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only
不是的 前者更倾向于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操作 比如怎么去教学生 用什么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后者更接近于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内容都是介绍中外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著名理论和著作。这几门课事分别进行的 一般情况写先学心理学然后教育学和教育材料这类的同时进行
浮生若梦圈
初中英语教材在不断改革,通过不断更新,《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使用。《新目标》打破了多年以来中学英语以语法和翻译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把教材内容和语法结构融于情境对话之中,改变了学生只会写不会讲、只会背不会用的传统英语教学状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使用新教材几年来,笔者根据教材特点和“新目标”要求,以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个性心理,努力探索,不断总结。下面是我对新教材教法的几点浅见。 一、认真钻研新教材,了解教材特点 了解教材特点,运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我认为《新目标英语》同以往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题材广泛,话题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在任务型教学方面有独特的设计,易于学生掌握信息,有利于激活语言与情景的联系,使学生在用英语进行活动中感受英语,体现交际教学的理念与要求。这套教材的推广为教师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实际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教材要求师生通过大量有实际意义的活动进行情景式教学,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使之发展成为语言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在游戏、娱乐中学到知识。 3、内容接近生活,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从个人介绍到人际交往,从家庭到社会,从学习到生活等内容都以对话形式出现,在生动的情境中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 二、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达到这些任务,首先,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若继续沿用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语法教学、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第三,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更新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自觉转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新教材的特点,以突出教材的交际功能为主线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尽快解决教材新与方法旧的矛盾,变“不适应”为“适应”,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三、创造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基本”,采取“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精神倦怠,收效甚微。教学规律告诫我们,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予的教育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尤如战场上的指挥官,冲锋陷阵的则是学生。能否协调好师生关系,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是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例如:我教九年级英语Unit 14 Section A时, 首先叫值日生进行值日报告,接着便富有表情地问:“Are you hungry now?”该生回答:“yes”。全班都笑了(因为都吃过早餐不久)。于是我便提问全班同学:“Are you hungry now?”大家都愉快地大声作了回答:“No”。接下来我又问“Why aren’t you hungry?”全体学生回答,“Because we have already had breakfast。” 类似的对话和交流材料还有: have done the homework, have swept the floor, have cleaned the windows ,have cleaned the blackboard等。 因为这一节课主要内容是现在完成时态的复习,我就把 have had breakfast这样含有现在完成时态结构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操练,这样学生对现在完成时结构have/has+p。p及用法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我预先带了照相机、太阳镜、毛巾、地图、旅行包等物品),根据1a的提示进行表演。 如,Sa: Have you packed the camera? Sb: Yes,I have。 Sc: Have you bought a street map? Sb: No , I haven’t 。 I forgot to do it。。。 又如,我教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文时,首先叫学生跟着录音读课文,而后依据课文内容进行“你有问题,我来回答”的分组抢答赛。如: Group A: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 Group B:No, never。 But my father have。 Group A:Where is Singapore? Group B:In a small island in Southeast Asia。 Group A: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ingapore? Group B:It’s almost the same all year around。。。。 初中学生很乐于参与这种“带劲”的竞赛活动。竞赛中同学们劲头十足,气氛热烈。通过这样多次的反复训练,学生对课文意思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再如,笔者在新授“Make a telephone call。”这段对话时,把玩具电话、手机搬进教室,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两人一组上台表演,整堂课气氛热烈,从而能自觉地使用打电话时的用语,勿须死记硬背。 这样,采用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情景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做导演也可当演员,学生主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在愉快中进行,教学过程中的不少环节都是游戏形式,切合了初中学生好玩乐的年龄特征。 教师依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指导他们“玩”——在情境对话中“玩”,在游戏中“玩”,在英语歌声中“玩”,即是“学中玩,玩中学”。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知识,训练了语言运用能力,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四、听说领先,读写并举,四项兼顾 初中《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得到听说读写基本训练”,新教材也为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在进行新教材教学时,要把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遵循听说领先、读写并举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听。新教材注重融四项技能为一体的训练。说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听的能力,听的技能也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听力材料,并且逐步扩大范围,适当增加听力材料。听力训练大致以四种不同的方式进行。 (1)课堂用语。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这样可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养成听英语的习惯。 (2) 教科书基本上每个单元都安排有听力练习。这类练习比较简单,能够让学生听懂,引起他们的兴趣。 (3)听写是训练听力、拼写和写的技能。听写既是可用教学,也可用于平时的测试。 (4)适当补充课本以外的听力材料,提高学生听力。 (二)说。说的能力就是口语表达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应加强说的训练。下面介绍一些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 (1)操练。操练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说出新语言。全班或一个小组的学生齐声跟着教师说,会增强学生的信心,人人都能开口说。 (2)对话。教科书里的许多口语练习都是采用对话形式,以便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活动,能比较自然地使用语言。 (3)正式的言语练习。正式的言语练习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A、使用录音带。教科书里大部分的对话都有录音,使用暂停开关,可以随放随停,一放再放,便于学生跟着说。 B、拼读和发音练习。这些练习帮助学生正确地读出单词,并学会与它们有关的拼读规则。 C、重音和语调练习。教师平时与学生口语交流中,要注意向学生传授语音、语调知识。 D、歌曲和诗。歌曲和诗歌在课本中出现不多,但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节奏感,提高流畅程度。 