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80

帅哥啦阿妹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小孩不听话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ercury211

已采纳

对叛逆期的孩子家人一定要有耐心。要慢慢的引导他。不要激怒他。这样他会更加的叛逆。

心理咨询师小孩不听话

137 评论(13)

小袅袅09

要做到陪伴,最好是通过平等的做一些事情,不指责、不批评这种方式,这样孩子才会从活动中间得到愉快的体验,然后也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亲近。若水教育是全中国第一家由专业心理老师和孩子们同吃同住同起同学的教育基地,教育基地长期在校有20多位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还有若水教育研究院的上百位专家团专家提供支持,专业解决青少年叛逆、厌学、网瘾、早恋、自卑、自闭等问题。若水教育基地也做线上叛逆孩子咨询的。线上的名称是:若水教育研究院。线上家庭教育课程在若水教育研究院徐若水院长的带领下,结合数十年的工作经验,研读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书籍,细致剖析了家长和孩子的各种问题以及厌学心理的根源性问题,打造一系列专业课程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当然也有线下学校。【点击查看官方网站】若水教育基地学校核心师资团队都是对教育有多年研究,并且实战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了解青少年心理成长特点,尊重学生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心理健康。

270 评论(11)

lin10241121

想找专业、正规靠谱的线上心理咨询平台,就找若水教育基地,若水教育是全中国第一家由专业心理老师和孩子们同吃同住同起同学的教育基地,教育基地长期在校有20多位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还有若水教育研究院的上百位专家团专家提供支持,专业解决青少年叛逆、厌学、网瘾、早恋、自卑、自闭等问题。若水教育基地也做线上叛逆孩子咨询的。线上的名称是:若水教育研究院。线上家庭教育课程在若水教育研究院徐若水院长的带领下,结合数十年的工作经验,研读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书籍,细致剖析了家长和孩子的各种问题以及厌学心理的根源性问题,打造一系列专业课程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当然也有线下学校。【点击查看官方网站】若水教育专业解决青少年叛逆、厌学、网瘾、早恋、自卑、自闭等问题。研发出三大系列课程,几乎涵盖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学生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私人定制一对一的辅导,能够帮助家长成长为教练型智慧父母,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

214 评论(9)

依玛语录

叛逆期是孩子必经的一个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以平静温和的态度为主,不然容易爆发“战争”。

245 评论(8)

小火车君

1.不要期望太高,减少压力。 很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女成凤”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收获。 压力。

2.有耐心和多个孩子沟通,给他一定的空间,太严格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自尊心也很强,你越是和他对抗,他越可能不听,而且 可能会更好地尝试与他成为朋友的效果。

4. 尊重孩子,多鼓励他们。 父母应该尊重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弱点,更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弱点和其他孩子的长处进行比较。

5.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 面对孩子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你不妨感同身受,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有了共鸣,你就会了解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6.调整情绪,多听。 父母要学会稳定情绪,学会倾听。 家长要以平等的态度,在平静的状态下倾听孩子的声音,以朋友的身份积极与孩子沟通,帮助和引导孩子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接受并虚心接受孩子的意见和建议。 被认真对待。

7、合理约束是指告诉孩子做什么的界限,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管教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犯错需要管教时,要让孩子知道你是认真的,父母的要求不仅仅是惩罚还要奖励。 管好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

17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思想成熟了,也变得非常有主见,很容易与父母发生争执。 以前父母的话是权威,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再听父母的意见或建议。

165 评论(11)

变猪猪911

那你得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能一棒子打死,有时大人也是会犯错的,并不是孩子不听话就得教训的。

143 评论(9)

乐乐冰儿

首先要和孩子经常沟通交流,培养彼此之间的感情,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要尊重孩子,站到孩子的立场考虑

你好,还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孩子不听话,容易发脾气怎么引导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如果孩子正处叛逆期的孩子,那要是他们犯错的话,千万不要骂他,更不要打,要等他静下来的时候给他讲道理,让他自己认识他的错误。

第二,孩子小的时候,孩子怎么闹,怎么发脾气,我都会把他抱到一边去,陪着他,也不说话,就静静地陪着他待着,等他好了,我在抱抱他。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孩子发脾气的背后需求是什么,发脾气只是行为,反应的是心理需求。

另外,孩子最初的学习是通过模仿,发脾气的孩子身后绝大多数有个易怒、情绪不稳定的家长,如果家长情绪不稳定,又如何改变孩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问题。家长自己先试着调整,观察一段,看看孩子的反应吧!

