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nwendy
大家读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有没有听过李阳的疯狂英语,当年李阳的疯狂英语可是在全国掀起了学英语的热潮。那个时候我还在读初中,我很讨厌学英语,所以那个时候我真的很讨厌李阳,当然也很讨厌李阳的疯狂英语。李阳的疯狂英语就是交大家如何学英语,如何开始张嘴读英语,现在想着当年自己张大嘴巴读英语的场景就想笑,我当年真的好傻。李阳当年也是来了我们学校宣传疯狂英语,那两周我们学校各个地方都是疯狂英语的影子,我看的眼睛疼。李阳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豪放、霸气,当时他给我们宣传疯狂英语的时候,我觉得他很优秀也很自信,我当时有一瞬间真的喜欢上了英语。李阳戴着一个眼睛给我的感觉是他很儒雅,但是后来知道了很多事情,我是真的体会到了人不可貌相。溧阳的疯狂英语这些年逐渐没落,这是为什么呢?李阳家暴事件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李阳当年家暴自己妻子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谁也没有想到李阳这么恐怖。原来李阳私底下是这么一个人,家暴了自己的妻子李阳还不道歉,还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错,所以这个事情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对疯狂英语失望。疯狂英语竞争力下降。不得不说疯狂英语自身竞争力变弱也是疯狂英语走向没落的原因。这几年学习英语的机构大大增多,李阳的疯狂英语竞争力大不如从前,所以李阳的疯狂英语也慢慢成为了时代的回忆。我很讨厌李阳,所以也不喜欢疯狂英语
石门小可爱
高考如果不考英语,相信会让那些英语不好的孩子高呼万岁,英语这门学科很特别,如果你不努力,根本就不能拿到高分,因为它不是我们的母语,学起来很难。如果高考真的取消了英语考试,那么未来几十年以后,我们的英语水平可能会很差劲,因为有考试,所以很多人都在努力的学习,也就使我们有了一份学习英语的技能,也有可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开启我们的脚步和新生活。 1、不学英语,会阻碍与世界的沟通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学起来很困难,因为我们缺少语言学习环境。很多人都说中国人学英语是一种死记硬背的学法,尤其是中国孩子的英语听力都是很薄弱的。因为高考考试有英语这一项,而且分数还很高,所以才会使我们有一种学习的动力。假如取消了英语考试,那么,我想将来不学英语的会不会有很多人?其实说真的,英语这门学科学起来不容易,学的优秀就更难了。如果高考都取消了英语考试,那么是不是会有很多孩子能够一如既往的重视英语呢?我们与世界的沟通是不是会产生障碍了? 2、不学英语会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的幼儿启蒙,都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好英语才有机会和社会和世界取得联系,如果取消了学英语,那么未来真的很难以想象。像我们身边很多的年轻人都出国留学或者出国务工,最主要的就是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如果不学英语,那么我们是不是会输在起跑线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才能看到更加灿烂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学习英语还是很有必要性的。 中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强国,我们掌握的语言也应该是多国化的。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学习语言也应该如此,所以英语不应该被取消高考资格,我们的孩子应该更加热爱英语,然后讲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应该是我们的目标。
奶油不够变球
一、疯狂英语的特点 1.“疯狂”激励 对于一个刚一接触疯狂英语的人来说,最为迷惑的就是为何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对此,李阳本人的解释是:“疯狂是百分之百地投入!忘我、忘物、忘时!排除一切杂念,克服胆怯、树立信心!打破传统、脱破极限、淋漓尽致地挑战自己的潜能。”“将一个句子抄在小纸片上,随生携带,疯狂地操练、字正腔圆地操练、从早到晚操练,一个句子一天之内重复几百遍,直至在睡梦中都能脱口而出,这就是疯狂的境界。”显然,疯狂应是每一个英语学习者对学习英语的态度。 2.强调“说” 李阳有一句名言:“游泳是游出来的,钢琴是弹出来的,汽车是开出来的,语言是说出来的!”只有脱口而出,只有“锻炼嘴巴”才算是真正学习语言。攻克英语的敌人就是“嘴巴”和“句子”。为了达到脱口而出的目的,李阳不断地完善疯狂英语,从最初的大喊英语,到现在的“一口气法、三嘬口腔肌肉训练法、五大发音秘诀、句子中心论、手势突破发音法”,这一切,简便易学,目的明确,就是要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3.重视输入材料的“原版”性与丰富性 为了能让疯狂英语的读者更多地接触地道的美国口语和它纯正的发音,疯狂英语的音像制品中收录了大量的英文原版电影、歌曲、新闻、戏剧和演讲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为读者学习英语提供了地道的模仿对象,更为人们了解和学习美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 二、从二语习得角度看疯狂英语的正面影响 1.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 在疯狂英语出现之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和效果是十分令人伤心的。从小学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时间长达十几年。可是,有多少人真正能讲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呢?其实,不要说流利地道,很多人根本就开不了口!原因何在? 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语言习得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习得者通过听和读的输入,理解比他们目前的语言能力稍微多一点点的语言材料,即著名的i+1公式。假设习得者现有的水平为i,那么他所理解的输入应为i+1。“可理解的”是指意义上的理解,是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如果有足够量的输入,就会有足够量的i+1使习得者获得成功。因此,该理论认为,人们毋须直接教讲话。在习得者通过输入建立起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讲话就自然水到渠成。输入至关重要,因为听先于说,读先于写。