的底子下也只考了四百一十几分。

所以在择校时,优先考虑英语二的学科,英语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步登天,只能不断地坚持,很喜欢唐叔的一句话,“慢慢来,比较快”。

前期主要是背单词,学语法。一开始的时候跟着恋恋有词的视频背了一遍恋恋有词,我觉得跟着他的视频看一遍下来,对我的英语提升得水平还是非常大的。

恋恋有词每一个单词后面都有英语的例句,都是在真题中摘抄出来的,学完一遍之后,单词短语都有了提升。然后还背了红宝书,我觉得不管是那本单词书,要坚持每天都背单词。

跟着田静老师学语法,以上这些都是打基础。做历年的英语真题,我用的考研真相,我觉得它对于英语二的考生来说,是一本非常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使用的一本书,大约是一个星期做一套,把每一个句子都翻译出来,并且分析哪里做错了。

我看了唐迟老师的阅读视频,他把阅读题错误的原因分成了几类,我把每一个题错误的原因都写出来,逐渐掌握了阅读题出错的套路。到快考试的前一个月,买了一本作文书,开始背作文并且练字,每天背一篇,可能记不住,但是也要多读几遍。

最开始就是背单词和看长难句,因为本身基础就很差,更提不起兴趣,大概记得三月开学的时候,很多人英语单词书已经开始或者已经在中途了,我还没有开始,是什么时候下定决心开始好好背单词的呢,可能是因为同学的一句玩笑话,“单词才背了这些?放弃考研吧。”

当时心里就有一股劲,哈哈哈,人活在世,不蒸馒头争口气吧算是,但是现在仔细想想我可能还要感谢那个同学。背单词贯穿着整个备考过程,一开始是拿着单词书,吃饭的时候背,睡觉前会背,甚至路上也会刷几个。

还有就是历年阅读里面出现的单词,我整理了一个单词本,每天会拿着看一看。长难句我看的刘晓燕老师的,《不就是语法和长难句吗》,抛开别的不谈,他的课程是非常适合我这种基础很差的学生。

再就是阅读,黄皮书YYDS,里面的解析我会一字一句的看,真的非常nice,如果没有黄皮书,我觉着英语二我很难能考70+,从起初的晕头转向到考场上的运筹帷幄,真的很感谢黄皮书。

但辅导资料终究是辅导资料,很大一部分还是看自己的合理运用,每天都会做阅读,一开始很急,一天做两篇。

发现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效果,就改成一天做一篇,但做完会仔细的精读,看单词看句子,看错误选项为什么错,正确选项为什么对,当时也有看唐迟老师的阅读课。

在临考试的两周,真题模拟了三次,我觉着真题模拟很重要,给自己一点压力,想象你正在考试。

还有就是英语作文,买了小程序英语刷刷刷,可以帮你改作文,我是把英语二的历年大小作文都写了一遍,改了一遍。英语翻译要系统的练。下面是我自己整理的笔记,希望大家像我一样把笔记整理好。

数学

对数学怎么说呢,感觉期望太大了,就呃失望有些大。我自认为我数学基础还不错,高考数学130+,大一时高等数学课程绩点5.00/5.00,最后数学二的成绩是110左右。

我自认为备考过程中还挺顺利,全程跟的张宇老师,从六月开始跟了武忠祥老师的每日一题,跟了很多小众的数学博主,比如说,考研竞赛凯哥,他有时候会系统的整理一些解题方法,颇为受益。

跟张宇老师就是,先是30讲的视频课,每次听完我会把每一讲例题,习题做一遍,加上660,数学不要眼高手低,要踏实认真的把基础打好。然后后来就是18讲,加上1000题,1000题有视频解析,高昆仑老师,讲题王,在每一讲讲题前会先整理解题思路,这对做题,解决难题很有帮助。

后期就是历年真题,再加上各位老师的模拟卷。心态也很重要,我上了考场,不知道为啥就开始慌了,前所未有的状态,最后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希望学弟学妹在备考数学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也不要定较大目标,在做模拟卷时可以拿一些难的卷子来锻炼自己的考场心态。

五月:开始准备,数学二包括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高数部分先是边看课本边看视频(主要看的张宇和汤家凤两位老师,二选一即可),线代看的李永乐老师的视频。

在第一轮用的资料是课本,高数十八讲、李老师的线代讲义,在刷视频的同时做好笔记。第二轮买了1800题,充实笔记的同时尽可能的多刷题。

九月:开始做真题,我买了张宇和李永乐的真题,两套中的部分题目会有不同的解法,可以提供不同的思路,也便于二刷。

最后一个月:我主要是复习真题的错题并刷模拟题,做了张宇八套卷和李林四套的模拟卷。在我看来,考研数学复习的过程中,资料在精不在多,自己不断整理充实的笔记和做题思路会更重要。

