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0

百叶书店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育儿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兔兔水桶腰

已采纳

高级育婴师模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爱好清洁,做事有条理是育婴员的专业素养之一.

2、婴儿发展是有阶段性的,4-6个月时以3 个月为单位计算.

3、婴儿3 个月左右就可以进行添加泥糊状食品的训练.

4、检测婴儿生长发育指标的常用参数是:体重和身高 .

5、每个婴儿都必须按照儿童免疫程序 进行预防接种.

6、发现眼睛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切忌滥用眼药水 .

7、2-3岁婴儿主要训练手指协调和控制能力.

8、旋转规律是选择,设计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基本规律.

9、婴儿最常见的认知方式是动作.

10、婴儿情绪发展与先天的气质有关,

11、育婴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结果.

12、婴儿的右 侧支气管较垂直,因此异物较易进入右 侧支气管.

13、不同年龄婴儿的喂奶量没有 严格的限制.

14、每次测量体重时要连续测量三次.

15、新生儿出生当日就要接种乙肝疫苗.

16、营养物摄入不当指摄入不足,摄入过量,摄入比例失调.

17、精细动作练习的目的一定 要体现 速度.

18、婴儿最早的动作发展在头部 .

19、认知能力要注重训练过程,不要过分追求训练结果.

20、2岁半左右的婴儿要学会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21、育婴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结果.

22、婴儿骨骼量多于成人.

23、月龄2个月的婴儿每次喂奶量平均值为150-180ml.

24、7-12个月婴儿每2 个月测量一次头围.

25、打预防针后2-3 天内避免剧烈运动.

26、叶酸缺乏是常见营养性疾病.

27、成熟原则是选择和设计婴儿大动作训练游戏的原则.

28、可以为1-2 岁婴儿提供运用腕力转动的有齿轮的玩具.

29、婴儿六个月左右开始有了大小概念.

30、情绪发展有一定的生理基础.

31、婴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和小朋友发生争执,这时成人应及时上前制止。(错

32、对手进行各种动作的训练,实际上使得大脑得到锻炼与刺激,脑与手的联系和脑

内部的联系都得到加强,从而对改善脑功能起了积极的作用。(对)

33、婴幼儿不宜穿紧身裤。(对)

34、食谱中的量是平均数,每个孩子都要吃完这些量。 ( 错 )

35、睡眠时生长激素达分泌高峰,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 对 )

36、肠道细菌对婴幼儿都是有害的。 (错 )

37、市面上的增智保健品很有效,要多吃。 (错 )

38、产儿胃的排空时问比正常儿快。 ( 错 )

39、早产儿的大肠 蠕 动不协调易引起大便滞留。 ( 对 )

40、婴幼儿暴怒发作时应严厉管教,以硬对硬,不会发生安全问题。 ( 错 )

41、育婴师不必具备处理意外伤害的应急救护知识,主要应送人医院处理。 ( 错 )

42、婴幼儿意外高楼跌下,抢救生命的时候,呼吸、心跳抢救应分开进行。 ( 错 )

二、选择题:

1、正常健康婴幼儿熟睡时,以下哪种情况不正常( )。(答案:D)

A、安静不哭吵 B、头额可有微汗C、有时出现动眼,微笑、皱眉等小表情 D、易醒,皮肤发热,呼吸急促

2、上呼吸道黏膜的急性炎症不包括( )。(答案:C)

A、鼻咽炎B、喉炎C、肺炎D、急性扁桃体炎

3、婴幼儿湿疹的病因是( )。(答案:A)

A、过敏性体质B、牛奶C、霉菌D、花粉

4、习惯性擦腿动作是指( )。(答案:D)

A、经常摩擦双腿B、经常摩擦双手C、经常摩擦双脚D、经常摩擦会阴部

5、从( )个月起,婴幼儿对叫他的名字会有反应。(答案:B)

A、3个月B、6~8个月C、10~12个月D、12~14个月

6、轻度肺炎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进食时应( )。(答案:C)

A、多量多餐B、多量少餐C、少量多餐D、少量少餐

7、水痘感染后皮肤化脓是由于( )。(答案:C)

