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东瓜酱
1.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2.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3. Easier said than done.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4.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稳扎稳打无往而不胜。5. 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6.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7. One false step will make a great difference.失之毫厘,谬之千里。8. 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9.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闪光的未必都是金子。10. 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实践出真知。11.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休息,聪明孩子也变傻。12. Beauty without virtue is a rose without fragrance.无德之美犹如没有香味的玫瑰,徒有其表。13. More hasty,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14.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伟业非一日之功。15. 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16. 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7. 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18. Facts speak plain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19. Call back white and white back.颠倒黑白。20. well begun,half done.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21. It is hard to please all.众口难调。22. Ill news travels fast.坏事传千里。23. 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念。24. Beauty will buy no beef.漂亮不能当饭吃。25. Like and like make good friends.趣味相投。26. First things first.凡事有轻重缓急。27.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28. To live is to learn,to learn is to better live.活着为了学习,学习为了更好的活着。29. live not to eat,but eat to live.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吃饭为了活着。30.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行动胜过语言。31. 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32. It's not the gay coat that makes the gentleman.君子在德不在衣。33. An idle youth,a needy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4. As the tree,so the fruit.种瓜得瓜,种豆得豆。35. The older, the wiser.姜是老的辣。
吃不饱的阿呜
运动英语小典故:10个最常见的表达 英语中有许多惯用语 (idiom)都是源自各种运动术语。这些惯用语除了用做字面的意思之外,经常还含有隐喻(metaphor) 的意思。 [田径]track and field jump the gun:(字面)偷跑。田径比赛时,裁判还没有鸣枪,选手就抢先起跑了。(比喻)过早采取行动。如果用在合唱,某人提前唱出某音时,就是“放炮”。 [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 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 (字面)周一早晨的四分卫。美国电视在足球季的每个星期天都会转播一场比赛。由于是现场节目,结果立刻分晓。等到第二天早晨看了报纸才发表‘真知灼见’,为时以晚矣!(比喻) 事后诸葛亮;放马后炮。 [拳击]boxing have a glass jaw: (字面)有个玻璃做的下颚。在拳击赛中,下颚像是玻璃做的,一被击中就不支倒地。(比喻) 不堪一击。 [马术]horseback riding get on one's high horse:(字面)骑上一匹高大的马。从前,马术师自以为骑马的人高高在上,所以比用脚走路的人优越。(比喻) 摆出傲慢的态度;摆高姿态。 [高尔夫]golf not up to par: (字面)没有达到标准杆数。高尔夫球戏中,每一洞依难度及远近有一标准杆数,例如第一洞的标准杆数是四杆。因此,杆数越低越好。若击出超过标准杆数,没有达到一般水平,就是 not up to par. (比喻)做事情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也可以说是失常。注意:up to par 不用于肯定句。 [斗牛]bullfighting 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字面)斗牛比赛时,斗牛士常握着牛角以扳倒牛,这是一项艰难又危险的动作。(比喻)采取果敢的行动应付艰难的局面;面对困难采取行动。虽然字面的意思上像是中文里的‘执牛耳’,而‘执牛耳’的英文却可以用 rule the roost [roast] 来表达。 [游泳]swimming sink or swim: (字面)遇到河流时,沉到水底或游泳逃生。 (比喻)不成功便成仁。 [网球]tennis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 (字面)该由你发球了。许多运动的场地以网隔开,并由双方轮流发球,像网球、排球、羽毛球等。(比喻)轮到该你负责了;轮到你采取行动了。 [赛马]horse racing neck and neck: (字面)赛马时两马颈部同时抵达终点,即以平手论。(比喻)并驾齐驱;不分胜负;不相上下;不分轩轾。 [篮球]basketball The game isn't over until the fat lady sings.: (字面)胖妇人未唱歌前,比赛不算结束。这是达拉斯小牛队前教练 Dick Motta 的一句名言,指一场比赛紧张激烈,不到结束时刻,仍然胜负未卜。在歌剧中,往往在结束前的高潮便是由一位身材丰满的女声乐家表演。胖妇人开始唱歌是比喻比赛将要结束。(比喻) 比赛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鹿死谁手。
hellosnow.