E、交际活动。交际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实际交际能力。初中各册课本中的交际活动基本上是教师指导下的较灵活的练习。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材料,逐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三)读。阅读教学是通过学生课本和练习册里的练习进行的,是与其他技能训练紧密结合的。读能帮助理解、巩固和记忆所学的材料,为听力和写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学生既要学会朗读,又要学会默读,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羞于开口,故教师应主张学生多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这样有利于培养语感,加强记忆。 (四)写。写的技能主要是在练习册或课外作业里培养。它与口语和阅读训练紧密结合。 (1)、书写技能训练。教科书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书写技能,在初一年级练习册里每个单元都有抄写练习,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练习书写。 (2)、有指导的写作。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使用他们已学的语言做课堂里的写作练习,而且还要引导和训练他们写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情况及心理感受。例如写自己或同学的一天生活,或写自己家庭、班组活动,进而写对某人某事的见解或看法等。 听说读写这四方面是相互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其实它们贯穿于每节英语课。教师要注意如何全面训练,交替进行,既要注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注意减轻学生的疲劳,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认真钻研新教材,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决不会是空话。 论文摘要(200字) 初中英语教材在不断改革,通过不断更新,《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使用。《新目标》打破了多年以来中学英语以语法和翻译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把教材内容和语法结构融于情境对话之中,改变了学生只会写不会讲、只会背不会用的传统英语教学状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yirendian10
背景:本人作为教研员,有义务和责任深入教学一线,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教材的使用,切磋教材的处理和评价教材的优点与缺点。我县初中近八年来,先后使用过“冀教版”、“人教版”。现选用仁爱英语教材已有两年。针对教材的选用,教材选用委员会成员之间的分歧很大。对于我县来说,小学英语教学实在是太薄弱了,仅有城关地区的三所小学能正常开课,乡镇小学只能断断续续地由非英语专业教师代课。考虑到进入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仁爱版”就成为了我们的首选。因为“仁爱版”是真正意义上的七年级零起点新课程标准英语教材。通过推广和使用这套“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教材,本人认为,教材对教师使用时有一些最基本要求.以下是本人对“基本要求”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请各位同行指正: 一.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再认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涵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新课标的课程价值在于它富有时代精神,能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是现代课程价值的取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上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新课标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强调整个教学过程都要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和“学习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鼓励学生自我导向学习;新课标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主张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特别要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二.要求广大教师对传统英语教学与现代英语教学进行详细的再比较传统英语教学仅仅只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强化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使之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而现代英语教学除了对语言技能的传授之外,对文化意识、语言知识、情感策略、学习策略等互相渗透,从而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标准吸收了现代英语教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三.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对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学会统筹使用教材设计的各种内容(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要准确理解教材的使用指南(Guide to Project English)。 教师只有准确地理解教材的使用指南,才能有的放矢。如:pair work\group work设计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又如:Read and understand 设计,就是要通过广泛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正确的理解能力和恰当的语言运用能力。对Scope and Sequence 部分要有清晰的轮廓。如在每一个Title下面均设三个Topic, 每一个Topic均有不同的Functional Items\Structures\Target Language\ Vocabulary 来支撑上述内容。教师对此部分内容有清晰的轮廓后,对于教材内容的增加、减少、改编、整合、重组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对附录(Appendix) 部分绝不能掉以轻心。课文注释(Notes to the texts)是学生自己理解和识记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自学的英语和领悟英语的最好材料,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内化”后,就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新课程标准强调对跨文化的了解。即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的了解。对语法(Grammar)部分要做好“对比”讲解。如:存在英汉差异的有:词类(Parts of Speech)部分,汉语词类的分类里没有“冠词(article)”;名词复数的变化;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如很多学生就不理解,为什么“钱”是不可数名词?)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基数词和序数词等等等等。新课程标准对语法的要求是不能“过分强调”,但并不反对适当的语法教学。四.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对仁爱英语多媒体电子互动教材正确使用(2009年10月26—27日,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在贵阳市举行仁爱教材培训,并免费赠送七年级和八年级多媒体电子互动教材,我县一共获赠三十余套。)仁爱英语多媒体电子互动教材包括电子教科书、仁爱英语原配课堂、仁爱英语多媒体互动光盘、仁爱英语原配音标课堂等。多媒体互动光盘安装操作简单,运行快等特点。教师们如果掌握了这套光盘的正确使用,教学工作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电子教科书”的“背单词”部分,操作就很方便,有“背单词范围选择区域”,很容易进入你想选的区域内容,可以点选顺序播放或随机播放单词,还可以点选单词中文提示或播放声音,对练习中出错的单词还可以反复复习。在背单词输入框里,可以点击正确答案,并可以点击显示当前单词的音标,显示内容过多时可以使用滚动条查看内容。又如,电子图书课本页面醒目清晰,凡标有星号“*”的地方就有课文重点和难点,点击星号“*”,就可以弹出课文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语言精练,简洁易懂,对学生自学、无师自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多媒体互动光盘“句子跟读”的设计,更是符合我们农村学生自学的需求,此设计有目的性地跟读课文中的任意一句,进行逐句攻破,达到彻底熟悉课文,最后达到能够独立顺畅地完成课文的朗读。仁爱英语原配音标课堂(互动多媒体国际音标课堂)是学生真正告别“哑巴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有效工具。该光盘对每一个音素的讲解都安排有详细的互动操练过程,对每一个单元的学习都有及时巩固的复习方略。音标课程设计按零起点开始,有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对每个音素都点拨发音技巧,总结发音要领,是教师教授或学生自学打好启蒙英语基础的好帮手。总而言之,伴随着新一套教材的启用,生机盎然、万象更新的教学改革的春天正向着我们走来。我们坚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估量的。我们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争做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