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的老头
首先我们来说一个住别墅的人幸福还是打扫别墅的小时工幸福,谁也没有准确答案。尼采曾说:“从根本上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极其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像他现在所是的个体。他明白这一点,可是他把它像亏心事一样地隐瞒着——为什么呢?因为惧怕邻人,邻人要维护习俗,用习俗包裹自己……成为你自己!”
如果你仔细观察每个行业里脱颖而出的人,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三种共同特质,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简单来说他们有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的发展,而决定我们思维方式的又是价值观,直接影响价值观的就是教育。
理性思维是如何决定我们生活的?这里举2个例子,很多姑娘咨询我感情问题的时候都会说到婚礼,而婚礼又暴露出了跟伴侣的问题。这从侧面说明,我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不够谨慎,而对待婚礼又过于谨慎,造成很多问题在准备婚礼的时候暴露出来。我每次在公众号里分享书单,都会有人问在那里能买到,买全所有书,可是当我把购买链接直接放到文章里的时候,又会有人觉得我写书单是为了卖书而放弃购买,甚至放弃阅读。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正常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形成过程是以知识为基础,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确立价值观。可有的人价值观并不是通过自己思考形成的,而是被填充灌输以及习惯成自然形成的。然后把这当成自己的行为标准。这种直接后果就是上了大学发现不是自己想学的专业,工作以后发现从事的不是自己的理想,结婚以后发现不是真爱。在人生选择上我们很难借用别人的决定,只能谨慎的活成自己。
在接下来针对5个重点的书单里,我会针对成人(自我成长)和亲子教育(家长)分别推荐书籍,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
【挫折教育】
我们不能决定结果,却可以选择面对生活的情绪。
《抗压力》
比学历和智商更重要的“抗压力”锻炼法,日本商业精英首选抗压指南。你需要做的不是一味积极乐观向前看,而是掌握在逆境中直面消极情绪、应对压力的技巧。本书作者久世浩司从他在世界500强公司宝洁的多年工作中总结经验,提出了在著名商学院里也无法学到的道理——“抗压力”的重要性。他针对现代人容易遇到的种种压力来源与情况,提出了培养抗压力的七大实用技能,这些诀窍也是他在日本积极心理学学校面向大众进行培训时教授内容的精华所在。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台湾心理咨询师和亲子教育专家童利菁告诉我们:停留在出现问题的思维水平上,不可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不挖掘孩子拖延背后的心理因素,“催”只能让孩子更慢,父母更抓狂。其实,每个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他们也担心做不好招来责罚,影响自己在父母和老师面前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削弱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力。
本书从儿童情绪科学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孩子焦虑和恐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拖延问题。这样,大人才不会为孩子抓狂,孩子也能健康开心地成长。书中所有的诀窍,都是亲子沟通的重要跳板,让你和孩子的感情更加亲近,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危机教育】
这点说白了就是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或者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比如有的人强调自己颜控,有人强调自己有懒癌,有人强调父母从小惯着什么都不会。这几年流行把这种情况叫“巨婴”,可惜进入了社会,不比在家,就算你叫巨婴,也没人真把你当孩子哄了。
《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
以重新定义成功为基础,以心理学为展开思考的工具,不提供可复制的成功模板,只为鼓励你探索成功的多样性。本书将使你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擅长的技能,探求真正的兴趣所在。在积极的自我管理过程中,你将学会合理规划时间与金钱的技能,精进沟通技巧,灵活应对他人建议,有效处理负面批评。阅读本书,你将摆脱不加思辨的从众心态,不再为既定的社会规则、等级观、价值观等所束缚。
《优秀的绵羊》
