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18

甜菜阿姨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清北校长心理咨询师是谁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柚柚滴溜溜

已采纳

群里的小仙女们大家好!我叫张川,来自深圳。跟群里的胜男一样,我也是一个好奇说的绘本阅读指导师。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哥哥11岁,妹妹5岁。 我的好奇心很强,爱好很多,我喜欢大自然,喜欢种植,爬山,跳舞,各种户外运动。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在一个五人读经小组读中英文的《论语》。我还喜欢写作,目前在007写作社群,跟很多热爱写作的小伙伴们一起,一周写一篇公众号。 三年前,在妹妹两岁半的时候,我离开了职场,正式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我把妹妹一直带到她满四岁才上幼儿园。很多人都很奇怪,说为什么不在孩子满三岁了马上送幼儿园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自己亲自带她这一年里,我是非常享受的,可以说是多挤出来一年难得的亲子时光。我每天都带她去公园户外运动,玩运动器械,跟小朋友们相处。 生活中经常给她做英语启蒙,因为我比较喜欢英语,曾经在一家世界500强的外企工作了11年。还陪她读绘本,玩逻辑狗,做数学思维的启蒙。总之呢,这一年我觉得过的非常值得,妹妹目前运动能力特别好,喜欢学习英语,爱看书,爱交朋友,我感到自己非常的幸运。说到此呢,大家一定觉得我是个非常正能量的人。 可原来的我,完全不是这样的。我结婚12年了,刚结婚那些年,我的内心状态经常是比较负面的。比如说我抱怨公婆跟我的教育观念不一致,虽然知道他们帮我带孩子很辛苦;也会抱怨老公,怎么不如别的老公赚钱那么多?对我不体贴,不关心?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人了;抱怨自己工作很努力,为什么老板没有提拔我呢?而自己却没有勇气跳槽。很多时候,我也知道自己有心态问题,但是不知道怎么去突破。 现在回想,有一个突破的时间点。就是在妹妹两岁半时,我们全家从北京搬家到深圳,我正式离开了传统企业,成为了全职妈妈。也离开了双方父母的照顾,我跟老公自己带两个孩子。我的时间突然就自由了,于是就去各种学习。先是跟随北京的文运老师学习传统文化《大学》,这是一个线上课程,学习了两年多,突然间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我一生要追求的。 后来又在一个叫“幸福家”的公益机构,学习了家庭教育的课程,积极学习指导的课程,超级记忆的课程。这次线下+线上的课程,我陆续学习了两年多,我的格局变大了,认识了教育行业非常多优秀的人,甚至有一些父母,他们的孩子已经清北就读了,可以说人生已经很圆满了,他们还去持续学习,且为人都非常低调。 去年11月,我加入了石上生活,好物平台,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做“商业”。作为石上的团长,我不仅是物品的管道,而且在它的教育赋能方面,我自身在个人成长方面受到了极大的滋养。不管是去年的石上的正念课程,金刚智慧课程,还是就在这几天,因为这几天正好是石上一周年庆的时间,通过石上创始人钠钠的直播连麦,我知道了做教育的行动派琦琦,哈佛一稼,等等特别多优秀的女性,她们跟妈妈不烦一样,都在致力于帮助女性成长。 她们让我看见了女性榜样的力量,一个优秀的女性,是可以做事业成功,且家庭圆满的。石上的创始人钠钠,是一个90后的女孩儿,特别的温柔,漂亮,总是正知正念,她说自己保持漂亮,是因为她不发脾气。她虽然年纪小,但是是一个心量非常大的人,我加入石上也是想靠近这样正能量的团队。我的团队小伙伴目前有形象设计师,心理咨询师等,都是斜杠青年,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团队中工作,身心真的非常受滋养。 以前我对金钱有很多卡点和限制性信念,比如我没办法去私信一个好朋友,或者没勇气发一条朋友圈。现在我可以非常喜悦的跟朋友去分享,分享我拿到,9块9的儿童陶瓷杯子的惊喜,分享20几块,造型别致的香薰炉带给我的宁静。因为我明白了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价值交换的本质是爱。而金钱也只有在流动的过程中。我完成它的使命。 当我们内心有爱时,就愿意去播种分享的种子,慷慨的种子,成全他人的种子,当我把这种物质和精神丰盛的喜悦,带给我身边的朋友时,她们接收到的也是一份心动和美好。在石上,我非常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心力变强了,能量状态变好了。 之前听深圳的人大代表,胡萍校长说,从商业角度讲,一个人的认知,可以说是她的资产,也可以说是负债。因为当你的认知到了,你才会做正确的行动和决策。认知偏差了,你就可能有入坑的风险。是的,我很认可自己,自己愿意在自我成长方面做很多的投资,正因为一次一次的学习,我的认知不断被刷新,再加上勇敢的加入一个商业项目去实践。身边越来越多,不同圈子的正能量的朋友,我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正能量的人,真正热爱自己和生活的人。 我去年年底加入了好奇说,成为一名好奇说的深圳分会长,我从绘本阅读指导师的课程中受到了滋养,真正明白了绘本对于一个儿童的意义,好的绘本是有文学性的,艺术性的,她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人,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页让孩子更好的理解他人,认识这个世界。有一句话说,给孩子读好的经典的绘本,就相当于在家里给她举办一个艺术展,给她做美育的启蒙。我的心越来越柔软,我越来越理解孩子,越来越享受每天晚上跟我家妹妹在睡前15分钟,甚至30分钟的亲子阅读。跟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仿佛也真正变成了一个孩子。 因此,我愿意一直推广家庭亲子阅读,传播积极家庭教育,立志帮助更多的家庭成为书香家庭。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当我完全的敞开我自己,我就能接纳一切。感恩大家的聆听,非常荣幸又在妈妈不烦的课程中认识这么多优秀的小仙女们,也很期待跟大家链接。愿我们,苟日新,日日新,在不断修身的个人成长之路上越来越好。愿我们做一颗闪烁的星星,不断为身边的朋友贡献自己的价值,让他人的生命因为遇见我们而美好和充满希望。