A、全身感染B、皮肤感染C、婴幼儿不洁手的搔抓D、空气不新鲜

8、感觉统合的检索功能是指:输人人脑的感觉刺激是非常多的,而感觉统合把各种信息中最有用、最重要的那部分从中检索出来,以供( )使用。脑对统合过的信息进行反应,就更为准确、及时。(答案:C)

A、肢体B、肌肉C、脑D、感官

9、婴幼儿误服药物后,需要询问误服的情况。以下哪种询问内容是错误的( )。(答案:D)

A、误服时间B、误服的药物名称C、误服的剂量D、误服的原因

10、教学地点的选择(BCD)。

A.要选择可讲课用的教室B.要选择那些既有讲课用的教室,又有实习操作场所的地方

C.不可选择脱离实践的场所D.也不可选择虽有实践工作场地而没有授课教室的地方

E.只要有授课教室无需有实践工作场地的地方

11、现场指导家长方法有(ABCD)。

A.操作示范B.规范讲解、耐心答疑C.及时反馈D.案例示范和提示E.电话咨询

12、记忆是婴幼儿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是(BD)的重要前提。

A.学习知识B.经验积累C.发挥想象D.心理发展E.生理发展

13、常用的维生素D叫什么?婴幼儿如何给服维生素D?

答:常用的维生素D叫鱼肝油。给服维生素D的方法是:对出生2~3周后的婴幼儿就可开始补充,早产儿和双胎应从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补充开始可每日1次,每次2滴,根据婴幼儿的消化情况,如食欲,大小便无异常改变,逐渐增加到每日2次,每次2~3滴,平均每日5~6滴。但每日剂量不能超过800IU,以免长期过量会发生中毒。每次剂量可用滴管直接滴入婴幼儿口中,如用胶囊制剂时,先刺破胶囊,挤出维生素D,并同时滴入婴幼儿口中。

14、确定游戏目标时,要以婴幼儿发育评价为依据,根据每个婴幼儿在( )的发展水平,在邻近或略高于这个发展水平的位置确定各个领域游戏的目标。(答案:D)

A、运动方面B、语言、认知方面C、社会行为方面D、运动、语言、认知、社会行为等各方面

15、0~2岁婴幼儿智慧发展的顺序为反射活动( )尝试错误( )。(答案:B)

A、掌握技能B、解决简单问题C、学习新知识D、发展想象

16、进行带教与培训的模式有( )。(答案:C)

A、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学习交流B、个别指导、现场指导、专题讲座

C、集中培训、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现场指导、学习交流等D、集中培训、学习交流

17、婴幼儿大便呈黑色,需加以鉴别,进一步检查确诊,一般( )。(答案:D)

A、外伤B、肛裂C、肠息肉D、胃肠道上部出血或因服用铁剂等药物

18、感觉统合的检索功能是指:输人人脑的感觉刺激是非常多的,而感觉统合把各种信息中最有用、最重要的那部分从中检索出来,以供( )使用。脑对统合过的信息进行反应,就更为准确、及时。(答案:C)

A、肢体B、肌肉C、脑D、感官

19、婴幼儿误服药物后,需要询问误服的情况。以下哪种询问内容是错误的( )。(答案:D)

A、误服时间B、误服的药物名称C、误服的剂量D、误服的原因

20、指导家长的方法包括( )。(答案:B)

A、案例示范及提示、操作示范、规范讲解B、操作示范、规范讲解、耐心答疑、及时反馈、案例示范及提示

C、耐心答疑、及时反馈、案例示范及提示D、规范讲解、及时反馈、案例示范及提示

21、小刘以假的'文凭应聘到某公司上班,很快就成为技术骨干。假如你是该公司经理,当发现小刘的真实情况后,你将对小刘采取哪一种做法?( )(答案:A)A、解聘B、通报批评C、降职使用D、委婉批评,继续留用

22、婴幼儿出生后首先髓鞘化的神经纤维是在感觉通道部分,大部分髓鞘化在出生后( )完成。(答案:B)

A、半年B、1~2年C、3年D、4

23、一般来说,拇指与食指能完成相当复杂的精细动作,在大脑的运动中枢中占很大的面积,因为它需要有许多复杂功能的( )支撑。(答案:B)A、肌肉细胞B、神经元C、血液细胞D、活动器

24、婴幼儿被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需要( )。(答案:D)A、2次B、3次C、4次D、5次

25、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工作内容为( )。(答案:D)

