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91

angelwhere?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死因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货称霸999

已采纳

因不满意自己的身形 过度减肥而患慢性厌食症 再加上搞艺术难免通灵 神经过了敏 大概是三十二岁去世的 死在父母怀中 算是种安慰

心理咨询师死因

103 评论(9)

美丽世界的angel

fx成员去世了一位,他就叫崔雪莉 FX组合人员近况,几年的空白期不受影响,但其中一人越来越瘦!前些年非常火的组合当属fx了,不过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那么成员之间各自都有不同的现状,可以说当年在2015年发行专辑之后,无论是从人气还是各个品牌活动当中,都非常高,也是受到公司的立捧。自从崔雪莉退出组合之后,组合也是以四人发行,但是好景不长,也是一直萧条,自从宋茜也是回国发展,而且还越来越好,钟秀晶也是出演电视剧,找到好的发展,那么各个成员之间现在都在干什么呢?郑秀晶郑秀晶是f(x)组合的“忙内”,是组合内的领舞。姐姐郑秀妍是少女时代的成员,不过她的知名度比郑秀妍要小一点。郑秀晶的资源相对要差一点,现在的她偶尔会有综艺节目的录制,也会在一些电视剧中有客串演出,但韩国市场真的太小了。刘逸云刘逸云是美籍华人,也是组合内的rapper。f(x)组合成团的时候,中性风的她还算是比较吃香,但现在这造型,还像是女团成员吗?朴善怜朴善怜在SM当了3年的练习生,父母都从事音乐相关的工作,这也让她的声乐条件具有一定的优势,也是组合内地的主唱。但少了f(x)的光环,你还能记住她吗?

350 评论(13)

爱多肉的milk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减肥,不怎么吃东西,导致得了厌食症,得了厌食症要加体重,但是加的速度太快了,身体承受不了,就死了。挺可惜的

83 评论(11)

caroline2900

个人认为可能是抑郁症导致身亡!10月14日,雪莉在家死亡,年仅25岁!最美好的华年,一切烟消云散!01雪莉死亡前一个月写的手写信再次受到关注,信中写道:今年是我出道的第14周年了,我最近甚至到了忘记了什么时候出道的程度,失魂落魄看着前方生活着。但是没有忘记最先给我祝贺的各位,对我过去的人生和以后的计划真心的给予支持而感到感谢,暂时放下无数的想法,去回顾过去的每一刻都在哪一些人的帮助下生活!多亏这些人,才能有笑出来的勇气,会产生我不是一个人在活着的想法,很多人和我一起创造了很多珍贵的瞬间。我也想成为向大家传递温暖的人。想对大家说声谢谢,以后爱也好恨也好,拜托大家了。其实这封信中已经透露出了一些问题,可惜无人看见!02雪莉事件之后,圈内好友纷纷哀悼。其中韩国男团神化组合成员金炯完发文指出:很多艺人经纪公司会建议艺人服用精神类药物!金烔完在文章中写道:“孩子们吃得不好,睡得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也希望他(她)们能够健康明朗地笑着的大人不在少数”!精神类药物起效快简便神速,却是饮鸩止渴!经纪公司要的是艺人在台前的精神矍铄,哪管服药后对艺人造成多大伤害!03雪莉长相甜美,形象清纯,年纪轻轻前程一片大好!随后却画风突变,不断在社交平台发布一些大胆暧昧照片,更因不穿内衣上了热搜!其后的行为更为古怪,发布的断头娃娃,以及活鳗鱼被烤的图片,并发声配音:救救我,救救我。。。人气大跌,网友一片质疑谩骂声!可是鳗鱼也好,断头娃娃也好,网友只看到了表面的残忍及不合情理,有谁看到雪莉正像这鳗鱼和断头娃娃一般可怜地说:我坏掉了,我好痛苦,救救我!记者采访时,雪莉神情低靡,神色凄惨,一遍遍重复:请好好爱护我吧!真心让人心疼!可是没有人看到,最终以这种惨烈的方式,将她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花样年华!04有媒体说雪莉死于严重的抑郁症,心理健康已经刻不容缓!你有下列情况吗?失眠多梦,老是唉声叹气,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无缘无故焦虑,你要注意了!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各类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而抑郁症则是其中很严重的一种!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抑郁症可见与处境不相趁的消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变化大,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05有些病例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最常见的就是失眠障碍,如果连续4、5五天早醒,醒后难以入睡,情绪持续低落,思维反应迟钝,意志行为减退达两周以上,就要考虑抑郁症了!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去正规医院求诊!这里要强调的是:每个人都会体会到抑郁情绪,比如没意思、很郁闷、甚至忧伤哭泣等,但正常人很快能自我调节,不被情绪一直困扰,抑郁症则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抑郁症主要分为1.内源性抑郁,更多侧重于生物学层面,更关注病人的躯体症状,如失眠,早醒,身体疲乏。2.外源性抑郁,指的是一些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事件。3.继发性抑郁,可以找到原因,比如有很多的躯体疾病,内分泌的问题等。4.原发性抑郁,找不到原因,躯体没有任何问题。5.隐匿性抑郁,常见老年人。6.根据是否存在精神病症状,叫做精神病性的抑郁或神经症性的抑郁,分为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对抑郁症进行上述分类的依据是,不同类型的抑郁症治疗策略和治疗反应不一样。06如何预防改善抑郁症呢?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2、凡事多与人沟通交流,及时疏导不良情绪。3、饮食上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如谷类,鱼类,绿色蔬菜,蛋类等。4、抑郁状态持续两周以上及时就医!紫苏心灵港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461粉丝 · 418赞搜索崔雪莉向日葵照片雪莉尸检的真相韩媒公布雪莉尸检结果崔雪莉ins细思极恐雪莉的尸检结果是什么妻子团谈雪莉死因

