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闸北摄影
麋鹿别名“四不像”,属于偶蹄目鹿科麋鹿属,学名为Elaphurus davidianus。英文名Pere David’deer。是中国特有物种。 麋鹿体长约200厘米,体重100(雌)~200(雄)千克。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角较长,每两年脱换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像”。仅雄鹿有角,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健膜, 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行走。夏毛红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 由化石资料推测,麋鹿原产于我国东部湿润的平原、盆地,北起辽宁,南到海南,西自山西、湖南,东抵东海都有分布。为草食动物,取食多种禾草、苔草及鲜嫩树叶。喜群居,发情期一雄多雌;通常7月份开始交配,怀孕期315~350天,每胎产1仔。 原产于辽宁、华北、黄河和长江中下游。18世纪我国野生糜鹿种群已经灭绝,仅在北京南苑养着专供皇家狩猎的鹿群,后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盗运国外。1985年以来,我国分批从国外引回80多只,饲养于北京南苑和江苏大丰县。在散放的江苏省大丰县已建立麋鹿自然保护区,为麋鹿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而开展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的外形习性麋鹿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肩高达122—137厘米,体重120—180千克,雌性体形比雄性略小。雌性头上无角,雄性角的形状特殊,没有眉杈,角干在角基上方分为前后两枝,前枝向上延伸,然后再分为前后两枝,每小枝上再长出一些小杈,后枝平直向后伸展,末端有时也长出一些小杈,最长的角可达80厘米。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尾特别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因为麋鹿“蹄似牛非牛,头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角似鹿非鹿”,所以俗称为“四不像”。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7月中、下旬达到高潮。雄兽性情突然变得暴躁,不仅发生阵阵叫声,还以角挑地,射尿,翻滚,将从眶下腺分泌的液体涂抹在树干上。雄兽之间时常发生对峙、角斗的现象。雌兽的怀孕期为270天左右,是鹿类中怀孕期最长的,一般于翌年4—5月产仔。初生的幼仔体重大约为12千克,毛色桔红并有白斑,6—8周后白斑消失,出生3个月后,体重将达到70公斤。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20岁。麋鹿受威胁的因素现生麋鹿被称为达氏种,从已发现的化石看,麋鹿属中还有4种,即双叉种、晋南种、蓝田种和台湾种。麋鹿是一种仅限于第四纪中后期的动物,从已知的190多个麋鹿化石出土地点确认,历史上麋鹿的分布区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辽宁的康平,南到浙江余姚,东到沿海平原及岛屿。到了晚更新世,麋鹿种群迅速发展,到全更新世中期达到鼎盛,但商周以后麋鹿迅速衰落。 原始人类由于人口密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不构成对麋鹿的威胁。而商周以后,由于自然变迁、麋鹿自身的原因和人为干扰等因素,造成了麋鹿的不断减少。 从自然因素看,由于麋鹿是一种喜爱温暖湿润的动物,而中国近5千年来的气温是在逐渐变冷,沼泽和水域也明显减少,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麋鹿有较大的影响。 从自身因素看,麋鹿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据我们多年的饲养、观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发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那样攻击人,而且占群公鹿见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给幼仔打耳号、测量时,幼仔的叫声只能吸引母鹿在远处观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样,母鹿为了保护幼仔而攻击人。雄性麋鹿之间为争夺配偶的角斗是非常温和的,没有激烈的冲撞和大范围的移动,角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失败者只是掉头走开,胜利者不再追斗,很少发生鹿之间的伤残现象。公鹿占群后,其他公鹿窥视母鹿时、占群公鹿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赶走对方。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差,较易被天敌和人类捕杀。麋鹿主要采食水生和陆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狭窄也是麋鹿生存受到威胁的自身因素。 人口增长和农业的发展,侵占了麋鹿的生活地域。人类的捕杀,严重影响了麋鹿的生存。考古学发现,1万年至4千年前人类遗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的数量,与家猪骨骼的数量相当。可见当时麋鹿是被人类当作食物而遭到大量猎杀的。甲古文中记载,古代一次猎获麋鹿的数量达348只。另外麋鹿还被制成治病和强身的各种药品,《本草纲目》中记载,“麋茸功力胜鹿茸……麋之茸角补阴,主治一切血症,筋骨腰膝酸痛,滋阴益肾……”《彭祖服食经》、《家藏经验方》及现代的《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用麋鹿茸、角、骨等做配方的方剂就有几十项。麋鹿由此也就成为人类为治病而追杀的对象。 自然因素、麋鹿自身的因素是麋鹿分布区逐渐缩小、数量减少的原因,而人类活动的干扰是麋鹿走向野外灭绝的决定因素。我国古代对麋鹿行为学的认识 麋鹿是仅产于中国的动物,我国古代先民对麋鹿的行为有过不少的研究与认识。1.群居性与社群结构。《三国志·魏书·张鲁传》的注释中写道:“张鲁弟卫拒王师,夜有野麋数千冲坏卫营,军大惊。”《后汉书·郡国志三》的“广陵郡……东阳”条注中说:“县多麋。《博物记》曰:‘千百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麋。’”这些说明麋鹿是群居的。《纬略》是一本讲解名词出处和意义的书,其中关于麈尾一节写道:“麋之大者曰麈,群麋随之,皆以麈尾而传。”麈是领头的麋,该文形象的写出了头麋与麋鹿群的关系。2.麋鹿是湿地动物。