清北校长心理咨询师是谁

279 评论(15)

小羊囡囡

清华大学心理援助热线是,于2月2日6:00正式开通。 “医务人员及家属”专线于2月9日6:00正式开通。

清华大学心理系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成立于 1926 年,当年创建心理系的唐钺先生、孙国华先生、周先庚先生等都是当时教育界的大佬们。

心理系创建之初是清华大学理学院最早的六系之一,在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并入联大文学院哲学心理学系,改为心理学组,但仍由清华理学院管理。

而 1952 年清华经历了院系大调整,心理学系随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与之同时,还有其他非常多的文科和理科专业调整到了其他院校。

到了 1979 年,清华大学重新建立了教育研究室并下设应用心理学研究室, 1987 年清华大学建立了高校最早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81 评论(12)

大尾巴喵姬

成功学专家。李松蔚:普通学不是成功学的反义词,每个人都可以成功,也都可以追求成功。成功学的问题在于:他们宣称,每个人都能用这个方法成功,所以,如果你不成功,你有问题,你有错。普通学也不是在讲你必须普通,应该普通,而是你可以普通。两者的最大的差距是可以和必须。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这就是个很普通的需求,这是他普通的一方面。问题是当我们暂时没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时候,这一刻我该怎么活着?该怎么过好?这都是普通学讨论的话题。事实上,普通学比成功学更应该普及。因为当你讨论自己成不成功,那么就要有一个标志性事件来标注。但你发现这个标志点是永远达不到的。你到了5楼还有15楼,到了15楼还有30楼。那么此刻的你,是成功还是失败?很难定义。人生的99%都在这个状态。这个状态,该怎么活?这就是普通学。谢谢仅供参考。

301 评论(12)

家装工装

水平很高。李松蔚,中国队冰球运动员,2019年3月27日,2019年国际冰联U18男子冰球世锦赛,中国队以6-4力挫比利时队取得两连胜

133 评论(9)

仗剑拂衣去

她现在生活不错,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而自己也可以放手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事业,自己的丈夫也很支持。

290 评论(12)

