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晨
卡丁车是英文KARTING的译音,意为微型运动汽车,卡丁车运动于1940年在东欧开始出现,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才在欧美普及并迅速发展起来。它的结构极其简单一个车架,一台两冲程发动机,四个独立车轮便构成了卡丁车的全部。因其具有易于驾驶,安全而又刺激的特点,所以迅速风靡世界, 1962年由国际汽车联合会巴莱斯特主席创议成立了国际汽车联合会卡丁车委员会,后更名为世界卡丁车联合会。卡丁车分无级变速和带档两种,又分普及型和竞赛型两种,普及型又称“休闲型”,这种车的速度并不很快,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不需要有驾驶执照。而竞赛型卡丁车的时速可达130公里/小时,由于其底盘极低(离地仅4厘米),所以车手感觉到的相对速度会比实际速度高2—3倍,也就是说感觉时速为300公里/小时,特别是在弯道上会产生3—4倍于重力的横向加速度,令车手体验到一般赛车达不到的乐趣。正是卡丁车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而又极具竞速特性,因此在欧洲及日本等国家极为普及和流行,大部分世界著名的F1车手都是由驾。
宇宙无敌的猫
卡丁车 karing[例句]在公路上,我用左脚刹车,而且当然在卡丁车里我也这么做。On the road, I brake with my left foot, and of course I did it in karting.
珍珍zero
卡丁车,英文KARTING的译音,意为微型运动汽车,于1940年在东欧开始出现,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才在欧美普及并迅速发展起来。 它的结构极其简单,一个车架,一台两冲程发动机,四个独立车轮便构成了卡丁车的全部。因其具有易于驾驶,安全而又刺激的特点,所以迅速风靡世界, 1962年由国际汽车联合会巴莱斯特主席创议成立了国际汽车联合会卡丁车委员会,后更名为世界卡丁车联合会。1、卡丁车是赛车的一种。它的动力按目前的国际规则只能是小型汽油机或电动机,使用柴油机或其他类型动力装置的不属于卡丁车的范畴。2、距地面总高度(不含头枕)小于650mm,两前轮导向,两后轮驱动,无差速装置,四轮持久接触地面,这是卡丁车的基本结构特征。距地面总高度大于650mm的“高卡车”和导向、驱动、差速装置不符合卡丁车定义的都不是卡丁车。3、由人驾驶的单座”是卡丁车的基本特征。在公园里儿童乘坐的两座车,两排车都不是卡丁车。4、充气轮胎的尺寸是卡丁车的基本特征。洲际E级ICE卡丁车和E级方程式EF卡丁车轮胎最大直径为350mm,轮胎最大宽度为250mm,洲际A级少年组ICA/J卡丁车后轮胎宽度为185mm。竞赛类卡丁车,前轮胎最大直径为280mm,最大宽度为135mm,后轮胎最大直径为300mm,最大宽度为215mm。使用的充气轮胎不符合这个尺寸规定的也不能称其为卡丁车。驶卡丁车开始,步入车坛。所以卡丁车又被喻为“F1的摇篮”。
我是飞儿
卡丁车是英文KARTING的译音,意为微型运动汽车,卡丁车运动于1940年在东欧开始出现,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才在欧美普及并迅速发展起来。它的结构极其简单一个车架,一台两冲程发动机,四个独立车轮便构成了卡丁车的全部。因其具有易于驾驶,安全而又刺激的特点,所以迅速风靡世界,可以贴切地将之喻为赛车运动中的“卡拉OK”即男女老少无论是否会开汽车都可以开卡丁车。1962年由国际汽车联合会巴莱斯特主席创议成立了国际汽车联合会卡丁车委员会,后更名为世界卡丁车联合会。说到卡丁车……恩好了我讲完了。好了啦,小编知道你们不喜欢看理论啦,好了我们进入下一章。竞速卡丁车开起来是什么感觉?如果最简单的四个字形容,那就是“贴地飞行”。卡丁车离地面更近,座位底部和车架离地面只有三五公分距离,速度感会更强烈。卡丁车在过高速弯的时候,能产生两三个G的横向加速度。卡丁车座椅必须是根据驾驶者体型选配的,把驾驶者牢牢卡在座椅里。这种感受是马路飙车族根本无法体会到的。第一次开三十匹马力竞速车的人,如果你驾驶技术还不错,没有撞轮胎墙或者开进草地,那你下来一定是头晕目眩的感觉。随着你技术的提升,你会越来越感受到纯正的驾驶乐趣。你轻微的油门刹车的变化,甚至身体重心的一点移动,车子就会立即做出相应。况且,这种超跑级别的加速推背感诱惑,又是哪一个热爱驾驶的人可以抵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