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1

阳澄湖边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国家培训心得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神之雪1314

已采纳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因不同的人和事内心会有所触动,产生不同的想法,想法有时候一闪而过,不如写一篇感悟的文章,及时的记录下来。那么,感悟的文章一般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英语培训心得及感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8月17至19日,有幸参加了临沂市小学英语教研员培训班,这次培训与以往培训有诸多不同之处,围绕如何做教研员的主题,听取了三个报告、两节公开课和四个经验交流,活动期间注重了互动交流,设置了教研员访谈等新内容,让人耳目一新,培训效果自然得到提升。通过培训感觉收获颇多,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一、尹若飞的报告让我更加明确了如何做一名教研员   好几次听过尹老师讲话,我感觉她进步很快,她的报告,虽有点条条目目,但有很多地方触及我的内心,让人深思。尹老师作为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英语教研员,能站在老师的角度对教研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可见尹老师对教研员作为服务者的角色定位研究的很到位,特别是她的那几个请你切忌,一语中的,发人深思,仔细看看这几个请你切忌,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站为了老师的角度,记住这几个请你切忌,我想我会得到老师们的肯定,这比领导的表扬要好的多,按这样的思路工作,我想我会把教研工作做得很好,进步也会很快。   二、徐静的报告让我确定了教研工作的思路。   徐静老师看上去年龄不小了,但她的问题化教研无疑具体地指导了如何开展教研工作,尤其是她谈到关于思考与总结的问题,这点的确很重要,那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教研能力提升的关键,但我们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大多时侯,活动过程中或许有些地方当时还想着要好好整理整理,但活动结束后,很累啊,终于结束了,把总结的事放在了一边。徐老师能在每一项活动后都进行认真的总结梳理,这对自身能力的发展大有好处。   三、李莉的报告实效性真强,让咱长了本事。   作为教研员,听评课可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我也在博客上写过类似的文章,而且是按不同的老师分类写的,听完李老师的报告,我就想,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也写过,为什么我写的就那么没条理,那么不全面,记得当时教委孙主任还给评论了一条就是关于教学效率的,仔细翻看了李老师关于评课内容的那十部分,她那每一条为什么要评,从哪方面评,怎么评都做了细致的阐述。李老师关于评课的注意事项也考虑得很周全,这一点正好印合了尹老师关于教研员的角色定位问题。   四、两节公开课各有千秋,尽显优秀教师风采。   两节公开课,执教教师各有特点,何璐的.课按部就班,让我进一步熟悉了读写课的模式。谭如意的课让人耳目一新,谭教师虽为男士,但举止温柔,听课时脑子忽然想到了一点,是不是英语优质课就是女老师的天下,即使来了个男的吧,性格,唉。再看我县乡镇教研员,阚高两位年龄大了,我和玉波吧又是半路出家。我们教研室糜主任每个学期都要我们教研员上示范课,真是愁死个人,咱指导个课还行,要是上示范课啊,谭老师那样咱又学不来,心里总是吃不准。   五、其它收获。   通过培训,还有一些地方也有收获。简单说说吧   1、关于发现苗子,培养人才的问题。这对英语教研员来说条件是很好的,因为我们的队伍很小,全镇也就10多个人,下一步要掌握每一位教师的各个方面,及早发现有能力,有潜力的苗子,我觉得车彩虹的素质和责任心这两个条件很好,说得很有道理。   2、卫文洁关于小学生实践活动探索做得很好,下一步要在本乡镇扎实开展,氛围对英语学习的作用的确很重要。   3、关于研讨,这次活动中的研讨,老师们都积极发言,这点让我感触很大,评课我想举手发言的,是关于学生学习状态与教学效率的问题,他们的发言如那Ido,但我还是寄希望于徐老师指到我,想想真是可笑,我们在组织镇里研讨时要老师们发言,我们不满意,伦到自己身上,自己做得又怎么样呢?尹老师关于教研员要能说的能力又怎么体现呢?好在我镇英语研讨活动在网上进行,事实上的确如此,我们建立的集体备课网上,有些平时不爱说话的教师也说了很多话。开学后,教委主任有意增加各单位英语老师,调整各单位英语老师任课情况,这样看来,英语教师的培训显得很重要,研讨时如果效果好,对教师的成长很有好处。   一年多没做英语教研员了,一看有好多新面孔,他们个个活力充沛,总有点跟不上的感觉,我想我要从策略入手,重新学习吧,就像尹老师说的关于学习意识上讲的,永远不要嫌自己读的太晚,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英语国家培训心得

