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0

starjing99
首页 > 英语培训 > 清华幼儿英语4a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艺海秦声

已采纳

我们是专门研究新概念英语青少年版课程的,这个问题我很清楚。英语青少年版课程可以分为三部分。入门级A和B两册,比较适合6岁以上的小朋友,也有部分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在我们这学。青少版的主体是1A到3B共6册,这个适合8-14岁。学完这些,还可以学4A-5B这4册。不过这四册的课文和新概念经典版(成人版)是一样的。但习题练习之些还是更适合青少年。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童伴同学 来跟着视频学习,效果会更好。

清华幼儿英语4a

124 评论(10)

百度钱包丶

《清华幼儿英语》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研发,是专为中国幼儿英语启蒙、英语学习而开发的一套系统教育产品。《清华幼儿英语》产品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共分为十册。分别为0a、0b,1a、1b,2a、2b,3a、3b,4a、4b。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幼儿产品和教师产品。幼儿产品全套共包括:幼儿用书 、配套四合一VCD光盘(2盘/册)、家园共育手册(1本/册)、配套CD/磁带 (2盘/册)、幼儿卡片(1套/册)、幼儿英语故事(12本/册)。教师产品全套包括:活动设计参考 (1本/册)、视频教案VCD (8盘/册)、教师卡片 (1套/册)、教具包 (1套/包)、教学挂图(12张/套)。另外还有丰富的玩具、教育产品,用以创造更为活泼生动、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 自2004年出版以来,《清华幼儿英语》已在全国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和很高的声誉。全国使用《清华幼儿英语》的幼儿园所已经超过 7000 家,覆盖我国大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受训幼教英语教师累计达到150000 人次;直接使用教材的幼儿超过 100 万人。《清华幼儿英语》教学内容与方法不仅符合幼儿双语教育的规律与方向,而且是幼儿园所建设优秀师资队伍、提升幼教品牌实力的有效工具;很多园所的教学成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家长的一致肯定。 “新版学生用品标准套装1a”:价格:38元/套 , 包含如下产品:1.《清华幼儿英语幼儿用书1a》:适合幼儿园小班(或2.5~4岁孩子)第一学期课堂或家庭使用,家用需配套幼儿磁带使用为宜,全书共分为12个主题单元,每一单元的第一页为学习内容描述,后四页通过动手动脑的听说和手工练习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2.1a《四合一VCD》2张:与幼儿用书1a各单元对应,每单元都包括动画故事,情景表演、律动、亲子游戏示范四个部分,多维重现,向幼儿展示各个单元内容,加深感知和理解。适合幼儿园小班(或2.5~4岁孩子)在园或家庭使用。3.1a《家园共育手册》1册:与1a幼儿用书配套使用。内容包括怎样在家辅导幼儿学习1a用书中每一单元的内容,怎样实现家园共育、每单元相应的亲子游戏等。适合幼儿园小班(或2.5~4岁孩子)在家庭使用。

150 评论(13)

易买易得

适合8岁-14岁青少年以及英语初学者,具体参照如下表:量适用年级英语水平参照 级别 词汇量 适用年级 英语水平参照 第1级(1A、1B) 约600个生词和50个短语 小学3、4年级学生 相当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1级要求 第2级(2A、2B) 新增700个生词和60个短语 小学5、6年级学生 相当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级要求 第3级(3A、3B) 新增750个生词和60个短语 初中1、2年级学生 相当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5级要求

293 评论(13)