语言的最佳输入是听和读,听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中国人都只学会了一些哑巴英语,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地道的语言输入来帮助他们建立起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疯狂英语系列丛书中大量地道、活生生的听力材料,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阅读文字,为读者提供了足够多的语言输入材料和模仿对象,难怪一经出现,应用学习者就争相购买,甚至有不少人为之“疯狂”。 2.激发了国人学习英语口语的自信和热情 越来越多的二语习得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的成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以及Gardner和Lambert的动机或态度研究比较突出。 克拉申认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会影响二语习得。其中与之相关的情感因素为:(1)动机。总体而言,动机强的学习者往往学得较好。Gardner和Lambert则把动机定义为“学习者为了实现语言学习的目标和形成对学习有利的态度而付出的努力和愿望。”他们认为,动机可分为结合性(Integrative)动机和工具性(Instrumental)动机。结合性动机指喜欢学习目标语并对目标语所在国的文化感兴趣,想了解该国的人文、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状况等。在一定情景下,结合性动机更有助于二语学习。工具性动机又称为浅层动机,其动力主要来自外部,如学好目标语可以找一份好工作、考上研究生、出国深造等。(2)自信。对自己充满自信并有着良好自我形象的学习者更易成功。(3)焦虑。焦虑在学习者方面常常表现为过于在意自己的学习表现,担心可能的失败,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最后造成精神无法集中,最终干扰具体任务的学习。克拉申认为自尊较低的人容易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自觉地把取悦他人作为衡量学习表现的标准,并由此产生焦虑感。研究还发现口语表达最容易引起学习者的焦虑。个人焦虑程度低的学习者更容易在二语习得上取得成功。 对照这些理论,反观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就会发现,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缺乏深层动机或结合性动机。他们学习英语的驱动力往往来自某项考试。考试一结束,他们的英语学习也就结束了。另一个问题是不自信,不敢开口说,更不敢在公开场合说。缄口不言怎么能学好英语口语呢?第三个问题则是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口语的看法,或对自身口语目标定得过高,从而引起焦虑,不利于英语学习。 李阳曾经在大学英语考试中一次次地失败,最终却通过自己的“狂吼乱叫”征服了英语,成为著名的英语播音员、英语口语教育专家。这种经历本身就已经够激起任何一个英语学习者的信心了。更何况几乎每一本疯狂英语读物都有这样充满激情的句子:I must act at once, I must open mouth to practice, I must surprise people with my perfect English, I must realize my dream, I must succeed.” (我要立刻行动,张嘴操练。我必须让人们惊叹我的英语,我必须实现理想,我必须成功。)这很能激发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深层动机,即要为梦想而学,为个人成功而学! 针对中国人怕出错、怕丢面子的特点,李阳说:“我特别喜欢犯错误丢人,因为你犯的错误越多,你的进步越大,如果你想一辈子不犯错误,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当你八十岁的时候,你仍然只会讲‘My English is very poor’……请暂时把脸皮放进口袋里,只管大声地说吧,重要的不是现在丢脸,而是将来不丢脸!”于是,“I enjoy losing my face”(我热爱丢脸)成了李阳和广大英语学习者的口号。 正是这种激励,激发了国人对学习英语口语空前的信心与热情,出现了“万人齐吼”英语的壮观景象。疯狂英语对中国人英语口语学习的推动,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3.为英语学习者了解英美文化提供了一扇窗口 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语言形式所负荷的内容,又是语言形式特色的产生根源,反过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通过文化习俗的学习,能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减少“文化差异”,提高语言的使用能力。正如胡文仲先生所言:“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在疯狂英语的各类书籍和音像制品中,内容丰富多彩,热播影视剧节选、名人演讲、时事新闻、体育比赛、时尚信息……为英语学习者学习了解英美文化,更深入地学习英语提供了活泼生动、引人入胜的材料。 三、疯狂英语的不足 1.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李阳十分重视对句子的掌握,认为英语学习应以句子为中心,并出版了《疯狂英语之句子速成》之类的读物。稍懂英语教学理论的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立即联想到曾经风行一时的《英语900句》,后者正是以操练句型为主要特征的听说法的代表。众所周知,早在六十年代,乔姆斯基就以其认知理论重创了听说法。认知理论认为,语言不是一个习惯结构,而是生产转换结构;人脑中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学习者通过内化规则可以创造出许多新语言,语言能力决定语言行为。由于乔姆斯基的批判,再加上学习过程枯燥无味,所学句子也无法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听说法在多年以前就已衰落。李阳重拾句子中心论,显然是因为他对二语习得理论和英语教学理论缺乏了解。 2.普及效果尚待验证 为了突出疯狂英语的神奇效果,李阳曾经宣称疯狂英语“能让你三个月内讲一口地道的美国英语”,甚至“十天内掌握纯正的美国英语发音”。众所周知,虽然通过勤学苦练,短期内语言学习可以有很好的突破,但不至于如此神奇。况且二语习得与个性、情感、认知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而这些因素又都是因人而异的。李阳个人的成功经验能否移植到千千万万人身上,并取得成功,至少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无法做出一个肯定的回答。 综上所述,李阳根据自身的成功经验所推出的疯狂英语,因暗合部分二语习得理论而确 实对我国的英语口语教学有推动和借鉴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二语习得和英语教学理论的了解,唯经验论,也使得疯狂英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将英语的学习过程过于简单化、教学方法枯燥陈旧等。因此我们应当正确地看待疯狂英语,取其长,避其短,推动我国的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