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1029
同仪 希望对你有帮助 基本字义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 3. 礼物:贺~。谢~。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 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详细字义〈名〉1.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2. 同本义 [appearance;bearing]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心质平理,其仪安闲。——《人物志》 3. 又如:仪状(容貌形状);仪观(容貌威仪);仪宇(仪容;器量);仪缀(威仪,外观);仪止(仪表举止);仪采(仪表风采);仪相(仪表容貌);仪形(仪容;形体);仪状(仪容形状);仪望(仪容;外表);仪干(仪容体格);仪操(仪容节操);仪举(仪容举止) 4. 法度;礼法 [law;moral standard]仪,度也。——《说文》。徐锴系传:“度,法度也。”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墨子》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国语》 5. 又如:仪刑(法式,作为模范);仪令(法令);仪准(法度标准);仪则(法则);仪司(泛称地方司法机构) 6. 典范;表率 [model]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楚辞》上者,下之仪也。——《荀子》 7. 又如:仪范(作为典范);仪象(以为模式);仪形(典范;楷模);仪型(楷模,典范) 8. 礼仪。仪式;礼节 [ceremony;rite;etiquette]礼仪卒度。——《诗·小雅·楚茨》肄仪为位。——《周礼·春官·小宗伯》十六知礼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礼仪(礼节和仪式);仪部(礼部);仪文(礼仪的形式);仪位(礼仪、爵位);仪检(礼仪法式);仪台(行礼仪的高台);仪序(礼仪的秩序);仪制(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10. 仪仗 [guard of honor]仪马之设,自汉始也。——《事物纪原》 11. 又如:仪马(仪仗队的马);仪刀(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仪剑(仪卫所持之剑);仪卫(仪仗与卫士的统称);仪驾(皇太后、皇后的仪仗) 12. 礼物,馈赠给某人或单位的钱或物 [present]且出此间,备些祭仪。——《古今小说》 13. 又如:寿仪;谢仪 14. 测量和记录观察量现时值的装置 [meter;instrument]。如:爆燃仪;应变仪;子午仪 15. 姓〈动〉1. 取法;效法 [follow]仪肖曹之指挥,羡张陈之奇画。——《抱朴子》 2. 又如:仪式(取法) 3. 拟想;推测;忖度 [conjecture]皆心仪霍将军女。——《汉书·外戚孝宣许皇后传》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 4. 又如:仪图(揣想,忖度) 5. 匹配 [match]我仪图之。——《诗·大雅·庶民》。笺:“仪,匹也。”丹朱凭身以仪之。——《国语·周语上》。韦昭注:“仪,匹也。”帝体丽明,仪表作贰。——《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 6. 又如:仪比(比拟;比匹) 7. 测度 [measure]。如:仪天(测候天体);仪衡(测度衡量)常用词组1. 仪表 yíbiǎo(1) [appearance;bearing looks]∶人的外表仪表不凡 (2) [meter]∶各种测定仪 2. 仪表堂堂 yíbiǎo-tángtáng[impressive-looking;be noble and dignified in apperance] 形容人相貌端正,仪容庄严大方 3. 仪凤 yífèng[the title of Emperor Gaoxong's reign in Tang Dynasty] 唐高宗李治年号(公元676—679年) 仪凤中。—— 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仪观 yíguān[appearance] 容貌;仪容 5. 仪节 yíjié(1) [ceremony]∶仪式礼节婚姻亦有一定仪节,其中“抢婚”是项特别的习俗 (2) [etiquette]∶礼仪;礼节 6. 仪器 yíqì[instrument;apparatus] 为某一特定用途所准备的一套装置或机器 7. 仪容 yíróng[appearance;bearing;looks] 人的外貌,尤指动人的或健康的外貌 8. 仪式 yíshì[ceremony;function;rite] 典礼的秩序形式开学典礼仪式丧葬仪式 9. 仪态 yítài[bearing;deportment;] 姿态;容貌;风度仪态万方 10. 仪刑 yíxíng(1) [follow]∶效法;法式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大雅·文王》 (2) 朱熹集传:“仪,象;刑,法。” (3) [type]∶典范,典型 11. 仪仗 yízhàng[flags,weapons,etc.;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指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12. 仪仗队 yízhàngduì[guard of honor;of the three services;colour guard] 手持仪仗的队伍
堇安年zqy
仪,仪字繁体。仪:名词用:①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②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③礼物:贺仪。谢仪。④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⑤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⑥姓。 仪:动词用:①取法;效法。仪肖曹之指挥,羡张陈之奇画。②拟想;推测;忖度。皆心仪霍将军女。③仪图。揣想,忖度。④匹配。我仪图之。⑤仪比。比拟;比匹。⑥测度。仪天,测候天体;仪衡,测度衡量。
耀眼的小日
draw money 英[drɔ: ˈmʌni] 美[drɔ ˈmʌni] [词典] 领款; 提款,取款; [例句]Companies could not draw money from bank accounts as cash.公司不能从银行账户中提取现金。
小树小树小树
取法拼音
【注音】: qu fa
取法解释
【意思】:效法。
取法造句:
1、危险的和取法吸引力的工作可以通过缩短工作时间解决。
2、所以,石油公司改变了策略,他们不再朝下钻石油,而时开始采取对角式、甚至水平式钻取法!