您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专业从事青春期教育心理问题咨询解决,著有《越有效的教育越轻松》,欢迎关注我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爱发脾气,第一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对于发脾气的小朋友,最好是要冷静处理,当他发脾气的时候不理睬,等他情绪稳定了以后,再跟他沟通交流,同时家长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二平时要对小朋友做心理疏导,因为小朋友对事物的认知还比较局限,所以要在平时多给孩子讲道理。

第三父母的态度要统一。

第四要鼓励孩子多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第五家长要说到做到,对孩子要言行一致。第六平时要跟孩子多做 情感 交流。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应谨慎耐心对待,理解其原因后谨慎处理。

1.耐心倾听:孩子发脾气时,家长需保持情绪冷静,不要一来就强行制止、训斥、指责或劝慰,应耐心地倾听,注意孩子的语言诉求和身体语言的表达。

2.认同情绪表达:发脾气是一种情绪发泄,家长不宜压制孩子的情绪表达,理解孩子闹情绪的原因,正确引导其合适的表达方式,如画画、打枕头或被子等柔软的物品。

3.寻找发脾气的原因:待孩子情绪稳定后,家长应心平气和地去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

4.对症处理:在明确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后,对孩子正当、合理的需求,家长应主动、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建议父母正确引导孩子,不可一味满足。

5.事后处理:当孩子发脾气的次数减少时,家长应注意表扬和适当奖励,以促进其情绪管理。对于仍然发脾气的孩子,家长应指导其情绪表达和管理。

孩子不听话,容易发脾气,这些坏毛病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肯定是家里有人惯的。有一句话不是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小孩一般三岁他的性格基本形成,如果成人引导教育不当,很容易养成一些坏毛病,因此作为家长要有正确的三观,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情要及时纠正,及时引导,心平气和的去对待,不要一会打,一会哄,一会又骂,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把你放在眼里,由着他自己想干嘛干嘛。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孩子不听话,一个是容易发脾气。

首先,孩子不听话,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孩子表达他的诉求,要么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要么是主张他的权利。这种情况下,平时父母多关注孩子,让孩子们感觉到父母的关心和爱。对于孩子主张的权利,如只是孩子自身就能受的,能控制的,那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好了。如“有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的这种问题,就让孩子做主吧。

二:孩子认为父母说的不对,有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况,父母要和孩子耐心沟通,倾听孩子意见,如果是孩子的观点不对,也不要打击孩子,而是鼓励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并告诉孩子这样的后果。如果是父母的观点有失偏颇,父母自身也要紧跟孩子思想,紧跟 社会 潮流,和孩子共同成长。

其次,孩子容易发脾气。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那就要看看自己或家里除孩子外的其他人,是否容易发脾气。这种情况,父母是要修正原件还是复印件呢,每个家长都会有正确的选择。

不管是哪种情况,父母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倾听孩子的意见。

我是一个13岁男孩的爸爸,在 育儿 方面有着很多实践经验,并帮助很多家长解决了孩子的问题,希望能帮到你,欢迎关注。

家长面对一个难以管教的孩子,可能出于无奈,所以企图寻求正确的引导教育方法。

其实,孩子发脾气也是一种情绪发泄,是很正常的现象。孩子不听话说明孩子进步了,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见解,不能够一概否定。

应当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既不要以家长自居,居高临下横加指责,又不要放任不管,听之任之。

和孩子零距离接触,从孩子的身上查找自己的不足。纠正孩子的缺点先从自我批评入手,向孩子做检讨。孩子看到成人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自然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错误。

当孩子发脾气耍赖时,让他独自在一个屋子里呆一会,不要急于去说服他,没有多久,他就会安静下来,这时在和他讲道理,他就会接受。

当孩子做错时,不要一味指责,要耐心询问,了解原因并帮他分析后果,使他认识到严重性,学会以后如何解决此类问题,调控自己的情绪。

鼓励对任何一个调皮的孩子都是很好的办法。当发现他有一点进步,就要鼓励表扬他,给他信心,他就会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的强化,逐渐改变不良的习惯。

正面教育为主,但是处罚必不可少。这样孩子就知道自己应该对自己承担责任。

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该反思,耐心、冷静处理。

为什么说家长需要反思呢?就是过去的教育方法是迁就、妥协、放弃原则太多,一句话就是娇生惯养的结果。当孩子长大了,自我中心、小霸王习惯逐渐养成,不再像当初一块糖就能哄住他。不听话、发脾气这种情况是不良教育产生的不良后果。

其实,所谓发脾气就是一种情绪发泄,是很正常的现象。孩子不听话说明孩子进步了,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见解,不能够一概否定。家长面对一个难以管教的孩子,可能出于无奈,所以企图寻求正确的引导教育方法。

首先,应当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既不要以家长自居,居高临下横加指责,又不要放任不管,听之任之。

曾经有位家长突然发现自己教育孩子失职,迅速改变策略,和孩子零距离接触,从孩子的身上查找自己的不足。纠正孩子的缺点先从自我批评入手,向孩子做检讨。孩子看到成人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自然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错误。

