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塔阿姨
心理医生来帮你:灾后常见心理问题(危机)我们该怎么做
【河南水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近几日,河南郑州等多省份、城市遭遇大面积持续性强降雨,导致水灾泛滥,揪起了太多人的心。
一时间,洪水淹没城市道路、房子、地铁、村庄等视频和图片冲击着广大中国人的视线,无不痛心。
水灾除了给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之外,更重要的是会给受灾人群的心理造成应激性的创伤,特别是失亲家庭,心理创伤尤为明显。
这时候,灾后的心理问题就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尽早由专业人士(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为灾民们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手段,帮助每一颗受灾后的的心灵得以早日恢复健康和平静,尽快走出时下的心理阴影,尽早回归正常的生活、工作。
那么,灾后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有哪些呢?
【灾后主要常见的心理问题(危机)】
一、心理急性应激性障碍
在受到异常的精神刺激、灾难性事件或是持续的恶劣环境作用下引发的,在刺激后一到两个小时内发作,表现出的主要症状是强烈的恐惧感和运动神经兴奋,但又具有盲目性,严重的甚至出现僵硬的机体反应。
其中,幸存下来的受灾者会出现极度的悲哀感、呼吸急促、短暂性失意等。
最开始会处于一个茫然的阶段,意识模糊,行为定向性差、刺激敏感度降低等。
随着症状的不断持续,会发展成为愤怒、恐惧、焦虑、抑郁甚至绝望,伴随心跳过快、震颤、出汗、面红等。
这些症状一般会在灾后的24小时到48小时开始逐渐减弱,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72小时,极少部分人群会也会直至一周才恢复。
二、心理创伤性应激性障碍
在受到突发、异常、灾难性事件刺激后,导致受灾者本人短暂性延迟或长时间持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灾难情景意识性重现,易怒且伴随回避心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持续时间较长。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是应激性障碍影响最深最重的群体,因为生理上功能性发育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会常出现噩梦、惊恐、盗汗等症状,伴随头痛、肚子痛等机体上的不适,如果未得到及时的矫正,会对儿童灾后成长及健康心理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怎么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那么,出现灾后的心理问题(危机),我们应该怎样自救和寻求帮助呢?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及时快速的寻求有效帮助
第一时间寻求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等专业人士及时介入,通过心理支持与鼓励,尽快宣泄掉不好的情绪,勇敢的面对现实,让心理的痛苦及时得到舒缓和消除。
如果是严重的焦虑、失眠,也可以在专业医师处方下服用适应的药物缓解症状。
二、心理内部“降压”
如果受灾造成失去财物甚至失去亲人的严重情况,导致极度悲痛,要及时预防灾难恐惧症的产生,尽可能争取理性地面对损失和失亲,在专业人士的陪伴下,及时给予心理“降压”,对未来报以乐观的信心和向往。
三、行动力会带来安全感
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有助于使自己尽快安心下来,采取必要行动,避免二次伤害。很多的恐惧感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未知的未来,迷茫且惊慌失措,这个时候就要促使自己有掌控命运的动力,尽可能让自己处于周围乐观和淡定情绪较多的环境中。
四、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
灾难过后,恢复生活,就要及时开展心理治疗,严重情况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这里要强调的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对付应急性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心理危机)最安全且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五、及时矫正错误的认知
很多受灾者因为财产损失过大、甚至失去亲人,十分痛苦且内疚(主要是亲人走了,自己却还活着)。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到:灾害来的紧急且突然,意外中的所有人都面对着一切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尽快寻求支持,可以是家庭的、单位的和社会的支持,学会求助,就是对自己心理治疗最大的有效的帮助。
最后,提醒未受灾的群众,体谅、包容、理解受灾者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安静的环境,必要的支援,如果你的身边恰好有这样的人,请一定不要犹豫,第一时间伸出您的援手,因为他们真的真的需要你拉他一把!
寄语:如果你遭受了灾难,请你除了对逝者的哀悼以外,明白:灾难和生死都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另一次机会,我们要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接下来将面对的生活,懂得什么是真的重要,什么是值得珍惜的,什么是未来的期待,因为我们依然还活着,所以心中要常怀对生命感激,努力前行,不负寄托。
写在最后:加油!灾后的你!努力!坚强的生命!
