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皆缘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标题是一句民谚。其它方言区有没有类似的说法我不清楚,至少它流行于北京、天津这片。这句话涵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的人生智慧:我们看到那些痛哭流涕的人,就一定要去同情吗?答案当然是个“不”字。
纳兰美黛子
说一个我自己的感受。自恋是个很大的问题。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真的不能把关注重点太多的放在自己身上。我觉得一个隐藏的并且是并不少见的特点是:非常非常注重和关注咨询技巧。如果一个咨询师说到咨询工作,最关注的是咨询流派、技巧这些事情,而不是对人的关怀和关注对人性的探索的话,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自恋。因为这样的咨询师关注的其实是“我是不是用一个很好的方法把来访者治好了”“我的咨询技巧是不是很棒”,而不是来访者本身的需求和wellness。抱着这样的心态,其实也很难发现来访者真正需要的或者想要改变的是什么的。
媛姐姐丶
就个人经验观察,最忌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自恋。一般自恋型人格明显且自己问题没解决的咨询师,我都建议他们不要去接来访者,纯粹是伤害别人。在自恋型的咨询师里面都是非常普遍的。其实这每个问题或多或少都还有些解决方法的,但如果自恋,那至少表现出来自我感觉基本都好得很,根本就不会去解决自己个人或执业方面的问题,慢慢地就会成长成自以为是地伤害来访者的咨询师……
就是不高兴
最近有这样一则新闻引发热议:单恋8年遭拒,富二代海归男将女孩一把抱起,从19楼摔下……。 这是恐怖片吗?不是!但是比恐怖片还恐怖的是“人言”。如下: 果然是看客们的冷眼旁观,冷到没有一丝温度。再来看来看一遍这个男生的讲述: 蓄谋、自残、自杀、杀她,从头到尾,恶就是恶,网上的任何关于女孩的评论都不能成为为罪犯开脱罪责的理由和说辞,何况案件中女生的行为还没有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所以,各位看官们请口下留情,逝者已矣,积点口德!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红萍老师将此男生自认为的“亲密关系”称为“自恋型的爱情”,指只重视自己的感受与看法,只介意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常常误以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就是别人的想法与感受。所以,一旦触及爱情,只要自己很喜欢对方,便认为对方一定也很喜欢自己,常常造成双方在爱情关系上认知的差距。无法忍受别人的任何批评或忽视,一旦遭到拒绝,就以为自己全部被否认,自尊心下降、感到人格受损受辱、内心产生强烈的气愤。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容易使人失去客观评估环境的能力,现实感消失。如果性格又相当冲动,自我控制不良,就容易犯糊涂。性格外向的人容易犯下杀人的错误,而内向的人则常有自杀倾向。 由此可见,这个男生本身有问题,菇凉们,他是你“招惹”不起的类型。因为在他的眼里,他提供了经济物质条件给女人,潜意识里就像是商场买东西,钱付了,这是我的私家商品,专属于自己的私人财物,这种人控制欲强、心胸狭窄。假设以后成为男女朋友了,那么就会出现,在没有他本人允许的情况下,别人是绝对没有权利拥有的,女人要百依百顺,还会变相的从为女人好出发,使之一步一步落入自己的掌控之中。等到他在恋爱中失去掌控力,自我存在感受损,内心已经感觉到失控而惶恐了,就会发生不可控的后果,即便没发生惨剧,最后注定会因为猜忌而影响双方感情。爱,可以爱的很深,爱的极致,可是越极端的爱,就越变态,由爱生恨、狭隘的情感、自私自利,最后会演变成强烈自尊心受挫的自我反击或报复。正如案件中,他的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时候,就会气急败坏,丧失理智,瞬间变成魔鬼。8年,4万,即便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即便没有那4万,假设做了朋友,日后稍有不顺,照样逃脱不了厄运。 即使这位女生如此明确的表示拒绝,男生依旧我行我素,只要是自己想得到的就认为应该是自己的,而得不到就毁掉,恐怕这早就不是爱了,是得不到的心理不平衡感,乃至丧心病狂,得不到就毁掉的偏执狂人,只是拿爱情作幌子自我麻醉罢了。不爱或分手完全不是暴力行为的原因,而只有懂得爱、尊重爱、尊重爱人的人,才配得上拥有。 所以,恶就是恶,请各位不要再为这种恶的行为找任何借口,因为那都不是去犯罪的理由。 最后,想对姑凉们说,男女交往中暧昧这个词时常与危险并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收受财物,拒绝的话早说早好。假设你相处的对象有情绪不稳定,做事容易冲动,无法忍受感情上的一些小挫折,曾经自残自杀,或以自杀威胁你不能分手等情况时,请即刻擦亮你的双眼,谨慎处理,然后,远离!因为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随时想要去结束,那么你的生命呢,保不齐又会在往后的哪一天呢?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