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89

karenhoney
首页 > 英语培训 > 中小学英语平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aminiya

已采纳

高中生水平可以去上新概念三,或者试着去上新东方的IELTS或者TOEFL的基础班,虽然要求比较高,但是提高比较大。

中小学英语平

204 评论(11)

小丸子新

看朵拉之类的英语动画片 真的很有用 主要是兴趣

165 评论(14)

地火燎原

1.多听 多看 多说 多练 2.平时多积累一些词汇 这样用的时候就不会感觉无从下手。 3.多跟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多研究 4.最好是看一些资料和光碟。属于日常口语方面的 ,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5.记忆词汇的时候要掌握内在规律,比如 发音方面的 词形方面的 意义方面的等等 6.可以多看一些英语类的节目,英语类的书籍。 7.可以多写写小短文。从简单句入手。逐步提高。 8.可以听听英语歌。看看英语短剧等等。 总之,只要记住 听说读写译 几方面的步骤 灵活运用。穿插进行。多积累,多练,专心致志,日积月累,就会有所成就。 最后 祝你成功!

316 评论(11)

多多121015

多背课文呗,多背单词。

94 评论(11)

鄙视投机者

听说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小学英语的水平不错,有人了解吗?是的,没错,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的英语水平还是非常好的。

133 评论(12)

钟玉婷是好孩纸

小学英语教学也应该从课标的指导思想入手,努力树立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倡导以人为本,以个体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提高英语素养。 一、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寓教于一言一行 1、课堂英语化 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开始用英语课堂用语。碰到学生迟到,进办公室,都会主动运用英语与教师对话。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的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加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觉得说英语并不难,为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表情化,动作化 3、生活常规英语化 小学英语一周三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语言的时间大,运用语言的机会少。针对这一情况,应该从语言发展的需要,大范围,多层次的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为此,每天上学,放学进出校们时,我总会打招呼:“Hi”“Good morning(afternoon)!”“How are you?”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遇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招呼我。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现代教育观则认为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权利,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因此构建合作、和谐、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显得十分重要。 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注重个体的人文发展,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老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如教学happy birthday to you!时,当我了解到当天正有学生生日时,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走进课堂边唱歌边为学生的生日祝福时,让学生深深感到来自老师的关切之情,与之产生感情共鸣,随即在和谐的情感交流中,让学生懂得要学会为别人祝福,学会要关心你身边的亲人、好友。同时进行了birthday cake\birthday candle\birthday noodle等单词的教学,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 三、注重“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 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总是和解决总是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总是,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我曾听过某老师执教“Ask the way”一内容时,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271 评论(14)

apples0081

听说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小学英语的水平不错,有人了解吗?这个学校也是个老学校,确实是不错的一个学校

35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