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2

zhuyutong215
首页 > 英语培训 > 文学传记英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aby大太阳

已采纳

传记文学《国学与王朝》出版

文学传记英文

146 评论(8)

koko乔纳

十本必读的名人传记:

1、《忏悔录》让·雅克·卢梭(法国1712~1778)

让·雅克·卢梭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他的思想标着理性时代的终结和浪漫主义的诞生。《忏悔录》是卢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奇书。”在本书中,卢梭将自己作为人的标本来剖析,其坦率程度是史无前例的。

2、《贝多芬传》罗曼·罗兰(法国1866~1944)

罗曼·罗兰,这个名字就像―颗恒星,永久的闪耀着光芒。这位法国著名作家和音乐专家,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图书之一。

3、《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欧文·斯通(美国1903~1989)

今天,梵高之所以作为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绝对离不开那些极力推广和宣传梵高的人。

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传记作家欧文·斯通。他的《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畅销全球,很多人是通过这本书开始了解并喜欢梵高的。

4、《巴尔扎克传》安德烈·莫洛亚(法国1855~1967)

《巴尔扎克传》是安德烈·莫洛亚一生所写的传记文学

作品中的最后一部。当时安德烈·莫洛亚已经是80多岁的老者,然而其笔锋优雅,技巧圆熟,且资料翔实,才华不减当年,所以不少人把这部传记视为安德烈·莫洛亚传记文学的冠冕之作。

5、《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美国1880~1968)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的海伦·凯勒并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却受到全世界亿万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她的自传被誉为1902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俩大贡献之一,其中的精神内涵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6、《约翰逊传》詹姆士·包斯威尔(英国1740~1795)

詹姆士·包斯威尔,这位不凡的传记作家通过生动的笔触非常成功地写下了世界近代最伟大的一部传记文学——《约翰逊传》。

这部充满睿智且字字珠玑的书,是约翰逊传多姿多彩的一生最真切的画像,早已赢得了西方读书界得赞誉,而且成为学士传记的经典之作。

7、《萨特传》西门娜·德·波伏瓦(法国1908~1986)

历史上还从未有过那位女性能像西门娜·德·波伏瓦那样在那么多领域获得赫然的座席,这位惊世骇俗的女子一生写了许多作品,他为萨特而写的传记出版时,评论界一致认为,这是萨特逝世后出关于萨特的最有价值的一部书。

8、《我的爱,我的自由》伊萨多拉·邓肯(美国1877~1927)

有的人来到世界上,仿佛注定就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不是顺应现存的秩序。

伊萨多拉·邓肯就是这样一位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新女性,她的自传《我的爱,我的自由》可称为自传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几乎成了全世界单身男女的教科书。

9、《居里夫人传》艾芙·居里(法国1904~1989)

《居里夫人传》记叙了一位伟大而又谦虚的女性留下的故事,是她高尚品格、聪明才智、坚韧精神的真实写照。自从问世以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锐意进取的典范之作,鼓舞了—代又—代的有志青年。

10、《罗素自传》罗素(英国1872~1970)

罗素是当今时代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与自由言论的见证人,《罗素自传》无疑是人们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最佳途径,相信每位读过它的人都将因他睿智的人生和人道主义的精神而脱胎换骨。

215 评论(11)

Flora已被注册

传记文学(biographical literature)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像,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普通的人物传。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这种文体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古代传记文学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体传记文学即杂传文学。司马迁是第一位史传作家,他的《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几乎都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沈约的《宋书》,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都包含一些较出色的史传文学篇章。杂体传记文学包括史传之外的一切具有传记性质的作品,如碑诔、传状、自传等。秦汉时期即已出现这类作品,但它的发达兴盛,主要在唐代以后,至明清尤盛。杂传作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宋濂、顾炎武、黄宗羲、戴名世、全祖望等。杂传作品往往能道正史所不能道,作家的感情和倾向也更鲜明强烈,有许多优秀篇章。专门成集的有《列女传》、《圣贤高士传》、《高僧传》、《明儒学案》、《国寿录》等,更多的作品则编入各家的文集中。到了近代,正式的史书和个人的传记逐渐分家;“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文学创作又从一般的文学作品中独立出来——史、传、文三者的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传记文学也由传统的体裁向现代的文体演变。因为需要新的探索,也因为新文学作家中很少有人专门创作这种边缘性文体的作品,在一个时期里传记文学显得比较沉寂。由文史学者朱东润撰写的《张居正大传》,被公认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外,象鲁迅的自叙性散文《朝花夕拾》、郭沫若的长篇自传《反正前后》、《创造十年》、《革命春秋》等,也可以看作是传记文学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回忆录和人物传记等文体的繁荣,这种情况有所改观,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传记文学出现兴盛的趋势;特别是一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如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等),成为流传很广的青年读物。《人物》、《名人传记》等刊物也经常刊些传记文学作品。

20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