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4

金凯瑞砖家
首页 > 英语培训 > 牛津英语教学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海派小小甜心

已采纳

牛津英语的巧妙教学方法

牛津英语这套教材有着我国传统教材无法比拟的优点:结构新颖、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涉及面广。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对于国内学生来说,本套教材词汇量大,语法“零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下面我收集一些牛津英语的巧妙教学方法,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巧妙编游戏,单词易记又有趣

由于预备班的学生没有学过音标,对词的读音尚处于机械模仿阶段。学生要在短时期内掌握大量的新词确实存在很大困难。我在教学中一方面启发学生采用谐音联想的方法,将“音”同“义”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动脑筋,编游戏,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记忆单词。

例如,我编了一个从词中找词的游戏叫“Word in word”。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向学生出示卡片,要求学生迅速找出词中词,如:flat(at),small(all),than(an),woman(man),beach(each),peach(each),weight(eight),cage(age),bus(us),brother(other)等等。这样的单词很多。由于这些“词中词”与本单词的读音及拼写都有直接联系,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把新旧单词联系起来,既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极其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及拼写,使枯燥的单词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学。

再比如“改头换面”游戏(Change the face)。我向学生出示一个单词,要求学生将所给单词,或添或减或换一个或几个字母后变成新单词。如给出“right”, 要求对字母“r”做变动。学生便会积极开动脑筋,想出很多词,如“light,bright,fight,night,height,eight,weight”等等,有些可能老师都没有想到。做这个游戏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积极去挖掘去回忆已有的词汇,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个游戏同“Word in word”一样,可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些字母组合规律。

二、语法规则不用愁,只须记住“顺口溜”

牛津英语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一点在本教材的编排体系上已得到充分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完全抛开语法。不可否认,对于一个受母语影响已经很深的中学生来说,了解语法规则对于语言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也是必要的。但如何使枯燥的语法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记,却让人费尽心思。我在给学生归纳语法现象时采取编“顺口溜”的办法,因为“儿歌”同游戏一样深受孩子们喜爱。这种方法,学生学起来容易,记起来扎实,同时也便于在以后的语言运用中以此来修正错误。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会说出这样的句子:

We are go to school together.

I'm play football.

He like to watch TV.

这表明学生在时态的运用上还存在问题,没有找到规律。针对这一现象,我编了两则“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及现在进行时的构成。举例如下:

我总唱歌,我常喝茶,动词是啥就用啥。

他、她、它后面动词长尾巴。

我怎样,他多大,你在哪儿,

看不见动作用am,is,are。

有了这个“顺口溜”,教师只要向学生简单讲解:

1.当表示某人“经常”、“总是”做某事时,第三人称单数后的动词有变化,其余都用原形。

2.当表示“怎样”、“年龄”、“存在”时,没有动作,用am,is,are表示。再比如,“正在做事要注意,动词前有be,后有i,n,g”。简单一句话就可帮助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的构成了。当学生出现语病时,教师只要提及“口诀”,不需反复讲解,学生便会自我发现问题所在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相信:只要有心就会有法。

牛津英语教学

165 评论(11)

轻舞迷影

牛津英语教学经验分享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和恰当地表达语言。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围和深度。

因此,就教育语言而言,对文化概念和范畴的界定需紧紧围绕着语言特点,以及影响语言学习、理解和交际的种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要素来进行。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因素来教授,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来体会和应用英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挖掘教材,渗透有关文化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化渗透在牛津英语中的每个章节中,学习英语就包括学习有关语言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生活特点。就以饮食为例: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汤勺;而外国人爱吃牛肉、鸡、鸭、羊肉等,通常用盘子、叉子和刀。于是在结合教学内容时,我适当为学生增加了有关的内容。如在有关Food一课中,当学生学习了hamburger, sandwich, pizzaand steak等单词后,我便带了plate, fork and knife让他们亲手动一动、说一说,学习如何使用这些餐具,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认识。

又如在教授Family一课时,学生可能会对英语中这几个人称而感到奇怪。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向学生解释中西方的种族观念的差异,让他们在已熟悉母语的'情况下,能较为轻松地掌握uncle, aunt, grandma and grandpa这几个单词。在操练中,能让学生用已学的单词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

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在生活中得到延伸,生活化的课堂缩短了课堂与教学饿距离;并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活泼而又贴近生活的课堂中,学到了语言,也了解了社会。

二、开拓渠道,注重课外文化的熏陶

学习和掌握外语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大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因此,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去留心有关方面知识的积累。

如中西两国的庆典有很大的差异,外国人视圣诞节为重要的节日,而大多数中国的孩子却不知道圣诞节的意义和特点。于是我用了活动课的时间先告诉孩子们圣诞节的宗教意义,并有次序地布置了教室。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学习了Santa Claus(圣诞老人),Christmas Tree(圣诞树),stocks(长袜),还亲身体会到圣诞节的愉快和温馨。最后,让孩子们亲手做一张Christmas Card(圣诞卡片),在卡片上写一些祝福的话,一堂课在“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这首歌中,让学生互换卡片并结束了这堂课。中国人习惯过农历新年,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这一传统习俗,让孩子们通过学习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首先,我剪了一些“窗花”贴在窗上,在门上贴上“福”字,然后,让他们看一看“鞭炮烟花”等实物让孩子亲身体验这一热闹的庆祝方式。当我从口袋中取出“红包”时,孩子们都雀跃不已,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最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说一说这些词,在祝福声中结束了这一堂课。我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挑选出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教学材料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际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外语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301 评论(13)

vincent'sir

初中牛津英语音标教学,语音教学连读十块,朗读如何落实首先呢?我们可以去找到牛津牛津英语教学方法,然后呢,我们按照他那里的教学方法来读,就可以直接如何了

9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