装饰小板凳

2020年5月12日 周二 晴 回看讲师的第五次授课,关于写作课的要点需要记录,以便思考。 推荐书籍《暗时间》《精要主义》 关于分享,向榜样学习、向他人学习,比别人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比过去的自己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开篇问题 1、您喜欢在评卷过程中评改“书面表达”吗?为什么? 我们不喜欢,是因为需要跳出我们的舒适区,做一些费脑子的事情;评分不容易把握,是因为我们对评分标准不熟悉;学生语法错误太多,因为学生不知道如何写;自己潦草,是因为教师的指导没有到位。 不喜欢改书面表达是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是把写作看的很难很复杂,因为我们不会写,不会教。 2、在试卷分析时,计算过“书面表达”的班级平均分吗?按照20分的标准,办理学生书面表达平均分是多少? 有学生失分的原因吗?语言表达?语法问题?书写问题?结构问题?有解决办法吗?有行动吗? 对于作文,要集中一个点,真正学会,再去攻克另一个点,从七年级开始,大家想会是怎样?因此,我们的课程要少而精,学透会用。 3、您平时多久上一次写作课?怎么上?多久布置一次书面表达? 展示优秀作业比纠错效果好。错误适合面批,共性问题也要正向引导,比如,用错了一个语法,不要强调如何错了?怎么改?而是直接用正确的语法表达。重复性的正确表达,对学生是强化。想想我们是怎样教幼儿改正错话的。 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有意识思考“怎么写,为何写,写什么”的问题了吗?三个问题提醒我们“写作要有读者意识”。写作的读者意识,对我们的写作课来说,有什么启示?中考写作的读者是谁?阅卷老师!除了读者意识之外,又给我们的写作课什么样的启示?我们老师喜欢读什么样的文章?如果全班都是一样的范文,没有真实感受?好吗?要明确写作的评价标准,学生互改一定要有,自评、互评、全班评,老师讲评范文。 我们的写作课,体现评价了吗? 4、您跟着学生写下水作文吗?你会写作吗?愿意写作吗? 讲好写作课,必须自己要写,否则纸上谈兵,不实用。 “听说读写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语言技能,不可单独训练,需要融合打通,其中最难的是写,写也是综合语言运用的最佳体现,上好写作课,实属不易。 文本分析 下面我们回到今天的正式话题“九年级Unit 9.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话题作文:写一篇乐评和影评,向别人介绍自己最喜爱的音乐(电影)种类,或者是音乐(电影)名称。  既然“写”是语言综合运用水平的呈现,我们就不能只看话题要求去安排写作,要有“单元大观点”意识,老师们必须知道“写”是最后的输出,必定是建立在“听、说、读、看”学习与训练的输入基础上进行,老师们需要具有“写”的前置意识。 (单元大观点&前置意识) 什么意思呢?无论任何一个单元,上课之前,需要对单元主体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掌控:  单元主题  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语境是什么?语篇类型是什么(教材所提供的语篇重点是要培养或运用什么样的阅读技能?)本单元要学习的语言知识有哪些(如何处理?)?本单元的文化知识是什么?(如何在不同课时循序渐进呈现?)本单元重点培养的语言技能是什么?要运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前期的学习为最后的输出提供了什么基础?  有了以上思考,单元教学就有一条清晰的线,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相关词汇,目标语言,语法结构,优质短篇等,都会为后期的写作埋下伏笔。这样的教学思考,不会导致写作的时候无话可说,不知所措,这也是教师做教学分析的意义。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走路要看路,走向哪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真正抵达所要去的地方。 教师要有俯视教材的能力 好好理解:俯视教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音乐和电影”,section A 关于电影,section B 关于音乐。此次教学任务是Section B 3a/3b部分,但内容却是围绕整个单元的话题进行语言输出。因此,需要整合整个单元的内容作为写作的支撑。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 (词汇)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和常用表达 (语法)that, which, who引导的定语从句 (阅读)根据段落的主旨大意找出相关的支撑性细节 (文化)了解各种音乐形式和电影类型,感悟和分享音乐和电影带来的情感体验 如果以完成写作为此次教学任务,那就需要思考学生在写作前需要哪些思维准备,这也正是3a部分的设计目的。3b则是明确布置写作任务且提供了相关的短语和表达作为写作支架。 这是写作的基本材料,也是对前期学习的复习和巩固,是以输出促输入, 经历了前四次教学设计,大家对教材分析有了质的提升,能够抓到教材本质,教材是教学的媒介,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内容,并不是为了掌握这些内容本身,而是为了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不是教教材,而是借有教材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果没有教过这本教材的老师,建议用白描的形式分析,分析过后,一切明朗。 