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3

嗯哼,嗯哼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培训双胞胎老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的呆猫

已采纳
很多注重孩子英语启蒙的爸爸妈妈们一定都知道“三大英语启蒙体系”——廖彩杏、吴敏兰和汪培珽。她们的书单都火的不要不要的,那到底谁的书单更适合自己的小朋友呢?一起往下看吧。 廖彩杏 “英文有声书学习法”创始人,台湾三大英文绘本阅读师之一,她专长儿童语言学发展,曾担任英语教师。 廖彩杏用她独创的英语启蒙方法来培养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儿女,她们在没有上过任何英语培训班的情况下,英文能力异常出色。 代表作:《用有声书轻松听出英语力》 吴敏兰 美国哈佛大学跨文化双语教育硕士,任凯斯教育机构教务长,学过7种语言。 专长跨文化教学、绘本教学、歌谣韵文教学、幼儿与儿童英语教学。 代表作:《绘本123,用五感玩出宝宝的英语好感度》《轻松培养孩子的英语好感度》 汪培珽 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知名教养孩子、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专家。 她将自己对孩子的教养经验进行整理研究,出版成书,畅销无阻,启迪了无数家长。 代表作:《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 三大书单, 究竟哪个适合自己的孩子? 从年龄上做选择 廖彩杏书单 适合0-6岁阶段,但特别适合3岁+ 她的书单提供了100本有声书列表,虽然没有提出明确年龄划分,但特别适合幼童3岁后,听力大力发展时期,书单对书籍都有详细介绍。吴敏兰书单 详细列了0-6岁的阶段分类 吴敏兰的分类较为客观,有对书籍详细介绍和推荐理由。从0岁就可以开始读,一共120多本书。她还推荐了两本黑白书,适合0-3个月的孩子。她的书的特点是趣味性强,异型书多。汪培珽书单 按照1-6阶段来划分。她的书单年龄争议很大,因为推荐的书都是字数很多,情节完整丰富的书籍。(她书中标注的年龄阶段的参考性很低,3,4,5岁的材料难度,中国儿童很多要5-8岁才可以看。) 从亲子阅读方法做选择 廖彩杏书单 1、低幼儿童接触英文应该从韵文类开始(比如儿歌童谣或者重复性高、韵律感强的绘本等); 2、强调有声书的作用,主张反复聆听每本有声书的原版音频; 3、主张只播放音频,让孩子聆听,翻阅或者播放时孩子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4、不需要翻译,让孩子看图进行对应和猜测。 吴敏兰书单 1、主张幼儿刚接触英文应该从韵文类开始; 2、非常强调亲子共读,建议家长每天可以花20分钟读绘本给孩子听; 3、有声书则是可以当作辅助工具,亲子共读无可替代。 汪培珽书单 1、主张应该先由父母陪读,熟悉绘本故事后,再给孩子听音频; 2、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翻译; 3、帮孩子选购系列读物,当孩子对系列作品的主角熟悉了以后,就会像认识一个好朋友一样,想要知道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从内容上做选择 廖彩杏书单 书单是以经典儿歌绘本为主,大家都很熟悉,几乎所有的书都有很多的开放音频资源。 吴敏兰书单 在她的书单中,推荐了许多适合不同年纪孩子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很强的英文绘本,触感书等异型书比较多。 汪培珽书单 汪培珽书单的特点是分级读物比较多,而且是按年龄和主题(例如:性格、习惯等)推荐了一系列书籍,一共150多本书。 书单实操Tip 目前网评三大书单难度从易到难排序为:吴敏兰书单、廖彩杏书单、汪培珽书单。(廖彩杏老师的书单和吴敏兰老师的书单在难度上比较近似,可以是并存使用的) 1、廖彩杏书单的可操作性更强,初步接触启蒙的家长可以选择从廖彩杏老师的书单开始,从而学会方法打好基础。 2、掌握一定的启蒙理念以后,可以选择吴敏兰老师的书。 3、孩子打好了坚实的英语基础之后,可以选择汪培珽老师的书单。 英文阅读,永远没有适用所有孩子的万能书单, 三大书单更多的起到了参考和带领作用, 家长应该根据三位老师所提供的教育理念并结合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 去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方法,最终制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书单。

