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1

球球阿月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三百句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王弃治疗

已采纳

22. You’re welcome. 不用谢。

23. That’s all right. 没关系。

24. I’m sorry. 对不起。

25. Sorry, I don’t know. 对不起,我不知道。

26. Excuse me. 对不起,打扰一下。

27. Come in, please. 请进。

28. Have some bananas, please. 请吃些香蕉。

29. It’s time for the cakes. 该吃些蛋糕了。

30. May I come in? 我可以进来吗?

31. Come in, please. 请进。

32. May I have yours? 我能吃你的吗?

33. Can I have two cakes? 我能吃两个蛋糕吗?

34. No, you can’t. 不,你不能。

35. Can I have one,please? 我能吃一个吗?

36. Yes./All right. Here you are. 好的。给你。

37. Can I go with you? 我能和你一起走吗?

38. Sure. 好的。

39. Do you know his telephone number? 你知道他的电话号码吗?

40. Are you sure? 你能确定吗?

41. Yes. I’m sure. 是的,我肯定。

42. Maybe he’s in the teachers’ office. 可能他在老师办公室。

43. We’re about the same age, I think. 我想我们大概年龄相仿。

44. Yes, you’re right. 是的,你是对的。

45. You’re wrong. 你错了。

46. I like …very much. 我非常喜欢…。

47. I like to draw pictures there. 我喜欢在那儿画画。

48. Me too. 我也是。

49. Can I help you? 我能帮你吗?

50. Yes, a dress for my daughter. 是的,给我女儿买条裙子

英语口语辅导:英语口语学习的两大法宝

日常会话属于非正式口语。平时多去英语角,多与人用英语聊天,是练习英语会话的不二法门。可聊天毕竟是为了学习口语,当然也要注意方法,即科学聊天法,方法实际上也很简单:

1)英语口语学习方法: a.聊天前做好主题准备工作,包括了解话题、查找所涉及的单词、准备能套几十个常用句型备用。b.身上装上一本15000词左右的英汉小词典和一本1万词条左右的汉英小词典。c.聊天过程中不要怕在对方面前查字典。无关紧要的话可以想法用其它句子说清楚,关键的词则一定要查字典。d.聊完天后应对从今天聊天中学到的单词、表达法、句型进行登记总结,并背下来。

2)英语口语学习注意事项: a.复习预习工作一定要做,只有这样每一次聊天才会有较大的收益。b.不要怕丢面子。成年人学英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尤其是自己的“面子”。c.自我对话与口头作文也是一种很好的口语训练法。

一般会话,非正式口语就足够了,可要参加技术交流、商务会谈、正式会议等,练好正式的口语就很有必要了,这就是句子库法。方法如下:a.在阅读过程中、从书本例句中、从对话中看、听到地道、标准、典型、或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b.将每一个摘抄的句子分别记在不同卡片或纸条上随身携带。c.随时取出尽量做到大声、快速、清晰地读几遍。d.经常回忆所记的句子。e.积累到一定量后分类总结设立“自己”的句子库。

注意事项:a.一定要是“自己”的句子库,现有的这类辞典由于你未背熟所以不是你“自己的”,不过可利用它来对句子进行分类摘抄,以便查找。b.一定要对句子达到随口而出的地步。c.背诵的`诗歌、文章也属“句子库”范畴。d.对自己背的句子、文章还可采用复述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这对自己的语法、单词量、反应速度都是很好的考验。

在实际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的情景或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表达某一意念时常使用的习惯用语并不太多。这些用语大多具有固定的句型,往往不能用汉译英的方式直译出来。一个对口语句型熟练的人,只要掌握了2500~3000个常用词和短语,就能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学汉语时,我们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英语学习也是这样,可以这么说,如能熟背英语三百句,口语交流基本没问题。更何况那些优美的句子还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呢!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很好地进行口语会话,需要记忆一些过渡性、装饰性词语和插入语句。

对话总是双向的,除了说得出,还要能听得懂。想练好听力,只有靠多听。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大多数国家的商务、技术人员都会说,可是由于受母语影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发音并不很准确,甚至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也有地方口音——就如我国各地的方言一样。例如,苏格兰人通常会吞掉一些音节,澳大利亚人常将“today”说成“todie”;不少新西兰人把“set”说成“sit”;拉丁语系的人说英语,有r结尾的单词往往加上小舌颤音;日本人说英语r与l分不清;东南亚的人说英语往往夹杂着本国母语的语调,而且t音常用d来代,等等。在对话时应注意,而且平时也应适当听听这些国家的英语台作为练习。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口语能力差会使你不敢与人对话,从而无法交流。希望大家能运用好本文介绍的两大法宝,把口语学好。

英语口语辅导:快速攻克英语口语考试的技巧

●模仿的原则: 考生必须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模仿。模仿时要放开嗓子,口形到位,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并及时纠正说不好的单词、短语等。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不是短期模仿就能达到的,需要考生长期坚持锻炼,一般来说,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模仿的标准: 模仿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像”,考生的语音、语调等都很接近模仿对象。如能更进一步,在语音、语调等方面都达到逼真的效果,则更为成功。

● 模仿的方法: 第一步,语音模仿。刚开始模仿时,速度不要过快,并注意口形正确,以便把音发到位。打好基础后再加快速度,用正常语速反复多练几遍,直到自如表达意思。对于读不准或较陌生的单词,要反复多听几遍,逐一进行单独模仿。第二步,词组模仿。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这一步就容易多了。考生的重点要放在熟练程度和流利程度上,特别要多练习连读、同化等语音技巧。第三步,段落及篇章模仿。听英语文章录音或英语新闻,并跟着模仿,重点在于提高口腔肌肉的反应速度,使肌肉和大脑更加协调,从而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

