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4

s290443260
首页 > 英语培训 > 排版英文素材搭配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真龙木木

已采纳

一、 格式塔原理及其版面中的应用

相信各位都听说过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源自德语“Gestalt”,意即“整体”、“完形”。

简言之格式塔心理学是对人类视觉工作原理研究。此项研究提出人类的视觉是一个整体,眼睛所看到的事物都是经过大脑整体化处理,所以我们是以整体形式感知事物而不是个体元素。

其中最重要的格式塔原理有着几个:接近性原理;相似性原理;连续性原理;封闭性原理;对称性原理;主体/背景原理。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重点介绍前三个,而这三个也是在版面中运用最广泛最基础的。

1.1 接近与信息关联性

何为接近原则?即我们视觉会把彼此接近的元素看成一个整体。所以在排版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相关联的元素彼此接近,不相关的元素彼此远离,以此来区分不同的信息集。

建立不同组合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以接近性原则最为基础和重要。即便每个元素的颜色形状不同,但只要彼此接近,也能够在视觉上形成一组。

例如:联合利华LOGO的诸多元素因为彼此接近,所以我们很轻易的能够辨认出轮廓“U”。

那么接近原则在版面中是如何运用的呢?其实就是将相关联的信息彼此靠近,不相关的信息彼此远离的过程。

在这个名人名言的案例中,标题与内容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我们很大程度上就会产生哪段标题对应哪段文字的疑惑。如果我们将接近性原则处理好之后会发生什么?

当我们把相对应的名人名言互相贴近,不相关的互相远离后,其阅读障碍就不存在了,谁说了那句话一目了然。

接近性原则不但可以处理标题与文字,还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元素。

在此案例中,图片与文字距离过远,缺乏联系感。而图片之间又过近,组合不分明。接近性没有做好,所以造成了画面整体偏散的问题。

当我们用接近性原则将相关联的图文信息组合在一块后,版面更易阅读,哪个人物对应哪个名字也不会出错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组信息,需要用以下信息做一个中英文结合的名片。首先要做的还是把接近性原则处理好,把姓名职位、英文名、联系方式、地址等通过接近性原则划分为不同的组合。

右边经过接近性原则处理后的更易阅读,哪块信息说了什么也十分明显,剩下的我们只需要把划分好的组合选择合适的字体,并排列到名片的版面中。

利用好接近性原则我们可以不断尝试已经分好组的元素在版面中的位置,在确保每组距离的同时保证版面的平衡性即可。

利用接近性原则可以不断的去调整位置形成新的版面。

1.2 相似与版面统一性

接近性原则强调的是位置对我们视觉的影响,而相似性原则强调视觉元素的内容对视觉的影响,如颜色、形状、大小、方向等等。如果其他因素一样,只有这些内容不同,那么我们的视觉会把相似的内容看成一个整体。

在同一组图形中,颜色或者形状相似的元素会形成一个视觉单元。

同样的原理,在一组图形中大小或方向相似的元素也会形成一个视觉单元。

相似性原理在版面上是如何去运用的?

首先利用相似性原理可以把不和谐的元素和谐化。

三张图片的色调不同,强行组合在版面中并不和谐。

将色调处理成统一版面也会更加和谐。

不同的数字表现方式使版面凌乱不堪。

将数字的特征相似化后整体的风格更统一,版面也没了凌乱的感觉。

相似性原理除了可以和谐的处理版面之外还可以着重突出重点的元素。

我们只需要将想要突出的元素去掉相似特征就可以了,使之异于其他相似的元素。

此例中用不同的色彩使已完成、待进行、正在处理的流程区分开来。而“已完成”的步骤其颜色则是一样的;“未完成”之间的色彩也一致,这正是相似原则的突出运用。

1.3 连续性原则与视觉逻辑

我们的视觉更容易感知到连续的事物,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以上图而言,虽然全部是虚线的点,但我们依然可以辨认出他们的几何形状。