英语培训双胞胎老师

326 评论(15)

福娃小宝贝

辽宁双胞胎补课老师受到了行政处分在双胞胎补课老师恶劣新闻出现之后,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约谈,了解具体情况,最终情况属实,给与双胞胎补课老师行政处分的处罚决定。社会之风需要大家的共同监督,学校也表示将会持续关注此类案件。

106 评论(9)

winnie1103

文丨华明玥 编辑丨银雀儿 来源 | 布谷学习 布谷老师: 每当有人问你对孩子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相信有80%以上的家长都会说希望孩子能过的幸福。 那到底什么是幸福呢? 积极心理学中指出,幸福绝对不是一种知觉,依赖别人来给与而是一种可以养成的能力,它由孩子各方面的素养凝聚而成。 在孩子3到12岁这个阶段培养他获得幸福的能力可以使孩子未来的人生快乐、充盈、有意义,有内在的支撑力。 更让他在未来遭遇困境时,能拥有突破性的信心与能力,可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抗挫、去应对,而不是一味地抱怨、逃避甚至沉浸在抑郁情绪中。 这才是我们做父母的在未来最感欣慰之事吧,趁着孩子小,有可塑性,赶紧行动来培养他的幸福力吧。 一、5种能力,酝酿孩子未来幸福力 孩子能否获取幸福,影响这种能力的因素很多,但与之最紧密相关的有5种能力。 咱们做父母的可对照一下,看哪些能力孩子已经具备,而哪些需要赶紧培养。 1与人共情的能力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共情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通俗来讲,共情就是把我当做你,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理解和认同对方的内心感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感同身受。 共情能力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孩子如果能够理解他人的感情,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体谅父母、在别人难过的时候给予安慰、爱护小动物、大方不自私、友爱不霸道,可以在同等的境遇下获得比他人更高的幸福感。 如果共情能力满分为10分,多数孩子能有6分,而具备高共情力的孩子可达到9到10分,后一类孩子无疑是非常受人欢迎的。 他的朋友会愿意与之交心,愿意将自己的经历毫无保留告诉他,因为总能从他这里得到有效积极的反馈,孩子未来会拥有很多知心朋友,避免孤独,这会大大拓展他感知幸福的广度与深度。 2保持乐观的能力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孩子的大脑及整个身心的活力,有助于充分发挥他的潜能。 乐观的人是在辩证看待事物的基础上,把生活想象得相对轻松,认为不会有过不去的砍儿。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祸兮福之所倚”。哪怕生活的如意度只有半瓶水,乐观的人看到的也是满的半瓶,而不是空的半瓶。 如果咱们做家长的有意识培育孩子乐观的能力,那么,无论是他学习遇到困难,还是人际关系、动手能力、运动才能受到质疑与挫败时,他都不会自暴自弃,他会很快从“暂时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另外,拥有乐观能力的人很容易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他会为天上的彩虹、欢跑的小狗、栀子的花香、水塘里的云影欣喜雀跃,由衷地感叹:“此时此刻,我好幸福。真想留住这一刻。” 当他带着好感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形成乐观向上的人格、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就更容易收获幸福。 3慷慨大度的能力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艾佛林·恩德希尔夫说过:“唯有对人慷慨大度,赞扬人家的优美,我们才能赢得朋友。” 慷慨大度的孩子总是愿意分享信息、分享荣誉,并乐于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知识,去替小伙伴分忧。 这种孩子给人的感觉是拥有宽广的心胸,与出色的沟通能力,并乐意加入团队合作。