花栗鼠花栗鼠
陈大齐 陈大齐(1886~1983),浙江海盐人,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专长普通心理学。 陈大齐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专攻心理学,获文学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浙江高等学校校长、北京政法专门学校预科教授。1914年起任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曾兼任哲学系主任,心理系主任、教务长,并一度代理校长。1930年任考试院秘书长,1934年转任考试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后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校长。1949年协助苏芗雨创建台湾大学心理学系。 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哲学系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学实验,1918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大纲》。他还系统介绍了当时西方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如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差异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等。他在理论心理和实验心理上的开拓,是中国现代心理科学建立的基础之一。 陈大齐主要论著:《辟“灵学”》《心灵现象论》《民族心理学的意义》《迷信与心理》《儿童的被暗示性》《德国心理学派略说》和《荀子的心理学说》等。早年译著有《审判心理学大意》([德]马勃原著)、《儿童心理学》([德]高伍柏原著)。
shaohongxing
关于人数,光小小的青岛市就有2000多注册的心理咨询师了,何况是中国?还有...不要只看到好的方面...心理咨询师的失落性、易枯竭性和风险性绝对不容小视...心理咨询执业并不是一个高回报的职业,因此,将心理咨询作为高收入的职业定位常常导致失落感。心理咨询师是职业枯竭的高危人群,心理咨询执业也是职业枯竭的高危职业。它并不能保证使所有的来访者都变得好起来,面临来访者心理危机的时候常常将心理咨询师推向职业风险的边缘。如果刚刚咨询过的来访者自杀了,本能地会唤起心理咨询师本能的自责和内疚感,这种罪恶感会在相当长的时间笼罩着你...心理咨询师每天帮助不少的来访者,听到和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人生悲伤、痛苦、恐惧、灾难,经历的越多,越容易受其影响从而丧失个人的生活空间,甚至发生抑郁、对职业厌倦、冷漠,甚至自杀。心理咨询师是一种绝对的博大精深的职业,他需要从业者相当的社会经历,并且需要生物科学、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等专业学科支撑,往往需要从遗传因素、发育因素、医学疾病因素、早年教育因素、成长的家庭文化因素、以及社会文化的冲突、信仰、存在意义等因素来剖析来访者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心理成长计划。按照目前业内流传的数据,持证人数与能以此为职业满足自身基本生活人数之比为2000比1,也就是说,2000个拥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中只有一个能以此为职业解决温饱,而且这个比例差距还在增大...所以我建议,自己到书店买相关的、通俗易懂的心理学书籍看看即可,对自己日常的交流、交际的帮助就足够了,不用去花几千块钱去报班...我动了一些人的奶酪了...
zdx82627811
家园不再孩子的心经历"六重天"灾难过后可能会造成一定时期内孩子行为的异常。有的人会拒绝说话、不与人交往、逃避问题有的人痛哭有的人则是依赖他人……一个灾难突然发生以后孩子的脑子乱了一片空白。这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有的人持续几分钟有的人可能持续半个小时。接下来孩子心理可能会就进入了否认期。他们把自己包裹起来不相信眼前的废墟曾经是他们的家园不相信昨日的父母已经远走天堂。他们非常紧张焦虑但是又觉得不可能不愿意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这个时候重点主要是处理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要告诉孩子要面对现实之类的话。接下来孩子可能进入情绪低落的抑郁期不爱说话看不见生活的色彩和希望。然后孩子会被动无奈地接受无家的事实进入承认期。这个时期要让孩子从被动转为主动接受并且适应现实重新开始学习、生活。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孩子?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是在一个重大的灾难面前人们出现的心理反应例如哭、悲恸。反应包括阳性反应和阴性反应。在心理辅导这一块我们想怎么在灾难后帮助他们走出阴影。谈到小孩问题主要是睡眠问题 比如说睡不着觉怎么办?我们可以给孩子做催眠使他在环境里放松缓解他焦虑紧张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在灾难后残疾的孩子要更多的关怀。首先要陪伴孩子不要问孩子过多的问题让孩子有安全感。第二 以孩子能够接受的孩子的方式来与孩子交流。第三通过一些放松的方式心理暗示的方法来缓解孩子的情绪。第四还要组织一些活动。这个时期活动对于突然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摸摸孩子抱抱孩子给孩子一点安全感和温暖。第五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情绪认同、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在舒缓孩子的情绪以后在慢慢告诉孩子发生的事情和如何面对与安排以后的生活。1/2页余震不断灾区孩子该怎么办?余震不断迫使孩子不断地去回忆这场灾难的现场使得他们害怕、缺乏安全感这对于孩子走出阴影没有帮助。如果有条件的话让孩子呆在没有地震的地方对恢复孩子的心理更有帮助。对于刚逃离灾难的孩子不要急于打开孩子的防御机制而是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后再进行干预。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