什么是白描式分析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题是“人与社会”,围绕“音乐和电影”(Music and movies)话题展开教学,学习定语从句(which ,that, who引导),表达个人喜好,了解音乐形式和电影类型,能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电影),通过类型、名称、喜爱原因、感受等,作出评价。 Section A通过表达喜好的目标语言,谈论喜欢的音乐和电影类型及原因。如:I 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I prefer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I only like movies that are funny./ I prefer movies that give me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用I like/love/prefer…that…与He/she likes/loves/prefers…that…等句型表达喜好。) 1.1a-1c为单元导入部分(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 1a通过单元主题图,初步接触“用定语从句表达所喜欢的音乐类型”,并根据实际情况仿写句子。(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机械模仿,根据实际写出自己的句子。) 1b通过Betty与Tony的对话,讨论所喜爱的不同乐队(Betty:Cool kids,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Tony:Lions,They always have interesting lyrics.)与音乐并给出原因。(教师可以要提醒学生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要有兼容的心态。) 1c是1a、1b的口语输出,需结对训练。(教师要帮助学生在1a与1b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拓展词汇,增加输出。) 2.2a-2d在1a-1c基础上,丰富目标语言,增加who 引导的定语从句: 2a-2b听力语篇由T恤衫谈论两个人不同的音乐家(Xu Fei:Dan Dervish,the musicians who pla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Carmen:the Modern ,play electronic music that’s loud.),通过Xu Fei与Carmen的对话,学生可以了解更多语言表达,丰富语用。 2c是控制性语言输出。针对听力内容进行讨论,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练习目标语言。 2d提供口语交际范例,对话话题包括音乐和电影,增加更多目标语表达。如:I like smooth music that helps me relax after a long week at work. I only like movies that are funny. I prefer movies that give me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 3.3a-3c提供一篇有关电影喜好的阅读语篇。(增加which) 3a要求学生划出不同的电影类型和圈住具体电影名称;3b结合4个问题(作者如何描述电影类型?作者在伤心疲惫时更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作者观看电影之后的感受?作者喜欢恐怖片吗?什么时候看?),这4个题目是“作者写了什么?”与 “作者如何写的?”需要学生进入文本中找相应信息,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3c是学习迁移,结合学生实际填写表格。为Section B储备信息。 4.GF-4c.提供语法学习与训练。 GF列举本单元的目标语言。4a是目标句型训练,需要给学生时间足够的时间练习并分享。4b是Jennifer的CD评论,在语境中语用that,which,who.4c是拓展性口语输出(拓展谈论话题)。 Section B在Section A的基础上拓展话题,从谈论音乐、电影扩充到谈论衣物、作家、音乐家等,通过不同话题的听、说、读训练,巩固“表达喜好”目标语言,为单元话题写作奠定语言基础。 1.1a-1d听说训练的拓展加深。 1a是上一课时的延续,谈论喜欢的电影、书籍和乐队等。1b-1c是有关Michael喜好的一篇谈论文章,巩固单元目标语言。1d是1b、1c的迁移。 2.2a-2e是Section B的阅读板块,语篇主题是“音乐”。 2a是读前热身,激活学生对中国乐器以及相关名曲的认知。 2b是一篇推介阿炳与他的“二泉映月”的音乐评论文,结合三个问题,让读者了解文章主旨大意。文章有三个段落,第一段大意是 “I was moved by a piece of music named Erquan Yingyue.”,分别介绍了音乐类型(Chinese folk music)、名字(Erquan Yingyue)、音乐感受(Especially moved me, it was one of the most moving pieces of music that I’ve ever heard…)等。