尤其是一轮复习时不要觉得看完老师的视频就学会了,一定要背好公式定理的同时自己动手做题,不断总结做题经验和技巧。

政治

政治需要书与视频相结合,我买的是肖秀荣的书,每天抽出1小时直至全部过完,接着花1小时观看徐涛的政治讲课视频,我的习惯是看完以后就开始刷题,资料推荐肖荣秀荣的1000题。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技巧,刷题的时候把答案写在一张空白的A4纸上,再根据答案来对,然后把错的题目用铅笔在书上圈出来,第二遍就可以只刷错的题目,这次再错了的题目就用红色的笔圈出来,第三次再做红色圈出来的部分,差不多要彻底地刷三遍

除了肖秀荣的还要多刷刷其他老师的,例如米鹏的、腿姐的、其实就是比较有名的一些老师的押题卷,根据自已喜欢的老师来安排。

专业课837

我很感谢我的一位直系学长,在我的备考路上给了我很多建议和鼓励,我专业课开的比较晚,大概暑假中旬开的,买的初试书是天津大学的化工原理上下册和复习指导,还买了红果研的资料,初始资料还不错,有历年真题,也有知识点精讲。

837就是学习指导比较重要,要反复来回的做,直到你看见这个题,立马想到思路。也要自己对每一章的典型题进行一下总结,在问什么,该怎么做。

还有就是简答,网上有很多他人整理的简答,我看了都感觉不太符合预期,我是自己废了大概小半个月时间,对着考试大纲,历年题,把简答题自己整理了一遍。

然后就是花时间背诵了,刚开始是每天尽量把自己当天整理的过一遍,后来就是来回反复背,再后来就是可以做到早上的时间就可以把一册的简答过一遍。

后期有每天模拟做历年题,刚开始做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专业课很费,但是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做题要敢于写,不能犹豫,考试题中规中矩吧,不算难,也不算简单,考完心里多少有些没谱,但好在结果还行,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复试

首先要了解考什么、怎么考,先去官网、考研文库或者以前的考上的同学那里了解复习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往年的复习题很重要,它代表着考试的重点。

按照重点进行复习,一般来说考的知识很基础,不会太难。然后多和以前考上的同学交流复试面试有什么技巧,需要准备什么,全面的准备,以防万一。

其他经验

首先择校。在我看来要综合考虑专业实力,地域,学校实力这几个方面。首先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课底蕴。

如果自己大学绩点和排名比较出色,加之自己的考研专业课比较熟悉,那可以选择自己所在专业最顶尖的几个学校。若是英语基础较差或者背诵能力略低,建议选择这两门公共课给分比较多的区域,减小自己的劣势。

若是未来想考取公务员等,可以考虑竞争不太大,稍冷门的985院校的专业。另外比较靠谱的是报考之前学长学姐考研上岸学校人数比较多的学校,这样起码可以获取一些学长学姐的经验或者是不至于在复试等环节受到歧视等。

总之,要慎重地选择学校,毕竟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在考研过程中还是比较能体现的。

其次心态。心态我觉得是考研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考场上抑或是备考期间,大部分人和自己的知识素养和学习能力是差不太多的,而此时分数的高低则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在备考期间,不要被网上一些人的学习进度吓倒,坚守自己本心,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成功的人里面肯定有你。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一定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计划即可,不要听别人说什么或做什么就着急的不行,踏踏实实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

考研期间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和家里人、同学处好关系、谈恋爱的少吵架,互相体谅着点。找一个靠谱的研友,可以互相鼓励,交流考研信息,如果找不到就算了,自己劳逸结合,保持学习效率。

学会自己排解压力,我排解压力就是跟小伙伴们出去吃吃喝喝,考研期间经常就出去了。还有些人会选择运动,这都是很好的措施。但是不怎么建议一直听歌来放松,有时候会使你注意力不集中,我本人也很喜欢音乐,宿舍有个小音箱。考研期间每天晚上没断过,但是我白天不会。

也不建议追剧,追综艺,玩游戏,刷短视频放松,我看来这不是放松,这些东西真的太容易使人沉迷,试想,你开始追了一个剧,你不追完心不痒?游戏也是,一局接一局,就是上线玩个任务,一兴起就容易来一局。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考研是必经之路,有很多人压力很大,我可以理解,我那时候压力也是非常大,但是就这么一点点的过来了,没什么的,你拿出备战高考那股劲,考研也不在话下,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考研英语时间线

287 评论(15)

naerman163

考研英语一考试时间是180分钟,满分为100分。没有指定先做什么题,也没有要先交哪张答题卡。

试题分三部分,共52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试卷包括试题册和答题卡。答题卡分为答题卡1和答题卡2。考生应将1~45题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1上,将46~52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2上。

英语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评价的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

考研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区别:

考研英语二题型总体与英语一非常相近,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第一部分是英语知识运用,即我们常说的完形填空,总共10分,20题,每题0.5分。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这部分英语二和英语一考试方式略有不同。

英语二阅读理解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常见的4选1选择题,共4篇文章,每篇5道题,共40分。英语二阅读理解第二部分是新题型,对应的是英语一的新题型部分,5道题共10分。这部分可能出现3种题型,由易到难分别是:判断正误题、7选5简化版题型及搭配题。

326 评论(11)

土匪温柔

考研英语一总时长为180分钟,时间分配参考:

1、先写考研英语一作文,限时50分钟左右

在整套试卷中,作文占30分(英语二25分),虽然被安排在试卷的最后,但是考生必须先完成。因为作文是主观题,需要产生大量的实际的书写,所以必须首先完成。

写作考察的是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不仅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单词量,而且还要熟悉各种语法、句法,懂得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组织语言,用合适的句法准确勾勒出作文题目要求的内容。

2、阅读,限时75分钟左右

阅读在试卷结构中占分值最大,要求考生仔细阅读,必须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所以必须安排在前面做。

对于做题的方法,考生还是应该采用快速定位的步骤,带着问题进入到阅读中来,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分析每一题的选项。

3、考研英语一新题型,限时15分钟左右

有时,新题型要比阅读理解的文章篇幅还要长,题材也更加专业性,也有比较多的超纲词。

但这类题并不需要close reading,题目设置注重技巧,所以考生只要看懂文章大意,找到解题关键线索,快速匹配答案即可,所以要把做题时间压缩在15分钟之内。

4、考研英语一翻译,限时20分钟左右

翻译也属于主观题,需要产生大量书写,主要考察大家对长难句的分析能力。

做题时要注意句中的关键词的理解,有时需要结合语境调整个别词的翻译,不能按照固定意思去理解。关键是要保证翻译出来的句子语句通顺,结构符合原文意义。

5、考研英语一完型,灵活把握,10-15分钟

完形填空一般放在最后做,因为这一题的正确率普遍偏低(别问我为什么),多以考生在时间不足的时候可以酌情考虑(你懂的),不要纠结。这样也能为其他题型留足充分的做题时间。

时间划分不需要太严格,仅供参考。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做题习惯,但必须要把控舒适的节奏,不恋战,不纠结。

321 评论(10)

尐籹孒16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以及普遍社会调查,一般情况下考研需要提前一年开始准备。但也需要视个人情况而定。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本科院校定位。

如果你的本科院校是普通二本,而你又报考34所自主划线院校,那么肯定要提前进入复习。如果你是普通一本院校,按照正常的时间备考即可,即大三下学期。如果你本身是985和211高校学生,平时成绩也不错,那么暑假、甚至开学后准备都可以。

二、是否为专业跨考。

如果报考的是与自己本科专业相关的专业,那么可以根据自己对不同课程的掌握程度来合理调整时间。

如果是跨专业,最好提前就开始学一些该专业的课程或直接读该专业的考研指定参考书,然后在大三下开始看与指定参考书的书名相同,但作者不一样、内容也有些差异的教材,这样可以增加对指定教材的理解,也可以降低考试时出现没见过的内容的危险。

三、根据考生不同身份来定。

考生身份不同,备考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对于应届考生来说,无需太早备考,因为这些考生本身处于大学在读状态,专业知识不会太生疏,而且又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复习。因此,一般情况下,应届生在大三后半学期开始备考就可以。备考时间大概为9-10个月左右即可。

而往届生以及参加工作多年的报考人,是需要提早进行复习的。这部分人群专业知识已经疏离,况且在职复习,时间不太充裕,那么就需要在工作之余来进行复习。鉴于这种原因,此类考生一般在考前一年左右的时间便开始备考。

总结:

考研一般需要在考试前一年就需要准备。

1、院校选择:本科院校与目标院校相差较大,或者报考自主划线院校,则需要提前聊些相关信息并准备。

2、专业基础:若是考生专业基础扎实,则无需太早准备,否则战线太长后期容易疲惫。反之,则要尽早备考;

3、考生身份:应届生考研,一般在大三下半学期开始备考,备考时间在9-10个月左右,而往届生考研一般在考前一年左右开始备考。

补充:2023年考研时间

咨询活动周 9月22日-26日 9月22日-26日

预报名时间 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 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

正式网报 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 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

打印准考证 考前10天左右 12月18日-27日

初试时间 12月24日-25日 12月25日-26日

283 评论(10)

zhizhuo1986052

考研英语的时间总共是180分钟,笔试试卷没有听力题目,全部由语言运用题+阅读理解题+翻译题+写作题组成,并且考试的过程中不会分题目分时间段收答题卡,整份试卷做完后统一收答题卡。在每个部分做题的时间安排上,建议每篇阅读理解题不要超过20分钟,每篇写作不超过半小时。

33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