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9

KauluwehiS
首页 > 英语培训 > 遗传的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兴业腾达装饰

已采纳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扩展资料治疗方法1、饮食治疗某些遗传病可通过控制饮食达到阻止疾病发生的目的,从而收到治疗效果。如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使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在体内堆积而致病,可出现患儿智力低下或成为白痴。可是如果诊断准确,在早期最好在出生后7-10天开始着手防治,在出生后3个月内,给患儿低苯丙氨酸饮食,如大米、大白菜、菠菜、马铃薯、羊肉等,则可促使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等到孩子长大上学时,再适当放宽对饮食的限制。2、药物治疗药物在遗传病的治疗中往往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痛苦。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服止痛剂以减轻病员疼痛。还可以改善机体代谢,如肝豆状核变性,主要是体内铜代谢障碍,使血内铜的水平升高,导致胎儿畸形。

遗传的英文

291 评论(10)

123456789小姐

遗传生物上的遗传是:heridity遗传学: genetics, heriditism

181 评论(15)

结婚201314

遗传(英文名heredity),也称为继承(英文名inheritance)或生物遗传(biological inheritance),是指亲代表达相应性状的基因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通过遗传,个体之间的差异可以积累并通过自然选择使物种进化。生物学中研究遗传科学称为遗传学。父母的性状是通过DNA(一种编码遗传信息的分子)从一代遗传传递到下一代的。DNA是含有四种可互换的碱基,特定DNA分子上碱基的排列序列决定了遗传信息[5] 。在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之前,DNA被复制,因此,每一个子细胞都含有亲本的DNA序列。DNA分子中具有功能单元的一部分序列称为基因,不同的基因具有不同的碱基序列。在细胞内,长链DNA形成称为染色体的浓缩结构。生物以同源染色体的形式从父母那里继承遗传物质,这些同源染色体含有编码基因的DNA序列的独特组合。染色体内DNA序列的特定位置称为基因位点/基因座。如果特定基因座的DNA序列在个体之间不同,则该序列的不同形式称为等位基因。突变可以改变DNA序列,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如果基因内发生突变,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会影响该基因控制的特性,从而改变生物体的表型。虽然等位基因和性状之间的这种简单对应在某些情况下起作用,但生物体的大多数性状更复杂,它们由生物体内部和之间的多个相互作用基因控制 。发育生物学家认为,遗传网络中的复杂相互作用和细胞间的交流可能导致遗传变异,可能是生物发育可塑性和定向性的基础。

358 评论(12)

平淡的朝发夕至

遗传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heredity)。遗传学是研究此一现象的学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除了遗传之外,决定生物特征的因素还有环境,以及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遗传起源于早期生命过程的信息化或节律化。

121 评论(11)

夏内内爱吃饭

遗传一般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heredity)。遗传学是研究此一现象的学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除了遗传之外,决定生物特征的因素还有环境,以及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父母7种外貌特征易遗传给孩子1.肤色遗传指数:★★★肤色的遗传总遵循“相乘后再平均”的自然法则,让人别无选择。若父母皮肤较黑,绝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大部分会给子女一个“中性”肤色,也有更偏向一方的情况。2.身高遗传指数:★★身高有70%取决于遗传,后天因素影响只占30%。若父母较高,孩子高的机会为3,矮的机会为1,偏矮则反之;如果父母中一人较高,一人较低,就取决于其他因素。3.胖瘦遗传指数:★★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孩子发胖机率是30%。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孩子发胖机率是30%—60%。也有说法认为,母亲在孩子体形方面起到的作用较大。胖瘦大约有一半可以由人为因素决定,宝宝完全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充分运动使体态匀称。4.眼睛遗传指数:★★★形状:孩子的眼形、大小遗传自父母,大眼睛相对小眼睛是显性遗传。父母有一人是大眼睛,生大眼睛孩子的可能就会大一些。双眼皮:双眼皮是显性遗传,单眼皮与双眼皮的人生宝宝极有可能是双眼皮。但父母都是单眼皮,一般孩子也是单眼皮。眼球颜色:黑色等深色相对于浅色而言是显性遗传。黑眼球和蓝眼球的人,所生的孩子不会是蓝眼球。睫毛:长睫毛也是显性遗传的。父母只要一人有长睫毛,孩子遗传长睫毛的可能性就非常大。5.鼻子遗传指数:★★★一般来讲,鼻子大、高而鼻孔宽呈显性遗传。父母中一人是挺直的鼻梁,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就很大。鼻子的遗传基因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小时候矮鼻子,成年还可能变成高鼻子。6.下颚遗传指数:★★★下颚是不容“商量”的显性遗传。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常毫无例外地长着酷似的下巴,“像”得有些离奇。7.耳朵遗传指数:★★★耳朵的形状是遗传的,大耳朵相对于小耳朵是显性遗传。父母双方只要一个人是大耳朵,那么孩子就极有可能也是一对大耳朵。