菁菁super5man

应该也不是被退,被退的,三年之内没有报考资格。人一生有多少个三年,他还能“无数次”的玩。

191 评论(10)

lclcjunjun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爱好者、以及现在的从业者,还是很容易知道李松蔚的。知乎大V、北大博士、清华讲师,一堆头衔和文章,都会在互联网上看到李松蔚的踪迹。我开始心理咨询的系统学习时,比较注重地面课程,忽视了网络大V们。在2018年底北大陈仲庚基金会成立的现场,才第一次听到李松蔚的思想。觉得这个小我几岁的名门正派少侠,果然出手不凡。随后就追了李松蔚的一些网络课程,做了笔记。到现在9个多月过去,听完了所有能找到的李松蔚的网课和网络节目,总算是对李松蔚形成了一点可以言说的印象。李松蔚从小就是学霸,属于不上清北就是失败的人生,所以他果然考上了北大。数学可能是李松蔚的北大第一志愿,心理学是第二志愿。李松蔚说,数学是严谨的逻辑,他可以躲在数学里去考虑理论而不用跟人打交道。结果落选了数学专业,学了心理学,也许中国少了一位数学家,但是多了一位心理学家,这也许是更好的事情。听李松蔚、陈海贤、张春的《心理学你妹》,看李松蔚的师兄弟对他的点滴描述,会知道李松蔚果然是个学霸。当然这个结论并不惊讶。惊讶的是,这是个有趣的学霸,是个能像我们普通人一样插科打诨、给人戴高帽给人挖坑的学霸。这个学霸,很真实,与他在心理课程(毕竟我没真实体验过他的咨询,不好对咨询说感受)中的表现大相径庭。这种大相径庭,挺好,让我觉得真实。在心理课程里,李松蔚的表现是严谨、学术水平高;在心理节目和地面的心理体验项目中,他依旧保持着严谨,也有冷幽默,但是也会让部分人感觉冷得有点距离,无法依赖——当然,这也是他选择的适合自己的风格。作为李松蔚的后辈,我是认可这位老师的。唯一的“表达分歧”,在于我觉得李老师强调了太多的权利,太多的“可以怎么样”,以至于权利对应的责任,太多的“需要承担后果”,就被听众有意无意的忽视了。虽然是听众的忽视,但是我觉得李老师作为讲者也是有责任的。按你胃,这只是个小分歧,而且李老师永远是李老师,我这辈子都追不上他的学术素养和经验积累。说完李老师的学术,我来说说他的商业尝试。作为85后,他的商业尝试很早并且很多。在他主讲和参与的节目中,他都保持了心理咨询理论和经验的高水准。有些项目没有进行下去,更多是市场的原因,老百姓们对心理咨询还处于叶公好龙的状态,“心理咨询很高大上,但是我不需要/对我没用/我没严重到那个程度/我找不到好的咨询师/我的亲人朋友需要……”李老师参与商业项目,都是已专家身份参与的。即,我不管你怎么剪辑、项目怎么运作,我只负责好我心理学的部分,商业部分我完全不参与。2018年底见到李老师,他的身体和精神都透露着疲惫,他说要减少自己的项目。后来观察到,他把自己的精力,更多的放在他作为合伙人的Momself的课程里面。对李老师做减法表示开心,李老师需要照顾好自己。同时,也对李老师在Momself的课程里面,依旧保持着5年前参与商业项目的风格表示遗憾,希望李老师在商业项目中争取多一点话语权,希望李老师能承担起产品经理的责任,负责项目盈亏。我觉得这不是勉为其难,而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商业运作的放手,会影响到心理学专业部分的体验和口碑。尽管李老师很清晰地区别了自己的自媒体与Momself,但是粉丝们是不会管这些的。粉丝们是会混淆这些,毕竟,这都在同一个互联网上。负责项目盈亏,是对合作方负责,让合作方能够把项目继续下去。同时,负责项目盈亏,更是对消费者负责,因为合作方为了盈利和宣传而做的妥协,真的伤害了许多消费者,从今年某项目的不退费、可以退费、要求留下的人签字声明不退费、再次招募新成员这些事件,可以看出项目运营方面的摇摆,看出心理业务专家不参与商业策划的弊端。该项目还剩下5个月的物理空间上的时间,但是对于上百位消费者来说,这个项目在其心里已经死了,已经不对该项目有期待了。这不算我认为最糟糕的情况,我认为最糟糕的情况是,这个项目明年就没有了,像李老师做过的其它一些商业项目一样,结束了。区别在于,其它项目,李老师只是业务专家;这个项目,李老师一面是业务专家;一面是公司合伙人,是这个项目甚至是公司的负责人,哪怕是个不参与决策的负责人。

12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