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第一段,学习作者评论音乐的方式。第二段介绍阿炳的艰难生活。第三段介绍阿炳的音乐造诣。 2c是结合文章段落要义,找出支撑性细节。2d是目标语言的巩固运用。2e是语篇学习的内化与表达。 如果没有教过这个单元,我们一定如此分析。 我们为什么要把教材内容分析的这么细致?请回答。(如果前面的课时也是这样分析的,这里就没有必要。) 王辉霞: 为什么要把教材内容分析的这么细致?请回答  这里没有写到写作,处处体现着为写作奠基(大单元观)  什么是白描?没有个人情感,如实表达。这样的分析之后,写什么?如何写?有了指向内容 只有详细的剖析教材,教学才能有针对性,详略得当,更重要的是为写的输出,有针对性的输入。  为写的输出,有针对性的输入。 为写的输出,有针对性的输入。 为写的输出,有针对性的输入。  重要的话说三遍  2.文本分析:  我们前期的设计,一定要有一定的书写(字数)支撑,属于教学设计浪漫期,慢慢的语言要精炼,过渡到精确期 【文本分析】 先来分析3a所提出的问题,看看为写作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Favorite kind of music/movie Favorite song/movie 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可能用到的内容有: � 音乐或电影的种类 � 乐器的名称 � 表达喜好的词汇和句型 � 表达音乐种类时可能用到定语从句 Why I like this kind of music/movie Why I like this song/movie � 表达原因的词汇和句型 � 表达音乐或电影特性的词汇和句型 How this song/movie makes me feel � 思考自身对音乐/电影的感受 � 表达感受的词汇和句型 why I think others should listen to/watch this song/movie � 思考音乐/电影的价值 � 表达观点的词汇和句型 � 表达推荐的词汇和句型 在准备好相关的表达之后,接下来需要思考如何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整合在一起,也就是文章的框架。 根据Section B的阅读技巧练习,可以将此文章的框架设定为main idea + supporting details。那就需要区分刚才的问题中哪些为main idea,哪些是supporting details。 main idea: 1. Favorite kind of music/movie 2. Favorite song/movie 3. why I think others should listen to/watch this song/movie supporting details: 1. Why I like this kind of music/movie 2. Why I like this song/movie 3. How this song/movie makes me feel 最后,梳理各个main idea之间的关系。 1和2之间应该属于“种类和典型”的关系, 1、2和3之间属于“事物和本质、特性”的关系。 分析至此,添加一定的过渡词, 就可以构成完成的文章了。 最后的main idea和supporting idea的梳理特别精彩 教师要有单元教学“大观点”,即单元教学之初,明确单元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听说读看写)和学习策略,有意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什么把“写作”放在单元教学最后?写作是在前期的听说读看基础上进行的,是书面语体的输出部分,最能体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大小。因此,有意识地听、读、看,是为了更好的“说”“写”奠定基础,同时口头表达——“说”是浅层次的书面表达——写。有“单元大观点”概念,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教学路径就很明确,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是一条线,不会走偏。同时,只有前期大量语言输入(听、读)和语言训练(说、写),最后的写作才会容易输出。更重要的是“写”要渗透在每节课,比如写句子、编对话等,并不是听说读写完全割裂。 写作课,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写作要点,清晰明了,学生不容易漏点。应该培养学生这种梳理的习惯和意识,如果从七年级都这样做,学生知道如何来做写前分析,加上前期丰富的输入,怎能害怕写作?只能写不出来东西?3b提示的短语和句型,为写作搭建了脚手架,减轻写作难度。 我当时的想法是:写作是一个单元的核心输出任务,这个任务的完成一要有准备,各种输入,二要有分解,各个小点上先练习 写作前的“扶助性”策略很重要。也是支架写作教学在写作课上的具体运用。  二、学情分析 知识,能力,已有经验  1.