A、一个模块:生活照料B、二个模块: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

C、三个模块: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教育

D、四个模块: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教育、家长指导

26、几个月时婴幼儿的唾液腺开始发育(C)。

~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

27、婴幼儿经过成人耐心、持之以恒的训练,可养成按时排便习惯,大约在(A)。

岁半~2岁岁半岁岁

28、喂养时,不宜采用的情况是:(D)。

A.奶嘴孔眼适当B.喂奶时奶嘴充满奶液C.喂养前不能哭闹D.喂奶次数过多,喂奶量过多

29、哮喘患儿的家庭应注意不养小动物,忌绒毛玩具、地毯、草席等,是因为这些物

品可能引起(C)。A.空气污染B.肝炎C.过敏D.窒息

30、婴幼儿容易发生气管异物的原因是(C)。

A.气管发育不良B.支气管发育差C.会厌软骨发育不完善D.肺发育不良

31、急性扭伤的处理原则是(B)。A.热敷内冷敷,第二天热敷冷敷D.先热敷后冷敷

32、婴幼儿头部和脊柱骨折后送医院时的搬运方式是(D)。

A.用背、抱式 B.抱住坐出租车C.两人合作抬头同时抬腿 D.沙袋固定头部、平板车搬运

53、一般来说,拇指与食指能完成相当复杂的精细动作,在大脑的运动中枢中占很大的面积,因为它需要有许多复杂功能的(B)支撑。A.肌肉细胞B.神经元C.血液细胞D.活动器官

54、1~3个月婴幼儿会笑出声,此时他的发音也会增多,能清晰地发出一些(B)。

A.辅音B.元音C.音节D.字音

55、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C)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

A.人B.婴幼儿C.自我D.我

56、人处于清醒时,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刺激具有有意识的感知和相应的反应,这种状态称为(B)。

A.惊醒B.觉醒C.清醒D.梦醒

57、肠道细菌参与何种维生素的合成(D)。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K

58、乳婴幼儿肠道特点中,错误的是(C)A.通透性高B.屏障功能差C.肠道相对较短D.肠壁薄

59、大多数的婴幼儿胃食管返流在几个月时好转(D)。~6个月~7个月~8个月~10个月

60、为婴幼儿烹调食物时应该(ABCE)。

A.切得碎点B.煮得烂点C.味道清淡D.多加味精E.蔬菜用油炒

61、腹泻婴幼儿,因频繁的大便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和臀部皮肤护理重点应注意(AB)。

A.便后清洗勤换尿布 B.臀部可涂上护臀油膏,四环素软膏

C.口服糖盐水 D.喝米汤E.餐具消毒

62、《育婴师》职业标准是(D)。

A.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的标准化、规范化依据

B.从事0~3岁婴幼儿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进行科学育儿的标准化、规范

化依据

C.从事O~3岁婴幼儿照料、护理人员,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职业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依据

D.从事0~3岁婴幼儿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辅助家长科学育儿的职业进行

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依据。

63、O~2岁婴幼儿智慧发展的顺序为反射活动(B)尝试错误

A.掌握技能B.解决简单问题C.学习新知识D.发展想象

64、6个月婴幼儿夜惊的原因是由于(B)。A.白天过度紧张B.睡眠生理过程紊乱C.做噩梦D.疾病的预示

育儿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

186 评论(13)

重叠的岁月

四岁女儿不让妈妈穿新衣服是什么心理?

是因为妈妈穿新衣服的时候,做的某件事,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阴影。

比如妈妈有穿新衣服丢下孩子出门的经历,或者妈妈穿新衣服的时候打过孩子,妈妈穿新衣服的时候和爸爸吵过架,等等造成了孩子对妈妈穿新衣服时候,心理上有阴影。

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哦,是我家大宝,现在也是四岁,但这事是发生去年,大宝三岁多的时候。我是通过跟大宝沟通,明白孩子想法的。

去年夏天,我在网上买了条裙子,非常好看,那天适逢赶集,我就穿着新裙子,准备跟大宝一起去赶集,结果,我换上裙子一出来,大宝就小脸一垮:“妈妈,你又买新裙子了?不要穿这个,不好看。”

我一听,这小家伙还会欣赏好不好看?就逗她:“我就要穿,我觉得很好看呀。”

大宝:“一点都不好看,你以后不要买了。”

我看着大宝好像很严肃的样子,就蹲下身,平视着她,问:“宝贝觉得妈妈穿这个真的不好看吗?哪里不好看?你告诉妈妈,下次,妈妈按照你喜欢的风格买,好不好?”