有很多LOGO造型也是运用了连续性的,比如IBM。

分隔开的图片我们依然能够识别出内容,也说明了视觉是连续的。

连续性在排版设计中一般用于解决元素散乱、视觉逻辑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入其它元素,建立连续性。

通过线条的穿插表现,我们的视觉得到了很好的引导,解决了不知按什么顺序阅读的问题。另外线条使四个点连成了一个整体,点与点之间具备了连续性,散乱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线条的走向也会对我们的阅读顺序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里考一下大家,如何利用连续性原则将上图比较散的年份和日期建立联系感?要求不能改变两者的距离。

好了,时间结束啦,我们看一看答案吧。

另外我们的视觉流向也会被画面中的目光朝向所影响。

我们现在要将BIG Cat 放到画面里面,放到什么位置最能让别人注意到?

放到这里虽然感觉也没问题,但是如果字再小一点,图片颜色再深一点就非常容易让观者遗漏此信息。

将“BIG Cat”放到猫咪目光的延伸线上则会非常容易使人注意到。

二、 素材的精致程度

素材的精致程度对版面的优劣也有非常大的影响,素材的精致程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清晰度、契合度和表现力。

2.1 清晰度

清晰度相信不用多说了吧,清晰度的优劣直接会影响我们作品的品质。如下图中这类素材清晰度不够,排版就会毁于素材。调换成足够清晰度的素材,画面也会精致很多。

2.2 契合度

契合度就是素材与主题的关联程度,如果一个表现体育的主题你去找一张美食的图片,那么毫无关联程度,必然是错的。

上图左侧的案例文字是狗,但素材图却是个豹子,于是就成了契合度不够的典型。

同样是书法培训的海报,左侧的用到太多不相关的元素,庙宇、竹子、山川等等,与主题的契合度不够。而右侧的案例仅仅只用了书法笔触的素材,但契合度和表现力却比左侧好很多。另外右侧文字的编排在接近性、连续性上也比左侧案例好很多。

3.3 表现力

表现力有多重形式,如创意性、光影出色、层次感强等等。

比如我们找一个舞者的素材,下图左侧这种就属于表现力不够的。

左侧的素材常见,造型、创意以及美感都差强人意,缺乏感染力自然表现力就不够。相比较右侧素材的光影以及美感非常好,表现力就会强很多。

上图两案例也属于表现力非常好的素材,我们在做排版时,如果要用素材就要用表现力过关的素材,这样作品才会更有美观与设计感。

三、 字型选择的重要性

字型在我们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上升到设计之魂的高度。字型选择是否正确对版面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再讲字型之前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这个生命科学的海报看上去怪怪的,究竟怪在哪里呢?实际上是字体应用不得当的问题。案列中用的是衬线体与宋体,而这两个都是传统型字体,表达不出生命科学所拥有的严谨感与现代医学的科技感。

当我们将字体换成无衬线体与黑体后是不是就顺眼多了。无衬线体更加现代,与要表达的主题气质契合。

由此可见字型选不对,就很容易毁掉你的作品。要选对字型首先要对字体的气质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重点介绍衬线体、无衬线体、黑体、宋体所具备的不同的气质。

3.1 衬线体与宋体

衬线体,即有衬线装饰特征的字体;宋体,即笔画有粗细变化,并且转折处有三角装饰特征的字体;衬线体与宋体一般都具有传统的气质,能够表现一定的文化感、历史感,并且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感。

衬线体还可详细分为偏传统和偏现代的类型,主要是看他们的横竖笔画的粗细对比度与简洁程度区分。

左侧传统型衬线体粗细对比相差比较小,衬线也比较圆润复杂,衬线连接处呈圆角;右侧现代型衬线体粗细对比相差非常大,衬线连接处呈直角,简单直接,。

偏传统衬线体的代表有Garamond、Caslon等。他们的传统气质非常强烈,适合传达传统、文艺、人文的气质与故事感。

说完偏传统的咱们再来说一下偏现代的。

偏现代衬线体的代表有Didot、Bodoni、Walbaum等。他们在保留衬线的同时又有很强的现代感,粗细对比也比较大,能够传达出优雅、女性、高端、时尚的气质,因此很多时尚杂志、女性产品选择此类型的字体。

