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2

yuxinchen008
首页 > 英语培训 > 实验方案英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黑君kk

已采纳

三者或者更多之间:Among 例句: Choose a book form among the three. His report for the FSA is among the best analyses of the crisis. Among the four Great Tragedies of Shakespeare,I prefer King Lear most. 在莎士比亚最伟大的四部悲剧中,我最喜欢《李尔王》. 两者之间:between

实验方案英语

123 评论(14)

紫薯飘香

由于不知道具体语境,我就说出2个单词,你可以参照具体语境引用:1 project 计划,方案,提议(比如公司项目的方案) 该方案一般是指比较大规模的项目 如果目标对象时一些公司的项目或某一实验的课题应当选用该词。2 plan 计划, 规划, 方案, 打算 倾向于日长生活中,主要是对某件事的打算或提出方案 ,比较常用

203 评论(12)

吃货201510

英语演讲—体验性学习的平台—《构建初中学生课外作业调控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报告(三)江苏省三星级学校 射阳县第二中学 杨忠梅 224300摘要:课程就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让学生自感自悟、演练体验使语言在心中内化。让学生通过做事思考、合作等过程来体验语言、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使学生在“用”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语言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充满快乐,培养兴趣,培养成就感、培养自信心。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更是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共同成长的需要。关键词:新课程、体验性学习、共同成长一、课题的提出2002年9月我校初中部承担了《构建初中学生课外作业调控体系的实践与研究》省级科研课题的实验,试图通过该项课题的实践从理论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迎接2004年新课程的实施。初中英语组承担了该项子课题“以演讲为平台,促进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教改实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一直困扰着农村中学的英语老师,一直是教学中的老大难。农村中学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天生就不如城里孩子,这似乎已在大多数教者思维中形成了定势。改变这种现状是我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交际是英语学习者的最终目的。语言学习必须从语法知识的讲解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能力不统一,知识与交际关系又失调,这是多年来英语教学的一种状况。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在总课题的宏观调控下,积极主动地争取合理科学地优化组合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延伸课堂所学内容。课题组老师于2002年9月开始了英语演讲实验。二、实验的设计(一)实验题目:以演讲为平台,促进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实验对象:初二年级所有学生。初二有六个班,其中四个城镇班,两个农村班。实验班初二(5)、(6)班,对照班是初二(1)(2)(3)(4)班,教材均采用JEFC教材及配套材料。在实验期间老师不作变动,每班学生均为50人。(三)实验时间:2002年9月到2004年7月即从初二到初三毕业为止。(四)实验目的:通过英语演讲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又为课堂教学服务,因而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并促进老师自身的不断完善以便使师生共同成长。三、演讲的实施(一)演讲的内容1.自由演讲初二刚开始实施时,为调动学生的演讲积极性,学生可自由选择话题。因为想成功,大多学生选有话可讲的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能增强其演讲的信心,克服害羞紧张的心理。这样可避免词汇量少影响表达的弊端,在开始实施时培养信心显得非常重要。2.看图说话与教材配套的有许多图片,有单幅图片也有多幅系列图片,这些可作为巩固所学内容的演讲素材。3.具体话题为了在用中学,在用中体验,体现语言实践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把课本每单元的主题作为演讲的内容,以初三课本为例:Unit1. In the libraryUnit2. Water SportsUnit3.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Unit4 TravelUnit5 Have a good timeUnit7 A man who never gave upUnit8 Merry Christmas4.指定话题为了让学生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开展我是小主人社会实践活动。如给陌生人指路、逛商店、购物、XXX的生日、校园环保、英语标志集锦、绿化家乡、家乡一日游、国外节日荟萃等指定话题,不仅延伸了所学知识,同时能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培养跨文化的意识。(二)演讲形式1.单人演讲:初二刚开始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轮流演讲。2.两人对话:两人同台表演对话,对过份紧张胆小的学生很有利,也能达到互助的效果。3.多人表演:如课本剧和汇报演出、打擂台等需要多个角色的参与。4.小组辩论: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如男生、女生对抗赛;正方、反方辩论会等活动需以小组形式参与。(三)演讲的时间我校农村班学生都是住校生,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很有规律,有时间性,尤其是早上通常课前有半小时的晨读习惯,这是组织演讲的最佳时间,英语组统一规定用晨读一刻钟时间来演讲,由课代表组织,学习小组长配合,尽可能老师也参加。(四)评价途径1.老师点评与学生点评相结合2.全体学生的反映,集体的掌声是最佳的肯定3.比赛本身是形式也是结果4.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四、实验的结果师生在实验中的变化A.学生的变化:1.体验成功。通过长期坚持演讲,多次体验成功,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消除了自卑感,增强了自信心。2.提高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得到了提高。尤其可喜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小主人活动增加了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情感认识能力。实验班和对照班相比最明显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学习习惯方面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3.成绩显著。课堂参与意识增强,演讲的内容大多是课堂内容的重组或延伸,为了更好地演讲,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效率因而提高了,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英语笔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达到了口头、笔头双赢的效果。以中考成绩为例,实验班人平分高于对照班近十分。B.老师的变化1.师生共同提高。教师的口语随学生提高而提高,以前课堂上很少有老师用英语组织教学,现在所有老师除语法课以外都能尽可能地用英语组织教学,俗话说“水涨船高”。2.教师的角色变化。课题实验前的满堂灌现象逐渐消逝了,老师们由传授者渐渐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老师的教学言行不知不觉中在步步走向新课程。在实验中自觉实施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160 评论(11)

超超超级棒的

plan,scheme,program,proposal 希望能帮到你哦,亲

20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