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8

0921缘分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自我调节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酒酿圆子珺

已采纳

负面情绪可以通过运动、旅行、听音乐、自我宣泄和自我暗示等方法来调节,无效时需积极就诊。1.慢跑或骑单车能够对抗坏心情,运动能让我们变得更加乐观和开朗,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快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2.当我们很难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时,可以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欣赏大自然的美景。3.情绪消极时,听点欢快的歌曲,能使人心情愉悦。4.自我宣泄能够把心中的坏情绪发泄出来,例如可以大哭一场,去空旷的地方大声吼叫等。5.我们要学会自我暗示,要相信什么都会好起来,不要悲观。6.当自我调节无效的时候,需积极去医院就诊,必要时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长期出现负面情绪时,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就诊,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心理咨询师自我调节

181 评论(10)

shishan786

职业定义: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师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资格等级: 助理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 高级心理咨询师 申报条件: 1、助理心理咨询师基本资格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已获得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在职公务员、医务人员、中小学和高校教师、事业部门从事与心理咨询师有关工作的人员; (2)全日制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或在校高年级大学生,在校研究生。 2、心理咨询师基本资格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助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后,继续从事心理咨询师有关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公务员、医务人员、中小学和高校教师、事业部门从事与心理咨询师有关工作的人员; (2)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在校研究生或已获得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 (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的高校系列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 3、高级心理咨询师基本资格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本科学历并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后继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并在国家核心学术杂志发表本专业论文两篇以上的人员; (2)获得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硕士学位,从事心理咨询师工作或相关工作1年以上,并在国家核心学术杂志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以上的人员; (3)获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人员; (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人员。

272 评论(15)

骆驼非洲

导语:心理咨询师独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业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个性品质与心理咨询职业相匹配;博学多才的文化素养;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持之以恒的思想准备;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

作为一名优秀心理咨询师,需具备以下素质特征:

一、心理反应敏感

出色的心理咨询师,能够对他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敏感。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如表情、动作、服饰、发型、肌肉抽动、眼睛等)都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对此,咨询者应从整体上予以观察并做出敏感的反应。

心理咨询是咨访双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过程是通过咨访双方的相互作用最终得以实现的。既然是相互作用,当然除对对方的心理做出敏感反应之外,对自己的心理也总是特别敏感。不仅如此,对于由自己的心理影响所造成的对方心理的活动、变化,也应该敏感地做出反应。可以说,对人际关系敏感本身,是心理咨询师所需具备的重要的素质和特性。

二、能认真倾听

对于因为与己有关的重要问题所烦恼、焦躁不安而出现在心理咨询室的来访者来说,能够有人认真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欣慰和信赖,这将成为他(她)生活的动力和支柱。

“认真倾听”说起来很简单,可做起来就绝非易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例如有来访者来到咨询室,因为心理重负而不知所措并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心理咨询师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的诉说,并加以适当的应答,如简单的复述、首肯和插话,就可以帮助来访者理出问题的头绪,从而感到如释重负,获得一种安慰。

三、人格要求

心理咨询人员除必须具备以上所述作为优秀的咨询者所应具备的素质特性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人格品质,满足一些具体的要求。

1.情绪稳定

心理咨询师应该具有能够解决自己个人问题的能力,能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防卫机制不能过强。

2.健全的、乐观的人生观。

心理咨询人员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能积极地、开朗地对待生活,只有这种人才能相信来访者自身的力量,才能承担起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责任。

3.民主的人际关系

心理咨询人员对人际关系应该有深刻的理解,尊重他人的价值,无论何时都信任他人,承认他人的生活方式。

4.真诚地关心来访者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理解来访者,热情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真心愿意提供帮助。这种人才能得到来访者的信任,使来访者有安全感,感到放心。

5.不断地改善自我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断地提高、改善自我。谦虚、正直、诚实、坦荡,不断进取,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教养水平,永不停滞,永不满足。

6.为理解人的本质而不懈努力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不断地去探索人的本质。理解人的本质是一种难事,也许一生探索和努力也达不到完全理解的程度。咨询是一种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新的人性体验的过程。这就要求咨询人员不断扩展自己有限的对人的认识,努力探究人的本质。

7.与人协作配合的能力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不仅是咨询过程必需的基本能力,而且也是开展咨询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因为咨询者常常需要和其他人员相配合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优越感和自卑感对于咨询人员应承担责任的完成是不利的。

8.亲切、和蔼、平易近人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是这样一种人,无论谁都觉得他容易接近,都感到他诚实、可亲、可敬、宽容

140 评论(12)

石语angeline

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比较大,而很多人无法承受繁重的压力,结果心里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时常有焦虑不安,嫉妒,反应迟钝,抑郁等不良的心态,假如时常有这些不良的情绪,那么就需要及时调节了,否则长时间发展下去,患者之后就会有特别严重的心理疾病,一起来看一下如何调节心理问题吧。1、合理宣泄在生活当中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将不良的情绪宣泄掉,比如说人们可以去参加锻炼,快跑游泳打球等都能够宣泄情绪,另外也可以去空旷的场地大叫,将自己心里的委屈或者是不满喊出来,对于性格内向的人而言可以写日记把自己的委屈和不满记录下来,或者找一个地方好好的哭一场。2、可以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心理治疗措施,感到特别烦恼压抑或者抑郁的时候,就需要立刻转移注意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让人们投入12分的精力,在短时间内能够忘记烦恼,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有效的改变心境。3、自我暗示绝大多数心理问题都和患者比较差的自控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有相关疾病之后,患者一定要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太过冲动,当然也不要有伤害自己的想法以及行为。4、强身健体在有心理问题出现之后,患者除了要采取一些好的方法纠正不良的情绪之外,也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来强身健体,因为如果身体不健康,那么就很难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在平常一定要做到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合理摄取均衡营养,这些措施不仅能够让患者的身体更加健康,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心理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出现了一些比较麻烦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那么之后就会演变为特别麻烦的精神疾病,甚至有部分患者会有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而要想纠正心理问题,首先患者应该保证自己有健康的体魄,另外在无法控制情绪的时候也要合理的宣泄,千万不能长时间将一些不良的情绪压抑在心里。