麋鹿在湿地生活,善游泳,遇敌害可以逃到沼泽或湖泊、河流中躲避。《曲海拾遗》写道:“麋鹿善居泽,鹿因与居,亦善济水。”《北齐书·李绘传》:“河间崔谋恃其弟暹势,从绘乞麋角鸽羽。绘答朽曰:‘鸽有六翮,气则冲大;麋有四足,走便入海(海子、湖泊之意)’。”3.自卫方法。群居对麋鹿的自卫有一定意义,西汉刘向(约公元前77~前6年)的《说苑·杂言》中有“麋鹿成群,虎豹避之”的说法,说明即使是凶猛的虎豹面对众多的麋鹿也无可奈何,只好悻悻离去。4.生活能力强。唐朝僧人皎然所著《姑苏台歌》中有“山中精灵安可睹,辙迹人踪麋鹿居。”说明麋鹿在有人在车辆行使的山中还可生活,可见它们的生活能力是很强的,只是人类的干扰不要太甚。麋鹿的身世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但它的正式英文学名却以外国人的姓氏命名;它曾在中国生活了数百万年,20世纪初竟在故土绝迹;20世纪80年代,它又远涉重洋,重返故乡。麋鹿曲折的命运,使它成为世人关注的对象。 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表明,麋鹿起源于距今200多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000年时最为昌盛,中国境内无论是麋鹿化石点的数目或某个化石点的标本数量都极为丰富。但在距今约3000年的商周时期以后却迅速衰落,直到清朝初年野生麋鹿最后绝迹。 多数麋鹿专家认为,麋鹿绝迹的重要原因是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大量猎捕,造成了麋鹿种群灾难性的减少。同时,各地许多沼泽或近海低洼荒地被开垦成为农田,使只适于在沼泽地带栖息的麋鹿没有了容身之所,成为平原地区最早的生态灾难的牺牲者。 野生麋鹿的最后栖息地是长江口附近沿海地区。尽管麋鹿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的长江南北,但主要分布中心仍在长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区。它们十分喜爱温暖湿润的沼泽水域,甚至喜欢接触海水,衔食海藻。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位于这一区域,这里麋鹿化石密集分布,从1967年至1998年先后出土麋鹿化石12处。考古发现,1万年至4000年前人类遗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数量,大致与家猪骨骼数量相当。 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朝,古人对麋鹿的记述不绝于书。它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孟子》中记述,“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这证明至少在周朝,皇家的园囿中已有了驯养的麋鹿。 汉朝以后,野生麋鹿数量日益减少。元朝建立以后,善骑射的皇族把野生麋鹿从黄海滩涂捕运到大都(北京),供皇族子孙们骑马射杀。野生麋鹿逐渐走向灭绝。到清朝初年,中国已只有一群约二三百只的麋鹿圈养在210平方公里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这时候,国际动物学界还不知道麋鹿的存在。 1865年秋季,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无意中发现了南海子皇家猎苑中的麋鹿。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群陌生的、可能是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大卫以20两纹银为代价,买通猎苑守卒弄到了两只麋鹿,制作成标本。1866年,他将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被确认为从未发现的新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独立的一个属。从此,麋鹿学名被称为“大卫鹿”。1866年之后,英、法、德、比等国的驻清公使及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等手段,从北京南海子猎苑弄走几十头麋鹿,饲养在各国动物园中。 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猎苑的围墙,许多麋鹿逃散出去,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 随着时间的流逝,圈养于欧洲一些动物园中的麋鹿纷纷死去,种群规模逐渐缩小。从1898年起,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中的18头麋鹿悉数买下,放养在伦敦以北占地3000英亩的乌邦寺庄园内。这18头麋鹿成为目前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二战时,这个种群达到255头,乌邦寺庄园因害怕战火,开始向世界一些大动物园转让麋鹿。到1983年底,全世界麋鹿达到1320头。 麋鹿的故乡中国希望麋鹿能重返家园。1956年和1973年,北京动物园分别得到了一对和两对麋鹿,但因繁殖障碍和环境不适,一直未能复兴种群。 1985年,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努力下,英国政府决定,伦敦5家动物园向中国无偿提供麋鹿。1985年8月,22头麋鹿被用飞机从英国运抵北京,当晚运至南海子原皇家猎苑,奇兽重新回到了它在中国最后消失的地方。1986年8月,39头麋鹿从英国七家动物园里选出经上海运抵江苏省大丰市,麋鹿重新回到它的野生祖先最后栖息的沿海滩涂。 现在,中国已在北京、江苏省大丰市、湖北省石首市、河南省原阳县等地实施麋鹿散养计划,目前已形成种群,全国已有麋鹿2000多头。江苏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目前已有麋鹿648头,有效种群已达到50个,这表明这个保护区已形成了世界第一家麋鹿基因库,麋鹿的遗传基因已不会再流失。2003年3月,世界第一头纯野生的麋鹿在大丰麋鹿保护区内出生。 现在,最大的麋鹿群生活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里。
美食家Kitty
编年票系指按照年份编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特种\纪念邮票. 该种票又称新志号邮票。我国自1992年起采用新志号发行的纪念和特种邮票。编号方法是,纪念邮票与特种邮票统一按年编号,但仍注明“J”和“T”,如“杉树”邮票志号是:“1992-3(4-2)T”,意为1992年第三套邮票,全套4枚,这是第二枚,为特种邮票。采用新志号编号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smoothyear