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在他开创英语培训的鼻祖新东方之时,需要寻找懂教学、懂管理、能分担责任的合作伙伴,于是他想起了他昔日的大学室友。 后者当时都在美国和加拿大留学后,找到满意的工作,有的甚至已经进入大公司的管理层。但听从俞敏洪的召唤,他的室友们都放下了优渥的工作生活待遇,跟他回来干新东方。 俞敏洪为何会有这样的号召力? 因为在大学期间,他无怨无悔给室友们打了四年的热水,并坚持每天打扫寝室卫生。 正因为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不斤斤计较的心胸,为他赢得了室友的信任,更赢得了日后新东方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力。而俞敏洪也由此收获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收获了事业发展壮大的幸福感。 4积极运动的能力 前不久,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运动心理学专家在《幸福研究期刊》上发表文章,报告了过去多个积极运动与幸福感之间的重要研究成果。 专家们发现,积极运动与更高的身心能量、更强的兴趣热情有着密不可分的正向关系。 如果孩子在10岁之前就养成每周定期锻炼的习惯,哪怕只是与宠物狗玩飞盘,原地跳绳十分钟,或者在广场上与小伙伴们穿着旱冰鞋绕桩,都会比那些宁可躺着玩 游戏 也从不锻炼的孩子更快乐、幸福度更高。 这是因为在 体育 运动的过程中,大脑会持续不断地分泌大量的内啡肽、脑啡肽,这两种物质能够使孩子产生快乐的感觉,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产生的焦虑和抑郁。 运动释放出了大量的“幸福因子”,尤其是那些参加球队运动的孩子,更可能在共同的荣誉感、紧密的配合、进球的刺激中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这也是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名牌高中与大学,格外愿意录取球队领袖型学霸的原因。 因为招生官认为,唯有在积极运动的过程中收获过强烈幸福感的孩子,未来才抵御得了枯燥艰苦的学术研究压力。 5憧憬未来的能力 有位著名的小学校长曾经对笔者说过:“教育孩子,我们要把握当下,但不要被现状束缚住。”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咱们做父母的不要光盯着孩子一时一刻的成绩,只督促孩子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这很容易让孩子因为一次测验的失败沮丧不已或因为一次竞赛的成功沾沾自喜。 一位将双胞胎女儿都送入复旦大学读书的妈妈,曾经披露过,孩子10岁以前,她经常与她们畅想未来,展望20年后的自己并说出那时最幸福的一刻。 她的一个女儿致力于寻求抗癌药物的新发现,另一个女儿畅想要制造一台智能机器人,希望机器人能把妈妈要做的家务全部管起来,让妈妈有时间去旅行和学习绘画。 这种美滋滋的畅想不仅使母女三人脸上放着光,更令孩子们在艰苦的学习中发现快乐与意义,这也是她们后来在学业上越走越顺的理由。 二 、培养这5种“幸福力”的几个原则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问:以上这五种令孩子获得深远幸福的能力,具体应该怎样培养?我们提出了一些您可能意想不到的建议: 1让父亲加盟孩子的培养 只要孩子超过4岁,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唯有得到更理性的肯定、赞美和认同,才会增进其乐观、勇于尝试的精神,也才会获得更坚实的幸福感。 在这点上,父亲比母亲更重要,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亦如此。 研究证实,父教在孩子的总体教育时间中超过30%的家庭,比那些“丧偶式 育儿 ”的家庭,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起码高一倍。 这是因为,父亲加盟孩子的培养,证实了父母之间的相爱与支持,也巩固了孩子的安全感;父亲加盟孩子的培养后,孩子在思维拓展、人际交往与运动能力上,也显得更为完善与丰富。 这些,都是孩子获得幸福感的环境与前提。 2综合评价孩子的成长 不管孩子是学霸,还是学习困难型的孩子, 家长有眼光与器量综合评价孩子的能力与成长空间,而不是仅仅只以成绩评判他 ,都会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对他深沉的爱,会由此获得成绩单之外的幸福感。 