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5

qq小妹头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被强制送去做心理咨询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粒粒soso

已采纳

心理咨询师靠不靠谱,关键看你找的是什么心理咨询师。你是非常专业的书生的心理咨询师,是很靠谱的,他们具有专业知识而且有实际工作的经验。所以像这样的心理咨询师肯定是靠谱的,当然也有很多挂着羊头卖狗肉的。

被强制送去做心理咨询师

254 评论(15)

慧心永梅

2017年国家取消了由人社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证书,取消认证是为了“建立公开、科学、规范的职业资格目录,有利于明确政府管理的职业资格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清理不合规的相关活动”。

所以,取消的是心理咨询师国家认证,并不是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取消!而是职业的发展管理进入全新的秩序。

虽然说心理咨询目前属于非准入行业,但是各大招聘平台,一些用人企业,还是需要从业者持有相关培训机构系统学习后的培训合格证书,才可以被录用。

1、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心理学会是由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日常活动重在学术讨论,更偏于理论性,实践意义不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证书不是心理学会总会发布的,而是是由它下边的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培训颁发的。虽然来源清晰,身份可查,但含金量不高,考完也并不具备从业资格。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科研教学机构,之前的二三级心理咨询考试教材和试题也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出的。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的课程设计参考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内容比原来的考证培训更丰富,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覆盖了原来三级教材的内容和部分二级教材的内容。如果要和原人社部的咨询师证书比照等级,可以把本项目证书定位为三级+。

目前含金量最高和社会认可度最高的证书。就是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咨询师证书。顺便给大家传送下2022中科院心理所最新报考条件,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条件自行判断:

三点满足一点即可

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2、具有心理学、医学、教育学中级以上职称;3、大专或本科毕业前一年的在校学生,具有学生证或可出具在校证明;

3、中国心理卫生学会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是由我国心理卫生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届等科学工作者和有关单位自愿组成,是依法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既然是社会组织,本身便不具备官方的话语权。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它并不是完全面向于心理咨询从业证,而是更多偏向于心理医学方向,对于医疗行业人员更加适用。或者准确来说,只是从业者的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使用范围及其狭窄,含金量更降一筹。

4、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

国培网服务对象主要是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和人社系统培训。它是由人社局与公务员培训主办的教育机构。实际是由北京中人光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考试合格后,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进行查证,证书具有唯一编码。但报考这个证书没有门栏,采用学时制度。这意味着只要你修满学时,就如同大学选修课程一样,便可以获得认证资格。

112 评论(13)

敏宝环保科技

罪犯矫正是犯罪心理和变态心理的一部分,当然可以当心理咨询师了,不过需要上岗资格证,也就是心理咨询证书。

160 评论(11)

嗯哼,嗯哼

社区服刑人员很少主动要求心理咨询或心理矫正1、社会工作者、司法警察的身份,让社区服刑人员对心理矫正避而远之。上海的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司法部门人员(司法警察)和社会工作者共同承担,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乏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尤其在社会工作者中占有的绝大部分。这是由于2006年上海司法矫正部门对心理矫正工作的重视,培养了一批心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的结果。但是社区服刑人员对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并不十分明白,往往会认为他们是刑法惩罚的协助者,更不知道社会工作者中还具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同样,司法警察身穿制服很明显就是刑法惩罚者身份。长期以来,他们在工作中习惯性的居高临下的沟通方式,势必让社区服刑人员避而远之,从而主动建起一道防御的屏障。司法民警即便是主动找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谈话,也是二对一(二名司法警察对一名社区服刑人员)面对面180度的对势,甚至还亮出司法警官证、执法证,告知社区服刑人员有回避的权利等等,这种高压态势下的谈话是无法问出社区服刑的人员的心里话、真心话的,得到了是他们选择性回答的应付对待而已,更谈不上心理咨询或心理矫正了。2、社区服刑人员对心理咨询的了解不足,对心理矫正更有恐惧感。社会上一提到需要心理咨询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是心理有问题的、精神有问题的人,心理咨询被误认为是一种丢人的事情,再加上社区服刑人员“罪犯”的身份,使得他们更不愿意主动提出心理咨询。心理矫正与社区矫正有着很相似的“矫正”字眼,但是这两种“矫正”是完全不同的内容。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的过程,有惩罚性和恢复性的二元双重价值功能。而心理矫正虽然是在社区矫正领域内的一种教育手段,但其实质更是一种“引导”,不具有惩罚的功能,也是无法强制进行的,而且即便是强制而为,效果也是不佳的。社区服刑人员对心理矫正与社区矫正不同之处的不了解,往往将心理矫正视为社区矫正中惩罚的手段之一,且在司法实践中,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也是被强制要求的,造成他们被动参加,无奈接受状态,更强化了他们将心理矫正视为社区矫正中惩罚手段的理念。3、社区服刑人员对心理矫正能让自己受益多少并不了解。司法实践中,一些社区服刑人员压根就不知道社区矫正中的“心理矫正”的作用,只是例行公事的接受心理测试、心理授课等内容,甚至不知道社区矫正人员中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存在及他们的作用。更不会将他们的犯罪与自己犯罪背后的心理原因想联系。对自己犯罪后的心理状态、心理改善,人生成长等方面没有丝毫的认识及需求意识。一味的认为自己是倒霉的,冤枉的,只想配合司法部门,早点结束这种惩罚。4、心理咨询师主动出击“寻找”社区服刑人员心理问题的积极性及专业能力不足。社会工作者中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不在少数,但是这些人才并没有受到重视和合理使用,他们被一线的基础工作捆绑着,没有时间、精力去学习心理专业技术,承担心理矫正的工作。

319 评论(12)

堆高于岸

一个职业的存在,就代表了其有存在的价值,这点我想你应该首先懂得。其次,心理咨询是否可靠,你可以参照目前国内以及国外很多有成就的心理咨询师的成功事例,你很容易就会明白,她是可靠的。另外,不要以目的为导向,职业这个事情,要以兴趣为出发点,你想学心理学?那么你是纯粹喜欢心理学呢还是想通过心理学去做一名心理咨询师呢?如果你是喜欢心理学,那么你的未来并不一定是心理咨询师,有可能你是其他方面的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如果你是想当一名心理咨询师,那么学心理学并非是唯一的途径。最后,再送上一句话:想学什么就去学什么,不要有太多的负担和顾虑,明天的事情,你后天的就知道了。

29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