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飘自落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又称卢伽雷氏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1969年起任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科学杰出成就研究员。1972-1975年先后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部进行研究工作,1975-1977年任重力物理学高级讲师,1977-1979年任教授,1979年起任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其间,197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4-1975年为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费尔柴尔德讲座功勋学者。1978年获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无法找到边际,这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无法找到边际一样;时间也是有开始的,大约始于150亿到200亿年前。1988年获沃尔夫物理学奖。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三个手指。1、 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 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1988年写成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至1995年10月该书发行量已超过2500万册,译成几十种语言,中译本也已出版。著有《空间-时间的大比例结构》(1973年与人合著)、《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百年评论》(1979年与人合编)、《超空间和超重力》(1981年与人合编)、《宇宙之始》(1983年与人合编)、《时间简史》(1988年)。1990年与结婚25年之久的妻子简·怀尔德离婚。1995年9月16日,与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结婚。2007年 霍金与露西吉高佛尔德合著的儿童科幻小说《乔治通往宇宙的秘密钥匙》于9月6日率先在法国出版发行。这本书是霍金写的第一本儿童读物,霍金在书中向儿童解释了自己关于时间和宇宙方面的学说。 2009年8月12日 获得自由勋章!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笨丫头19868
近20多年来,一位名叫理查德·海科的作者走访了十几位知情人,并查阅了上千份有关胡佛的文件,日前终于写出一本揭露胡佛权力秘密的新书《傀儡王:J·埃德加·胡佛的秘密一生》。 1924年,当时还是一名司法部年轻律师的胡佛被任命为FBI局长,没有人会想到,他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48年。在那48年里,美国换了8位总统,16位总检察官,但FBI局长却始终名叫J·埃德加·胡佛。他所拥有的权力是之后任何FBI领导所无法超越的。 理查德·海科在书中写道:“胡佛知道怎样保守秘密,这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他不仅知道这些秘密,而且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知道哪些秘密。”“没有一位总统敢解雇胡佛,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来说是最大的恐吓。”
小怪兽的小胖兽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爬下了,再也不敢不前移动半步。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品嵊红木
1、 富商之富
有一个故事讲,一位富商花费巨资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董、字画以及各种珍珠、翡翠等,为防失窃,他安装了严密的保安系统,平日里很少进去欣赏,只当成个人财富的一部分用来炫耀。
有一天,富商突然心血来潮,决定让大厦清洁工进去开开眼界。清洁工进去后,并未流露出艳羡之色,只是慢慢地逐一浏览,细细地欣赏。待步出厚厚的铁门时,富商忍不住炫耀说:“怎么样?看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不枉此生了吧?
那个清洁工说:“是啊,我现在觉得与你一样富有,而且比你更快乐。”那富商大惑不解,面露不悦。“你所有的宝贝我都看过了,不就是与你一样富有了吗?而且我又不必为那些东西担心这担心那的,岂不比你更快乐?”富商当即无语可对。
感悟:
快乐如同宝藏,你关上门,则快乐无法流向你;而当你敞开心门,快乐、富裕和真正的自由,便进入你的心中。
2、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有一位专家,利用几年的时间,对四十八个国家进行调查。调查的课题是关于快乐。他想,日本人平均寿命岁,长寿年龄居世界前列,如此延年益寿,一定不缺乏快乐源泉。
结果呢,真令人大吃一惊。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是冰岛,美国仅位居第十。翻开地图就会发现,冰岛位于欧洲北部的北大西洋中,离北极圈很近。这样一个阳光不沛,物质不丰,覆盖着冰雪的国家,竟然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
也许恶劣的环境,艰难的生存造就了冰岛人友爱、坦诚、善良的心地,也许快乐的因素各种各样,但至少有一点可以断定,快乐并非建筑在物质基础之上。
感悟:
快乐就像博大而又仁慈的太阳,不分贵贱地恩赐到每个人的身上。
3、快乐就藏在身边
小蚂蚁看见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而它却被人踩在脚底,不能飞,又弱小。多可怜!蚂蚁思前想后,伤心欲绝。谁知,蜜蜂和大象倒向蚂蚁来诉苦,要辛苦地采蜜,要吃力地搬运,日子不好过,做个蚂蚁该多好,自由自在地爬山过沟。蚂蚁终于懂得,谁都拥有快乐,快乐就藏在身边。
感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快乐,它就藏在你身边。快乐并不是别人给予你的,而是你本身就拥有的,如果你想得到它,你先要去寻找一种乐观的态度。
4、幸福此时就是这碗水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一起谈论什么是幸福。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乞丐。
七月流火,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感悟:
幸福本来就是现在。只有将一个个现在的幸福串起来,才有一生一世的幸福。
5、留得青山在
有一次,一个人打电话找心理咨询师求助。他说:“一切都完了,我完蛋了。我没有半文钱,我失去了一切。”咨询师说:“你眼睛还看得见吗?”他说:“看得见啊。”咨询师问:“你还能走路吗?”