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以《精英教育的劣势》为开始,论述了“优秀学生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危机教育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思维”,“考试思维”,几乎每个人都要从学生转变为职员,大多数工作又都注定没有“结果”,危机教育讲帮助职场新人度过这个过程。
【视野教育】
视野的拓展光靠一本书是不够的,所以在视野教育的书单里,我建议大家选择能够让人有更广阔角度的书,也就是能够看得更高的地方。
《地理学与生活》
北京大学地理系前主任王恩涌教授说“地理学是研究世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学科,只有对这两种环境有所了解,世界上的人们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共享幸福。《地理学与生活》既是一本优秀教科书,也是一本优秀的科普著作,值得一读。”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在被译成多国文字的地理学教材,在中国没有被广泛采用,我想如果我在高中时,学校用这本教材,可能我会对世界有不同的认识。
《长长的小百科:大世界、小世界》
是法国著名出版社瑟伊(Seuil)的人气儿童科普系列之一。
它将“事物认知”与“视觉开发”巧妙地结合,通过精美的手绘图和好玩的翻翻折页画卷,引导孩子认识6个大洲中276种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风土人情。孩子可以边玩边感受世界之奇妙,培养观察力、专注力和艺术感知力。
【远见力教育】
远见力教育,其实也是一种逻辑的教育,举个例子,我们一家因为我公公过生日,去南锣鼓巷吃晚饭,一位老太太看我抱着小女儿说“你带这么小的孩子,千里迢迢来这里旅游干嘛?”可实际我当时穿着拖鞋,谁会穿着拖鞋出门旅游呢?这就是洞察力和逻辑的缺失,连这么小的事都判断错误就不要提更大的人生规划问题了。
《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 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
理解未来就是理解趋势。须知,趋势有硬趋势和软趋势之分,硬趋势是未来的定数,软趋势是未来的变数。本书的主旨便是对这两者加以区分(周期性和线性)。本书首次公开作者精准预测的逻辑,以理解未来的7大原则构建“远见力”。
《逻辑狗》
原名LOGICO,是一种思维升级的系统训练学具。战后德国一些思想活跃的早期教育专家和教师,尝试以一种新的学习手段和方式来改变传统的学习体制,以启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以及个体思想水平的发展,并为此组成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
【爱的教育】
你与伴侣之间的关系越亲密,就有越多无法表达和压抑的情绪浮出水面。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有一段很糟糕的经历,糟糕到你都麻木了——直到你看到一位朋友或是亲属,便立刻嚎啕大哭,搞得你两都特尴尬。因为这种被爱着的感觉让你感到很安全,所以才会将内心的情绪释放出来。
《如何在爱中修行》
指出了我们在爱中常常会犯的一些基本错误:不表达感情(怕被伤害或是怕失去),不表达需要(觉得说出自己的需求很丢脸,而且希望对方能够“猜中”自己的心思),其结果往往是让自己遭受加倍的伤害与误解。本书的目的在于教导我们如何用爱来完善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从而提升自己对爱的把控力。
《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的太多》
妈妈们的育儿焦虑大都来自于追求完美。但是世上没有完美的妈妈,只有足够好的妈妈。本书就是以著名的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的“足够好的妈妈”(即“60分妈妈”)为理论基础,结合作者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以及大量的亲子教育咨询案例,从不同的侧面阐释60分妈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书中倡导的“你现在能给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有原则地管教孩子”“为爱做减法”等理念能够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原则、会示弱、能放手、不强求的好妈妈。
教育家朱天衣女士在《朱天衣的作文课》中写到“在现今的环境里,阅读习惯绝对是需要培养的,有太多更容易、更好玩的事随时取而代之,像电视、电玩、漫画、网络游戏等,阅读较之于它们是需要更多的脑力、精神才行,以人们好逸恶劳的天性来说,阅读容易变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牺牲者,所以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加倍的耐心与恒心。”
我们在督促孩子写作业时,不妨放下手机,拿起书,给自己一个换个方法了解世界的机会。