这些说法常常出现在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有些的意思你可能已经清楚,但是其中的 典故 你知道吗?接下来,我给大家准备了常见的15个英文典故双语,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常见的15个英文典故双语
柏拉图式爱情
Platonic Love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其哲学思想对唯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影响极大,代表作有《理想国》、《法律》等。
他主张人的绝对精神,而忽视肉体感受。“柏拉图婚姻”即是没有肉体性欲,而是绝对精神的男女爱恋。
诺亚方舟
Noah’s Ark
出自《圣经》。
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虑,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而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了。
后来人们常用此语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滑铁卢
Waterloo
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
因此,“滑铁卢”常常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第二十二条军规
Catch-22
本是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书名,作者为英国的约瑟夫·海勒。
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如果你认为你疯了,可以允许你停止飞行,只要你提出请求就行。可是你一提出请求,就证明你不是疯子,就得继续飞行。
此语常用来比喻圈套、枷锁等。它虽 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自相矛盾的一套诡辩逻辑,任何人也逃不出它的手心。
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 雕刻 。
一次他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
后来,爱神阿佛洛狄忒见他感情真挚,就给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妻。
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著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缪斯
Muse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
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
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祷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就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斯芬克司之谜
Riddle of the Sphinx
斯芬克司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她。
她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手两脚在地上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司羞愧坠崖而死。
“斯芬克司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 的问题。
犹大的亲吻
Judas Kiss
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子弟12门徒之一。
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的仇恨。他们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人们用“犹大的亲吻”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象牙塔
Ivory Tower
出自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的书函《致维尔曼》。
奥古斯丁批评同时代的法国作家维尼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于是“象牙塔”就被用来比喻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现在也有人把大学说成是“象牙塔 ”。
硅谷
Silicon Valley
旧金山往南,从帕洛河尔托到圣何塞,有一条30英里长、10英里宽的地带,这就是闻名世界的“硅谷”。
这里聚集着“惠普、英特尔、苹果”等数以千计的微电子工业和其他高技术企业,成为信息社会的发祥地。
1981年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以来,从286、386、486一直到“奔腾”(pentium,586),都是在这里酝酿和诞生的。用“硅”制成的半导体芯片是微电子工业的基本产品。因此,1971年《微电子新闻》开始称这个地带为“硅谷”。
这里是美国第九个最大的制造业中心,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这里有博士6000多人。可是见不到一个烟囱,听不到一点机器的声响,它不像人们习惯理解的工业区,倒像是一个大花园。以至“硅谷”已成了最新最尖端技术、信息产地的代名词。
达摩克利斯剑
The Sword of Damocles
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
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项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
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鳄鱼的眼泪
Crocode tears
西方 传说 ,鳄鱼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
因此,“鳄鱼的眼泪”常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
后又被引申为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的阴险狡诈之徒。
山姆大叔
Uncle Sam
山姆大叔是美国的绰号,1812年美英战争时期,纽约州一位诚实能干的肉类包装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山姆大叔”。
