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4

雪野在宁
首页 > 英语培训 > 极简生活英语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抹熙云

已采纳

谈极简主义“设计”的好多,谈极简主义“生活”的很少。确实目前关于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中文文章真的很少。极简主义生活(minimalism lifestyle)这个概念可能绝大部分人都完全没听说过。而事实上虽然大家没怎么察觉,但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其实已经开始慢慢影响国内的一小部分人了。比如“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八个字已经为很多人所熟知。在美国,关于minimalismlifestyle的书籍、博客、文章已经快达到“泛滥”的地步了。这应该与美帝经济与商业市场长期以来都比较发达有关。老美每天曝露在铺天盖地的广告里,成天听着别人叫你买这买那,时间长了就有逆反心理了……而且话说回来他们也真需要这个,因为一般的老美家里的破烂东西那真不是一般地多……l 用个不严谨的方式来比较,在 Google(US)搜 minimalism lifestyle,得到7,880,000个结果,而在 Google(HK)搜“极简主义”(注意没有加“生活”哦),只有2,910,000个结果。l 在百度搜获“极简主义”,第一页出来的百分之百全在讲“设计”和“产品”,而在 Google 搜 minimalism,第一页大部分条目是在谈 lifestyle。以下谈到的极简主义(minimalism)均指生活方式,与设计、与艺术、与哲学上的极简主义都没有直接联系,尽管它们中英文都是用同一个词表示。同理下文的极简主义者(minimalist)是指实践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人,而不是喜欢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人。一、极简主义能在生活中帮到我们什么?如果你属于以下的某一个类型,大概极简主义有可能帮到你:1. 打折购物狂。每次看到打折商品都有买的冲动,觉得这便宜不占白不占。结果买了一堆没用的或者极少使用的玩意,花的钱反而比“有需求时再买(即使是原价不打折的)”更多。最近几年出现的“APP收集癖”也属于这一种。2. 山寨爱好者。买很多劣质山寨产品,结果常常因为东西坏掉而不爽。如一个山寨手机用1年挂了,一件便宜夹克穿一个季度就破了。(更严重的可能是与下一条的旧物收集癖结合,把这些尸体留在家里,没事时候看一眼又想起伤心往事。)3. 旧物收集癖。家里堆满了各种百年难得用一次的奇怪旧物,可能是多年积攒的破烂,也可能是只用过一次的鸡肋商品,总之就是很多东西。无论怎么收拾整理都显得乱糟糟的。看到干净整洁无杂物的屋子就舒服(可参考本问题其它关于极简主义设计的答案中的图片),看到自己家感觉就感觉很屌丝就心烦。4. 整洁强迫症。家里很整洁,但其实你每周至少花了累计半天的时间收拾自己的屋子。你很想利用这半天时间看看书、打打球,或者去更远的地方吃好吃的。5. 工作大忙人。或许你从来不觉得自己拥有的物品有什么问题,也从不为自己花钱多了、买的东西坏了、家里太乱了而烦恼。你只是每天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处理,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功夫考虑“繁与简”的问题。6. 觉得自己太穷。7. 或许你也不烦,也不忙,也不穷,只是想尝试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过不一样的生活。 极简主义可以帮你减掉一大票生活中不必要的事。这些事其实并不是某件物品本身,但却是由某件物品引起的的。比如买从来不穿的衣服花了很多钱,用很多时间收拾房间,为车坏了需要修而操心,或者看到乱七八糟的书桌而心烦等等。这些事情有可能费时间,花钱,占用你的精力,给你带来压力等等,而它们的益处却极其有限,甚至根本没有好处。 有研究表明,购物带来的快感很短暂,而买到错误的东西之后的后悔与花掉的钱带来的坏处却很长久。 极简主义就是要通过砍掉生活中一些东西,来减少这些明显弊大于利的事情,从而改善你的生活。也就是说,减少物品只是手段,减少这些生活中无益的事情,从而腾出时间精力来留给更有益的事情,才是极简主义的核心。说到底,极简主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直接改善你的生活:l 节省你的时间l 节省你的精力(包括缓解你的压力)l 节省你的金钱你有了省下来的时间,省下来的精力,和省下来的金钱。至于你想用它们干什么,哇,那真是无限可能了。二、极简的生活,真的可行吗? 首先,让我告诉你一个事实:你的生活过得好不好和你拥有多少物品毫不相关。不妨做个思考,你觉得人生活下来非有不可的物品有多少呢?答案是少得惊人,几乎是零。 《乔布斯传》里说,乔帮主年轻的时候觉得各种家具都不好看,于是住在啥也没有的一件空房间里。老乔那阵子日子过得不好吗?没有,事业上他在做改变世界的事情,生活上和朋友弹吉他玩玩唱唱啥也不耽误。他的生活很好,尽管屋子里空无一物。 