大宝:“妈妈,你不要买那么多了,爸爸一个人挣钱很辛苦的,每天都很晚才回家,奶奶说你老是在网上乱买东西,这样很浪费。”

我……

感情这丫头是心疼爸爸的钱了,奶奶时不时的唠叨节俭,让小家伙也跟着上心了。

好吧,宝宝的心理要顾及,就对大宝说:“宝贝,妈妈买新裙子,这种不算浪费哦,因为妈妈需要穿它,如果妈妈买了没用的东西,买了放那里,不用,那才叫浪费。”

宝宝:“那为什么奶奶总说你浪费?”

我:“这个话题就远了,这是妈妈跟奶奶的消费观的问题,就是说:妈妈觉得这个东西应该买,而奶奶觉得这个东西没用,妈妈不是经常对宝贝说,需要的可以买,不需要的,咱就不买吗?”

宝宝:“哦,那我知道了,所以妈妈认为新裙子应该买,可是奶奶觉得不应该,所以奶奶就说你浪费了,也是哦,你买了奶奶又不能穿,那你下次买奶奶能穿的裙子,奶奶就不会说你浪费了。”

我……“宝贝说的对,妈妈应该给奶奶也买的,妈妈这次做的不对。”

宝宝:“那也不能买太多,爸爸一个人挣钱,咱们得省着花,要不爸爸得挣到什么时候呀?我很爱爸爸,他什么时候才挣够了钱,在家陪我玩呀?”

好吧,还想着爸爸辛苦。

我:“宝贝说的对,爸爸很辛苦,每天在外面忙,其实妈妈也辛苦呀,妈妈每天要教你学习,还有照顾弟弟,奶奶也很辛苦呀,每天要变着法的给咱们做好吃的,宝贝们也辛苦呀,因为你们正忙着长大呢,是不是?你看,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忙的,只是爸爸在外面忙,我们在家里忙,所以,宝贝不要只看到某一个人的付出哦。”

我通过跟女儿沟通,知道了她的心理:并非妈妈穿裙子不好看,而是觉得妈妈又花钱了,认为浪费,而且还心疼爸爸挣钱辛苦,所以不赞同妈妈穿新裙子。

其实,那次的谈话,也让我意识到了我们对孩子金钱观念上的教育问题,家里人多,每个人的消费观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这样的行为不利于培养孩子正确消费观。

之后,通过跟老公沟通,老公与家里人协商,家里人在孩子面前基本做到:不唠叨省钱,也不给孩子灌输钱的好坏问题,孩子的消费观问题,从那次之后,一直就是我在引导, 我既不希望孩子浪费,也不希望孩子以后抠抠搜搜的 ,上面也是我的引导方式。

或许有些妈妈会觉得我给4岁孩子的观念太大,她理解不了。

瑞妈认为:孩子已经能听懂了,因为我一直对大宝的问题回答,都是秉承着明确答复的观念。

现在的 社会 发展太快,孩子们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以后,所承受的压力也会非常大,而从小让她接收直观的对错判断,对她以后的抗压力有帮助。

所以,宝妈,直接问问宝宝吧,说不定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我是两孩子宝妈,欢迎关注@小小瑞妈 育儿 经,更多 育儿 宝藏等你来挖。

再买衣服带上她让她陪你一起挑选,再给她挑上几件。让宝宝也觉得她也在参与她也在变美。

小时候,妈妈买了一双红皮鞋,我哭了一天不让妈妈穿。

妈妈问为什么,我说要穿。

妈妈说长大再给你买,我说长大了就没这样式的了。

哈哈童言无忌。

其实,还是妈妈关心宝宝少,沟通的少造成的。

4岁女儿不让妈妈穿新衣服这里可能涉及“儿童敏感期”的问题,妈妈换上新衣物的形象有可能跟过往在孩子心目中所形成的印象不同,而这种不同可能打破了孩子的秩序感,让孩子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所以孩子可能会出现以哭闹、生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安,仿佛得了强迫症一般,这时父母应该采取尊重与理解的态度去安抚孩子,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儿童敏感期是指:0-6岁儿童在这一阶段智力、秩序感、节奏感、行走、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而产生的一段对环境,秩序,感官,动作, 社会 规范等一系列的敏感情况,而这一时期被称为儿童敏感期。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会出现不同敏感期的明显特征,而可能有些孩子出现得早,有些出现得晚,所以儿童敏感是有弹性的。

