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53

sweetdream8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残疾人可以考心理咨询师吗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只爱摄影

已采纳

有志者,事竟成。参加考试吧,三级的心理咨询师。考过了就有资格了。

残疾人可以考心理咨询师吗

244 评论(11)

ChenYeZhang

支持你 只要有恒心你会考到的 贝多芬还是聋的了 后期出做的作品一流,前期可以慢慢接触这方面的知道 可看《心理学与生活》荣格的一些书籍

280 评论(13)

李晓锦Baby

您好!非专业的也是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的!只要符合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即可!

想要报考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条件如下:

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

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

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

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

心理咨询师报考流程

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

1、普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异常心理学

5、健康心理学

6、心理测量学

7、咨询心理学技能操作部分

260 评论(9)

tongtongaiya

心理咨询师很重要的一条技能是倾听,但是我个人觉得水无定势法无常形,只要你具备了一定沟通能力,不拘泥与口头言语,手语、身体姿势、文字、图画等等符号都可以成为沟通工具。你熟练掌握了其中一种或几种,我个人觉得没有问题,因为现在报考条件中除了学历和资历外,尚无明确对这方面有严格限制。我所知道的是,有身体不方便的朋友就在一家叫德瑞姆心理机构的报名学习,媒体有相关报道,可以搜索一下。

197 评论(12)

樱桃小胖妞儿

可以啊,盲人只要有这个毅力,也是可以学心理学的,其实盲人也特别的聪明,其实盲人学生们也特别的快

94 评论(10)

上官雨霖

心理咨询师报考标准条件:

(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1、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毕业证;

2、取得非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毕业证,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

3、取得中等职业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后,从事本职业工作满10年以上;

4、在校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学生允许在三年级下半学期参加,报考职业见专业对照表——心理学专业。其他非相关专业的学生需参加培训达到一定学时,并获得结业证书,才能报考。

(二)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1、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博士学历毕业证者;

2、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学历毕业证后,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3、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毕业证后,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本职业工作满5年者。

扩展资料: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国家颁布了正式标准。一般在每年5月和11月的第三个周末考试,具体时间每年略有不同。

心理咨询师2017年考试时间已确定,准确时间为上半年考试时间为5月20日,下半年考试时间为11月18日。截止2018年5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已全面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咨询考试

190 评论(14)

karenchao1983

你好!你如果觉得你彻底康复了,就不用担心,做什么都跟正常人一样的,祝你好运!

298 评论(15)

崎岛莫奈子

今年24岁的吴潇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就读,打算继续深造,想报考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却被学校拒绝了。理由一是心理学专业的学习需要观察受试者情绪,但是吴潇因为存在有严重视力障碍,所以难以满足这个条件;二是,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视力不好,不宜就读应用心理学等专业。但我们细想,陕师大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虽然心理学专业需要观察受试者情绪,用不了眼睛会造成信息缺损,但是这个也可以用别的方法补偿。否则,我们常见心理热线就不用开了。更何况,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和她有没有资格求学,有什么关系呢?更重要的是,被学校拿来当理由的那份《意见》,还明确地写着,“不宜就读”的那部分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事实上,吴潇的同学有的考上了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也有同学报考了北京某著名高校并获得了校方同意的。这些大学可以,陕师大又为什么执着认为吴潇不可以呢?几年前,还存在着盲人不能参加高考、盲人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等问题。但是这些障碍都已经在社会进步中逐渐被破除了。有很多今日看来的荒谬规定,却在之前的相当长时间里被认为是“合情合理”。那么,“盲人不适合读心理学专业”真的“天然”正确吗?是否有可能是被固执的偏见蒙住了眼睛?截至2016年,中国有1300万名视障人士,也就是说每100人中就会有1名视障人士。但是日常生活里,这么高比例的盲人群体却“消失”于公众眼前。以吴潇为例,她是2017年陕西省31万9千多名高考考生中唯一一名使用了盲文试卷的盲人考生。这个数据对比是不是已经说明了不少问题?比如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我们看不见盲人?被赞最多的答主的爸爸和大伯是盲人,她总结了几个原因:一是,没有工作的盲人出门毫无意义;二是,有工作的盲人,大多数在做按摩师,作息规律和普通正常人没有交集;三是盲人出门太难。我们一方面看不到盲人群体是怎么生活的,另一方面又用我们的“看不见”为他们设置了更多障碍。最近被刷屏的蚂蚁金服上市短片中有一个故事,一位视障人士孙涛批评升级后的支付宝不支持盲人读屏,这封信促使支付宝的工程师走近盲人群体,在看到他们是怎么使用手机以后,支付宝的工程师们才意识到他们错了。在软件的帮助下,其实很多盲人使用起手机并不比明眼人慢多少。最后,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并邀请了孙涛参与新版本内测。社会在努力为盲人建设无障碍通道,但是这个通道,不能仅是建设在道路上,方便视障者行走,还要广泛建设于教育领域,让更多的“吴潇”们可以读书上大学。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观念通道”,从盲人的角度为他们提供真正的帮助与便利,而不是让我们的“无知”变成他们的束缚。

33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