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瑞水暖卫浴
◎ 【邦】 【bāng】〈名〉(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2) 同本义 [state]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利用为依迁邦。——《易·益》协和万邦。——《书·尧典》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5) 泛指国家 [country;nation]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7) 疆界,边界 [boundary]。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8) 国都,大城镇 [capital]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9) 泛指地方 [place]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10) 姓◎ 【邦】 【bāng】〈动〉封,分封 [confer]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空气精灵
1.古代诸侯的封国。《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2.泛指国家。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淑人君子,实邦之基。”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刘忠宣》:“在家在邦,无一事可述以传者。” 陈沂 《曾泽生和他的司令官》:“我年少从戎,本想为国为民,御侮安邦。”3.分封。《书·蔡仲之命》:“ 叔 卒,乃命诸王邦之 蔡 。”《墨子·非攻下》:“ 唐叔 与 吕尚 邦 齐 晋 。” 唐 柳宗元 《封建论》:“ 周 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羣后,布履星罗。”4.地区;政区。 汉 蔡邕 《刘镇南碑》:“穷山幽谷,於是为邦。”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 蜀 之蓄蚕,与他邦异。” 太平天囯 锺湘文 《建天京于金陵论》:“ 金陵 为天下名邦,由来久矣。”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这种老朋友的态度,在 上海 势利之邦是看不见的。”5.“ 邦老 ”的省称。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四折:“[邦上,云]自家 李虎 的便是。”参见“ 邦老 ”。6. 真腊国 对兄与姊的称呼。柬埔寨语bang的音译。 元 周达观 《真腊风土记·语言》:“﹝ 真腊国 ﹞呼兄为邦,姊亦呼为邦。”7.姓。 孔子 有弟子 邦巽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哎呀呀biubiubiu
联邦 federationfederal联邦一词用法接近拉丁文“条约”的意义,是一种建立在忠诚基础上的关系。联邦共和国的“政府的形式是一种协约。依据这种协约,几个小邦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更大的国家,并同意做这个国家的成员。所以,联邦共和国是几个社会连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这个新社会还可以因其他新成员的加入而扩大。”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创立联邦制度。因而“联邦既像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联邦实现了自由与力量的统一。邦联 confederation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一种形式,是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某种共同利益(如经济、军事利益等)而组成的国家联盟。邦联的各成员国对内、对外享有全部主权,各成员国经过平等协商把各自的一部分权力委托给邦联机构。邦联机构是协商性的,它所作出的决议只有经过各成员国认可才有约束力,并通过各成员国政权才能对其公民发生效力。各成员国可以自由退出邦联。邦联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没有统一的宪法与法律体系,邦联各成员国的公民没有统一的邦联国籍。由于邦联较强调各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而,严格地讲,邦联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只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国家联盟。随着各成员国政治、经济联系的加强,邦联有可能发展成为联邦制国家,如美国、瑞士就是由邦联转变为联邦制的。至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比较典型的邦联是1982年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结成的塞内冈比亚邦联。1958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也可以说是一个邦联或者同邦联相似的国家联盟。它有部长理事会和欧洲理事会等决策机构,欧洲议会是它的咨询和监督机构,欧洲法院是共同体立法方面的仲裁机构。共同体的决议经各成员国同意才有约束力,并通过各成员国政权才对其公民发生效力。
Wenlll1020
“邦”的意思是:国:友~。邻~。~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国(国家)。~人(本国的人)。
邦bāng
组词:
1.邦以民为本
【拼音】: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简拼】:bymwb
【解释】: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示例】:~,鱼饥费香饵。 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近义词】:民惟邦本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
2.邦国殄瘁
【拼音】:bāng guó tiǎn cuì
【简拼】:bgtc
【解释】: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出处】:《诗经·大雅·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示例】:宁使人材蛰伏,~,而必不可使一党不居于势要者。 清·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
【语法】:作宾语;指国家病困
3.邦家之光
【拼音】:bāng jiā zhī guāng
【简拼】:bjzg
【解释】:邦:诸侯国;家:大夫的封地。指国家的光荣。
【出处】:《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国家的光荣
4.本固邦宁
【拼音】:běn gù bāng níng
【简拼】:bgbn
【解释】: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出处】:《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示例】:自古道,立国基,民为邦本;衣食足,知荣辱,~。 京剧《串龙珠》
【近义词】:本固枝荣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谏
【成语故事】: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5.兵为邦捍
【拼音】:bīng wéi bāng hàn
【简拼】:bwbh
【解释】:兵:军队;邦:国家;捍:捍卫。军队是国家的保障。
【出处】:清·刘亚《将略要论》:"兵为邦捍,国家之威望,将吏之用权,民间之保护,皆借于兵。"
可可poppy
建筑拼音:jiànzhù英语:construction基本解释建筑 jiànzhù 建筑[build;construct;erect] 指造房子,修路、架桥等,和传统的泥瓦匠差不多。建筑雕刻。——蔡元培《图画》既视建筑。画与建筑。或兼建筑。建筑一座高楼建筑桥梁建筑 jiànzhù[building;construction;edifice;structure] 建筑物,如房屋、桥梁、水坝、隧道等古老的建筑详细解释1. 建造;建立。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 年羹尧 ﹞建筑 郃阳 城堡,不行题请,擅发银两。”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以特务支持政权,等于把房子建筑在沙滩上。” 巴金 《还魂草》:“凡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用种种方法来维持自己的幸福,这样的人是不会活得长久的。”2. 指建筑物,如房屋、桥梁等。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假期中看不见什么,只看了几座伟大的学校建筑。”建设拼音:jiàn shè例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释义:2、中国大陆所生产的建设型蒸汽机车。3、中国大陆所生产的建设牌摩托车。基本解释[construct;build] 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充实新精神经济建设详细解释1. 建立;设置。《墨子·尚同中》:“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游佚而错之也。”《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上》:“昔之哲王,莫不博采下情,勤求箴谏,建设旌鼓,询纳刍荛。”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沿海建设卫所,联络险要。”2. 陈设布置。《礼记·祭义》:“建设朝事,燔燎羶芗。” 陈澔 集说:“朝事,谓祭之日早朝所行之事也。”3. 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魏巍 《壮行集·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代序)》:“今后我们建设富强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要克服重重困难,同样要依靠这种革命精神,这种光荣传统。”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在原子弹爆炸中心的废墟上建设起来的和平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