130 评论(8)

混世金粉

所谓“苏格拉底”式提问,指的是一种通过问答式的对话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那么自我提问自然就是自问自答啦。这种方式在受到抑郁、焦虑情绪困扰时尤其管用,其他不良情绪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根据我在咨询中的实践,效果最佳时能够完全消除不良情绪体验。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试着学习这种方法吧!

这种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你在感受到情绪变化时(比如突然感到很低落)依次问自己几个问题就可以了。当然,这里只是一些比较适合自我调节时使用的问题,真正的咨询中使用的问题会比这要更多而且更灵活,但那些问题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使用会更好哦!

问题1:我刚才在想什么?

原因:我们的不良情绪往往是一些自动思维导致的,所谓自动思维,就是一些迅速且隐蔽地在我们脑海中出现、掠过的想法。它可能是一句话、几个词语或者一个画面。它通常并不是客观真实的,或者说不是完全真实的,但我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信以为真,进而引发不良情绪。这个问题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我们识别出不良情绪背后的自动思维,进而在后续问题中评估它。自动思维的描述需要遵循特定的方式,通常是对某种想法的陈述句式描述。

示例:“我永远也学不好这门课。”“他不会想要和我交朋友的。”

问题2:我对这种想法的相信程度是多少?

原因:这个问题的目的在帮助我们评估目前相信这种自动思维的程度,这也是后续评估和效果分析的基础。通常0代表完全不信,100%表示完全相信。

问题3:这样的思维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情绪体验?严重程度是多少?

原因:这个问题的目的与问题2相同。严重程度的表述同样采用0—100%分级,0是完全没影响,100%是与至今体验过最严重的不良情绪影响相当。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容易混淆“自动思维”和“不良情绪”的描述,可以在示例中与问题1进行比较。

示例:“我感到非常难过和沮丧。”

问题4: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问题5: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原因: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帮助你对自己的自动思维进行评估。通常我们在开始时的无条件相信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会忽略一些客观事实,尤其是积极的因素,这两个问题就是促使我们从一个更客观、更全面的视角去看待这一自动思维,从而重新建立对它的评价和信任度。

示例:(以“我永远都学不好这门课”为例)“支持的证据是,我在这门课上取得的成绩的确不如一些人,我完成相关作业的时间要比朋友们多;反对的证据是,我的成绩比前段时间的确是提高了,我这门课的成绩其实比大部分人要好。”

问题6:最坏会发生什么?

问题7: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了,我可以如何应对?

问题8:最好会发生什么?

问题9:最现实的情况,或者说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什么?

原因:这一系列问题的目的在于为自动思维“去灾难化”。很多人在自动思维产生后会预设一个最糟糕的后果,这就是对自动思维的“灾难化”,这通常会引起严重的焦虑情绪,而且这种“灾难化”往往并没有被自身察觉,也就是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害怕、在紧张些什么鬼。这一系列问题能够帮助你认识到,最差无非发生什么结果,即便这样的结果发生你也是有办法去应对的,而且这样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从而消除或改善“灾难化”带来的不良情绪。

示例:(仍然以“我永远学不好这门课”为例)“最坏的情况是,我因为这门课没考好而导致高考失利,上不了理想的大学;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可以考虑复读,或者进差一些的大学;最好的情况是,高考时这门课我考得非常好,甚至帮助我拉开与别人的成绩;最现实的情况是我在保持现在成绩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这门课不拖我的后腿。”

问题10:如果我的家人或者朋友处于相同的情境,我会对他说什么?

原因:这是对问题7的补充。对某些人或者某些情境来说,问题7并不一定会有效,比如“我实在想不到该如何解决”或者最坏的情境是死亡时。这个时候,问题10可以帮助你抽离出来,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看待所处的情境,对当事人给出一些建议,而这些建议通常对你自己也是适用的,这就弥补了问题7失效的空缺。

示例:(还是以“我永远学不好这门课”为例)“我会对他说,你其实已经学得很好了,就算到时候考得不好又怎样呢,你不是还能复读或者进分数低一些的学校吗?这些学校也不一定不好啊!”

问题11:既然已经分析出了这些,那么我现在相信这种想法的程度是多少呢?

问题12:它给我带来的不良情绪严重程度现在是多少?

问题13:如果我现在再次处于相同或者类似的情境,我会有同样的困扰吗?

原因:这一系列问题是最后的一步,目的是帮助你对本次自我调整的效果进行评估。如果感受到对不合理自动思维的相信程度降低,或者说不良情绪严重程度降低,那么说明这种方式对你是有效果的,是值得反复练习的,而且在熟练掌握后可以帮助你应对更多不同的情境;但如果并未感觉到有所帮助,那么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到要点,导致操作有所偏差,或者你的情况不是很适合自我调节,建议还是寻求咨询师的帮助为好哦!

对一部分人来说,这种方法能够非常轻易地掌握,但对一部分人来说迅速掌握的确会存在困难。总之因人而异吧!当然,当你的确存在相对严重的心理问题时,自我调节无法替代心理咨询或者说心理治疗,这种情况我们非常乐意为你提供专业的帮助哦!

文/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林丛

32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