既然衬线体分为传统衬线与现代衬线,那么宋体也是一样。按照宋体装饰三角的复杂程度也可分为传统宋体与现代宋体。

常用的传统宋体有方正标宋、书宋、报宋、筑紫明朝、王汉宗明体等;而常用的现代宋体有方正雅宋系列、思源宋体、小冢明朝等。

传统宋体与现代宋体所传达的气质也有差别。传统的宋体更能够表现出文艺、故事、人文的感觉;而现代宋体则偏向传递女性优雅、时尚的感觉。

介绍完宋体与衬线体的相同与不同后我们再来说一下他们之间应该如何混合搭配。

搭配原则其实不难,总结就是一句话

以这个搭配原则我们看一下下面这个案例。

第一组搭配为方正风雅宋与其自带的英文,显然是不匹配的;第二组为方正风雅宋+Garamond,现代宋体搭配传统衬线体,显得也不伦不类,不和谐;第三组为现代宋体搭配现代衬线Didot,所以非常和谐。

这一组也是一样,只有第三组传统宋体+传统衬线体最为和谐。尽管第一组自带的英文也可勉强划分到传统衬线里面,但他的笔画特征与中外完全不同,因此也非常难匹配。

所以搭配的时候不仅要气质相匹配,其笔画特征也应该是相似的。

3.2 无衬线体与黑体

无衬线体,即没有衬线修饰的字体。黑体也是没有三角形装饰特征的字体。相较于衬线体与宋体而言,其更为简约、现代,能够表达理性、利落的特质。

无衬线体根据其字母的结构关系可以分为常规型、人文型、几何型三类。

其中常规型无衬线体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可以说是最没个性的;人文型无衬线体的笔画并不是等宽的,而是有过渡过变化,S、C等字母的切口也是宽的,给人的感觉很秀丽、优雅,同时又具有一点文艺气质;几何型无衬线体更像是用几何形状切出来的,给人的感觉很简约、时尚、现代。

常见的常规型无衬线体有Helvetica、Univers、DIN等,他们给人的感觉是现代、理性、严谨的,同时也是最没个性的。

因为其没有特别的个性,所以字体的包容性非常广,有话云:当你不知道用什么字体时,就用Helvetica。由此可见其用途广泛程度。

人文型无衬线体的代表为Gill Sans、Optima、Stone Sans等,人文型无衬线体给人感觉是理性与感性并存,是很有温度的一类字体。他们也能传达优雅、秀丽、人文的气质。

几何型无衬线体的代表有Ftura、Avalon、Avant Garded等,这种字体有强烈的几何感,显得很现代、高端。

相对于无衬线体,黑体的分类就比较简单了,按照有无喇叭口的原则只将其分为常规型黑体与人文型黑体。无喇叭口的黑体为常规型,有喇叭口的为人文型。

常见的常规型黑体有思源黑体、微软雅黑、汉仪旗黑、方正兰亭黑等;常见的人文型黑体有默认黑体和冬青黑体。

黑体与无衬线体的搭配比衬线体和宋体要简单,只需要选择精致的字体,并统一好字重和笔画形式便可。

排版英文素材搭配

299 评论(12)

