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布丁sweet
有时候情绪就是这样,十分没有道理,一个人喜欢自己很久,现在失去了又很难受,为什么呢?是因为自己喜欢他吗?其实觉得自己并不是喜欢他呢,要是喜欢他的话,两个人之间就不会这么久,都没有什么进展了,而他,也没有那么快的想要离去吧。
为什么一个自己不是特别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啊,走开了,自己会觉得很难受呢,可能是因为贪婪,可能是因为占有欲吧,因为人总是这样的,有些东西,明明自己不喜欢,但是它以前属于自己啊。
自己再不喜欢,它再丑,它也是自己的东西,它突然的,就不喜欢自己了,这就是所谓的失去啊,失去总是难受的,不管失去的是什么。没有人喜欢事情,每个人都想得到的更多。所以很多人家里总是有一个杂物柜,里面放着很多,明明没什么用处,也不是特别喜欢,但就是不想扔掉的东西。原因很简单,因为不想失去。
但这样其实对那些杂物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它们只能被放在那里,什么用也没有,等待它们的最终会是主人的回心转意,重新使用吗?
其实很少会有这样的结果的,大部分放在杂物柜里面的杂物都会在某一天,它们已经不再值得被留恋的时候,在主人睹物追忆之后,被遗弃........
为什么在失去杂物的时候会伤心,会难过?只不过因为还不到遗弃它们的时候,现在的它们还有一点点被使用的机会,还有一点价值。
可以赤裸裸一点,他或者她就是备胎,虽然不重要,但是备胎在关键时候还是可以顶个用处呢,失去了总是难受的。
但是也不会难受多久,毕竟只是备胎,可能有人会因为失去备胎难受一会,但是真的不会很久,因为备胎只是备胎。
难受是暂时的,备胎终究是不重要的,时间会抚平一切,而且时间不会太久,一天,两天或者是一个小时。
在这期间我们需要做什么来让自己好受一点吗?其实什么都不用,等待就好了,情绪很快就过去。
当然,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对他有一些感情,不过生性羞涩,没敢说出口,本以为他会一直在对岸等着,谁知道他等了一会转身就走......
还是等着吧,等一段时间,三天或者一个星期,如果始终不能平静就去找他,以前他追寻你多久,现在反过来追他多久,最后就算没能挽回,也不亏欠了。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事事作对,总有一些错误会发生,何解?但求心安理得不亏欠罢了。
球球阿月
1老严和小昭平时都待人十分客气,彼此也相敬如宾。周围的人都十分羡慕他们小两口恩恩爱爱的样子,恋爱半年他们从来不大吵,堪称模范夫妻。可是,模范夫妻却在一夜之间散了。小昭的闺蜜问小昭,怎么说分就分了。小昭一脸无奈地说,实在再也无法忍受我做什么事,他都要过问的控制欲了。刚开始的时候忍,总觉得一次两次没关系,但是这些天来依旧没有变化。同样一个问题问老严,老严的措辞更为激烈。他忍受不了小昭不收拾房间,忍受不了爱乱花钱不节约,忍受不了她总是背后有一堆男生跟着,更加忍受不了她凡事都憋在心里,问了也不说。曾经事事和气的他们俩,到了分手的时候竟然爆料出了千奇百怪的毛病,好像第一天认识对方一样。爱情,从来只是对人不对事,分手的理由千万种,但制造这个理由的过程都是一个“忍”。热恋的暴风雨过后,没有了最初的热情与新鲜感,躲得过一路的坑坑洼洼,却躲不过埋在心里的定时炸弹。老严和小昭是这样,许多情侣也是这样,都会先看到对方身上的优点,然后又看到的对方背后的缺点。所谓"爱到深处自然黑",有时是说喜欢一个人,刚开始的时候你觉得Ta会发光,但真正走近了,其实就会发现,原来Ta在光芒下还有很多黑色阴影。2有些人总是把怨气憋在心里,让分手成了一场忍无可忍的爆炸;有些人则会选择及时把不满主动说出来,一边释放,一边给彼此接受的时间。晶晶和二木平时都是待人十分客气的人,但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说话就没那么婉转了。晶晶衣服穿得不好看的时候,二木二话不说直接摇摇头;二木胡子没剃干净时,晶晶则一脸嫌弃的表情;晶晶在二木面前总是拿他肚子上的小赘肉开玩笑;而二木也敢说晶晶又黑了几度……拿颜值和身材打趣,大概放在别的情侣身上,那可是几乎要被判上跪搓板的酷刑。但是他们两一点都不怕,还十分坦然地互相捏着对方的脸问对方:“宝贝,我够不够疼你~”他们俩在一起,私底下竟然没什么不敢黑的地方,明明从相遇到在一起才一个月的情侣,彼此就已经十分坦然地接受了对方的缺点,甚至还能拿缺点相互打趣。爱到深处自然黑。——其实也有两层意思,爱走近了,自然会看见对方性格上的黑点,但拥抱爱的人,往往会因为发自内心的接纳,所以就连黑对方都能那么自然得脱口而出,毫不尴尬。3恋人之间最好的状态应该是既能欢欢喜喜地拥抱,又会自然而然地互黑,每对今生的情侣,都是前世的小冤家。然而,“黑”自己的伴侣,可是一门技术活。虽然平时他们会私下互黑得不亦乐乎,但晶晶和二木从来不在外人面前“黑”对方,甚至宁愿别人黑自己,也容不下别人黑自己的爱人。之前有一次,朋友几个聚餐开玩笑,有人说晶晶你一个教语文的老师,怎么受得了二木那一口闽南的普通话口音,说着,还有朋友模仿起了二木把“好热”读成“好乐”的口音。但是晶晶笑着说,“可是我就喜欢他的不标准啊。”羞得平常从来爱开玩笑的二木也不好意思得低下头,迟钝了几秒才说,“我也就喜欢你这种非凡的品位。”有情商的伴侣从来都是在别人面前为自己的爱人护短,像是对待自己的家乡,虽然偶尔他们也会在朋友面前互黑,但纵使自己嫌弃千百遍,也不许别人诋毁一个字。无论是身材抑或一些小小的坏习惯,平常生活中那些小问题黑到身上,反而会心一笑。但是若某些黑点,本来就是对方的软肋,那就得小心点“黑”,或者干脆认真得去保护。二木刚毕业的时候,找不到工作。