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5

贫僧法号能吃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怎样摆脱巨婴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夕颜无照

已采纳

“巨婴”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现实中的“巨婴”也比比皆是:某学生考上大学后,生活日常仍由母亲一手包办;某大学生与父母走失后,竟蹲在路边哭泣;某男子已到中年,仍过着“啃老”的生活……为什么年龄长了,心智却仍未成熟呢?反观自己,我们又真正长大了吗?现在的我们是否仍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我们平时有没有过于依赖他人的习惯? 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会否下意识地退缩? 面对以上疑问,如果你没有马上否定,那么,请随我翻开这本个人发展指南——《可塑的我》,尽早摆脱“巨婴”思维,实现自我成长! 《可塑的我》由美国麻省心理咨询师陈婕君所作。在国外精神分析高等研究院毕业的她,已有多年的心理咨询服务经验。2017年,陈婕君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心理学家之一。 本书中,作者用了整整七章的篇幅,解开了我们在人生各阶段会遇到的心理困惑,旨在告诉我们: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一个节点,我们仍是可塑的! 而要重新塑造自我,我们必先学会自我整合,走出“巨婴”所居住的温室,勇于面对生活所掀起的层层海浪。 一、从自我到外界 以自我为中心是“巨婴”的一大特点。 一位朋友的儿子,学习成绩优异,名牌大学毕业,然而,才出来工作没多久,他就开始频繁炒老板的鱿鱼。 在工作上一遇到不顺自己意的事,他便主动提出辞职。每一回,在岗位上还没待够一个月,他就“挥一挥衣袖”,摔门而去了。 这位曾是“别人家孩子”的学霸,就是一个典型的“巨婴”,在他的眼里,容不下别人,只有他自己。 “他是读书读傻了吧?”很多人会这么想。 而本书的作者陈婕君则认为,很多成年人之所以目无他人,是由于他们仍未完成心理上的自我整合。 所谓自我整合,即: 明确自己是谁,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坦然地接纳自己的全部。 作者在书中明确指出, “青春期最重要的事是自我整合”。 在成年之前,我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完成了自我整合后,我们才会把精力从自我转向外界,也才开始把自己和他人相联系。 然而,在读书阶段,不少学生都只顾着考试,忽视了对自我发展的思考,自我整合也就被延迟了。 这就是为什么如今有这么多大学生无法适应社会,他们的内心仍停滞在自我关注的阶段。 而仍未完成自我整合的人还会特别在意“面子”这件事。他人的三两句评价,也能激起他们内心的千层浪。对此,作者解释道,这些人在成年后,由于不能把注意力从自身投向外界,也就难以理解他人,变得十分小家子气。 因此,要发展自我,我们首先得完成自我的整合。 当我们学会把目光从自身投射到外部世界,我们就能够理解并体察别人,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巨婴”思维。 二、从依赖到自信 我们做人得有自信! 且慢,自信为何物? 有人会说,自信就是在演讲台上慷慨陈词。 也有人会说,自信就是遇到困难不慌不忙。 然而,作者强调,这些都只是自信的外在表现,却远非自信本身。 很多“巨婴”型的学霸也是能言善辩的,但在本质上,他们的内心仍无比依赖自己的父母,在生活当中无法做到真正的自信。 因此,本书告诉我们, “自信真正的意思是,觉得自己是可以被信赖的”。 这句话的潜在含义有两点, 一方面,自信是一种自我感觉,另一方面,自信需要清晰的自我认知。 很多时候,别人夸我们两句,我们便沾沾自喜,心中涌现出莫名的“自信”。但是,这种“自信感”始终像是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毫无实力支撑。要知道,真正的自信并非来自他人,而应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换言之,别人觉得我们很牛,但我们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 这就涉及到自我认知的问题。一个人如何才能觉得自己可以被信赖,首先得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否则,有时就连我们也都觉得自己不靠谱。 身边就有一位朋友,拥有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她愿意任劳任怨,甚至委屈自己。但是,等到真的有人由衷地称赞她时,她又觉得自己没这么好,不值得别人喜欢。 可见,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无法客观认识自己,而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又谈何自信呢? 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就只能如寄生虫一般依附于他人而存在,即便岁数已迈向成年,但在思想上仍是需要寻找依靠的婴儿。 因此,要摆脱“巨婴”所固有的依赖性,我们必须建立真正的自信。正如作者所言,真正的自信,是 “信赖自己在做事的时候,是一个有智慧且认真、负责、不轻易放弃的人”。 三、从逃避到面对 读书那会儿,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科目和不太擅长的科目。如果要平衡发展,我们理应合理分配时间,发展特长,弥补短板。 正如“木桶定律”所揭示的,总分就好比一桶水,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 然而,为了逃避自己讨厌的学科,不少人都选择了把大量时间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表面看来,他们很用功,但实际上,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并没有让木桶里的水变多。 可悲的是,很多人在成年之后,一遇到困难与挫折,仍然不自觉地选择逃避与推卸:读书的计划没落实,怪工作太忙了;减肥不成功,怪零食太诱人了;工作项目进展不顺利,怪同事没配合好自己…… 但是,“甩锅”恰恰是“巨婴”的思维,选择逃避的人是无法走向心理的成熟的。 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成熟意味着“能做出有意识的选择,并且能承担结果”。换言之,一个人要变得成熟,必须学会承担责任。 一旦习惯以各种借口来合理化自己的错误,我们也就逃避了自己应有的责任。这样一来,我们就如温室里的花朵,终日见不得风雨。即便舒适圈能带来一时的安逸,但内心的恐惧也终会让我们的心凋零。 遇到困难与挫折,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焦虑。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我们应该摆脱“巨婴”所惯常选择的逃避与推卸,勇于面对生活中的风浪,在风浪中锻炼自己的心理韧性。 写在最后: 本书最打动我的一句话便是: “人生永远都会有选择”。 只要能认清自我,积极向前,我们的人生就一直都是可塑的。 想要尽早摆脱“巨婴”思维,就请翻开《可塑的我》,这本书将为你指引一条自我成长的路。