3、罗恩·保罗是一位不同寻常的政治家,因为他不满足于耸耸肩膀作一个旁观者,不满足于像加利福尼亚人所说的“随大流”,或者取法中庸。
4、正是为这些缘故,他们日后陷于恶劣的环境,那些推崇其生活方式和事事取法他们的人,日后反成了他们的仇敌和惩治者。
5、本文提出了PHC管桩端板采用热轧卷取法生产的新工艺,并对生产过程的技术关键作了论述。
6、介绍了调节型球阀和蝶阀选用的步骤及计算中一些系数的经验取法。
7、在B样条曲线拟合中,为了提高拟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提取与线段类型识别的型值点选取法;
8、因清末取法的主要是日本学制,故法政教育中的外语教学在语种选择上是以英语、日语为主流,并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9、“礼”是古人取法天地而创设的一套理想的人间秩序,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和谐精神的追求。
10、参照结构正常使用阶段荷载标准值的取法,给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活荷载标准值的建议。
11、然后讨论了度量空间M的取法。
12、对具有整系数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的多项式整规划问题,给出了参数及对偶变量的取法。
13、改良酶消化法和刮取法收集人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溶血法及差速贴壁法纯化上皮细胞。
14、低渗透油藏脉冲试井难度大,脉冲计算点的取法直接影响脉冲压力反应曲线的解释结果。
15、但同时,时文取法古文的是纯文法、技法,这又是严重的缺陷。
16、试验结果表明,用熔盐淬取法回收渣中WO3不适于工业性生产。
17、本文应用酶消化和机械刮取法在体外成功地培养了猪主动脉内皮细胞。
18、王士禛在继承严羽诗学思想的同时,也在诗歌取法方面、文艺辩证关系的阐释方面对严羽诗学进行了超越。
19、中国古代“与时偕行”、“与时俱化”的观念,以取法天地四时的运行为基准,是一种四时循环论的变化观。
20、在仿真中,需要讨论系统统计特性的表示方法,小面单元尺寸的取法及基线去相干性的实现方法等问题。
21、只有取法天地之道,模拟天地宇宙有条不紊的运行规律,人类社会才能有序地运行。
22、第三章探求帖派创作主要取法思路,并分析其帖派书作的风格特征。
23、道教和平观是一种取法自然的和平观,而社会的`太平则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太平为出发点和依据。
24、采用热轧卷取法生产PHC管桩端板,质量符合要求,材料利用率高、节能降耗、生产效率高。
25、唐初八史叙事文字以散体为主直接为传奇作者取法;
26、对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革取法进行了对比。
27、对于特征值部分,我们用迹形式的偏微分方程模型进行处理,并对模型参数的取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28、李翱尝试取法佛老,以期在形上的方向上完善思孟的心性论,并由此成为宋学的远源。
29、论文在最后一章,将一个特殊的预条件矩阵推广到一类预条件矩阵,并讨论了收敛性和参数的取法。
30、从王鉴的三个创作时期可以看出,其主要取法董源、巨然以及王蒙。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