遇事商量解决,不要自作主张或者强迫命令。要改变孩子,是要其内因起变化,单靠外因是不行的。

无事早预防,有事冷处理。就是要把问题消灭在没有出现之前,预测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早打防疫针,早约定,孩子对自己做出的承诺是愿意遵守的。出了问题不要立即处理,不要将矛盾激化。事后处理效果会更好。

再一个原则是多鼓励少批评,多赏识少处罚。以正面教育为主,但是处罚必不可少。这样孩子就知道自己应该对自己承担责任。

首先,作为大人的我们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好的人,肯定也调节不了别人的情绪。

其次,尝试去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了解清楚后,才能针对下药。才能更进一步地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是胡乱发脾气的话,要去进一步了解其心理状况,了解其家庭环境,是否与家庭的教育环境相关,才能有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最后,大人可以与孩子事先制定好一些规则,让他们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不能打破规则,不能一味地去迁就他们。养成任何的好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

题主你好,我是俩个孩子的妈妈,我用我儿子的亲身经历来给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这其中的小方法可以有所变动但总的原则不变。

我希望以上的几点可以帮助到你,原理很简单,贵在家长坚持,只要坚持和努力了,我相信什么样的孩子都会被你感动的。千万不要一打了之。

225 评论(14)

馒头笑开了花

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办第一、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和家长对着干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第二、如何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去沟通。孩子们通常把自己的东西锁起来,有一些心里话也不和你说,甚至和你有强烈的情感上的冲突。当孩子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出现的时候,家长要去听,不要去讲道理,这是一种没有效果的做法,已经被无数人证明了。我们要倾听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不是因为孩子渴望成为成人、渴望独立,我们没有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第三、因为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我们要给予他们相应的信任。孩子们常常说,我爸爸、妈妈不信任我、不理解我。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他一定的权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让他独立去做,接纳他们做得不那么好的一面。因为他们处于半成人期、儿童化的状态,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为什么会叛逆二、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长对心理常识不太懂,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不尊重宝宝,不照顾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三、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随着子女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有些家长为了保护孩子,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主能力。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子女与父母缺乏交流,当然就会叛逆了。叛逆期的宝宝确实是不好对付,如果处理的方法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成长,所以,宝宝叛逆期,家长们不能太冲动,应当是有耐心,要与宝宝交流,这个时候对宝宝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家长们都比较忙,只要有时间就陪陪孩子,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会缓解宝宝叛逆。

206 评论(10)

二哥不二1993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经历过上千个关于孩子“叛逆”的个案,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叛逆”头痛不已。总想找一些什么办法来“修理”孩子。

且不论对错,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01

这是一个刚满十七岁的孩子的故事。虽然这个少年还是满脸的稚气,但他高大的身体已俨然是个大人。母亲只及他肩头的高度,父亲也开始对他仰视。

叛逆,已经成为他和父母沟通的方式。终于有一天,父亲和少年倾心交谈,询问他不再乖巧的原因。

少年说:“我已经长大,不再是你们操控的棋子。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寻找自我…”

父亲叹了口气:“你打算怎么寻找呢?”

“一个行囊,一个指南针。我需要离开你们的遮蔽,去寻找自己的坐标。”

“那你去吧,孩子。我和你妈妈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父亲给了少年500元钱。少年从此离家。开始了他寻找青春和自我的旅程。

少年去了离家很远的一个城市。在那里再也没有老师和父母烦心的唠叨。当然,也没有了父母片刻不离的嘘寒问暖。

在那个光怪陆离的都市,500元钱像一杯水倒进沙漠里一样,很快就渗透没了。看着日渐干瘪的钱包,少年想到了放弃。但一想到回家可能会受到的嘲笑,只好把泪水吞进了肚里。

为了生存,这个在家连自己衣服都很少洗的少年,开始去一些小店打工。

劳累一天,只为能拥有一顿热饭和一个可以遮蔽风雨的住所——这些他曾经唾手可得而又没有丝毫珍惜过的东西,在那个离家遥远的城市,伴随了少年叛逆的成长。

春去秋来,一年很快要过去了。少年在饭店刷过盘子,在大公司做过保安,在酒店做过门童,在夜市里做过摆摊的小贩…

少年的双手终于在疲于奔命的生活中渐渐长满老茧。

少年的心也随着日出日落,饱受了世事,他渐渐懂得了以前父母生活的不易,和他们对自己惴惴的爱心。

终于,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少年拨通了那个熟记于心的号码。

电话那端,是父亲激动的声音和母亲喜悦的啜泣。父亲说:“如果找到了你要的东西就回来吧。”在挂断电话的那一刹那,少年泪流满面。

不久,他登上了回家的火车。在行囊中,多了两件买给爸妈的内衣,包装得朴实而美丽。这是一个懂事了的儿子,他用自己的双手为父母换来的新年礼物。

故事到了这里,就结束了。但这却只是少年漫漫成长路中的一小段。虽然短暂,却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从叛逆到理解,内心才真正长大了。

