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奈小妖精
槲蕨是一种附生植物,它往往长在高高的老树上,因为那里阳光充足,可以多晒太阳,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槲蕨有一块肥厚多肉的根状茎,紧紧地贴在它所附着的植物树皮上,上面长着很多根。根外面覆盖着具有保护作用的棕色鳞片。根状茎上长着两种叶子,一种直立的,羽状分裂,既厚又硬,上表面光滑,下表面长了很多褐色的圆点,里面藏有很多粉末状颗粒,是用来繁殖的孢子,叫做“孢子叶”;另一种是卵形小叶,无柄,边缘的裂纹较浅,斜斜地贴盖在根茎上,不生孢子,只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学上叫营养叶。
槲蕨的结构与生理机能使它能适应高空生活。
蕨类传播通过产生孢子———被坚硬外壳包裹的活性物质小颗粒。成千上万个成熟的孢子被释放到空中,像灰尘一样飘浮。它们在复叶下部生长,组成孢子囊群结构。每个孢子囊群由一吕孢子囊组成,每个孢子囊由64颗孢子构成。大的蕨类一年可产生上百万颗孢子。
石松并非苔藓植物,而是蕨和木贼属植物的亲戚。它们是小型植物且有细小的单叶围绕茎秆螺旋状生长。石松在热带极为繁多,它们可在地上生长或像附生植物一样长在树上。
馨怡FANG
骨碎补是一味比较常用的中药,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骨碎补可以炖汤,不过有药效的,譬如:1.生地骨碎补猪肾汤:生地30克,骨碎补15克,猪肾1个,加适量盐煎汤,吃猪肾饮汤,每日2次。治疗虚火牙痛.2.用白头翁、骨碎补各15g,猪鼻甲(猪鼻肉)100~200g,煎汤服,可辅治鼻出血.
小小锅盖子
骨碎补(学名: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是骨碎补科,骨碎补属附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鳞片阔披针形或披针形,叶远生,叶柄深禾秆色或带棕色,叶片五角形,四回羽裂。
该种根状茎药用,有坚骨、补肾之效,暂无记载炖汤的方法。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骨碎补生于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海拔500-7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辽宁(大连)、山东(崂山、昆箭山、牟平、招远、威海)、江苏(海州)、四川、贵州及台湾。朝鲜南部及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产地:日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骨碎补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