最近公众号后台有位单亲妈妈留言问我她现在努力是不是晚了,来不及了。我的回复是“只要有能力,幸福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汉武帝的母亲王娡生了两个孩子以后,被夫家休妻,再婚嫁给了汉景帝。”很多人之所以压抑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工作不称心。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他们学会压抑自己的感受,干完活就算了,就像学会如何在糟糕的婚姻中生活一样。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不满意,是因为你没有采取让自己满意的行动。
行为科学管理学家石田淳在《从行动开始》一书中反复强调“最重要的是结果,而能够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与意志力无关。”每天看各种价值观输出的文章,不如真的去实践个什么事,通过科学的行为学管理,让自己有个一技之长。我家亲戚有个快60岁的时候,考了驾驶证,没事就开车到处玩,最近跟她聊天,说起她快70岁了,过了70岁就不能开车了。我说学了车本才开10年车,太亏了。她说“开了10年就不亏,要是65学,才开5年。这人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越拖约亏。
正常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形成过程是以知识为基础,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确立价值观。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大家的日常用品越来越贵,我还是忍不住泼个冷水!不管是“对自己好一点”还是“生活品质决定生活质量”,不管是“奢侈”还是“轻奢”都要根据自己的赚钱能力来,悠着点。毕竟不管你看的文章价值观有多对,作者都不会替你还信用卡。10年后的你是由现在的你决定的,请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飞天之梦想
人的一生太短,光阴转瞬即逝,我们每天奔波劳碌,是个人都会有累的时候。人的一生太长,多少人在生命中来了又还,那些在不同时段陪伴在身边的人,有的是匆匆过客,只能携手一程;有的血脉相连,风雨同舟,相伴一生……
生活疲惫,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人在乎。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在乎你,看这三点:
在乎你的人,不会嫌你穷。
邻居小志买房那年,钱不够,首付还差不少。倒是有几个有钱的亲戚,但是张不开嘴。以前小志母亲生病时,不是没找他们借过,可一个个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逢年过节再见面,总免不了尴尬。几位长辈每每拿钱说事儿,暗讽小志没本事赚不了大钱……或许,有时候血缘真的代表不了什么吧。想起之前受的气,小志就不想再求他们。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一位老同学主动送来了几万块。从前他们毕业之初曾一起打拼,后来那位同学发展得更好,比小志更有钱了也更忙了,两人分开后就联系越来越少了。没想到,他听闻小志要买房的消息后,竟还怪小志怎么不主动找他。小志开玩笑:“我这不是张不开嘴吗?怕你现在有钱了,就不记得我这个穷朋友了!”他回答,虽然现在没空联系,但一起奋斗的那些回忆是用钱买不到的。虽说现在有点积蓄了,但他反倒羡慕小志啊,回家乡发展压力小了不少。“钱不急着还,什么时候手头宽裕了再说!”
在乎你的人,关心的是你过得好不好,生活上有没有什么难处,自己能不能帮上忙。而你穷也好,富也好,他们并不会因此看不起你,或是想通过你获得任何好处。真正的在乎你的人,珍惜的是你们曾经共同的回忆,一起吃过的苦,一起欢笑的时光,这些都是没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在乎你的人,再忙也会主动联系。
同事小Y有过一个前男友,刚在一起时如漆似胶,可没多久就异地了。不在一个地方时,每次总是小Y主动给他打电话发微信,每次临睡前,也总是她主动发起视频聊天。而那个前男友,不仅不主动联系,还常常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视频聊天也总是拒绝。小Y一开始还相信他说的,因为忙嘛,而且不喜欢用社交软件,更不喜欢主动。“感情里总得有一方比较主动吧,既然他不喜欢主动,那就我主动吧。”可是小Y却在无意中发现他在其他女生的朋友圈自拍下点赞评论,语气暧昧,“没空回我微信,却有空评论别人的朋友圈!”所以啊,不是不喜欢主动联系,而是不想和你主动联系。而真正的爱情里,哪有什么不想主动。在乎你的人,再忙也会想要联系你,哪怕抽出一分钟的时间给你打个电话或发个信息。也许有些人本不是细心周全的人,但是一旦在乎起一个人来,就会想要嘘寒问暖,不在你身边时,都想知道你的消息。如果你的短信ta不回,电话ta不接,不是ta太忙,不是ta记性差,只是,ta根本没那么在乎你,所以无论你多主动,ta都装傻充愣,不动声色。
如果你的身边有这么一个人,无论何时,都跟你分享生活的点滴,无论何地,都向你探听生活的近况,似乎ta整天无所事事只联系你,从来没有忙碌的时候,要知道,不是ta很闲,而是在那个人心中,其他事情都没有你重要。
在乎你的人,不会眼睁睁看你犯错。