193 评论(14)

princefrank

你们不会教到 神奇的克隆 了吧。。。、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260 评论(13)

zeeleemoon

遗传 (heredity) 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heredity: The genetic transmission of characteristics from parent to offspring. 遗传 父母的基因特征传给子女。 遗传,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但在遗传学上,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例如,父亲是色盲,女儿视觉正常,但她由父亲得到色盲基因,并有一半机会将此基因传给他的孩子,使显现色盲性状。故从性状来看,父亲有色盲性状,而女儿没有,但从基因的连续性来看,代代相传,因而认为色盲是遗传的。遗传对于优生优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遗传这种奥妙的现象呢?19世纪末,科学家才在人体细胞的细胞核内发现了一种形态、数目、大小恒定的物质。这种物质甚至用最精密的显微镜也观察不到,只有在细胞分裂时,通过某种特定的染色法,才能使它显形,因此取名为“染色体”。 人们发现,不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各不相同,而在同一种生物中,染色体的数目及形状则是不变的,于是有了子女像父母的遗传现象。在总数为46条的染色体中,有44条是男女都一样的,被人们称为常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 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人体染色体的数量,不管在身体哪个部位的细胞里都是成双成对的存在的,即23对46条染色体,可是惟独在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里,却只剩下23条,而当精子和卵子结合成新的生命——受精卵时,则又恢复为46条。可见在这46条染色体中肯定有23条是来自父亲,另外23条则来自母亲,也就是说,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既携带有父亲的遗传信息,又携带有母亲的遗传信息。所有这些,共同控制着胎儿的特征,等到胎儿长大成人,生成精子或卵子时,染色体仍然要对半减少。如此循环往复,来自双亲的各种特征才得以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使人类代代复制着与自己相似的后代。 那么,染色体又是怎么实现遗传的呢?染色体靠的是它所携带的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基因是贮藏遗传信息的地方,一个基因往往携带着祖辈一种或几种遗传信息,同时又决定着后代的一种或几种性状的特征。基因是一种比染色体小许多倍的微小的物质,即使在光学显微镜下也不可能看到。它们按顺序排列在染色体上。由染色体将它们带入人体细胞。每条染色体都是由上千个基因组成的。 人之初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经过不断的分裂增殖发育而成的,在这个受精卵里蕴涵着父母的无数个遗传基因。详尽设定了后代的容貌、生理、性格、体质,甚至于某种遗传病,子女就是按照这些特征发育成长的。于是就出现了孩子在某些地方像父亲,某些地方像母亲的情况。 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在一对基因中只有一个是显性基因,其后代的相貌和特征就能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则只有当成对基因中的两个基因同时存在时,其特征才能表现出来,以人的相貌特征为例,在胚胎形成时,胎儿要分别接受父亲和母亲的同等基因,假如孩子从父亲的基因里继承了卷发,又从母亲的基因里继承了直发,但是他最后却长了一头直发,这是因为,在遗传时直发是显性,卷发是隐性,因此表现为直发。然而,在这个孩子的染色体中仍存在卷发的隐性基因,在他长大成人后,如果他的妻子和他一样,体内也存在卷发的隐性基因,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有一头卷发,表现出隔代遗传的现象。这就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区别。 基因还具有稳定性和变异性。稳定性是指基因能够自我复制,使后代基因保持祖先的样子。变异性是说基因在某种因素的刺激下能够发生变化。如日本人在20世纪40年代一般因遗传缘故,个子较矮小,到60年代之后,日本人注意营养,每日喝奶,又加强锻炼,其后代个子普遍增高,这就是遗传基因向好的方向变异。 遗传,就是母代的特性保留到子代。 分化,就是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你指的遗产分化可能是母代的一个特征遗传到子代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表现。 比如,假设母代是一个杂合体,其眼睛的颜色为红色,控制眼睛颜色的基因是Cc,C是显性,c是隐性,当基因组合为CC或Cc时,眼睛为红色,当为cc时则是蓝色。 那么,两个Cc的母代交配产下的子代中,基因型就有CC、Cc和cc,前两种子代为红眼,后一种子代则为蓝眼。于是,从表现型上来看,眼睛的颜色就出现了分化。 所谓遗传病,就是从父母亲那里接受到已发生突变的遗传物质(基因)而引起 相应的疾病或缺陷。这种遗传因素(致病基因),按一定的方式传给子代,子代就 可能发生遗传病。 有些人容易把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混为一谈。先天性疾病一般是指婴儿出生 时就表现出症状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中有些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属遗传病,如先 天愚型(唐氏综合征);有些是孕期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引起胎儿发育异常, 不属遗传病范畴,如先天性心脏病。由此可知,先天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 另一方面,遗传病也不一定是在出生时就有症状表现的,也就是说,一些后 天出现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有些遗传病,要在个体发育到一定年龄时才表现 出来。例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一般4~6岁才发病。许多遗传性智力低下患者, 在婴幼儿期亦不易发现。由此可知,后天发生的疾病中,也有遗传病。 什么是遗传因子 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质和形状,比如大小、高矮、颜色等“性状”是人们感觉到的表面现象,而这些现象的重复出现一定有某种内在的原因。孟德尔把这种决定性状的内在原因称为遗传因子。他十分明确地指出:生物体的每种性状是由两种遗传因子决定的。一种是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另一种是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当决定某一性状的两个遗传因子完全一样时,这种遗传因子的组合方式就叫纯结合,就是纯种。如果决定某个性大性状的两个遗传因子不完全相同,崦是相似,那么,这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就叫杂结合或异质结合,也就是杂种。 《遗传学名词》第二版对“遗传”的释义: (1) heredity (2) inheritance (1) 性状由亲代向子代传递的现象。(2) 性状由亲代向子代传递的过程。

28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