263 评论(13)

济南别墅装修

因为他们很绝望,已经不想活下去了,所以才要结伴自杀。

202 评论(8)

小龙女kelly

I'll say goodbye to love (与爱告别) No one ever cared if I should live or die (没有谁在乎我的生与死) Time and time again the chance for love has passed me by(一次又一次,爱与我擦身而过) And all I know of love(我所理解的爱) Is how to live without it(无非是没有它我应该如何生活)… --- Goodbye to Love , Carpenters( ---"与爱告别",卡彭特乐队) 最近一个网友在微信上分享卡彭特的演唱会,一时竟触发了我的怀旧情节,对卡彭特乐队的热情也再次复燃。让我个人纠结不休的是,一个有着天使般容貌和嗓音的歌星,竟然对自己的身材百般苛刻,节食到骨瘦如柴,最后引发并发症,在32岁的年纪就告别人世。难道这个为千万歌迷爱戴的人真是如这首歌所唱的那样,生活在爱的荒漠之中? 卡彭特乐队在大陆流行的时候大概是80年代末,而在本人就读的美术学院则是在80年代中叶。当时我刚进本科不久,记得每天中午学校的高音喇叭就经常播放各种欧美流行音乐,同学中也不断流传各种欧美的流行歌星的录音带,可谓一种时髦。在这些流行音乐中最早的一个,就是卡彭特乐队 (Carpenters)。 卡彭特乐队是以卡彭特兄妹为主的一个小型软摇滚乐队,流行于70年代美国。主唱凯伦·卡彭特(以下简称凯伦),其嗓音音域偏低,但跨度很大,歌唱风格自然流畅。卡彭特乐队的歌曲基本由卡彭特的哥哥理查德·卡彭特(以下简称理查德)编排甚至作曲,大多旋律优美,风格柔和,在当时美国的重金属摇滚、疯克(Funk)、迪斯科、爵士乐等等流行风格中独树一帜。 在我接触到卡彭特的时候,凯伦·卡彭特已经去世,据传死因是她为了减肥而得了厌食症。虽然当时我就觉得很吃惊,但因为同时还喜欢很多其他歌星,甚至觉得相比之下卡彭特的风格似乎过于“平淡”,所以很快忽略了卡彭特。几十年之后的今天,重温她的歌曲,不但发现她的歌有一种很多其它歌手缺乏的“普世”美感,百听不厌,而她传奇般的离世,更让我产生了解她的生事的动机。凯伦·安·卡彭特(Karen Anne Carpenter)1950出生于美国康州。凯伦的哥哥理查德比凯伦大六岁,很小就显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成为父母关注的中心。在凯伦13岁的时候,卡彭特全家从东北部的康州搬到加州,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成全理查德的音乐才华。 在加州理查德果然如鱼得水。先在教会演奏钢琴,而后进了加州长滩州立大学深造音乐,并结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音乐同伴,很快组成了乐队。妹妹凯伦从来是哥哥的崇拜者,来加州之后也很快萌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学会了打鼓,成了卡朋特乐队中的鼓手。凯伦是少有的对打鼓有热情的少女,不但在学校训练,甚至在家里把餐桌上的筷子用来敲打,很快就技艺精湛。如果不是她偶然表现出的不同寻常的嗓音,她也许会一直快乐地打下去。凯伦成为成为歌星的确出于“偶然”,如她的一个朋友说的,是一个“事故”(an accident)。凯伦早期的嗓音和一般女孩没有太大差别,但在高中后渐渐成熟,不但音域跨度很大,还出现了她特有的低郁流畅的“天鹅绒般的”或“丝绸般”的 音质((velvet or silky voice)。她先在乐队中偶尔施展歌喉,是一个“会唱歌的鼓手”(a drumber who sings ) 。后来由于其嗓音的魅力“被迫”走到前台,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对于性格内向凯伦绝非易事。离开了鼓,凯伦似乎自信不足,甚至手足都不知如何置放。然而无论如何,凯伦特殊的嗓音和理查德对乐队的管理很快就让卡彭特乐队迅速成名,并在1971年的格莱美奖中击败披头士、杰克逊5兄弟、保罗·西蒙/加封凯尔等等,夺得了两项大奖。当时凯伦年仅21岁。