秩序感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破坏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的程序和秩序感就是在破坏他们的安全感,对孩子的心理是一种伤害。父母需要了解及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如果不尊重孩子的规则,强行用外力进行干涉,孩子就没办法自然顺利地度过敏感期,秩序感被权力所取代,会不利于孩子健全的人格发展,孩子会惧怕权力,小时候怕父母,长大后怕老师以及领导等权威人士。

儿童秩序感分为3个阶段:

1、为了维护秩序感而哭闹,秩序感得到恢复就会安静下来;

2、为了秩序感说【不】,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3、为了维护秩序而抗争,必须要求一切都重来。

4岁的孩子可能也是处在第一叛逆期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看似反常的反抗行为,父母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是首要原则。孩子如果情绪还没爆发,家长不要着急去对孩子说教,而是放慢速度对孩子进行观察,认真倾听他们的说法,尽量按照孩子希望的样子来去做某件事情。如果秩序被破坏,无法挽回,陪着孩子宣泄情绪,再慢慢让孩子接受事实。

我是@六仔妈妈, 父母需要学习对孩子秉持理解的态度,当他们出现刁难行为,可能并不是孩子故意在为难父母,而是他们的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只有顺利的养育,孩子才会平静、快乐地度过“儿童敏感期”,得到更健全的发展。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

首先我想先从弗洛伊德,也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大师的人格发展三阶段理论来谈一谈这个现象。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里面, 三到六岁属于俄狄浦斯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恋父恋母情结。在这个时期的小孩子会跟同性父母在潜意识里面去竞争异性父母的爱。

我们有时候经常会看到三到六岁的小男孩儿会馋着妈妈、黏着跟妈妈说:“妈妈妈妈,我长大了要娶你。”

而对于女孩子来说,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她们会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用妈妈的口红把自己也打扮得很漂亮,然后跟爸爸说:“爸爸,我长大了要嫁给你”这些都是一种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

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也开始意识到男人跟女人的不一样,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异性父母更多的关注跟喜爱。那么四岁女儿,不喜欢妈妈穿新衣服,这 事实上也是一种跟妈妈潜意识上的竞争,这种竞争不是在他们理性层面的,而是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很自然的一种表现。她们会希望能够跟妈妈一样好看,能跟妈妈一样能穿漂亮的新衣服,所以我们应该耐心的去陪伴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

那么这个阶段怎么样去陪伴孩子,让孩子顺利的度过,不至于形成弗罗伊德说的固结呢?

实际上,我们父母不需要过多的去做什么,作为 同性父母,我们要去包容孩子此刻对我们时不时表现出的敌意拒绝以及疏远 。

而作为 异性父母,在题目中表现为爸爸则要去更多的夸赞女儿,肯定女儿赞赏女儿,满足女儿作为女孩儿被爸爸看到的这种心里需求,同时要保持夫妻的关系和谐恩爱 。

那么三到六岁之后慢慢女孩儿就会意识到,爸爸最爱的是妈妈,自己是没有办法“打败”妈妈,取代妈妈的,所以她慢慢的在六岁之后上小学就会把主要的兴趣点转移到同伴群体上 。

那么我们说三到六岁,这个俄狄浦斯期就顺利地度过了。

当然这只是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去解释的,很多具体的问题我们都要放到实际中去探讨,我这里只是提供了一个视角。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跟帮助。

作者 黄孜孜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际催眠治疗师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正念瑜伽导师

妈妈穿新衣服干扰了4岁女儿的“依恋心理”,引发了“分离性焦虑”。

在幼儿心中,妈妈的穿着打扮与音容笑貌融合组装成了“妈妈形象”,平常的衣服虽然是旧衣服,但穿着旧衣服的妈妈就是平常的“好妈妈”,一旦换成新衣服,这妈妈就变了,就不是之前的好妈妈了,可能不再关照我了,可能会离开我了。