他担任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军需检验员,负责在供应军队的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人们发现该厂的牛肉桶上都盖有E.A—U.S.标记。本来,E.A是一个军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国的缩写。碰巧山姆大叔(UndeSam)的缩写与美国的缩写(U.S)相同,人们就管美国叫“山姆大叔”。
美国人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视为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民族象征。
潘多拉的盒子
Pandora’s Box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
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为“后知”)。
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 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疾病和战争等立即从里面飞出来了。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 了。
故此“潘多拉的盒子”常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多米诺骨牌
Dominoes
是一种西洋游戏。
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一张牌后,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
用于比喻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等同于人们所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意。 相关 文章 :
1. 双语版的故事
2. 双语故事赏析父子俩
3. 双语文摘沟通技巧成为会讲故事的人
4. 小侯赛因双语故事
5. 把心门敞开双语故事
6. 金牛座的双语故事
monica的私人花园
1.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 An Apple of Discord直译为“纠纷的苹果”,出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传说希腊阿耳戈英雄(Argonaut)珀琉斯(Peleus)和爱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儿西蒂斯(Thetis)在珀利翁山举行婚礼,大摆宴席。 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上(Olympus)的诸神参加喜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惟独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Eris)。这位女神恼羞成怒,决定在这次喜筵上制造不和。于是,她不请自来,并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个金苹果,上面镌刻着“属于最美者”几个字。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都自以为最美,应得金苹果,获得“最美者”称号。她们争执不下,闹到众神之父宙斯(Zeus)那里,但宙斯碍于难言之隐,不愿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们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评判。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都各自私许帕里斯以某种好处:赫拉许给他以广袤国土和掌握富饶财宝的权利,雅典娜许以文武全才和胜利的荣誉,阿芙罗狄蒂则许他成为世界上最美艳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在富贵、荣誉和美女之间选择了后者,便把金苹果判给爱与美之神。为此,赫拉和雅典娜怀恨帕里斯,连带也憎恨整个特洛伊人。后来阿芙罗狄蒂为了履行诺言,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的王后---绝世美女海伦(Helen),从而引起了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不和女神厄里斯丢下的那个苹果,不仅成了天上3位女神之间不和的根源,而且也成为了人间2个民族之间战争的起因。因此,在英语中产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 contention;the root of the trouble;dispute等意义 这个成语最初为公元2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马克•朱里•尤斯丁(Marcus Juninus Justinus)所使用,后来广泛的流传到欧洲许多语言中去,成为了一个国际性成语。 eg: He throwing us an apple of discord,we soon quarrelled again. The dispute about inheriting estate formed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m. This problem seems to be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SA.2.The Heel of Achilles 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弱点;薄弱环节;要害 The Heel of Achilles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是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它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阿基里斯是希腊联军里最英勇善战的骁将,也是荷马史诗Iliad里的主要人物之一。传说他是希腊密耳弥多涅斯人的国王珀琉斯和海神的女儿西蒂斯所生的儿子。阿基里斯瓜瓜坠地以后,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把他放在火里锻炼,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Styx)圣水里浸泡。因此阿基里斯浑身象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没有沾到冥河圣水,成为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骁勇无敌,所向披靡,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后来,太阳神(Apollo)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终于被帕里斯诱到城门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负伤而死。 