每天愁容满面,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但是晶晶一直鼓励着二木再接再厉地去面试,甚至帮二木看从来没有拿二许多招聘信息,那段时间即便调侃二木的任何小缺点,也会马上自觉得自黑起来。人有时候会因为生活的挫折或者一些情绪特别敏感,即使是情侣也绝不能在彼此敏感的时候互黑。别忘了情侣之间互黑原则:互黑是为了更好地接纳彼此,或笑或打闹,开心才是硬道理。互黑这种事更像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种调味剂,每个人身上的黑点固然都存在,但关键在于爱你的人总能黑得自然。4两个人能不能走得远,其实关键不是看对方身上的亮点,而恰恰是那些深处的黑点。感情长久的秘诀,是让爱继续扩大,而将厌倦重合到默契的零点。一个人越了解另一个人,就越能明白他身上的小缺点,如果两个人在一起,连一点真实的调侃都不敢说,该憋得多难受。做一对相敬如宾的情侣试图隐藏彼此之间的不满,不如像二木和晶晶做对小冤家。毕竟有时自然而然地互黑,总比相安无事的沉默更加真实可爱。一枚神经兮兮的心理咨询师。 公众号:元宿(ID:yuansu-s)
欠我一场爱情
引领需智慧,陪伴最常情——听耿洁老师讲家庭教育“双减”之后流传网络的那句“双减,一减不优秀的孩子,二减不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是我聆听耿洁老师的家庭教育讲座时的深切感受。家作为人生成长的动力之源,需要的是温暖。源源不断的温暖供给,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大的能量创造出属于他的精彩的人生。身为父母的我们,需要为引领学智慧,需要让陪伴有温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将家庭教育这一原本属于家庭层面单打独斗的事情上升到国家层面,不得不说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恶化到影响国家复兴的严重程度,因此才会有国家将家庭教育的促进问题分解给政府、学校、社区等方方面面,以期形成全社会对家庭教育齐抓共管的社会大环境。而这其中,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身为家长的我们更是责无旁贷的,毕竟,孩子教育的好坏,往小了说决定着我们家庭为未来,也决定着我们的后半生的幸福指数。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助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第一步是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永远是家庭教育中的第一关系。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是孩子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课堂,孩子就是通过观察爸爸妈妈的相处方式学习如何与异性交往和相处,通过观察爸爸妈妈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学习如何与上下级的交往和相处。更重要的是夫妻和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轻松,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孩子生长的精神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非常重要的作用。 真正和谐的夫妻关系, 不是亲密无间,也不是夫唱妇随,而是自我独立。当然,虽说要为彼此妥协,但也一定是相互的,不要总是一个人一味的付出,另一个总是得到,这样天平自然就会变得很不平衡,夫妻关系也没有办法和谐。耿洁老师说:夫妻关系影响着孩子的情绪性格,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需要做到的一条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那么首先,夫妻之间是否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生活,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没了自我,这样相互都会觉得很累。要做到的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会很好,一个人生活也可以,为其如此,孩子的独立意识才会慢慢培养起来。 夫妻和谐和睦是一种相处之道,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氛围中,有一种爱与被爱的感觉。夫妻和睦有助于孩子健全的人格,还有良好的心理养成。如果夫妻不和谐和睦,经常有争吵,或者发生冷战。孩子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几率会增加。夫妻之间有争吵是很正常的,但是父母双方一定要学会及时进行处理。有效的沟通是父母和睦的良好途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可以少受到伤害,而且身心发展都有益处。简单说,孩子处在夫妻和谐和睦的家庭之中,感受着家庭带来的温暖,出现的问题是比较少的,孩子的成长会更加顺顺当当。 因此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策略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需要学习的第一课,这也是耿洁老师所讲的言传身教——以夫妻的平和之心教导平和之子,家长的日常表现本身就是一种最有影响力的无言的教育。