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0

微尘8313
首页 > 英语培训 > 本和我英文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格子女77

已采纳

本我是人格中最早最原始的自己,自我是主观意识,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认识或者态度。超我是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望采纳。

本和我英文版

93 评论(15)

最爱的mango

本我本我(英文:id)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拉丁字为“id”,原德文字则为“)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 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简单定义:依据理论,本我代表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自我心理学上的自我(ego)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则包括无意识。心理学上关于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复杂,并常牵涉到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简单定义: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超我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其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超我的形成发生在恋母情结的崩解时期,是一种对父亲形象的内化认同,由于小男孩无法成功地维持母亲成为其爱恋的客体,对父亲可能对其的阉割报复或惩罚产生阉割情结(castration anxiety),进而转为认同父亲。简单定义:本我的对立面是超我,也就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罪恶感)。相互关系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所分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其实很好理解,简单来说,本我是人的本能,超我是我们的理想化目标,自我则是二者冲突时的调节者。

134 评论(12)

爱美食的飘飘

具体意思如下:1、本我:“本我”指的是人的潜意识,代表了欲望,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2、自我:“自我”是理性和机智,它按照原则行事,对“本我”加以控制和压制。3、超我:“超我”是内在的良知、社会的准则、道德的判断,对“自我”加以指导,对“本我”加以限制

202 评论(11)

雪後Sunny

其实非常好理解的 挪威冰川其实答的很好但我个人感觉他的超我没有解释清楚 我补充一下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惟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察觉。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166 评论(12)

天才和笨蛋

我一开始知道id,ego,superego是在黑格尔的法学导论里面,不得不说中文翻译是真的晦涩,然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查,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回答,不是胡编乱造就是半真半假中参杂着意义不明的鬼话,不知道真的求你们不要回答,题主我的回答是绝对正确的,会列出我引用的外国书籍,希望能采纳分享出去,不然这种在外国常识一样的东西,在中国却成了少数知识分子才能理解的玩意儿,是真的可悲。“本我”就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你想要立刻交配、吃饭或者睡觉这样的冲动。“自我”就是人在社会中学到了,要想完成自己的原欲就必须向社会的规则妥协,通过间接的方法来实现人自己的原欲,举个例子,你想要交配,立刻强奸一个女人或男人的行为就是你的“本我”体现,但你送礼物、请吃饭最后开房上宾馆,就是你“自我”的体现。“超我”就是人所坚持的信仰和原则,这些信仰和原则不能满足你的原欲也就是你的“本我”,甚至会抑制你的“本我”违背你的“本我”,比如基督教早期的阉割和鞭挞行为。从某些方面来说“女士优先”这个原则在很多场合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一种“超我”的理念,为了让一位不会和我交配也不会给我任何报酬的的女士优先进行某项我想进行的活动,而无法给予我精神上的快乐只是因为我不想被别人鄙视,就是一种“超我”的行为。通俗地说就是你自愿在做一件不会给你任何好处也不会给你任何好情绪,反而会让你感到累、焦虑甚至是痛苦的活动,就是你的‘超我”。Id,Ego,Superego是Sigmund Freud提出来的系统概念,用来解释libido(性冲动)对于人类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自我本我超我三者的对于人的影响主要进行在潜意识之中,一些强烈的物质意愿比如说需求、愿望或者记忆会表现在“前意识”中!“前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会对这些“前意识”中的表现物进行一定(很大幅度)的改造和影响,这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梦境,也是能直接研究三者的部分,这一点在《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中有明确的解释、提及和案例分析,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本回答内容引用:《Abnormal Psychology》,6th Edition,author——Susan Nolen,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如果有很多人喷我为什么要用洋文的,那是因为我看的就是英文原版,我乐意,有时间会把原本关于这一段的内容补上来,挺好懂的。

34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