因此,the heel of Achilles,也称the Achilles' heel,常用以表示a weak point in something that is otherwise without fault;the weakest spot等意思。 eg:The shortage of fortitude is his heel of Achilles. His Achilles' heel was his pride--he would get very angry if anyone criticized his work.3.Helen of Troy3.Helen of Troy 直译"特洛伊的海伦",源自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Helen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还带走了很多财宝 此事激起了希腊各部族的公愤,墨涅俄斯发誓说,宁死也要夺回海轮,报仇雪恨。为此,在希腊各城邦英雄的赞助下,调集十万大军和1180条战船,组成了希腊联军,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门农(Agamemnon)为联军统帅,浩浩荡荡,跨海东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图用武力夺回海轮。双方大战10年,死伤无数,许多英雄战死在沙场。甚至连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也分成2个阵营,有些支持希腊人,有些帮助特洛伊人,,彼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恶斗。最后希腊联军采用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Odusseus)的“木马计”,里应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希腊人进城后,大肆杀戮,帕里斯王子也被杀死,特洛伊的妇女、儿童全部沦为奴隶。特洛伊城被掠夺一空,烧成了一片灰烬。战争结实后,希腊将士带着大量战利品回到希腊,墨涅俄斯抢回了美貌的海轮重返故土。这就是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和结局。正是由于海轮,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真所谓“倾国倾城”,由此产生了Helen of Troy这个成语。 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已为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迈锡尼发掘和考证古代特洛伊古城废墟所证实。至于特洛伊城被毁的真正原因,虽然众说纷纭,但肯定决不是为了一个美女而爆发这场战争的,与其说是为了争夺海轮而打了起来,毋宁说是为了争夺该地区的商业霸权和抢劫财宝而引起战争的。所谓“特洛伊的海伦”,实质上是财富和商业霸权的化身。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妲己亡商”,“西施沼吴”等传说,以及唐明皇因宠杨贵妃而招致“安史之乱”,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等说法。汉语中有个“倾国倾城”的成语(语出《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里的“倾”字一语双光,既可指美艳非凡,令人倾倒;也可纸倾覆邦国。其含义与Helen of troy十分近似。 在现代英语中,Helen of Troy这个成语,除了表示a beautiful girl or woman;a beauty who ruins her country等意义外,还可以用来表示a terrible disaster brought by sb or sth you like best的意思。 eg:It is unfair that historians always attribute the fall of kingdoms to Helen of Troy. She didn't think of the beautiful umbrella bought the day before should become a Helen of Troy in her family.Because of this she and her husband quarreled for a long time.4.The Trojan Horse木马计;暗藏的危险;奸细 The Trojan Horse直译"特洛伊木马",是个国际性成语,在世界各主要语言中都有。来自拉丁语equns Trojanus.这个成语甚至还进入到汉语词汇中,**同志在《矛盾论》中,谈到《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时,就用了“木马计”这个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交战10年之久,胜负未决。最后,希腊著名的英雄奥德修斯(Odusseus)想出了一个木马计,用木头做了一匹巨马,放在特洛伊城外。全体希腊将士伪装撤退,乘船隐藏在附近的海湾里,而奥德修斯率领20名勇士事先藏进妈肚。特洛伊人误认为希腊人已经败退,大开城门,看到城外的巨大木马,以为这是希腊人敬神的礼物,就把它当作战利品拖进城来,大摆宴席,欢庆胜利。到了半夜,特洛伊人好梦正在酣,毫无戒备的时候,藏在木马里的希腊英雄们都爬了出来,打开城门,发出信号,与附近海湾里返回的希腊大军里应外合,一举摧毁了特洛伊城。 因此,The Trojan Horse经过不断引用而成为一个广泛流传的成语,常用来比喻the hidden danger;the covert wreckers(内奸);to engage in underhand activities等的意义。 eg:The superpowers are always sending the Trojan horses to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y are defeated only because of the Trojan horse in their country. Greek Gift(s)阴谋害人的礼物;黄鼠狼拜年,不安好心 Greek Gift(s)直译是“希腊人的礼物”,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以及古罗马杰出诗人维吉尔(Publius Virgilius Maro,公元前70-前19年)的史诗《伊尼特》(Aeneis)中关于特洛伊城陷落经过的叙述。 据《奥德赛》卷8记述:许多特洛伊人对如何处置希腊人留下的大木马展开了辩论,“他们有三种主张:有的主张用无情的铜矛刺透中空的木马;有的主张把它仍到岩石上;有的主张让它留在那里作为京观,来使天神喜悦”。结果是后一说占优势,把那匹木马拖进城里来,终于遭到了亡国之灾。 维吉尔的史诗《伊尼特》,写的是特洛伊被希腊攻陷后,王子伊尼斯从混乱中携家属出走,经由西西里、迦太基到达意大利,在各地漂泊流亡的情况。