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生活中,多少次我们被世事纷繁蒙蔽住了双眼,分不清身边的真真假假。有些人见不得你好,于是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给你的人生道路使绊子。而那些真正在乎你的人,不会眼睁睁看你往火坑里跳,他们会想方设法说服你,或许有时令你不解,但背后却是良苦用心。所以要擦亮双眼,有时候,甜言蜜语未必是真心,刺耳的劝诫,或许才是在乎你的人,向你表达爱的方式。有多少人,在父母的苦口婆心下极不耐烦,待到摔了跟头,才感慨,早知道还是听父母的话。这个世上,或许再也没有比父母更在乎我们的人了。他们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几十年生活经验的总结,每一次劝诫,都是为了给儿女人生道路上减少几个障碍。因为在乎,所以不想眼睁睁看你一错再错,你的幸福快乐,才是他们最大的期盼。有时候,父母的话不一定是对的。他们一日日老去,一天天和这个时代脱节。你总是觉得,父母越来越不能理解自己,所以他们的话也不必听,跟着自己的感觉生活就够了,对不对?但永远不要忘记,小时候,是父母教你如何认识这个世界,他们为你遮风挡雨、披荆斩棘,才有了今天的你。或许他们的建议越来越不值得采纳,但这其中都是包含着深沉的爱。因为爱你,所以在你犯错的时候提醒,因为在乎你,才希望你好。千万不要为了其他人而伤害最亲近的人,因为其他人或许正巴不得你犯错后跌落谷底,而父母,永远是最在乎你的。
人生匆匆,我们的一生中,身边都充斥着各种人,朋友、爱人、亲人,不是所有人,都有义务永远考虑你的感受,关心你的冷暖。所以啊,珍惜那些还在乎你的人吧,没有他们,生活该失去多少温暖。愿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同你立黄昏,愿你一生有人在乎,别等失去才懂得珍惜!
暖心治愈每一天 微信公众号【卡娃微卡】 ID:kawa01
轻松小绿植
情感机构不是那么靠谱的,因为有很多人在婚介中心,或者是那种网上的情感机构,然后刀遇到骗局,所以一定要提醒,小心一下。还是通过亲人或者是朋友去介绍自己的情感比较合适,因为很多陌生人会隐藏自己的病史呀,自己的。相关的一些缺点呀,肯定不能告诉你,会欺骗你的,小心点吧!
摄氏三十八度
真正要想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认为主要有三个途径:书籍、社会、思考。
1.书籍。
应该重点阅读三类书籍:
第一类,历史资料。
历史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读史可明智,可知兴替。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读懂了历史,善于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才能深刻体悟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二类,时事热点。
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事件、人物及有关情况,也是我们必须随时关注的。了解这些时政方针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也就了解了关系国计民生、经济政治的重要事件和政策。
第三类,文学作品。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一部形象化的社会历史教科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典故、古语、诗词,以及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
2.社会。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最实用、最深刻的知识都是从社会中来的。因此,我们除了多读书以外,还需要从生活、社会的细微处仔细观察,为知识储备做更充分的准备。如果只是一味同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最终有可能变成“纸上谈兵”,只有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
从社会中获取知识,一个重要的方式是观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有观察才能有发现,有新发现才能增加新的知识和见闻。时常关注各方面的人和事,单位内外、国内国际,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能汲取越来越多的知识。
3.思考。
多去思考才能参透事物的本质,才能提炼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观点,才能在应用的时候更得心应手。不然,就会变得老生常谈,人云亦云,没有真知灼见,讲话枯燥乏味。所以,不论是自己读书还是听别人谈论,都要学会思考,对一些错误的、过时的言论和思想要坚决摒弃,做一个真正见识广博的人。
知识的获取与丰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持久累积的过程。不要期望看了今天的报纸新闻,知识就算丰富了;读完了一本名著,内涵就增加了……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要想达到知识丰富、内涵丰富的境界,需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把对知识的追求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