他说:“还能走呀。”咨询师说:“你还能打电话,可见你一定还听得见。”“没错,我听得见。”咨询师说:“那么,我相信你所有的一切都还在,你唯一失去的不过是钱罢了。”
感悟:
当我们感觉绝望到极点的时候,只不过失去了一些身外之物——金钱、权利、荣誉,而我们还有足够的空气可供呼吸,还有足够的食物不致于挨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小遥CITY
霍金毕业于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和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并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1959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攻读自然科学,用很少时间而得到一等荣誉学位,随后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
1963年,21岁的他不幸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当时,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他只能活两年,可他一直坚强地活下来。
1965年,23岁时他取得博士学位留在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
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天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最后以爆炸而告终。
黑洞辐射或霍金辐射(包括de Sitter空间中的霍金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和热力学统一在一起,其为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
1973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量子引力论。虽然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成功的理论,但是它的一些特征已被发现。例如,空间-时间在普朗克尺度下不是平坦的,而是处于一种粉末的状态。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纯态,因果性受到破坏,因此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学、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80年以后,霍金的兴趣转向量子宇宙论,提出能解决宇宙第一推动问题的无边界条件。2004年7月,他承认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是错误的。
《时间简史》的副题是从大爆炸到黑洞。史蒂芬·威廉·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断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空间正是起始于此。理论物理学的细节在未来的20年中还会有变化,但就观念而言,已经相当完备。
英国当地时间2018年3月14日凌晨3时46分,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获得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参与了客串。2017年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
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术有望逆转工业化对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于消除疾病和贫困,但人工智能需要加以控制。2017年11月,霍金预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将变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岁。霍金逝世后,引发全球各界悼念。
参考资料:斯蒂芬·威廉·霍金-百度百科
魅丽无限
看过希区柯克编导的心理分析影片《爱德华大夫》,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情境,就是爱与直觉。影片固然是在向人们讲述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但我的感觉却是:最终还是 爱与直觉 洞悉了心灵深处的幽暗,启发出医生(假爱德华大夫)潜抑迷失的记忆,治愈了困扰他内心的多重创伤(误杀弟弟,战火,坠机,目睹谋杀),并帮助侦破了凶案。 影片一开始,医院的精神诊所内,美丽而严谨的心理大夫彼特森(英格丽。褒曼扮演)正端坐着办公。当因被童年阴影纠缠,憎恨男人而又不断去勾引男人的玛莉来到房间,两人间的一番对话及行为 耐人寻味……那是当一个咨询师以职业的态度,去面对一个因久治不愈,而对理论及疗法充满怀疑的求助者时,所经常引发的冲突。当男性大夫出现,对待不同性别时的神情转换,也隐约彰显出玛莉曾经有过的不幸经历。 其后,又进来了自以为杀了父亲,脑子被罪恶感攫住的患者干斯。