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什么地址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2.参考右图: 并根据材料“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3.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大米饭是A.北京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4.200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西安举行,会议通过《西安宣言》,呼吁将“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下列人物中,谁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功不可没? A、张骞 B、张飞 C、诸葛亮 D、秦始皇5.十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你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6.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淮平原 D.黄土高原 7.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8、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9、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铜车马 D.盂鼎10.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 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C.巩固对西周周边的统治 D. 炫耀周天子的权力11.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1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13、西周的分封制的顺序是A、周天子----卿大夫----士----诸侯 B、周天子----诸侯----士----卿大夫C、周天子----卿大夫----诸侯----士 D、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14.“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15.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16.联系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积极当兵,保卫国家 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17.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18、秦国兼并六国的顺序依次是: A、齐、楚、燕、韩、赵、魏 B、韩、赵、魏、楚、燕、齐C、齐、楚、燕、韩、赵、魏 D、楚、燕、齐、韩、赵、魏1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楚汉战争 C、刘邦起义 D项羽起义20.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A.推行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征战匈奴 D.开拓西域21.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22.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2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无战乱,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24.参考右图: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A.长城 B.都江堰 C.秦始皇兵马俑 D.北京人遗址25、我们肯定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 A、打击了鲜卑旧势力 B、联络了与中原贵族的关系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巩固了北魏的统治非选择题二、对号入座(1 0分)将英文字母填入对应的序号后①贾思勰 A.《兰亭序》②祖冲之 B.《女史箴图》③顺恺之 C.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④王羲之 D.《齐民要术》⑤郦道元 E.《水经注》三、看图回答(10分) 图一 图二(1)图一的作者是陕西韩城人,他被称为“史圣”。他是淮?(2分)(2)此书有何史学价值?(2分)(3)图二人物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民间医生,后世尊称他为“神医”,他是――――被尊称“医圣"的是__________。(4分)(4)请列举“神医”的一项医学成就。(2分)四、穿越时空(20分)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道……。 1、我们首先来到秦朝,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现在就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记者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在中央主要由哪三个官员负责呢?” (6分)记者问:“陛下,您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那您会采取什么新的措施来加强管理呢?” (4分)(2)“秦始皇”答: 记者问:“请问您为巩固统一,在军事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2分)五、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10分)1.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材料二:《商鞅方升图》 商鞅方升(升:量具,量粮食体积的器具)(1)根据材料一,说说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2)结合商鞅变法内容,想一想商鞅变法后,秦国某位平民想成为贵族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2分)(3)材料二与哪一点变法内容相关?(2分)(4)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你认为他变法是否成功?