其实,对于所有孩子来说也是这样,叛逆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只是一个小阶段,他们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挣扎与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02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许多父母都会感到烦恼无穷,因为孩子大了,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这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什么都听父母的,有时甚至顶撞父母,做种种父母无法接受的事。使许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经常感到又气又恨。

在这个阶段来临之前,作为父母,如果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

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认同,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随便操纵的“棋子”了。

从前他无法意识到身边的一些束缚与限制,就是意识到了也无力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能够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一个新的自我在迷茫中跃跃欲试。

然而,成人的限制是那么的严密和牢不可摧,而成长的力量又还不足以挣脱自身生理、心理和知识的束缚。

这时候孩子正承受着蜕变之苦,体会着前所未有的迷茫,所以就会产生种种叛逆的举动,只是想以此来显示自我的存在。

在我们指控孩子叛逆的同时,我们也正好暴露了这叛逆的根源:过度呵护所演变的控制和压制。

正是这种看似善意的温柔的束缚,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无所适从。

所以在指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束缚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理解。

因为,其实所有的叛逆都来自对束缚和限制的反抗。孩子所面对的,除了他本身就有的生理与心理的束缚外,还有周围成人所刻意营建的各种限制。

要知道,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也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而不是让他们远离父母,远离家庭。

所以,在这特殊的时期家长要做的就是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

因此,只有真正的关心、沟通、理解才则是找到问题的根源。

所以,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就需要我们彻底放下“父母”的架子,重新拾回我们的童心,才能面对所谓的叛逆。因为“强权”解决不了问题,更无法抚慰孩子的叛逆,甚至会使问题变得更加无法解决。

03

我有一位朋友,在这方面堪称楷模。她有一个19岁的女儿,母亲和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朋友”。

她告诉我,自己和女儿平时的沟通是平等的,有时候因意见分歧有所争执,若事后想想是自己不对、错误地批评了女儿,便会主动向女儿承认错误。

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她从不会不经思索地拒绝和评判。

即使是非常荒谬的要求,也会在慎重考虑之后,把它“当做一回事”的给予响应与讨论,找出充分的理由,让她明白自己的看法。

不仅如此,这位家长还在许多事情上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即使孩子提出的意见很糟糕,也会认真倾听并与她讨论。

就算是非常必要的要求,也会用“我希望…”或“我建议…”,至少在形式上给她留下自主的空间,让她有学习、思考、省悟的空间,而不是生硬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她所做的实际上就是在施行一种前卫的教育理念——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让他们感受被尊重的感觉,除非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自动愿意充当小孩。

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表示永远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孩子犯了严重错误之后,更是会给予改正的机会,对其改正的态度始终持着肯定与支持。

在我们对孩子的教导中,我们必须要舍得放下父母的角色——“传统的权威”,暂时脱离父母的角色,真正以一个“人”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

04

叛逆期的孩子,批评不能伤害自尊心。一定要分清场合和措辞。当着亲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评孩子,孩子会感到难堪和不满,也听不进家长的批评。

在交流过程中要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当父母让孩子发言时,父母要耐心倾听,这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

对于孩子的行为,应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担心和忧虑,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爱心。比如,处理孩子放学晚归这种事情,有的家长是等孩子回家后,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勒令以后不准晚归。这种处理方式过于急躁,孩子不但没有体会到家长的爱心,反而对家长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小题大做,管得太宽。

因此面对孩子的叛逆,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了解孩子以后再做打算。

有许多父母担心,这样的教育会不会就是放纵,任其为所欲为了呢?

其实,我们一点都不必担心我们的孩子不受制约。正如前面例子中所显示的,真正的制约并不完全需要强权或是威严。

由于孩子正在挣扎着长大,最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角色认同,正是自我观念的成形、思想的启发阶段,所以最容易受影响。

不幸的是,许多父母总是奢望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经常使用绝对的压制手段,其结果不只是引起了叛逆而已。

于是我们的孩子,被我们的不理解越推越远。所以,面对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认清事实的真相:并不是谁叛逆了谁,只是有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想“活出自己”而已。

我们当然觉得痛苦,但愤怒则大可不必。如果,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我们就该以生命传递者的心情乐观其成;若他误入堕落的深渊,我们就该立即赶过去,帮他从困难中爬起来。

允许自己慢慢放下父母的角色,回到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活里来,更多的关注自己、关注伴侣、关注自己的生命质量。

我们并没有什么可失落的,因为他虽然是我们的孩子,但他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生命这条旅途上,他终将拥有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35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