今天,大家都习惯了疯狂的消费。你可能会怀疑这种“倒退”的极简的生活怎么可能让你过得比目前更好。似乎只有手机里装了四个PDF阅读app五个音乐播放器家里放着六床被子七套餐具日子才能过得舒心。 其次,极简不代表苦行。相当一部分极简主义者仍然用着他们认为最好的手机(比如说,iPhone),穿着可能昂贵但绝对耐用的皮鞋。而且,你在无用的物品上省下了钱,就可以在你认为值得的地方多花一些。绝大部分极简主义者提倡花钱“购买体验”,各种旅行与有益的社交活动都是值得鼓励的。 可能你觉得,多存点东西总是好的,你就喜欢搜集各种新旧物品,以备不时之需。问题是,“不时之需”真的存在吗?现在商品市场太发达,没什么是临时要用而买不到的。 “按需购买”原价商品所花的钱,是远远小于你“遇便宜就囤”而购入的一大堆打折货的。再况且,如果真是遇上紧急情况,你囤的这些新旧破烂大概也没什么用。 可能你一切都想通了,囤积物品确实弊大于利,可你就是觉得别人都这么过得好好的,自己为啥偏要特立独行搞个“极简主义”?朋友邻居们会怎么想,感觉怪怪的。 不得不说,在国内这样的担心是很容易存在的。中国国内目前有很明显的“单一价值观”、“单一评价标准”存在,无形的“社会压力”会让与大众主流不符的生活方式比较难以生存。在美国这方面就好很多,美国人习惯了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而且就算美国白人各种癖好也是千奇百怪,但大家都能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在国内,如果看到一个素食者,人们会不自觉得想很多:他身体有病吗?他是在秀优越感鄙视我们吗?他是被各种养生文章骗了的傻子吗?其实大可不必。在美国,由于信仰、健康、传统等各种不同的原因,素食者是在再正常不过了。而且不光有素食,还有不吃谷物的、不吃蔬菜的,成天靠巧克力和水果维持生命。大家见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你只需要知道一点,这是他(或者你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它不一定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只是他(或者你自己)的选择而已。各种生活之间没有优劣,无法比较,只是不同而已。 所以,选择了“极简主义”,也不要鄙视那些物品极多的人。大家只是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而已。你喜欢的,人家未必习惯。你感觉舒服的事情,人家可能会很难受。对于简化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简到自己喜欢的位置就好。在西方国家,相当一部分人都能因为适当“简化生活”而受益。三、怎样才能算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呢?无论你是真心发现自己被盲目的消费与过多的物品所累,还是只是好奇打算开始一段尝试,(或者干脆就是穷的),来体会一下极简主义生活都会是一个有趣的经历。除非你是天生的超级乐天派,否则你不静下心来去主动“体会”生活,你很难发现它的美好之处。即使你现在已经“极简”了,偶尔停下来体会一下自己的生活,你也能有新的发现。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第一个特点,当然就是拥有比较少的个人物品了。要想减少物品,就两个方法:闭源和增流。闭源,就是很多人熟悉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增流呢,稍微困难一点。或许需要你暗暗下定一些决心,才能把多年不用的东西处理掉。处理的方法,无非即使捐赠、转售、或者直接扔。对极简主义者来说,这其实也没什么难的:我一年没碰过这玩意了,说明即使我不拥有它,我的生活也还是照常,甚至更好,因为少了东西,多了空间,少了压力。所以,如果你想开始的话,先看看自己有多少压箱底但从来不用的东西吧。或许“从来不用”并不代表“毫无用处”,但既然你不用,就不要让它继续占用你的空间和你的脑子了,果断处理掉!随着你从生活中拿掉的东西越来越多,保留的越来越少,你会越来越清楚什么才是你真正在乎的。 极简主义者能够欣赏“旧物”的美。一台掉漆的胶片相机,或者一双磨到快无光的皮靴,只要用起来正常,在极简主义者看来,那些使用多年还能保持完整功能的产品都是很漂亮的好东西。年代越久越漂亮。(大概是在敬畏其精湛的工艺和背后工程师们的努力吧) 于是,极简主义者选购新商品的标准,就很明确了。耐久与实用是第一硬指标,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这玩意我是否会(像我现在计划的那样)经常使用,以及它多久会需要更新换代或者会坏掉。极简主义者其实并不关心你的图标是扁平的还是拟物的,或者一台路由器是否长得像触摸板。五年后我会不会还在用它,才是最重要的标准。极简主义者不在乎你现在是否先进,而在乎你五年后是否过时(当然耗材除外)。l 除了服装、鞋帽之外,即使是电子产品,五年也是很靠谱的数字。我的MacBook购于2009年,用到现在快五年了。除了编辑高清视频略费劲(但我也照样用它做了不少),其它一切都很好。我估计还能坚持个一两年。l 当然,如果你赶上诺基亚N73到iPhone 3GS这种“革命的五年”,大概东西得淘汰得频繁一些。不过,彻底改变世界的事可并不是经常发生的。