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选择题:1------5 A B D A C 6-------10 A D B B C11------15 A A D C D16------20 D A B A A 21------25 B B A C C 二.1-------D 2-------C 3--------B 4------A 5--------E三.1.司马迁 2.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传体通史。或者: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年的主要史实。3.华佗 张仲景4.针灸 外科 麻沸散(答其中一项即可得分)四.(1)“秦始皇”答:①秦始皇答:设立了三个主要官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6 (2)答: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4分)(3)“秦始皇”答:③修筑长城。 (2分)五.1.实现富国强兵。2,作战英勇,再立战功 3.统一度量衡 4.成功了。改革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商鞅的变法遭到了旧势力的反对,只是答案合理即可给分。希望对你有帮助答案
Antares米罗
初一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І卷(选择题)和第ІІ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本试卷试题95分,书写质量3分,卷面安排2分,整个试卷满分100分。2、答题时,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第ІІ卷相应的答案表格内。将填空题的答案写在第ІІ卷相应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第ІІ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案表中。1.目前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下列原始人遗址位于黄河流域的是A.红山文化遗址 B.半坡文化遗址 C.元谋文化遗址 D.河姆渡遗址3.右图人物是 (《中国历史》第六册上第15页图《禹》)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4.商朝最后一位国王是A.夏启 B.夏桀 C.商汤 D.商纣5.对右图表述正确的是 (《中国历史》第六册上第34页图《三星堆青铜立人像》)A.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D.三星堆青铜面具6.《论语》载:“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说明了A.齐桓公在管仲的辅助下统一了华夏族B.管仲在晋文公的领导下统一了黄河流域C.齐桓公在管公的帮助下成为霸主 D.宋襄公在城濮大败了楚庄王,建立了霸业7.下列农具出现在(《中国历史》第六册上第43页图《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A.旧石器时期 B.原始农耕时期 C.商周时期 D.战国时期8.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A.甲骨文 B.钟鼎文 C.象形文 D.白话文9.山东省的旅游品牌是“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圣人”是指A.黄帝 B.大禹 C.孔子 D.孟子10.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由秦朝兴建的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六辅渠 C.白渠 D.灵渠11.请你根据下图的内容判断,其历史典故应是 (《中国历史》第六册上第74页上图)A.破釜沉舟 B.项庄舞剑 C.围魏救赵 D.纸上谈兵12.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A.经济困难 B.文治天下 C.秦亡教训 D.人心思安13.西汉前期,皇帝提倡节俭的根本目的是A.体谅民间疾苦 B.巩固封建统治 C.恢复社会秩序 D.准备反击匈奴14.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李斯 B.主父偃 C.董仲舒 D.姜尚15.充分反映了“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的历史事件是 A.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B.冒顿统一蒙古 C.张骞出使西域 D.昭君出塞16.东汉科学家张衡的最突出贡献是A.改进了造纸术 B.制造了地动仪C.编写了《九章算术》 D.精确了圆周率17.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A.画圣 B.医圣 C.诗圣 D.书圣1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19.下列事件出现于东汉的有 ①用麻造纸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九章算术》成书 ④地动仪出现 ⑤司马迁作《史记》 ⑥道教的兴起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⑥20.从生产力方面看,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重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B.江南地区战争少,社会安定C.北方农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D.江南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仁政21.下列不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漠北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台湾在三国时称为夷洲 B.西晋的都城是洛阳C.三国之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 D.淝水之战发生在208年23.下列城市古今名搭配不正确的是A.长安—西安 B.平城—洛阳 C.建康—南京 D.建业—建康24.我国著名的云岗石窟地处A.山西大同 B.河南洛阳 C.山东曲阜 D.甘肃敦煌25.下列具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A.《洛神赋图》 B.《女史箴图》 C.《兰亭序》 D.《神灭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将答案填在第Ⅱ卷相应的横线上。26.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27.