怎样摆脱巨婴心理咨询师

198 评论(13)

时间不等人了

最近因工作需求,又开始写稿件,已经好久没有正式写过一篇稿件了,更别说是一个品牌新品曝光的稿件,忐忑之余,我想到了书剑笑,我一直很依赖的一位前辈。 刚发文章过去给他,他说还行,比两年前进步好多。两年前的自己是怎么样的,记忆已经是很不清晰,只是记得当时实习工资很低,在写稿件赚点小费,之后在一个文案交流群里认识了他,后面经常依赖他帮我改稿件,他脾气很好,也很耐心。但其实那时候的自己很不自信,自尊心也强,玻璃心。每次写稿件都特别不自信,很怕别人批评,也很怕退稿。后面偶然的机会,跨界成为文案,但依旧在职场中小心翼翼。这一系列都源于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随着社会的历练,也在逐渐变得耐压,坚强。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思想的改变,个人觉得心境是会受限于思想的。我身边很多女孩很多事情为了显示自己娇弱,不愿意去做,也不想去学。我曾经多少也有些受影响。直到近期看了一本书,此书也是书剑笑推荐的,叫《刻意练习》,大意讲述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变成你一种能力。受此思想影响后,做事情不会自怨自艾自己的天资,只会检讨自己的不努力,心中也会有一股信念,做不好的事情会通过反复练习做好,便也不会惧怕。这种思想的转变映射在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会让人变得积极、上进、有力量。我开始学习专业工作知识,零碎时间捡起英语学习等,一系列的坚持,付出是会有回报的。我能力和技能的增强,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我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自信的原因不仅是规避事情本身的满意度,也是在规避对该事的认知度。 其实巨婴心理是很多事情不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依赖,懒惰,不爱学,不上进的特点击垮人的意志,让人止步不前。只有当你思想上克服这个巨婴心理障碍后,你的行动才会跟的上。当然,这与每个人的意念、思想、积极程度有关。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有些往往要经历一些弯路,让心理慢慢接受这样的的意识教育,才会诚服这样的思想理念,才会去做出改变。每个人的路注定不一样,有人路可以复制,但思想复制不了,在路上,慢慢参悟,日渐前行。