极简生活英语

200 评论(15)

藏青妹妹

英语less is more的翻译为少即是多;少就是多;简单就是美。

"Less is more"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在建筑领域提出的观点,但近些年来,这样的观点不断被用于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在国内,最为广泛被人们所知的"Less is more"观点,即物品和心灵的“断舍离”。

less is more

音标:英 [les ɪz mɔː(r)]   美 [les ɪz mɔːr]

意思:少即是多;少就是多;简单就是美。

例句:

(1)Less is more, but it really is hard to do simple.

少即是多,但要做到简约,真的很难。

(2)Don't wear too much makeup, less is more.

别化太浓的妆,简单就是美。

99 评论(11)

小狸露宝1234

极简主义

235 评论(11)

腊肉炒豆丝

近两年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断舍离。初次听到这个词时,顾名思义以为是字面意思,舍弃一些东西。读完以后,,深有体会。断舍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了解自己真心需求的途径。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学做断舍离,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让人生更坦然。         人们之所以焦虑不幸福,在于人们的欲望和执念太多。我们总是在追求更多的东西,需要的不需要的 ,有用的没用的,合适的不合适的。山下英子《断舍离》一书被媒体成为受益一生的人生整理术。书中写道:每个人都想过随心自在,简单的生活,而断舍离就是实现这一生活的第一步。那么何为断舍离呢?       断:斩断物欲,舍:舍弃废物,离:脱离执念         人的一生围绕工作,学习,生活,情感及社交。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进行断舍离。         首先是杂物上的断舍离,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每天都与物品打交道。物品是我们接触最多也囤积最多的东西。我们总是在不停地采购物品,即使一些从来没有用过的,买了很多双鞋却没有穿,各种各样的裙子总是在衣柜里等待着主人的青睐,那件长长的淡蓝色的连衣裙可能偶尔会被恩宠一回,之后便像被打入冷宫似的回到那暗无天日的衣橱。桌子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又有多久没有再翻过它了呢?尤其是女生,面膜一盒盒的囤,口红几十只几十只的买,打折的时候买,活动的时候买,开心的时候买,难过的时候买。似乎囤的越多就赚得越多。其实我们真正能用到的真的很少。我们总是在不停地采入新的物品,旧的物品也囤积在那里,又舍不得丢掉。奇怪的是我们在花几千买的时候不会心疼,在丢掉的那一刻,却有种莫名的不舍。直到杂物堆满了小小的房间。         周末,我尝试在家对柜子里的衣服做 一次断舍离。打开那堆满像小山的衣柜,一件一件地开始收拾,将所有衣服按类型分好,裤子,裙子,外套,衬衫,马甲,棉袄等。丢掉一些过时的不穿的或者旧的,然后再将需要的衣服分类整理好,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畅,望着那干净整洁的衣柜,内心充满了成就感。通过这次对杂物上的断舍离,我的总结是:断即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如果是需要的东西,花再多钱也值得,如果是不需要的东西,哪怕花上一元钱它都没有价值。舍即处理堆放没用的杂物。离即舍弃对物质的盲目迷恋和追求。学会取舍,就像口红,我们平常买三四只就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选择合适的质量好的适合自己的色号 ,而不是各种品牌乱七八糟买一大堆放在那里,应该更多的追求高品质,精致的生活。         再者是学习上的断舍离,我们总处于焦虑之中,害怕自己落后。于是看到别人英语好,就去培训班报一大堆英语课,听说画画可以修身养性便转身买来最新款的吉他。害怕长期不运动导致身体上出现不适便办了楼下健身房的年卡。