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使用 ;汉武帝统治时,统一铸造 。28.匈奴的杰出首领 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29.在东汉,张仲景写成了《 》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成书于东汉的《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30.北朝的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北魏的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初一历史试题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31 32 33 34 得 分 选择题答案表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 案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壹、 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6. 、 27 、 28. 、 29 、 30..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32小题各8分,第33小题7分,第34小题12分,共35分。31.识图题:图一 (《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第92页《丝绸之路》图)图二 (《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第95页《中原和西域物产》图)请回答:(1)你知道图一的图名是什么吗?图上的这条商旅要道是谁开辟的?(2分)(2)请写出图二中由图一商旅要道传入中原的西域物产?(4分)(3)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上述这条商旅要道的开辟,对当时汉朝社会的影响。(2分)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下令),均给天下民田。 ——引自《魏书.食货志》材料二 (太和)三年(公元496年)魏主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我们是黄帝后代,万物的开始)。宜改姓元氏(所以改姓元氏)。材料三 魏主雅重(看重)门族(身份),……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才学见识有特长),当朝贵重(当朝的权贵),……帝亦以其女(女儿)为夫人(妻子)。材料四 魏主欲变北俗(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引见群臣谓曰(对他们说):“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过去的),若有故为(如果有故意的),当加降黜(惩处),各宜深戒。……材料五 冬二十月甲子,魏主引见群臣于光极殿,分赐冠服(汉服)。 ——以上均引自《资治通鉴.齐纪》请回答:(1)请你依据上述材料判断是谁改革的内容?(1分)(2)上述材料反映了其改革的哪些内容?(5分)(3)从材料二、三、四、五看他的改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分)(4)这些改革有何历史作用?(1分)33.请你结合所学历史事实说一说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7分)3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回答:(12分)(1)你知道“秦皇汉武”是指我们历史中的谁吗?(2分)(2)请你任选一位写出他的主要历史事迹。(答五点即可,10分)初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A 2.B 3.D 4.D 5.B 6.C 7.D 8.B 9.C 10.D 11.A 12.A 13.B 14.C 15.D 16.B 17.B 18.B 19.C 20.C 21.A 22.D 23.B 24.A 25.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水稻、 粟 27. 圆形方孔铜钱 、 五铢钱 28.冒顿 、 呼韩邪29.《伤寒杂病论》 、 《神农本草经》 30. 贾思勰、郦道元三、综合题:第31、32小题8分,第33小各7分,第34小题12分,共35分。31.(1)丝绸之路。张骞。(2分)(2)①③⑤⑥(4分)(3)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利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2分)32.(1)北魏孝文帝。(1分)(2)推行均田制;改汉姓;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话;穿汉服。(5分,如果按课本或提纲内容回答同样的满分)(2)都是向汉族学习。(1分)(3)促进了民族融合。(1分)33.曹操通过屯粮解决了军粮问题。(2分)把汉献帝迎到许昌,取得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3分)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2分)(如果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按课本内容回答也可以得满分)34.(1)秦始皇(或嬴政)、汉武帝(或刘彻)。(2分)(2)秦始皇:①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采取了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④北筑长城、开发南疆。⑤实行暴政。(每点2分,共10分。答具体内容同样得分,)汉武帝:①政治上:汉武帝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思想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家学说,创立太学。③经济上: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发行五铢钱,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④ 对外关系上:汉武帝出兵击败匈奴,改变了与匈奴关系中的被动地位。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①②③各2分,④4分,共10分。)(以上两个人物,如果言之成理也可以得满分。)阅卷注意:综合题要点齐全,意思对即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