刚好收到一摞信件的彼特森大夫,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 (一遍没看清神情),用剪刀去裁开信封。片中出现 刀光与嚓嚓声的特写,提升起观众的紧张情绪——以趋近干斯强烈的神经质体验。干斯问大夫要否帮忙,大夫谢绝了他,干斯于是神色怪异地转过背去……如果大夫 并不是有意,那么这场景提醒了我们:从事心灵工作须要多么小心;而如果说大夫是在借机作行为上的脱敏,那也让患者体验到了隔膜与不信任。 凡此种种,都在引导我们面对心灵职业的误区与悖论----治疗在于增强人的理性与控制;但绝对的理性与控制手法,将因缺少共情,而难以帮助到 在敏感素质下,理性容易被刺激得紊乱的病人。紊乱中的病人,更需要人性的柔情,以及适当的宣泄。咨询师也要会用普通人(男人、女人、父亲、母亲……)的身 份,而不光是大夫的职业身份,去面对患者。否则,玛莉还是会被她的梦魇缠绕,而继续勾引和挫伤男人;干斯 终有一天 会因负罪压力过重,而失去控制,刺伤医生。同时,他们也都挫伤了自己。 HeH5E]当前来接替院长职位,英俊潇洒的“爱德华大夫” (格里高利。派克扮演)出现时,无疑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这同样也影响到剧中人物的内心。心怀鬼胎的老院长,充满醋意的男大夫,以及彼特森情意的萌 动,等等,莫不表现得惟妙惟肖!来人其实是 因受爱德华大夫被杀的刺激而失忆,并在精神防御机制作用下,把自己幻想成爱德华大夫的医生。一开始,年轻的医生风度翩翩,身上笼罩着其个性魅 力,以及爱德华大夫学术上的光环----已经颇能打动异性的心。在受到“爱德华”的邀请,一起出去到周围没有“情结”的环境里游走一番,以及经历了两人间 内心的对话后,彼特森与“爱德华”在优美景致的感召下,双双迅速地坠入爱河(按剧中说法就叫:有事发生,无理可论,只感觉被击中)…… 但在随后的具体事务中,在与神经症病人接触时,以及对某些场景的反应里,“爱德华”的失态,让专业而敏锐的彼特森 察觉出了异常,并断定 “爱德华”的非真实身份——但这丝毫也不影响她对“爱德华”的爱。结合起后来 彼特森的老师----幽默睿智的老艾利克斯的那句话:“女人能成为最出色的心理分析专家,但一旦坠入爱河,就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病人。” 如果去掉“但”字,非对立地来看待这句话,也许可以说:阴柔是从事分析的最适合的品质,咨询师也需要向病人学习,能够放低自己的理性思维,促进体验,让感性的直觉得到充分的拓展。 在爱中,自我 让位于 博大与利他,思索 让位于 感受与直觉。这种可以区分正义与邪恶的直达感觉,能深入温良的内心;能促成关联的思绪;能捕捉狐狸的尾巴;能避开多次的险境……正是这种 直觉配合学识,爱恋加上信任,移情化解了阻抗,使彼特森大夫 协助有过 敏感而木纳童年的医生 解除掉精神防御,抚平了儿时烙在心头的犯罪情结,能够直面一生多次遭遇的惨烈情景,找回了真实的自我。爱情促成了彼特森大夫职业生涯中 最精彩的一场心理分析!情与智的结合,也打破了心理学理论上 大夫与患者间 双重关系的禁忌!当然这只是特殊的个案。从中我们应能感悟到,爱(不光是爱情)是治愈心灵创伤,以及提升生命的最佳途径----在爱中,紧闭的心灵之门 能够一扇扇渐次打开。包括嫉妒的艾利克斯老爹,也爱屋及乌地 施展了他高超的洞察、情境把控、以及析梦的能力。 Rk不经意间,影片的配乐也加深了剧情对观众的感染----轻快流畅的旋律让心灵感受到平和;婉转细腻的音符衬托着爱的浪漫;激越失谐的曲调反映出内心的 冲突;诡谲的声响提升起人们的悬疑与紧张。 撇开影片的过度典型化,以及对心理分析过程的过于简化的诠释,《爱德华大夫》仍不失为一部表现弗洛伊德理论 及其悖论的优秀之作。1944年的这部影片,已体现了某些行为主义的色彩,透射出正反辨证的思维,以及后来人本主义意识的萌芽。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 观察剧情的同时,也许不必潜心到剧中去搜刮多少独门的理论。在促使人们心灵康复与成长的过程中,相对于学识、阅历和思维,咨询师的爱心与直觉 显得尤为重要。在助人技巧方面,则可以借用剧中的一个词 并加以扩展,那就是:击中。
电风扇啊电风扇
关于心态的小故事篇:悲观与乐观 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哥哥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弟弟则像个天生的乐天派。在 他们 8 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夕,家里人希望改变他们极端的性格,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礼物: 给哥哥的礼物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弟弟的礼物则是满满的一盒马粪。 拆礼物的时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的反应。 哥哥先拆开他那个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来:“你们知道我不会骑自行车!而且外面还 下着这么大的雪!”正当父母手忙脚乱地希望哄他高兴的时候,弟弟好奇地打开了属于他的 那个盒子———房间里顿时充满了一股马粪的味道。出乎意料,弟弟欢呼了一声,然后就兴 致勃勃地东张西望起来:“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在哪儿了?” 小启示:对于一个悲观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一张合适他的凳子;对于一个快乐的人来说,即 使天空下着雨,他的心空也是明媚的。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