也就是说,幼儿眼中可能认为穿新衣的妈妈不能带来安全感,心中对罩着新衣的妈妈产生了陌生感,以为妈妈会远离她,就产生了“分离性焦虑”。

举个例,如果让幼儿独自睡一个房间,她也许焦虑不安,如果给她盖上妈妈常穿的衣服,她就会比较平静,就不怕什么了,因为在她心中,这件衣服有妈妈的味道,它代表妈妈,它在身边就等于妈妈在陪伴。这就是依恋心理的表现。

4岁的女孩思想非常简单,她的想法也很简单。她不让妈妈穿新衣服,可能有这些想法。

4岁的女儿觉得妈妈穿新衣服,是喜新厌旧的表现,担心自己以后,不再被妈妈喜欢。

妈妈的新衣服可能很漂亮或性感,4岁女儿怕妈妈穿上衣服后,被别人喜欢上,更怕妈妈喜欢上别人,对自己的爱减少。

这样的倒子也很多。

当然还可能有其它的一些想法:

这些情况都说明孩子需要专宠,要父母始终如一的爱自己,希望父母恩爱,有一个和诣快乐的家庭,需要安全感。

四岁的女儿,不愿意让妈妈买新衣服。从心理学上来讲,有俩个可能性,需要家长根据自己的孩子养育情况做出权重选择。

第一孩子在出生到3岁左右,是由多个人养育,或者变换养育人,又或者,妈妈出现过长时间离开,(一个月以上)。那么我们知道,在我们小时候有好的客体关系会建立起来客体的恒常性,客体的恒常性就是指,妈妈,或者养育人,一直是这样的温暖多过严厉,是保持一个常态居多的。再有一个就是客体的恒定性,就是指,妈妈或者养育者,会一直在,即使离开又会很快回来。有了这俩种持续和稳定的感受,孩子是有安全感,自信,而且有爱的能力。

妈妈换了衣服,孩子感觉妈妈变了,是要离开吗?(潜意识里的考量),这种行为链接了孩子的潜意识,妈妈是变化的,是分离的。孩子是被抛弃,不被接受的,所以孩子不想要妈妈买新衣服!

第二个,4岁的女儿,目前刚好处于俄狄浦斯期,这个期间,女孩和妈妈共同竞争爸爸的宠爱,如果妈妈买了新衣服,妈妈更好看,爸爸更喜欢妈妈,自己就失去爸爸的爱了!孩子当然不想输,内心必然不想妈妈买新衣服。

那么在俄狄浦斯期,我们要引导孩子知道,明白,接受,只有自己能够成为妈妈这样的女人,才能同时得到父母之爱,未来嫁给像爸爸这样的男人!

这是一位细心的妈妈,的确看似不经意的孩子的反映,是有很多的心理机制,防御机制在传达。

这个时候,妈妈要给孩子更多的耐心,细心,鼓励,陪伴,多抱抱,亲亲,一家三口一起亲密互动!

爸爸一定要让女儿明白,自己是多么的爱妈妈,妈妈多么的富有魅力!

—————亚维心理咨询师

可能你经常买衣服的时候没有顾及到女儿,才让孩子有这种心理的哦

缺乏安全感!对新事物没有信息接受,甚至恐惧。没勇气接受身边的任何改变。

102 评论(15)