想一想,放下成绩,你的孩子还有什么让你感到欣慰的地方吧,是他无话不谈的贴心度、对长辈的爱,还是他做家务的能力、照料宠物的责任心、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力? 观察到他的长处,客观而由衷地给予星级评价,可以令亲子关系更亲密,孩子的幸福感更强。 3及时赞许孩子调控情绪的努力 孩子不是成年人,一名10岁儿童调控情绪的能力通常只有30多岁人的十分之一。 但不排除在父母的榜样示范下,孩子也会有意识地学习如何转移或宣泄沮丧、愤怒、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学习如何从不良情绪的深渊中爬出来。 父母发现这种调控情绪的努力,及时赞许他,就会强化孩子主动调控情绪的意识,将使之在人际关系中收获更多的畅快感与幸福感。 4与孩子多多谈论未来 谈论孩子十年后、二十年后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不只是诉说理想,也是让想象中的幸福场景清晰起来。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看了科幻片就畅想20年后要去NASA工作,看了家庭片就畅想自己将拥有农场、庄园与一家四口,千万不要嘲笑他,这些畅想,不仅涌现出即时的幸福感,更是孩子为了实现长远的幸福场景而努力奋斗的开端。 5保留随意玩耍的时间 即使周围的孩子所有的时间都被培训班占满,咱们做父母的也要留存一丝理性,尽可能为孩子保留一些随意玩耍的时间。 曾经以亲身经历写作《剑桥男孩成长记》一书的妈妈胡萍女士曾经披露过,真正属于孩子的那些时间,才是激发他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最佳时刻。 胡萍的儿子小时候,玩立体纸模可以玩一下午,这种专心致志的自由玩耍对孩子创造力、认知力、观察力有着重要作用。 而捉迷藏、荡秋千、踢球等动态的玩耍时间,则对孩子的空间判断力、运动能力与社交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前者涉及孩子独处时的幸福感,形成了幸福的深度;而后者涉及孩子在伙伴群体中的幸福感,形成了幸福的广度。 因此,无论孩子的学业有多忙,挤出时间让他有玩耍的时间,有自由呼吸的空间吧,这里面获得的幸福感,是他面对严酷的学业压力而不会“崩盘”的基础。 与孩子一同成长,人到中年也能栽培幸福力。 有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当今拥有0到12岁孩子的父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比例,因为小时候的各种原因错失了感知、创造幸福的能力。 很多人成年后总是对自己的事业、对孩子的成长忧心忡忡,总是放大生活中的挫败感,总会因为一点小事沉湎于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 我们可能会问:我自己都欠缺这种“幸福力”,还能让我的孩子幸福起来吗? 你可以的。 孩子为什么是上苍给与我们的最佳赐予? 因为他的到来,给了年轻的父母们一种“开机重启”般的契机——重回自己的童年时代,以崭新的、清澈的眼睛去看世界。 父母也得以获得一种特权,可以与孩子一同成长,自觉而准确地修正性格中不利于获得幸福的一面。 也就是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通过父母与孩子亲密互动,互为影响,父母也栽培出获取幸福的能力,让全家都洋溢友爱、互信、温煦的感人气氛。 布谷老师说: 与孩子分享创造幸福的美妙能力吧! 这就像一根蜡烛可以点燃一百根蜡烛,而它自己的光和热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不管在亲子关系还是在更大范围的人际关系中,幸福不会因为分享而被削弱,只会放大。 亲爱的,愿您和您的孩子,都拥有幸福的能力。 华明玥 双鱼座,学的是化学,搞的是文学,出版散文随笔集7部。家庭教育业余重量级选手,长期为各家知名家教期刊撰稿,发表家教类文章上百万字。独生女为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本科期间独立译著6本,现已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作者新书《欢迎来到小学六年级》即将面世。

11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