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6

扶阿婆过马路
首页 > 英语培训 > 黄石港饼英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果西瓜太郎

已采纳

传说中的“龙凤喜饼”直径比碗大,上有龙凤呈祥图案,中间由芝麻、糖、香油、桂花等原料精制而成,色泽金黄、松酥爽口。如今的黄石港饼,据说跟它一脉相承。清朝嘉庆年间,距黄石市约四十里的大冶县刘仁八地区有一家刘丰泰杂货铺,店铺里有一名叫刘合意的糕点师。为了招揽生意,他在龙凤饼的基础上,加用桔饼等原料,并在饼的两面粘上芝麻,这便是合意饼。又传说到了同治年间,大冶县木排商人殷华在和马礼门合伙驾排到苏州一带经商。一次,殷、马二人驾排顺流而下,行至黄石港一带,由于木排行水迅猛异常,躲闪不及,一下将迎面驶来的盐船撞翻。盐商不依,官司一直打到京城。殷、马二人怕打输官司,进京时特意选了当地名产合意饼作礼品。到京后,殷、马二人便将合意饼奉送给所有官员,并附诗一首:排来如山倒,行船似燕飞。鸣金三下响,为何燕不飞。同治帝见到此诗,觉得有理,于是断木排商无罪。官司打赢了,木排商有心以厚礼敬献皇上,无奈为打官司已耗资千贯,囊中空空,只得斗胆将合意饼献上。不料,同治帝尝后大悦,对这酥松爽口、香气四溢的合意饼赞不绝口,欣喜之下,赐名如意。所以合意饼又叫如意饼。后来以产地为名,称为黄石港饼。黄石港饼是湖北省黄石市的地方名特产品,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外地人来到黄石买黄石港饼一般会考虑上窑批发市场,上窑批发市场品种齐全,交通便利,附近美食居多。斜对面就是黄石轮渡。在市内乘公交1、4、10、12、13、20、25路车在上窑华中福康车站下车即到。

黄石港饼英文

318 评论(13)

november1985

港饼原身是清代嘉庆年间糕饼师傅刘合意做的合意饼;同治年间,木排商人带港饼作为路上充饥之用,不小心撞破盐船起了争执打起官司,闹到京城,木排商人将港饼作为贡礼献给了文武大臣,再传到皇帝那里;皇帝品尝后认为口感极佳,港饼声名大噪。此后,港饼多在黄石港口出销,久而久之,被人们称作“港饼”。港饼的由来相传清代嘉庆年间,湖北地方曾流传一种龙凤饼(即喜饼)。刘丰泰杂货铺糕饼师傅刘合意,在龙凤饼的基础上精制细作,饼香酥可口,为当地农村男女订婚、娶媳招婿的一种必备的礼品,此饼就以作人的名字命名为“合意饼”。清代同治年间,木排商人殷到长江上游贩木材,木排行至黄石港江面撞破了一只盐船,双方争论不休,后来官司从地方打到京都,木排商带着“卫生麻饼作充饥食用,并作为贡礼,奉送朝庭有关文武大臣,由于此饼香酥芬芳,味美可口,被皇帝得知,要求排商献上“贡饼”。皇帝品尝后,极为好感,木排商趁机呈上状词,皇帝看后,觉得木排商有理。排商打赢了官司,而“卫生麻饼”也因此扬名京都。后来在大冶、黄石港、石灰窑几家开始了私营。清代后期,黄石港镇建立,黄石港地方的港饼生意越做越大,因此也愈发出名。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性的称之为“港饼”。

278 评论(8)

Dianayaoyao

湖北特产小吃如下:

1.热干面

热干面是湖北省武汉市的汉族特色小吃,原本是武汉的特色美食,在湖北很多地方都十分受欢迎。随着湖北人在其他省市地人口增多,武汉热干面也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是诸多人喜欢的面食之一。

2.老通城豆皮

豆皮是湖北省武汉市著名汉族小吃,多做为早餐,一般在街头巷尾各早餐摊位供应。中午或晚上在一些特殊的餐厅或老字号饭店也有提供。

3.精武鸭脖

精武鸭脖是武汉最有名的汉族小吃,因为起源于汉口的精武路而得名。精武鸭脖是将川味卤方改进后用在鸭脖上好火计精武鸭脖培训,具有四川麻辣风格。

4.周黑鸭

鸭脖即鸭脖子,又名酱鸭脖或酱鸭脖子,属于酱汁类食品(主要是麻辣诱惑鸭脖,酱板鸭、包括酱鸭翅、酱鸭脖、酱鸭拐、酱鸭掌、酱鸭舌、酱牛肉、酱板鱼、酱板干子、酱板藕等)。

5.五芳斋汤圆

五芳斋汤圆,为武汉名小吃之一,现已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知名品牌和名优地产品。

6.黄石港饼

黄石港饼是湖北省黄石市的汉族传统名点之一,黄石港饼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十几种上等原料组成。

7.面窝

面窝,是武汉汉族小吃之一,也是武汉特有的。通常只在早餐时间(武汉人称为“过早”)提供。

239 评论(10)

bluelights

以上都没有说清楚港饼这个名字的来历.其实这个名字的来历说起来丢人,当初港货流行,黄石食品厂出了一种甜饼(就是现在的港饼),其配料(里面有冰糖)和口味属于广式月饼的革新,为了好听,就叫港饼,带点点洋气.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损黄石港饼的,可它名字的由来真的就是这样的.就好像以前还把立体声收录机称之为三洋一样.当然作为黄石人,我更愿意把港饼的港字理解为黄石港的港

29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