安吉拉pig

你是非心理学专业的,需要经过正规培训或有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才能报考全国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一二三级),你是上海的,可以到当地的"职业资格认证中心"去咨询一下相关事宜,心理咨询师应该是在那里报考,全国统一考试的.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国家的职业标准 ,希望对你报考有帮助(包括申报的具体条件): 1. 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 心理咨询师。 职业定义 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心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基本文化程度 中专毕业(含同等学历)。 培训要求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心理咨询员不少于720标准学时,心理咨询师不少于520标准学时,高级心理咨询师不少于32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 具有心理学及相关专业副高以上职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者,或取得高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者,经心理咨询师执教培训后,可担任心理咨询员和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教师;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正高职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者,可担任高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教师。 培训场地及设备 教学条件完善的标准教室,心理咨询示教设备。 鉴定要求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 ** --心理咨询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 (2)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5年并能出具可靠证明者。 --心理咨询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心理咨询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心理咨询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毕(结)业证书者; (2)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大专毕业;或其它专业本科毕业,经心理咨询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 (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的中级职称,经心理咨询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 --高级心理咨询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本科学历并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高级心理咨询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在国家核心学术杂志发表论文两篇以上者; (2)获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硕士学位,见习本职业工作半年以上,经高级心理咨询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在国家核心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者; (3)获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博士学位,经高级心理咨询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毕(结)业证书者; (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副高职称以上,经高级心理咨询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 鉴定方式 本职业各级别的鉴定都包括理论知识综合考试和实际能力考核两项内容。 (1)理论知识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题目从题库中随机提取,按标准答案评分。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2)心理咨询员和心理咨询师实际能力考核,采用专家组面试评定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心理评估,案例分析,咨询方案制定和交谈技巧。评分标准按百分制,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高级心理咨询师的实际能力考核,采用专家组综合评审方式进行,考生应提前三个月上报个人业绩资料(著作、论文、专利和研究成果证书)和单位出具的推荐意见。 (3)单项成绩合格者,成绩保留2年。 (4)已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正高职称,正在从事心理咨询临床和教学工作的人员可不参加理论知识综合考试,由单位推荐并直接向专家组提交个人业绩资料申报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由专家组进行综合评审。 考评人员和考生比例 (1)理论考试:20名考生配1名考评人员。 (2)实际能力考核:1名考生配3名考评人员。 鉴定时间 理论考试120分钟,实际能力考核60分钟。 鉴定场所设备 标准教室。 2. 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 职业守则 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职业道德 (1)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5)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6)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①心理咨询师有责任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时的限度; ②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或与其他心理咨询师进行磋商,但应将有关保密的信息暴露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③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均属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其他资料之中; ④心理咨询师只有在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求助者的有关信息。 基础知识 普通心理学 (1) 普通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普通心理学简史; (2)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学习、记忆、思维、语言),心理活动的意识性特征——注意,情绪和情感,意志,能力,人格。 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简史; (2)社会化与自我、社会认知与归因,社会动机,态度,人际关系,社会影响,助人利他与侵犯,人际吸引、婚姻与家庭。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发展心理学简史; (2)基本理论; (3)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4)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心理健康的标准 (2)心理异常的评定标准; (3)常见心理障碍; (4)心理卫生问题。 心理测验学 (1)心理测验学简史,心理测验的概念与分类,心理测验的应用价值; (2)智力测验; (3)人格测验; (4)心理评定量表 咨询心理学 (1)咨询心理学的工作对象、任务与方法; (2)咨询心理学的工作范围;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4)心理咨询的分类。 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知识 (1)劳动法基本知识; (2)民法通则中与心理咨询和治疗相关的法律条文(如隐私权、人身权等等); (3)现行婚姻法、妇女儿童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条文; (4)治安条列中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条文;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条文。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各级别的工作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内容。 心理咨询员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心理 诊断 (一) 初诊接待 能按心理咨询原则完成对求助者的初次接待工作 1. 咨询员的仪态和礼貌语言知识 2. 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知识 3. 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和工作方式知识 4. 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 能进行摄入性谈话 (1)心理学的谈话法知识 (2)摄入性谈话的技巧 能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1) 主意心理测验的性质和使用范围 (2) 心理测验的针对性原则 能进行初诊资料的整理 (1) 咨询材料的整理格式 (2) 初诊中应收集的资料内容 (二)初步诊断 能依据初诊资料,做出精神病和非精神病的判断 (1) 变态心理学知识 (2) 发展心理学关于不同年龄段心理特征的知识 (3) 普通心理学关于注意品质和情绪的一般知识 (4) 精神病与非精神病判断原则 能依据所获资料和心理评估结果判断 (1) 判断心理测验结果的知识 (2) 心理健康水平的判断指标 能向上级咨询师提出诊断报告 (1) 心理——行为障碍不同程度的划分标准 (2) 心理——行为障碍系统分类诊断 二、心理咨询 (一)咨询方案的制定 能把握心理咨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各类症状相关性的知识 能进行咨询失误的处理 处理咨询失误的知识 (二)咨询工作的实施(个体咨询) 能运用谈话法,做心理疏导 治疗性谈话法知识 .能进行咨询效果的初步评定 咨询效果评估标准的知识 能协助上级咨询师整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文档工作的知识 心理咨询的实施(团体咨询或小组咨询)

19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