助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第二步是倾听与陪伴。有人讲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牵着蜗牛散步。朱永新讲陪伴对孩子很重要,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孩子来到家庭和你成为一个共同体,这就是人生的缘分,怎么样能够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事实上我们知道,当孩子真正离开你的时候,你想和他在一起也很难了。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关键的,为什么呢? 因为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无时无刻不是在进行着交流和学习,西方心理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量直接正相关。你在谈论政治,这个孩子可能今后对政治感兴趣;你在抱怨,这个孩子可能就会充满抱怨的情绪。你在家庭发生的一切,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 我们太多的父母,常常责备孩子不听话。却未曾反思,其实自己从来就没有好好听过孩子说话。倾听,竟成了父母跟孩子之间最大的痛之一。 我们常常只愿意听到自己想听到的东西,而忽视那些真相。特别是跟孩子之间。倘若一个大人,他带着不可置疑地权威,那这个孩子说的话,10句顶多能听到一两句,甚至就几个词语。然后就开始下结论,再继续用各种事情来堆砌,表示自己的结论是有理有据的。一副你撅起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的神情。倘若父母常常这样对待孩子。那这个孩子肯定是孤单的,因为他甚至找不到一个人来倾诉自己的心声。 如果有一天,孩子扑闪着自己那亮晶晶的眼睛。问你:“爸爸,为什么说鸡是恐龙的后代啊?”“为什么我们不能去火星呢?”“妈妈,为什么我不能飞,我的梦想就是飞起来!”然后期待着你的回答时。你要么是置若罔闻,直接说自己太忙,等一会等一会,用自己的事来搪塞。要么就瞎编一个理由来哄骗孩子。孩子一次次叫唤你来听,来关注他。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假如你是孩子,你也会觉得很挫败、气馁吧。所以孩子最后选择“还是算了吧”,最后跟你“闭嘴”了。 我们常常说要尊重孩子,那怎样做才是尊重呢?其实愿意倾听孩子说话,就是尊重。在我们自己的经验里,你仔细回想一下就能感受到。如果有人愿意认真倾听我们说话,就会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尊重。父母是不是愿意听自己说话,孩子们有自己的感受。只是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被尊重,孩子们暂时无法言说。可他们却能实实在在从这儿感受到自己是不是有价值。 倾听意味着尊重的话,那忽视就意味着否定。太多的父母却不知不觉中选择了否定。总是跟孩子说“不行”、“禁止”、“不许这样”,就会觉得一切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种控制感能够让我们内心感到充实和安全。但是,通过“控制”养育孩子的话,最终只会得到一个焦虑暴躁的自己和一个叛逆而人格缺陷的孩子。 家长和孩子之间除了简单的寒暄,基本没有深层次的交流。当心灵的距离很远,感受不到你的光和热,那就只有封闭的孤独和寒冷。当沟通的桥梁被折断,那就只能如同两个孤岛,不通来往。很多问题就这样产生了。 耿老师说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和感情的传递与反馈的过程。我们不能只是传递而不管反馈,也不能不管孩子传递给我们什么,就盲目的反馈。需知我们的家不仅仅是讲道理的地方,更是讲爱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去提升我们倾听和陪伴的质量。时刻把握先处理情绪在处理事情,把握心情才能把握事情这一原则。儒家先贤思想追求仁、义、礼、智、信五德,现代积极心理学提出的六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几乎无一不是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通过观察模仿父母之间的互动、父母与长辈与同事朋友的互动,以及亲子之间的互动学习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更优秀,那就让我们每一位家长,从今天开始,积极投身到家庭教育的学习中来,正所谓“父母努力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用我们学到的智慧引领孩子的成长,用我们高质量的倾听与陪伴成就孩子的未来。(完)附: 董伯懿:民建会员,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商丘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商丘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商丘市名师,商丘市优秀班主任,商丘市师德模范,商丘市“防汛抗疫”优秀志愿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