模仿练习时要注意克服害羞心理。害羞心理一方面源于性格,内向的人讲话时易小声小气,这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很不利。另一方面是源于自卑心理,总以为自己英语水平太差,不敢开口,尤其是与水平较高者对话时。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是学好口语的前提。

如何进行复述练习

● 复述的原则 :复述练习一定要循序渐进,从一两句开始,听完后用英语表述说出来。刚开始时,因语言表达能力、技巧等方面原因,往往复述接近于背诵。但基础逐渐好起来后,就会慢慢放开,此时要注意用活语言,如改变句子结构,精减内容,甚至仅复述大意或内容概要。考生在选择复述内容时,尽量选一些内容生动的小短文或小故事,有明确的情节,生词量不要太大。有了基础后,再适当扩大题材范围。

● 复述的方法 :学英语离不开记忆,复述练习就是一种记忆单词、句子的形式。但这种记忆不能靠死记硬背,而需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复述有两种常见的练习方法:一种是阅读后复述,另一种是听磁带后复述。后一种方法更为有效,在锻炼听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可帮助考生提高注意力,进行有效记忆,克服听完就忘的毛病。

英语三百句

169 评论(15)

美丽华华

他们在清华、北大学英语、读大学、考文凭,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名言。

“我本来没什么口才。只是个农民”

20岁的杨昌友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保安。他读英语的地方是图书馆监控室。每天从晚上10点半到早晨7点。他和同事兼室友刘晓康交替接班,一个人读书学习,另一个人就盯着32块小屏幕监控器。

为了读书,他们宁愿天天值夜班,杨昌友和刘晓康盘算着:再熬两年,考个文凭,将来就能回老家托人安排个工作或是考个公务员。

事实上,读书的保安早已不止在清华、北大,还有其他大学。读书的阶层也不只是保安,还有餐厅厨师、服务员、宿舍管理员、后勤修水工……他们之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被清华学生称为“馒头神”的张立勇。2001年,这个高中都没毕业的清华十五食堂厨师因在满分670分的英语托福考试中获得了630分而名噪一时。

十多年前,张立勇去清华北侧的生活区上班,每天清晨与上课的大学生擦肩而过。“我们年龄相仿,为什么他们能上学。我就只能捡煤球、蒸馒头?”张立勇如今回忆起来,内心还有几分酸楚。直到学了英语,他才没觉得那么自卑,因为他们能学会的,他也能学会。

曾任职于北京奥委会、国庆60周年庆典组委会的张立勇,总是微低着头,态度很谦逊。“我本来没什么口才,都是这些年参加公共活动练出来的。”他说,“我只是个农民。”

“保安读大学”第一人张君成

“保安读大学”第一人是一个叫张君成的山西人。16年前,张君成穿着制服,戴着大檐帽,站在北大西门的岗亭里。请每一个进门的学生出示证件。今天。他则是西装革履站在操场上,俯视着几百名身穿制服的学生做广播体操。他现在是山西省长治市最大的一所民办中专常务副校长。

1995年6月初,张君成从山西长治老家来北京文安公司做保安,被分到北大的“景观门”——西门站岗。一天,7个老外要进北大,但拿不出证件。张君成不敢放行。事实上,他也不敢肯定对方是否懂得自己的意思。初中毕业的他只会说“Yes”和“No”。

双方自说自话,当然沟通失败。老外们转身离开,走了十几步后齐刷刷地回头,向张君成竖起大拇指。张君成还在“又惊又喜”,七根大拇指一下倒转了180度向着地面。他傻掉了。

当晚,张君成给家里打电话,打算辞职,被母亲骂了一顿。想了几天,他买来一本《英语三百句》,在岗位上开始读。

北大西门是两人交替值班,一人站在门口,称为站岗;一人坐在门卫室里,称为坐岗。张君成选择的是这段坐岗时间学习。

后来,一位英语系的教授发现了这个能用简单英语单词跟外国留学生对话的保安,帮他弄到一个英语强化班的听课证。1998年,他拿下了北大法律成人高考的专科文凭。之后返回长治老家发展的他,成为民办中专常务副校长,他同时又修完一个自考本科文凭。还兼职在长治学院讲授公关礼仪课程。

谈及过往,他最大的遗憾是:那7个老外,后来再也没出现过,没有机会礼貌地对他们说一声“Yourcredentials,Please”(请出示你的证件)。

餐厅服务员的“绿色梦想”

1986年出生于河北大名县的李海磊,2006年来到清华当餐厅服务员。他原本的目标是当一个清华校园里的楼长(宿舍管理员)——不仅有3000元左右的月收入,而且能提供较为充裕的读书时间。

李海磊是个不安分的人。2008年。他通过多方博弈。创建了“绿色梦想”,给自己和一干想读书的同仁们找了个免费补课的机会。后来,他发现:报考楼长已经要求本科学历,而自己拿到文凭要到2015年。“我要是再等到2015年,没准儿就得要求研究生学历了。”

借组织、经营“绿色梦想”的机会,李海磊跟清华的大学生们走得越来越近,光百年校庆时就一起拍了几个月电影。都是同龄人,沟通起来很容易。2010年末,他去一个89届清华人办的公司任职,不久前又跳到一家做远程教育的IT公司做副总,月薪过万。

高校里的人才资源太多了。有的是机会,这比死读书有用得多。李海磊说:“假如按部就班地读书、考文凭,我现在肯定还是一个餐厅服务员。”目前他的公司正在招人,学历要求最低是本科毕业。唯一的例外是,“如果我当年的同事,那些服务员、保安现在来找我,我肯定会给他们机会。”

文凭与命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53 评论(12)

壹秒钟变rabbiT

找到了么?同求

29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