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的爱
阅读障碍一般都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较为长期综合性的治疗,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针对孩子存在的语音意识(俗称的语感)、语音指导、单词认读、阅读流畅性、阅读理解等方面进行干预,帮助他们缓解在阅读上存在的典型问题,并遵循阅读-理解的过程,依据这一特点逐步完善相关能力。其次,很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对孩子在心理方面有一定的疏导,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以鼓励为主,并多提供孩子阅读理解的机会。(来自七维教育发展中心)
小遥CITY
到底什么是阅读障碍?追根溯源,它是从国外医学界的Dyslexia一词翻译而来的。也有学者认为Dyslexia应该翻译为“读写困难”。因为Dyslexia一词实际上包含了阅读和书写两部分,但目前“阅读障碍”是最为常见的中文翻译。阅读障碍还能进一步细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Acquired Dyslexia)和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获得性阅读障碍,指由后天脑部损伤或者疾病引起的阅读困难,而我们通常所关注的阅读障碍主要指发展性阅读障碍。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一个阅读障碍患者,他会怎么看一句话都不通顺,但如果有助手在旁边按照原文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他马上就懂了。所以,阅读障碍患者本身并不是理解能力存在问题,更不是智力上存在问题。当前对阅读障碍普遍认同的界定要素是:(1)智力正常且有正常的受教育机会;(2)生理上没有明显的神经或者器质上的缺陷;(3)测评上在标准阅读测验上的成绩低于正常读者约两个年级。结合这些界定,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阅读障碍,它指个人即使在智力正常、没有身体缺陷、正常受教育的情况下,也比正常人的阅读能力低,无法进行准确而流畅的阅读。所以,那些因为教育不足或者因为某些经济社会因素所造成的阅读能力差、书写能力差的情况不能算是阅读障碍。目前,虽然有个别国家允许有阅读障碍的学生申请口试,但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之下,阅读障碍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尤其在书面阅读或者书写任务上。而这种学习中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的自信心不足、性格内向害羞或者急躁等,这些都不利于其日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文也有阅读障碍患者全球约有1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因为阅读障碍不同于其他很多病症,用仪器检查一下是无法看得出来的。它自身又存在很多尚未明朗的复杂性,所以如何诊断阅读障碍患者也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难题。目前,对阅读障碍的诊断基本都是通过各种量表组成的测试来完成的。其中英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详细的量表,在Dyslexia组织的网站上,主要有两大类型的测试,第一类是筛查性测试,包含了机考测试和书面测试,这类型测试可以自我完成,但测试结果无法进行百分之百确诊,只能说明测试者存在阅读障碍的倾向;第二类是全套的诊断型测试,与第一类测试相比,突出两点——需要联系有资格的心理学家进行专门的测试,且诊断结果为确诊。在国内,香港对此有科学和完善的研究,香港所使用的是2010年出版的香港读写障碍测验第二版,有五部分内容:语文、快速命名、语音意识、语音记录、字形结构。而大陆采用最多的是不平衡标准和低成就标准,即智商与阅读成绩等不匹配。目前对阅读障碍的诊断还是局限在依靠书写特征、阅读成绩等一些外显行为,这也与尚未找到阅读障碍较为确切的发病原理有关。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者普遍认为汉语阅读中是不存在阅读障碍的,直到1992年Stevenson等人的跨语言研究中发现,中文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并不低于英文,这种认知才被扭转过来。香港作曲家卢冠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位至今都写不出自己名字的人却是一位极出色的配乐大师。文字系统主要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两大系统,这两种文字系统下的阅读障碍患者略有不同。在理解字、词含义的过程中,必须流畅地连接起音、形、义,缺一不可,任何两部分的连接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阅读障碍。无论是表音文字还是意音文字,音—义连接出问题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以中文为代表的意音文字,阅读障碍患者还会深受形—义连接问题的影响。
八彩虹624
阅读障碍一般都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较为长期综合性的治疗,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针对孩子存在的语音意识(俗称的语感)、语音指导、单词认读、阅读流畅性、阅读理解等方面进行干预,帮助他们缓解在阅读上存在的典型问题,并遵循阅读-理解的过程,依据这一特点逐步完善相关能力。其次,很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对孩子在心理方面有一定的疏导,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以鼓励为主,并多提供孩子阅读理解的机会。阅读障碍是学业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障碍,也是被专家学者研究得最多,最深入的一个问题.据统计资料表明,有80%的学习障碍学生出现阅读方面的困难。我们知道,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几乎所有学科学习都要涉及到阅读。语文自不用说,数学学习中的解应用题也首先要通过阅读关。因此,阅读是孩子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阅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运作,比如阅读牵涉到孩子的视知觉和听知觉,通过字形、字音和字义的联系来获得对字词的理解。另外,这其中还有语调、语速的问题,都可能会对孩子的阅读能力产生影响。一、根据专家对阅读障碍的研究得出结论:儿童阅读困难主要包括认字和理解两大部分。而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6种:1.听觉理解能力差;2.听或视知觉速度太慢;3.无法知觉文字符号;4.缺乏阅读所需的知识;5.无法注意到重要的关键字、句或段落;6.无法了解书写文字的单位,也就是缺乏词与词之间的界限的概念。二、具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以下一些特征:1.阅读速度慢;2.阅读悍省略、替代、歪曲或添加字或词;3.出现错读,停顿次数太多,或者经常不知道读到哪里了;4.对短语的成分划分不准确;5.逐字阅读,有时需要用手指的协助。6.读时跳行或颠倒字词;7.读后不能回忆阅读的内容;8.不能从阅读的材料中得出结论(不能概括中心思想);9.常用常识作为背景,而不是以文章中的材料来加答问题(即答非所问);10.听写成绩差。根据国际阅读障碍症协会的介绍,大约有5%的儿童患有学习障碍,大多数阅读障碍者在学龄前都比较快乐,适应性也比较强。但入学以后,当学习的方法或老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他们的实际时,情绪问题就可能出现。日久天长,阅读能力上的受挫就会造成个人的自卑,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达不到大人的要求。尤其当阅障碍的儿童口语功能发展较差时,常会因找不到正确的字词来表达。或在描述事情时产生记忆上的错误,而被别人误认为“说谎”,这样,对孩子的伤害会更严重。因此,阅读障碍儿童最常遭遇的情绪问题就是焦虚,他们对在学校所遭受的失败感到不知所措和害怕,因为他们无法预知自己的表现会有多糟。他们往往在新的情况发生时产生排斥心理,这常常导致家长和老师将他们的逃避行为误解为懒惰。还有一些阅读障碍的孩子可能会把挫折感逐渐转变为愤怒,在学校里他们只能将愤怒隐藏起来,回到家这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他们的愤怒就会爆发出来,使得他们最依赖的人——父母对其感到非常棘手,不知如何去帮助他们。其实,出现阅读障碍,最好的方法是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