之后卡彭特乐队不断推出新的专辑,加上频繁的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一时间风靡全球。 凯伦是从高中时代开始就留意自己的身材,一直坚持一种减肥食谱,到了25岁以后这个习惯开始走向极端,受到家人和朋友的关注。凯伦减肥不折手段,不但吃得少,还经常用泻药引发呕吐。这导致她体重病态般地下降,出门都需要穿多层衣服以掩盖骨瘦如柴的身躯。最瘦的时候甚至不到80磅(36公斤),和纳粹集中营出来的囚犯一般形容枯槁,完全不像是30岁左右的人。凯伦的健康也完全被摧毁,一次居然在演唱中昏倒。终于,凯伦决定寻求专业帮助。 1981年凯伦来到纽约的一个叫史蒂文 勒文克郎(Steven Levenkron)心理咨询师门下,开始了一年多的治疗。虽然一方面配合心理师的治疗,另一方面凯伦仍然无法摆脱厌食的习惯,不但坚持不必要甚至有害的锻炼,还继续使用极度伤害身体的各种泻药。最后凯伦因心脏问题而住院治疗。出院后凯伦自我感觉良好,很快就中断了心理治疗,急着回到加州,还计划重回工作室制作新的专辑。然而两个多月后的一天早晨,凯伦的母亲发现凯伦躺在卧室的地上不省人事,送到医院后很快就医治无效而去世。 一个年级轻轻就享名世界,及才华、美貌和财富集于一身的人,却长期厌食,最后不但摧毁自己的美貌,更付出了生命代价。细想起来,这样极端的事没有更深层的精神原因大概不太可能。凯伦的直接死因是心脏突然停搏(cardia arrest)。但根据验尸报告,在凯伦的遗体中发现她长期滥用泻药导致心肌损伤。所以关注凯伦的人一直纠结的真正问题是,为什么她要如此自残一般地节食? 凯伦生前整个卡彭特家族都是笼罩在耀眼的光环下,很少人知道凯伦生活的内幕。在凯伦死后卡彭特家庭成员为了保护家庭名誉,经常拒绝采访,而发表的任何资料都必须经过理查德的审核。不过从有限的资料中我们不难得到一些相对确定的信息,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虽然凯伦在外名声如日中天,在家庭中她却一直是一个绝对次要的角色。 在卡彭特乐队中凯伦的名声无可争议地最大,但她的哥哥才是母亲 - 卡彭特家族的家长 - 的最爱。卡朋特乐队的突然成名,事实上让卡朋特的母亲一时间很难适应,因为她努力栽培儿女的目的是让儿子成功。所以,当凯伦成了观众和新闻采访的焦点时,她反而不知所措,在采访中总不忘记反复对人强调“没有理查德就没有凯伦”。这种对女儿的忽略大约是凯伦自信自爱不足的最大原因,因为她内心渴望母亲的爱与关注。 凯伦其实从小就是哥哥的“跟班”,习惯了当“配角”。随着卡彭特乐队的成功,凯伦的在家族事业中也一直是配角地位,一切服从于母亲和哥哥的控制。70年代末期,为了证明自己可以脱离家族而独立创作,趁哥哥“病休”的机会,凯伦终于自主一次,去纽约和另一家录音公司制作了一张个人传记《凯伦·卡彭特》(Karen Carpenter)”。但唱片制作完成之后母亲和哥哥坚决反对出版,让凯伦的自信受到非常大的打击。 家庭的控制不但在凯伦的事业上,还体现在她的个人生活上。据朋友的记载,凯伦是一个非常具有“平常心”的人,梦想就是当一个家庭主妇,每天给丈夫孩子做饭。然而,极度频繁的国内国际巡回演出,让凯伦几乎没有机会遇到中意的男友。后来在朋友介绍后凯伦遇到一个中意的,但在婚礼前两周却得知该男朋友做过节育手术。凯伦非常爱孩子,没有孩子的婚姻对她是无法接受的,所以震惊之余她立即决定取消婚礼。然而母亲坚决不同意,认为发了那么多请帖,不可能让他人失望。习惯了顺从的凯伦再次屈从了母亲的意志。但这个婚姻三个月后就基本破裂。在精神上这对凯伦的打击是非常之大,因为凯伦希望通过婚姻摆脱家人的控制,而这婚姻的失败自然就成了她独立之路上的一个巨大的失败。 在纽约心理治疗期间,心理师勒文克朗认为卡彭特的厌食症和她母亲对她的忽略有直接关系,把卡朋特一家人从加州请过来参加家庭集体会诊,并要家里每个人当面对凯伦说“I love you”。父亲和哥哥都很自然地说了,但母亲却大大地被冒犯,称家里没这个传统,但从来不缺爱,等等,最后总之坚决不对凯伦说“我爱你”。根据Randy Schmidt的传记,当时凯伦失声痛哭,给家人道歉,觉得自己不该让他们承受如此大的“麻烦”。 凯伦死后她母亲及其家人都极力反对凯伦的厌食症究和家庭亲情有关的观点,母亲坚持认为凯伦不过就是“吃”的问题。关于凯伦的各种纪录片和传记都必须经过家属的同意才得以发表,这也让外人难以了解真相。