204 评论(9)

princefrank

努力培养完整独立意识雪峰自洽是修炼的至高境界,要达到自洽,必须要有完整独立的意识,一个修炼者要不断培养完整独立的意识,当自己的意识不再被同类者的意识所影响和左右时,意识上就达到了自洽,就是如来了,生命最美妙的帷幕拉开了。 矛盾、冲突、烦恼、痛苦、焦虑、忧愁大都来自意识的不完整和不独立,也就是说,当自己不具备完整独立意识时,就会左右为难,就会举棋不定,就会冒险莽撞,就会矛盾冲突,就会烦恼痛苦,就会焦虑忧愁。 遇到一个问题,自己不知道怎么办,去听从他人言说和建议,很容易造成困惑和伤害,甚至走上歧路,这是因为自己不具备完整独立意识导致的。凡事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知道如何做,就很少遗憾和追悔。 对外界的依赖心越强,越是被外界的意识所影响和左右,自身就越被动,自身越会成为其他意识的奴隶和附庸,如此,就找不到自己,如来自性将被淹没,不要说成仙成佛,做人都很难,人生怎能不痛苦? 奴隶和奴隶主的不同在于奴隶没有自己完整独立的意识,而奴隶主有自己相对完整独立的意识。有句口头禅叫“听人劝,吃饱饭,”这是奴隶主对奴隶诱说的一句话,也是有相对完整独立意识的人对那些缺乏主见,凡事拿不定主意的人说的。 固执己见,一意孤行,顽固僵化,死守教条并不是具有完整独立意识的表现,所谓完整独立意识,就是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宇宙观符合上帝之道,在此基础上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人生旅途上的一切事务而不受他人意识的左右和影响。 那么,如何培养完整独立的意识呢? 一、明晰宇宙、生命、人类的起源及其运行变化的趋向; 二、明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及生命的原理和演变程序; 三、大略地了解道的特征和运行机制包括因果律正负能量之和为零律等宇宙法则; 四、知晓上帝之道的主要内涵; 五、大约地了解空间的含义和奥秘,尤其是20个平行世界和36维空间; 六、明白什么是反物质,哪些属于反物质范畴,反物质的价值和作用,反物质世界; 七、明晰自己的现状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八、俯瞰人类社会,明晰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其机制的利弊。 不完成以上八大课程,一个人是不可能培养出完整独立意识的,独立意识可能会形成,但不具备完整性,不具备完整性的独立意识是有缺陷的,是容易走极端的,也是盲目的,更是有害的,因为它很容易导致自己专制和独裁。 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完成了以上八大课程,即可头脑清晰,凡事就有主见,事事知道如何处理,大千世界不再纷繁复杂,人生旅途不再迷茫艰难,生命之路不再循环轮回。 人一生受到的伤害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的,而直接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完整独立的意识,人与人意识上的冲突是人生最大的困惑和麻烦,要减少这个困惑和麻烦,首先自己要有完整独立的意识,其次要尽可能摆脱他人对自己意识的影响和控制,最后做到天人合一与道合一完全的自洽。 生命禅院是人类最后的课程,完整领会了生命禅院内涵的禅院草个个已经站在了人类智慧的峰巅上,没有什么人再能引导你们,因为你们已经逐渐具备了完整独立的意识,你们知道路怎么走,事怎么办,即使我这个导游,也不会更多地影响和左右你们的意识,因为我们逐渐变得一样了,同频共振了,和谐了,不再存在相互影响和左右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说我只是个导游,不是什么大家的师父或人类救世主的原因,因为最终我们是平等的,也是相互独立的。 期望大家努力培养和尽早形成自己的完整独立意识,摆脱他人意识的束缚、桎梏和控制,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34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