殊不知,培训班的英语课加起来没学两三节,那些画笔和画材的包装盒都占满了灰。嚷嚷着要学乐器的人现在连五线谱都没学会。楼下健身房的自从上次加班后就再也没有去过。看似学了很多东西,结果便是我们花了钱却什么也没学到。我们追求上进热爱学习本没有错,但是更应该学会做断舍离,即舍弃无用的学习方法,找到明确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东西,并长期坚持下去.,拒绝盲目跟风的心理。         学习上的断舍离对我们影响很大,人脉上的断舍离也尤为重要。人脉即人际关系,我们总是以为认识越多人越好,于是不停的交“朋友”。人脉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在你困难的时候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帮助你。试想一下,如果你现在急需用钱,你觉得身边又有多少人能借给你呢?我们好像看似在很卖力的维持所谓的人脉。其实,将心比心,真诚待人永远是维持人脉的核心。学会经营,任何关系想要维持的长久都要我们学会经营,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好脾气留给陌生人,把坏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等我们回过头来醒悟时,已经是物是人非了。学会做人脉上的断舍离,可以帮助我们放弃无用的社交,选择合适的朋友,经营良好的人际关系。毕竟人脉的质量远比数量更重要。         对于工作上的断舍离,就可以将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运用到极致。对于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就果断丢弃,对于紧急重要的是学会授权,一个好的管理者,更应该学会做断舍离,他们会将计划和目标制定好,再通过各个组员分布实施。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策划。亦或是像很多自媒体大V一样,他们会将排版制图多平台更新任务分包出去,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新文章。这也是最典型的断舍离。         对于饮食,我们同样可以使用断舍离。俗话说,病从口入,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们喝越来越多的酒导致胃疼,吃街边的烧烤油炸累食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结果便是导致我们的皮肤越来越差,脂肪越来越多。学会做断舍离,断绝一切不健康的食物,舍弃多余的脂肪,脱离对垃圾食品的执念。         断舍离可以运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简单的归类整理,还是一个全新自我认知,自我了解的过程。断舍离让我们在吸收东西的同时也排出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或杂念,从而获得轻松和愉快,做出更好的选择。       人们常说,越简单越幸福。极简生活,从断舍离开始。

165 评论(10)

爱家酒店

less is more的中文翻译是少即是多

重点词汇:more

词语分析:

音标:英 [mɔː(r)]   美 [mɔːr]

adv. 更多;此外;更大程度地

adj. 更多的;附加的

pron. 更多的数量

n. 更多

短语:

much more 更加;多得多

no more 不再

例句:

The proposal is gaining more and more adherents.

该建议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More work doesn't necessarily call for more men.

增加工作不一定要增加人员。

Age stole onward and benumbed me more and more.

年纪渐老使得我(反应)越来越迟钝。

近义词:

adv. 更多;此外;更大程度地  furthermore,again,besides,then,additionally

27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