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2

xiaotian0001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法院家事庭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hirleycci

已采纳

3楼。3月13日,绍兴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唐学兵共同为绍兴市中院家事诉讼中心揭牌,省高院民一庭庭长俞少春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市妇联列入了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联席会议主要成员单位,一同参加仪式和新闻发布会。市中院家事诉讼中心设有心理咨询室、儿童游戏区等温馨场所,法庭以圆形围座的形式设置。当天,家事诉讼中心的家事审判法庭开审首个案件,绍兴市妇联指派了当事人所在街道的妇联主席金惠芳和心理咨询师王建红作为“家事观察员”参与庭审沟通调解。

法院家事庭心理咨询师

351 评论(13)

樱花落雨

是的,按道理来说,确实是这样的,国家法律层面是规定从业心理咨询的工作,必须要具备从业资格证书。不过,自从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被取消之后,心理行业变为了“非准入行业,”所以这一规定也就有所变化啦,现在的心理咨询行业内并没有明文规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必须要具备什么样的证书。也就是说,你本人如果具备多年的实践经验,即使没有任何证书加持,你也可以去从事工作的。但现实中往往具备经验的人很少,所以用人单位招聘专业人才的时候,往往需要我们持有心理咨询师相关证书,作为筛选人才的第一道程序。那么我们普通人想要去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话,目前来说,还是需要有一张证书作为敲门砖的。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颁证机构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我们可以对比颁证机构的背景,以及行业内对于该证书的认可度去判断该证书的报考指数。一般来说,国家级颁证机构是具有权威性和认可度,而一般的社会组织颁发的证书在行业内是完全没有认可度和权威性可言的

86 评论(8)

阳光白龙

最高法发文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设置不超过3个月的冷静期。

冷静期内,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开展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工作。冷静期结束,人民法院应通知双方当事人。

也就是说,在最长3个月的时间内,法院暂不作出判决,一切等冷静期过后再说。

焦点1

冷静期主要针对冲动型离婚

就离婚冷静期的问题,多位从事家事审判实务或研究的法官、律师和学者都将冷静期的适用指向冲动型离婚。

早在2016年,最高法就开展了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出台的意见中提到,要在诊断婚姻状况的基础上,注意区分婚姻危机和婚姻死亡,积极化解婚姻危机,正确处理保护婚姻自由与维护家庭稳定的关系。

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该院未成年与家事审判庭负责人郭婕告诉新京报记者,冷静期主要针对危机婚姻中的冲动型离婚,尤其是有未成年子女的,但具体适用也要依案件情况而定,“对法院而言,判决离婚很简单,但后面涉及很多问题,比如子女问题。大人一冲动离了,孩子怎么办?”

曾任最高法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的杜万华之前提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百分之七八十都来自离异家庭。希望更多的夫妻能谨慎对待离婚,结婚是大事,需要慎重考虑,离婚更是如此。

据民政部统计,我国离婚数已连续14年增长,自2002年的万对增至了2016年的万对;2017年上半年,全国有558万对夫妇结婚,同时有185万对夫妇离婚。

法国、韩国、英国等国家都用不同形式和名称对冷静期制度作了规定。如在英国,当事人离婚也有法定的反省和考虑期间;韩国则设立离婚熟虑制,离婚双方要经过熟虑之后才能到法院办理相关手续。

焦点2

冷静期适用范围等仍待明确

在上述受访人看来,最高法此次出台的明确规定,是对此前各地法院试点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同时也为这项制度提供了依据和指引,有利于下一步推广。

但在推广使用的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陈微说,任何法律制度的设定都有其背景和前提,冷静期最重要的是不能滥用,对于本应该及时判决离婚的案件,法院以冷静期为由不作判决,可能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在适用过程中,不能随意扩大范围,要考虑案件适用的“度”。有些案件已经不适用冷静期,就不要生硬照搬规定,“使用要灵活,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最怕的是机械司法。”

陈爱武也提到了同样的问题:“司法实践中有需要时可以使用,但必须经过当事人双方同意,不能违背其个人意愿,法院更不能‘一冷了之’,冷静期内要有所作为和跟进,才能让这项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来自实践部门的法官郭婕感触更深。虽然已经明确最长不超过3个月,但冷静期的适用范围还没有明确标准,这首先不能成为法官办案拖时间的手段;也不能把冷静期通知书发出去就完事了,后续工作要做,而不是让离婚变得更难。

此外,涉及案件审理程序的问题,冷静期是否要在案件审限范围内扣除?冷静期内法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做,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这是否要纳入员额法官的绩效,如果没有科学考核,是否会影响法官的工作积极性?涉及专业配套,冷静期内要发挥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人员的作用,其专业水平如何确定和保障?其经费如何安排?

在郭婕看来,冷静期制度的这些相关问题仍然待解,但从事了多年少年审判和家事审判的她说,也希望冷静期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10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