但无论如何,凯伦母亲对理查德的偏爱,对凯伦的才华和独立需要的忽略,应该是一个公开的事实。我们有理由认为,凯伦的厌食症的心理动机之一就是赢得母亲和家人的“关注”。 “没有理查德就没有凯伦”,凯伦母亲的这句话其实是有道理的。理查德的确是一个当之无愧的音乐天才,这在凯伦唱歌之前就已经显示无疑了。凯伦的嗓音成熟之后,理查德不但根据妹妹的嗓音特点精心选择改编很多歌曲,还创作了不少凯伦的最佳歌曲。然而事情的另一面是,理查德的最好的作品,都是在凯伦的嗓音成熟后出现的。凯伦去世后理查德基本没有什么作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凯伦的嗓音和她独特的演唱风格也是理查德的灵感来源。所以“没有凯伦也没有理查德”。如果卡彭特的母亲能理解这一点,给凯伦以更多的关爱,兴许凯伦的命运会有所不同。 当然父母对儿女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即儿女无能才能如何相貌如何,都应该给与关爱。从这个根本的意义上看,卡彭特母亲是严重失职的。 凯伦厌食症的另一个原因是关于“控制”。90年代,凯伦去世后十几年后,美国和其它欧美国家 - 尤其日本 - 对卡彭特乐队的热情又一度复燃。一篇纽约时报文章如此写道:''Karen's mother never told her she was a good singer,'' Franklin says. If anorexia has classically been defined as a young woman's struggle for control, then Karen was a prime candidate, for the two things she valued most in the world -- her voice and her mother's love -- were exclusively the property of Richard.”(”凯伦的母亲从未告诉过凯伦她是个好歌手,。。。 如果将厌食症经定义为这些年轻女性为争取控制权的斗争,那么凯伦就是她们的代表,因为她在世界上最看重的两样东西 - 她的声音和她母亲的爱 - 都完全是理查德的财产。“) 虽然在高中时接受过一些歌唱训练,但凯伦的演唱才能基本是完全和她哥哥的音乐天赋一样,出于天然。如果不是过早离世,凯伦还会留下更多的作品,给人间带来更多的美的享受。这是无疑是她的歌迷们的遗憾。而作为凯伦的歌迷,我还为凯伦自己的生命感到遗憾。这是因为,如果她能早一点懂得人其实可以超越自己的父母,那么她就不会得厌食症。事实上,凯伦在死之前厌食症已经有所恢复。她当时也写了离婚书,决定开始新的生活。从她的演唱风格和传记中的记载来看,她是个天性开朗并想往独立的人。如果 - 如果还有如果 - 凯伦能躲过心脏的突发症状,慢慢恢复过来,我相信她一定能走出母亲的阴影,重建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个人一生中喜欢过太多的歌星或歌唱家,而最喜欢的两个(女性)一个是玛丽亚·卡拉斯,第二个是凯伦·卡彭特。卡拉斯的歌声让人在苦难中得到安慰,凯伦的则让人更加热爱生活。然而,这样一个能让他人更加热爱生命的人,自己却在人间一晃而过。也许,正是这个让人感到无限遗憾的极端冲突的现实,才让凯伦·卡彭特成为永久的传奇。 愿在天堂里能再听到凯伦的歌声。主要参考文献: 1,Little Girl Blue - The Life of Karen Carpenter, by Randy Schmidt 2,Karen Carpenter's Second Life, New York Times, Oct 6, 1996, ''Karen's%20mother%20never%20told%20her,exclusively%20the%20property%20of%20Richard.

110 评论(11)

蒋大女儿

卡伦·卡朋特逝世于1983年2月4日,她是因为减肥而患神经性厌食症而死的,这一点既是传奇,又是那些批评“卡朋特”的人乐于提起的事。卡伦其实并不胖,她更多是不愿意承认年华老去,当眼角出现皱纹时,她竟然用减肥去消除它,这也不只是属于爱美女性,还是属于超级明星的虚荣心在作祟。

13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