Angelia8412

在排版当中,许多人困惑于文字排列的复杂性,从单纯乏味的文字排列获取最终想要的某种排版上的“调性”,显然是一件更乏味的事情,犹如要将一个冷馒头嘬出味道来,直教人心生绝望。这里我总结了文字排列中的三大对比原则,是最基础也是最容易掌握的几种类型。为什么使用对比?因为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同文本本身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所以依次划分层级,然后使用对比手法,强化重要的,弱化次要的。高效的到达宣传需求。 那么我这里先举一个极端案例,如下图是高田唯的设计作品,暂且不看具体的信息内容,从文本的排列来看,我们并没有很强烈的感受到“对比”,这几乎是违背了设计常识,所以许多同学会说看不懂,不懂到底要表现什么。看不懂是正常的,因为这确实是在常识之外的一次设计尝试,甚至作者连字号的大小没有调整,就是这样赤裸裸明晃晃的将文字依次排列下来。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常识之外的。我们仅看它的文本排列,你会发现,作者将中英文的粗细搭配做了很高的匹配度,也就是近乎达到了“粗细一致”,这是很见细节的地方。另外,说这个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的文本排列极端,是因为对于文本排版上的技法用的非常克制。也就是文本上只用了“字号对比”,字号对比是很常见了,但是不常见的是“只使用字号对比”。在广煜的作品中,这种手法已经不作为一个简单的技法,而是一种通用的风格来使用。我们看下面的作品都是用了“字号对比”的手法来完成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我们将用字号对比来进行划分文本的层级关系,那么首先第一步,我们需要将文本全部排成等大等粗。即字号一致,字重保持一致。如下图,这个是我分类好的信息,使用的是思源黑体,中英文未做匹配。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解决四个问题。第一,选择字体,我这里中文选择了一个日本的字库-A-OTF リュウミン,英文选择的是Garamond。第二,英文和中文同字号的情况下,英文要略小,所以给英文增加字号。第三,调整字距行距组距,确保统一关系。第四,特别要注意的是,中英文选择字库时,观察英文的粗细比例变化是否和中文保持了一致关系。 下面是我调整过后的效果。然后分析文本,划分一下层级关系,然后做字号的大小对比。一般如果想要彻底拉开对比,字号应为2-3倍关系。上面的文本排列效果是有一定的构图规律,我个人喜欢用六栏网格,变化较多,排列时自由度也要更高一些。 字号对比这招非常好用,许多同学把握不了多字重的变化,经常陷入文本排列混乱,那么这一招可以非常高效的完成层级的划分。最后一步,我们按照主体去加入主体元素,修改色彩,这个方案就完成了。第二个方法,字体对比。字体对比的难度相对更高一些,常规我们会更比较建议尽量少使用不同的字体,使用字体种类数量越少越好,这是因为不同的字体,能够融洽的放在一般版面当中而不让人觉得突兀,需要对字体本身有一定的了解。 那么在这个案例当中,我将会使用两种中文字库,两种英文字库。首先我将标题做了一个简单的处理。我这里简单说一下这种效果如何来处理,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技巧。01.在ps中将字打出来。02.选择高斯模糊,注意不要太大。03.选择“阈值”,调整参数。04.在ai当中进行图像描摹。05.在ai中使用变形工具进行微调细节。 标题的英文我给它搭配的是无衬线体-Helvetica,因为楷体的粗细比例已经倾向于一致,选择无衬线体是非常适合的。剩余的文字依次排列下来,处理好层级关系。我们来看一下最终的文本排列效果。同样使用六栏网格,处理好构图关系。最后一步,添加画面主题,修改颜色,这样就完成了最后的海报效果。我们看一下,这个方案在文本上要比第一个方案变化性更强,灵活性更高。 其实这个方法在纯英文的排版中更加好用一些,因为英文字母造型简单,可以有更灵活的变化性。我们来看一下国外的这类设计方案。 第三个方法,字重对比。这估计是许多同学最爱用的一招了,粗细对比会给人非常直观的视觉对比效果,从而达到画面的视觉张力。虽然客户最喜欢的建议是“这个放大这个放小”,但是如果用字重控制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个案例我们将使用一个黑体搭配无衬线体。第一步,先将文字简单排列出来,这一步,可以先不加粗某个部分。可以先将粗细控制在同一粗细范围内,第二步再进行加粗某个需要强调的部分。然后再次进行加粗,注意加粗的部分需要有一定的侧重,比如这里的标红部分,我都是选择了重要的信息去进行加粗,这样版面就会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最后一步,添加色彩与画面主体,完成。

