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1

a淡淡小雨
首页 > 英语培训 > 早年生涯英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阿菈VinU菟

已采纳

1950年3月21日,拉夫罗夫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干部家庭。他的父亲来自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是亚美尼亚人,所以拉夫罗夫自称“我的根在格鲁吉亚,但血管中流淌着亚美尼亚的血”。拉夫罗夫的母亲是俄罗斯人,在俄罗斯外贸部工作,他也随母亲的姓。从小热衷于国际关系史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大学期间,拉夫罗夫除了熟练掌握英语和法语之外,还学习了较为生僻的僧伽罗语(斯里兰卡语言)。在苏联时代,每年的9月初,大学一年级新生不是在教室里学习,而是去工地上劳动。拉夫罗夫相貌英俊,弹得一手好吉他,与人交谈时善于倾听并理解对方的观点。很快成为工友、同学中的灵魂人物,并被选为学院群众文化工作组织者。他对自己的岗位充满了热情,创作并导演了“白菜馅包子”晚会(大学生自己组织的晚会,演出各种自编的讽刺性滑稽节目)。他对该项事业的热情延续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走出了国门。2005年7月,东盟地区论坛在老挝万象召开,期间举行了俄罗斯传统的“白菜馅包子”晚会,晚会上拉夫罗夫模仿电影《星球大战》中绝地武士的角色,进行滑稽表演。1972年大学刚毕业的谢尔盖·拉夫罗夫就被派往斯里兰卡担任大使馆总顾问,于是他变成了翻译、私人秘书和助手,主管协议并从事分析工作。在那里他度过了初等外交学校从А到Я(俄语字母表上的第一个字母和最后一个字母)的日子。四年之后他又回到外交部。1981年拉夫罗夫获首派联合国,1988年他重新回到莫斯科。1992年4月,42岁的拉夫罗夫成为时任外长科济列夫的副手,主管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独联体事务局以及国际经济合作局。时间不长,他在联合国多边组织工作的丰富经验,让他被时任总统叶利钦看中,于1994年重返纽约,任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

早年生涯英语

265 评论(8)

欧阳安Muse

1841年2月29日,约翰·霍兰出生在爱尔兰的利斯凯纳镇。1856年,家境贫寒的霍兰进入一所学校学英语,三年后又进入一所中等学校读书。这时,霍兰的父亲不幸病故,他只得结束学业,去到一所学校担任理科教员。在从事教学工作过程中,霍兰对在当时尚属于新鲜事物的潜艇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了设计工作。1873年,霍兰辞去了教师工作,带着他设计的一些潜艇图纸到了美国。1875年的一天,霍兰将他建造新型潜艇的计划送交给美国海军,用以抗击英军。但是,美国海军对于三年前发生的由“智慧鲸”号潜艇所带来的灾难记忆犹新,断然拒绝了霍兰的计划。有人甚至说“谁也不会坐这玩意儿到海底去送死。”霍兰没有在挫折面前退却。很快,他得到了由一些流亡美国的爱尔兰革命者所组成的“芬尼亚社”的支持。这些爱尔兰革命者希望用霍兰制造的潜艇骚扰和打击英国人。

18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