知识 (1)在本单元之前的4个课时教学中,学生已经多次学习、扩充与写作相关的词汇,训练目标语言(带有定语从句的表达喜好句型: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I prefer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 /I only like movies that are funny./ I prefer movies that give me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 (2)在八上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与八下Unit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分别学习了有关电影类型与音乐类型的语言知识以及相关文化背景,比如美国迪士尼的卡通电影与美国乡村音乐。 这样的分析,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思考呢? 这个更厉害,超越单元,朝向整个初中学段  这个整合起来,应该可以完美迎接中考的检测了  我们应该有“大教学观”,对一本教材,“大教学观”指的是单元整体概念。对于某个学段,也应该有“大英语教学观”。比如,针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个人”三大主题,如何把初中三年单元话题总结归类,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无论教的是哪个年级,都要站在九年级毕业的高度俯视教学,教学有序。  2.技能 Daily free talk很好地帮助学生口语训练,因为Free talk是结合单元话题进行,学生已经很熟悉本次写作的相关要点内容,比如“喜欢的音乐类型及原因”“ 喜欢的音乐名称及原因”以及“ 感受”等,前4个课时的口头表达练习对书面表达有很大助力。 写:从七下开始,学生已经熟悉“写作六步法”:1.审(时态,人称)、2列(提纲要点)、3扩(扩词成句,扩句成篇)、4连(添加关联逻辑词)、5改(时态,要点,语法,拼写,段落,衔接语,高阶词等)、6抄写(书写规范、书面整洁)。  想想看,为什么我给出的分析是“说”和“写”两方面? 说是预热,聚焦意义,写更侧重精确 都是输出。只是形式不同,严谨度不同,语言复杂度不同, 每节课课前的free talk,是浪漫期,写作的精确,奠定基础 说和写都是语言的输出,学习迁移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一个是口头表达,更口语化,生活化;一个是书面表达,有书面用语的要求和严谨性。(比如,表达同一个话题,口头表达趋向简单句,书面表达趋向简单句和复合句综合运用。)  有些老师分析的是读和写的能力,也是可以的。在某种程度上,阅读力促进写作力。但是,读和写不是一个范畴,读输入、写输出。  3.学习和生活经验。 本单元“音乐与电影”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对学生来说,有话可说。结合本单元表达喜好的学习经验,学生有写的基础。在八上U5和八下U8,曾接触过相似话题。  三、教学目标  A类目标: 能够通过填写3a表格内容,列举写作要点,用上3b提示短语和句型,写一篇影评或乐评。(60-80词) B类目标: 能够通过3a表格内容,列举写作要点,并结合要点扩充支撑要点的细节信息,用上3b提示短语和句型,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写一篇要点齐全、逻辑清晰、语言通顺的乐评或影评。(80-100词) C类目标: 能够通过书写喜爱的音乐或电影,感受音乐或电影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乐于和他人分享这份感受。 有了ABC三个目标,就不会一刀切,教学就有成就感。如果只有一个目标,目标太容易,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价值;目标太难,学生抵达不到,师生皆不快活。 这是阶梯式目标,不再是分类式目标了  这才是适合写作的,写作不能再分类,只能分级 很难一刀切,就像我们的教学设计一样,只要老师们按照所给的教学模板,完善地表达自己的构思就好了 四、教学重难点: 以前说过,教学重点即中考点,教学难点即学生易错点(失分点),每次写作课,针对某一个点,作为突破,不要面面俱到,少而精是课程的精髓。 重点:用3a要点提示与3b写作框架完成一篇书面表达。 难点:能按高分作文要求,重写并完善文章,达到要点齐全、语法正确、语言流畅,连接词得体正确,并有高阶词、复合句的书面表达。  是的,让学生根据3a.要点3b提示,写一篇影评和乐评,不是太难,但对写作来说,是重点。高质量的完成,就比较难。尤其是有支撑性信息等要求 五、预习单其中第四点学法指导没有显示:结合评分标准自我评价得分  与其他课型教学一样,写作课更需要预习单,有些老师PPT安排20多张,大家想一想,真正在课堂实施的时候,20多张PPT,一节课时间大概也不够,那么写作时间在哪里?放到课下,大家觉得,学生没有提前摄入某个领域,你讲的无论多么好,好像都与他们无关。只有他们提前介入,了解到了哪有深水坑,哪有沼泽地,上课的时候,他们才会认真倾听老师提供给他们的“新大陆”。也许您会说,不教他们,他们更是瞎胡写了。 真正的写作,是在已有理解的基础上指导、修改再完善的,课前练笔,真正的写作必须放在课堂上。  那么要预习单有什么用?是学生的练笔。大家要记住一点规律,能写是练出来的,好文是改出来的。 很多老师们的预习单,还是停留在知识语法方面,没有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相连,这样的预习单就是一个负担。 课前写作练笔,是搭建真正写作的脚手架,让师生明确课堂写作的指向。

185 评论(11)

懒洋洋一家

初中生,应为新概念里面的内容都是初中的知识,我初一,我老师在早读的时候在背新概念4,,新概念4啊!!!!我才新概念2..

15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