86 评论(12)

薇宝儿521

1. 外文大、小写字母的使用 一般情况下,外文字母常用小写表示,但在下列情况下应予大写。 (1) 每个段落的段首字母,每句话的句首字母均用大写字母,人称代词I永远是大写。例如:That is a best song that I have ever heard. (那是我所听到的最好的一首歌) 。 (2) 人名中的姓、名、父名的首字母应大写(其中:复姓应连写,其首字母大写;双名可连写或用连字符连接,其第一个字的首字母大写)。例如:Hongbing Li. (李红兵)。 (3) 地名、建筑物名称、朝代名称中属专有名词部分,其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例如: Shanghai (上海)。 (4) 国家、国际组织、国际会议、条例、文件、机关、党派、团体以及学校等名称中,其首字母应大写。例如: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 (5) 参考文献表中的篇名的首词首字母应大写,其余字母一律小写(但其中的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应大写)。例如:R·A·Ulichney Digital Halftone The MIT Press (6) 报纸、书刊名称中的实词首字母应大写(缩写词亦同)。例如:《 the People's Daily》 (《人民日报》)。 (7) 为了突出主题,有时,书刊的标题、章节名称等也可全部用大写字母表示。 (8) 缩写字母一般用大写,例如: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9) 月份的首字母应大写,例如:October (十月), May(五月)。 (10)在外文书籍中,一些短小标题或作者姓名经常采用不同字号的大写字母表示。例如:VOCABULARY(词汇表),QING ZHANG(张青)。  2. 外文字体的应用 (1)白正体的应用 ①属于化学元素符号,应排成正体,并注意大小写的区分。例如: H2O CO Fe 。 ②温度符号应排成大写正体。例如: ℃ Κ ℉ 。 ③用拉丁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单位。例如: m dm cm kg 。 ④代表形状的符号应用大写正体。例如: T-形 U-形 V-形。 ⑤计算机程序和指令。例如:If value=0 Then 。 ⑥国际标准代号,如ISO(国际标准),ISO/R(国际推荐标准),例如ISO 9002;国家标准代号GB;国家专业标准代号ZB;部颁(行业)标准代号,例如:JY,WH,KY等,企业标准代号Q。 ⑦国名、地名、人名,例如:China(中国), New York(纽约), Einstein(爱因斯坦)等。 ⑧仪器、元件、样品等的型号,例如X-Y记录仪,8mmGUNN振荡器,1LSM-15催化剂等;实验编号、试样编号,例如Ⅰ-1,Ⅱ-2等。 ⑨外文书名、篇名。例如:Digital halftone 。 2)白斜体的应用 ①用外文字母代表的物理量,例如:m(质量)、F(力)、p(压力)、W(功)、v(速度)、Q(热量)、E(电场强度)等。 ②无量纲参数,例如:Mα(马赫数)、Re(雷诺数)等。 ③正文中用于表示重点句的用斜体。 (3)黑正体的应用 ①用于表示书名或突出主题之用。 ②在没有等线体的情况下,也有用黑正体代表张量的(但属于非规范情形),例如:S. T. 等。 (4)黑斜体的应用 ①矢量的印刷形式用黑斜体,手写的原稿一般在字母上方加上一个箭头。 ②张量的印刷形式用方头黑斜体(即一种等粗笔画且没有棱角的黑斜体)表示,手写原稿一般在字母上方加两个箭头。

133 评论(10)

yyh心随我动

字体搭配三大原则:限制字体数量、建立视觉层次、风格气质的统一,给大家讲解字体搭配的基本技巧。

294 评论(8)

烟点燃空虚

:限制字体数量、建立视觉层次、风格气质的统一

16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