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叫小猪
考心理咨询师的想法是挺好的,心理咨询师可以达到的好处有两点,可以更加明白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让自己心理健康,也帮助别人明白和理解心理健康的方式,即自助和帮人自助。
从学习上来讲,这是有益无害的,如果是想考了之后从业,这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并不是考了证就可以上岗挣钱的职业,毕竟,你面对的可能是真正的病人。
心理咨询师的学习,一般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知识理论和实操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个阶段,一般1-2年可以基本了解,看个人学习情况,这也就是你说的考心理咨询相关证书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进入实习需要督导和个人案例实战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看个人学习情况,一般是1-3年,基本是没有收入,需要给督导付费的阶段。
所以,你如果不是真真的对心理咨询这个帮人自助的职业有兴趣的话,是较难沉淀下去,成为职业心理咨询师的。

suibianlaidian
考心理咨询师肯定是有用的,但是考证只是从业的第一步,证书只能做为你从业的敲门砖,想要成为心理大师还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实操案例经验。同时心理咨询师的高时薪确实名不虚传,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会随着你从业经验的不断丰富而不断上涨。
猪妈妈1964
心理学本科毕业,现在在做游戏策划,非常不后悔。高考后第一志愿手选的P大心理。类似于一见钟情的感觉吧,看到这个专业后,感觉其他专业都黯然失色了。本科四年不仅对心理学知识有了一些浅显的理解,对科研有了基本的体验,也跟着必修课程和双学位涉猎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数学、统计、编程方面的内容。大四申请出国读PhD失败,误打误撞来到了深坑的游戏行业,做起数值策划。在这个岗位上,我既能用心理学知识对玩家的心理和认知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又能利用较好的数学基础对游戏进行数值的宏观调控、微观计算,还能与程序员良好沟通,甚至对运营数据进行一些统计分析。许多朋友觉得学心理做策划很不搭边,其实是他们无论对心理学还是游戏设计都了解不足,我觉得这个搭配简直绝妙。现在我做着自己从小就梦想的工作——游戏设计,能够或多或少地用上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拿着比其他行业的同龄人略高的薪水,并且较好地管理自己的心态、得体地与他人交往。我还奢求什么呢。回过头来,所有人问我,学心理学到底学到了什么,我会说:学到了如何理解他人,接纳自己。这是我上大二时敝系一个老师办讲座时的题目,言犹在耳。职业技能什么的,都可以在工作中精进。但我觉得,能够尽力体察他人的情绪、形成良好沟通,并且也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真的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相信学心理的童鞋们都懂的。
杰克贝老师
有用处的!如果想要从事心理咨询师行业那么考一个证书用处还是很大的!
国家在2017年9月15号取消了国内心理咨询师2级和3级的考试,因为只学理论知识,也没有报考门槛,拿证的人只有一个证书,不具备心理治疗能力。
没有含金量,国家因此取消了2、3级,现在统一报考的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心理咨询技能证书,这个是参照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的考核,而且更加注重实操技能的培养,理论实践相结合,保证证书的含金量,之前的二三级的教材就是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的,现在报考门槛高,对学历专业都有要求,同时没有个人报名窗口,必须经过官方指定的教育学校专业培训,修够学时之后才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
报名学员修够学时以后就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每年,3月 6月 9月 12月 四次考试 !
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
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
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
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
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
1、普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异常心理学
5、健康心理学
想要了解心理咨询师报考可以看下这篇问答!
maggielj520
在一所乡镇级普高做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快满八年,那么长又那么短,后悔与否随年龄有所变化。刚工作一两年,觉得自己要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充满信心与进取心,当然略有小成。同时也极度没有归属感和本不该有的委屈,因为所有人都用羡慕的眼神看你,因为课少有双休,似乎你不能再有任何不开心不快乐,否则就是你太不知足。也是因为归属感和不被理解的一些问题,加上一个人在咨询室快闷坏了,不入学校主流,便开始萌生后悔之意,大概是在工作三四年。后悔更来自于比较,与曾经的高中同学比,与同学校的其他学科老师比,既没有人家薪水高,也没有人家地位高,曾经以为的“这是和心灵打交道”的功德无上的自豪感瞬间被击垮,因为别的老师总有很多学生惦记而我却寥寥,再工作五六年后,开始结婚生子,于是工作更被耽搁,学心理学的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比一般人更纠结,老怕一不小心就误了孩子的成长。话到现在,似乎都很消极,其实,我以前也打击了一个正要研究生毕业的心理人,想想真是罪过。再来看好处吧,虽然教育孩子更纠结,但也会更懂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教育孩子时还不至于束手无策。对自己而言,一方面会因为关注自我太多而忽略掉外部的客观世界,一方面也会更了解而试着让自我成长。看待食物时似乎会更接纳和包容。现在工作八年的我,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太强烈的后悔之意,未来如果不是现实迫于无奈我还是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