史诗第2卷便是伊尼斯关于特洛伊城陷落经过的叙述,其中情节除了模拟荷马史诗的描述外,还做了更详细的补充。当特洛伊人要把大木马拖进城的时候,祭司拉奥孔(Laocoon)劝说不要接受希腊人留下的东西。他说:“我怕希腊人,即使他们来送礼”这句话后来成了一句拉丁谚语:“Timeo Danaos,et dona ferenteso."(原文的达奈人Danaos,即泛指希腊各部族人)译成英语就是:I fear the Greeks ,even when bringing gifts.其简化形式就是Greek Gifts.可惜特洛伊人不听拉奥孔的警告,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拖进城里。木马里藏着希腊的精锐部队,给特洛伊人带来了屠杀和灭亡。由此,Greek gift成为一个成语,表示a gift with some sinister purposes of the enemy;one given with intent to harm;a gift sent inorder to murder sb等意思,按其形象意义,这个成语相当与英语的俚谚:When the fox preaches,take care of your geese;也与汉语“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十分类似 eg:He is always buying you expensive clothes,I'm afraid they are Greek gifts for you. Comrades,be on guard against the Greek gifts! To meet Waterloo(倒霉,受毁灭性打击,灭顶之灾) 滑铁卢是一代天骄拿破仑遭受残败的地方。遭遇滑铁卢,对一个人来说,后果不堪设想。无怪据说二战期间,在准备诺曼底反攻时,温斯顿•丘吉尔和随员冒雨去某地开会,其随员因路滑而摔了一跤,脱口说一句“To meet Waterloo!”丘吉尔竟联想到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典故,恼怒地斥责他:“胡说!我要去凯旋门呢!” It's Greek to me.(我不知道) 英国人一般都不懂希腊语。这句话的直译是:对于我这是希腊语。自然是不明白的意思。 Greek Kalends(幽默,诙谐方式表达的永远不) Kalends是罗马日历的第一天。古希腊不用罗马日历,永远不会有这一天。 Castle in Spain(西班牙城堡,幻想,梦想。相当于汉语中的空中楼阁) 中世纪某一时期,西班牙是一个颇富浪漫色彩的国家,这句成语是和Castle in air(空中城堡)相齐名的。 Set the Thames on fire(火烧泰晤士河,这是何等伟大的壮举) 但是这句成语经常是反其义应用,指那些人对某事只是夸下海口,而不是真正想去做。 From China to Peru(从中国到秘鲁) 它的意义非常明白,指从世界的这一边到世界的那一边,相当于汉语的远隔重洋。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锡拉和卡津布迪斯之间———在两个同样危险的事物之间:一个人逃出一种危险,而又落入另一种危险) 锡拉是传说中生活在意大利岩石的怪兽,卡津布迪斯是住在海峡中一端经常产生旋涡的另一个怪兽。水手为了躲避其中一个的危害,而常又落入另一个灾难。意大利这一方的海角叫凯尼斯(Caenys),西西里岛那一方的海角叫皮罗鲁姆(Pelorum)。 Spoil Egyptians(掠夺埃及———迫使敌人提供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源于圣经:上帝答应摩西,埃及人必须借给以色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Do in Rome as Romans Do(在罗马,就按罗马人的方式办) 和我们的入乡随俗的意思一样。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
毛的惊喜
The Dog in the Manger出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有一篇狗站马槽的故事,说的是一头狗躺在堆满稻草的马槽里,狗是不吃草的动物,而当马或牛一走进稻草时,这头狗却朝着马,牛狂哮,不准食草动物享用。 因此,“狗站马槽”就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而进入英语中,常用来比喻a person who prevents others from enjoying sth that is useless to himself; a churlish fellow who will neither use a thing himself nor let others use it,讽刺那些占据说职位或某些物质却不做事的人。 The Dog in the Manger is a fable attributed to Aesop, concerning a dog who one afternoon lay down to sleep in the manger. On being awoken, he ferociously kept the cattle in the farm from eating the hay on which he chose to sleep, even though he was unable to eat it himself, leading an ox to mutter the moral of the fable: People often begrudge others what they cannot enjoy themselves. The phrase is proverbial, referring to people who prevent others from having something that they themselves have no use for. A typical example is the child who discards a toy — until a sibling tries to play with it. Then the first child becomes possessive about something they no longer wanted. A twist on the story was used by Charles Schulz in a "Peanuts" strip, in which Lucy van Pelt acquires a baseball card of Charlie Brown's favorite player, and she refuses to give it to him. After he leaves disconsolately, she decides she doesn't really like the card that well, and throws it away. In Spanish, the story is called El Perro del Hortelano, or The Vegetable Gardener's Dog. The metaphor is also attributed to Jesus in The Gospel of Thomas by comparing the dog with the Pharisees.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