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3

小菜虫娃娃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梧州心理咨询师一幅画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熊简单明了

已采纳

《心灵捕手》这部电影是我第二次看,带着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解,我更多的看懂了这部电影。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威尔和尚恩教授尔的第一次谈话中,威尔看到了教授房间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小画,画面是一个人在惊涛骇浪中划着小船。 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我挺惊讶的,因为在昨天写给自己的信里,自己描绘的那副靠向真实自我的画面与电影里的那副小画惊人地相似。 原来,即使特质各不一样,在所有勇敢找寻真实自我的人的身上,都有相同的感受。 这幅画形象地展现了我们生而为人,内心的小船要在惊涛骇浪中不断体验的过程。 今天的晨间导读,船长理清了这三天学习内容的底层逻辑,第一天是理清问题的根源是找寻真实的自我,第二天放眼未来,拉大尺度看自我的形成过程。 第三天的关键词是体验,与这个词相反的一个词是“防御”。 《心灵捕手》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威尔从关闭心门、防御、攻击性走向了敞开心扉、温暖和平静。 最开始和威尔谈话的几个心理咨询师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冷静、克制、带着他们一贯专业的面具面对威尔,用一种简单地、流程式、符号式的态度对待他。 威尔在他们眼中是“心理有问题的”“孤儿”“有暴力倾向”等等这些标签。 这样的评判其实就是关系中的一堵墙,威尔选择的依然是强烈的防御自我。 我们关闭心门,最大的原因是害怕自己受到伤害,在这一点上,我不能赞同更多,如果可以,我宁愿不和这个世界来往,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是多么安全。 如果真的这样做,我们失去的是对整个世界的体验,而作为人最宝贵的东西,无疑是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了。 尚恩教授对威尔说了一句话:你可以知道全世界的事,但发掘的方式只有自己去尝试。 只有我们勇敢地去尝试、去体验,把自己扔到惊涛骇浪中,丢在令自己不安全的种种境遇中,我们才会发现与以往生活截然不同的东西,我们才能由此自我更新,这种自我更新就是成长,这种自我更新就是个人的形成过程。 我回忆起自己生命中所有里程碑式的蜕变,都是在自己勇敢体验以后。 在影片中,我还深深了解到,以人为本的心理咨询过程其实更多地是把自己也置身再惊涛骇浪中,他和治疗者一起创造未来的可能性。让对方打开心门的关键,是自己首先要主动把最真实的自我感受袒露出来,让对方知道,他是安全的,被接纳的。 尚恩教授告诉了威尔自我的真实感受,他对威尔说,我不会根据看了《雾都孤儿》就来评定你作为孤儿的感受,你不是一个简化的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是这一次重要谈话,让两个人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在看《个人形成论》时,这句话带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我也第一次比较深刻的感受到这句话在说什么。 它意味着,我们不是要成为任何一个别人,我们只会成为我们自己。 威尔有极高的数学天赋,发掘他的教授希望他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投身在学术上,而尚恩教授却认为,威尔他有成为他自己的自由和权力。 威尔在一次谈话中问教授,你因为要和太太约会,而错过了那么精彩的棒球比赛,你不后悔吗? 教授说,也许我们会为曾经做过的许多事感到遗憾,但不做另一件事,我们会真正后悔。 能说出这句话的人,已经能对自己的感受负起责任。 这也许就是一个真正内心自由的人该有的面对人生的态度吧。

梧州心理咨询师一幅画

325 评论(14)

CSYMiracle

士儿 疑白浪翻屋,声颤颤,心风未定。 新叶雨打,无言自语,同心无物①,乱红塞井。一方静花园,心爱处、一湾玉镜。千里滚滚虫沙,任谋划、猿鹤军团②,枕华胥梦。悦观倒影。唤飞鹭、无机归艇。水波轻捧。花靥手栽净。松下清音逐风去,万丈金光遣冷。幽胜。两我相依并。 很多心理学专家尤其是研究焦虑的咨询师可能会建议冥想。正如,马修·曼宁在《驾驭负能量》(Your Mind  Can Heal Your Body)一书中便提到:这个安全的地方就像你的秘密花园,你可以在里面自由自在地徜徉。每个人的秘密花园不一样。只要是你感受到“ 疑白浪翻屋,声颤颤,心风未定 ”或心情不宁,如“ 乱红塞井 ”时,便可以找“ 一方静花园 ”,一个想象中的“ 心爱处 ”。 我的秘密花园当然是 “一湾玉镜” 环绕的海边。上面有” 千里滚滚虫沙 “,可以满足我” 任谋划、猿鹤军团 "的儿时将军梦。当然还有自学习古诗词以来所羡慕的“ 飞鹭 ”。虽然现实生活中压根无法实现“ 花靥手栽净 ”的梦想,但一点也不妨碍自己亲自栽种花草的想象。 最后,快结束时,总有从天而降的“万 丈金光遣冷 ”, 暖暖地笼罩着全身。这种光和热慢慢地从手心、头顶一点一点地注入自己的身体,能让自己活力四射。莫莉·哈恩(Molly Hahn)在遭受一系列的人生痛苦后,她通过创作“佛陀的涂鸦”开始作为日常的冥想练习,并走上心理治愈之路。 先不提一些与佛教有关的内容,她所画的几幅画非常适合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和我的个人在秘密花园时经常拥抱一下那个担惊受怕的童年的自我,让 “两我相依并” 的做法也不谋而同。确实这种呵护自我的做法也不违背心理学的观念。图1:和自己的心魔做朋友。(Become friends with your inner monster.) 图2:像关心受伤的朋友一样关心自己的忧伤。(Care for your grif as you would care for a hurting friends.) 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和重新组合的人际关系会带来很多的副作用。不像小国寡民的时代,你完全可以通过大家庭或是整个村镇的力量来获得心理的慰籍。 很多时候,我们要靠自我疗愈以排掉精神的毒,再严重一点可能要接受外界的心理辅助。独处有时也是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疗愈的一个过程。 希望每个受过内心煎熬的人都能拥有专属自己的秘密花园,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展示真实自由的自我,并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和活力。笺    注 ① 同心无物 :源自刘辰翁的《酹江月(漫兴)》:“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徙倚桂枝空延伫,无物同心堪结”。指没有什么东西可编织同心,此处意指孤立无援。 ② 千里滚滚虫沙,任谋划、猿鹤军团: 源自i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皆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据《艺文类聚》卷九十五引) ③ 华胥梦 :黄帝梦入华胥仙国。该国百姓听任自然,甚为自得。后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或作梦境的代称。1、此诗词押中华新韵,毕竟新时代需要使用一些新词汇。按万俟咏的《卓牌子慢·东风绿杨天》格式填词,并已通过“诗词吾爱网”的在线检测。

10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