274 评论(14)

blackiron.sh

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学习心得2010-12-14 21:29 《 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学习心得 文学院0903班2009101040327付亮亮 作为一个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我对英语有着独特的兴趣及情感。本学期选修这门课让我收获不少。一方面是课程的专业知识,即讲授的主要英语国家特别是英美的社会与文化,这让我对英语国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学习了中西文化的对比及差异。另一方面,授课教师李端奇老师渊博的知识及鞭辟入理的解说着实让我们受益颇丰。 从课程知识来说,主要讲到了英美两国的社会及文化,主要是介绍了英美两国的地理、政选、媒体、经济、教育以及相关的的节日等内容。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以及本身对于英语的热爱更加增强了我对这些英语国家的兴趣,并萌生了想亲自去体验的想法。人们都说,美国人开朗、自信、活泼;传统的英国人则是内向、彬彬有礼,很有绅士风度。一直以来流行着这样的一句争执的话: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历史,美国人说英国人不懂未来。英美随都为说英语的国家,但表现出来的差异却很大,这里主要指的是社会与文化差异。 例如,对于留学生这一块,英美两国就呈现很大的不同。留学在英国的学生本身受东方观念的影响友谊第一,加上传统英语文化的熏陶和自己远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无援,留学生间的友情及相互帮扶在英国随处可见。而在美国的留学生眼中,由于受美国思维的影响,他们认为友谊是在情景和时间中定义的。友谊只存在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他们不会对友谊的标准做过高的界定。因为他们相信未来的时间取向,即相信他们现在做的一切在未来会得到收获。这种差异的确很耐人寻味,如果不对两国的社会及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也就不能做到正确对待并客观尊重外国的文化。 既然作为英语课程设置的一个选修课,那它就必然体现英语教学的一个目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习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是为更好地了解英语,端正我们的学习态度,进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运用英语。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时下的大学生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共性之处就是我们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即为了通过不同类型的考试,比如四、六级考试,考验英语考试等。笔者认为抱有如此的心态对待英语不如放弃学习英语,因为对于他们来说English is only used as a springboard for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or their future career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此外,包括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都过度的依赖教师,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及目的性,他们只是学习基本的语言规则,不学语用知识,更谈不上运用语用知识了。要改变这种现状,愚认为加强文化对比教学,让我们了解英语国家一定的物质文化、精神习俗文化,间接增强我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十分有意义。通过对主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知识的介绍,帮助我们摆正了学习英语文化知识,运用语用知识及其他训练项目的关系。毫无疑问,这对我们学习英语是十分重要的。 从另一方面来讲,授课教师李端奇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会把课程知识与时下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例如,对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及目标定位上,他给出了一句很精辟的话:“中国最不缺的是人”,他要我们深知目前劳动力在中国很廉价这一尴尬的社会现实,我们应树立正确、合乎自身实际的择业观。讲到社会竞争时,他联系到英美等国家的情况,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他认为“适者生存”、“在竞争中求生存”这样的观点很有现实意义。因为出于安逸的环境,仅从国人的体能体格来讲就大不容乐观了。还有他的关于取消、禁止大学生占位这一校园现象等观点,所有的这些确实让我们获益匪浅,不仅表现在学习上,也表现在对我们未来放向的指导上。 关于《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学习心得远非直言片语可以叙完。不论从课程知识的讲授来说,还是从授课老师精辟的补充来说,这门课的开设对于我们英语学习乃至未来人生的道路的选择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摘自网上)我自己来随便说两句:其实单就美国和英国的文化就是不太一样的,也不知道要从何谈起.先说美国和加拿大吧,我觉得那里的人普遍都很阳光,对很多事情都比较随意,接触下来都很舒服,他们的英语发音就比较夸张(比起英式),而且美式中一些单词都变短了,另外美语中的俚语也是很多用的.由此用他们对于英语语言的发展可以看出他们整体的一个性格.而英国人呢,他们有时候不会像美国/加拿大人那样很坦率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还是会考虑到别人的想法,偶尔有时候也会迎合一下,那么回头去想英音,坦白说没有美音容易听懂,而且听上去很绅士,所有的音都比较含蓄(地方口音不在讨论范围内).我觉得两种不一样的文化,我都很欣赏拉~~(纯粹个人观点,如有疏漏,多包含)

13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