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1

喊我11就很好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准则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瞅谁啊

已采纳

他这么回答你是因为在治疗期间,你们只能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这个确实也是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一)总则 1、心理医生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时,应遵纪守法、遵守心理医生道德准则,在其工作中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道德标准。 2、心理医生应注意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3、心理医生应不断学习本专业的有关知识,通过不断改善自身的工作实践、教学和科研水平,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4、心理医生应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和专业职能的界限,不作超越自己能力和职能范围的事情。 (二)对来访者的责任 心理医生的工作目的是对来访者负责,使他们获得适当的服务并由此获益。 1、心理医生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来访者。 2、心理医生在治疗关系建立之前,应使来访者明确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收费标准和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医生在对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来访者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进行实地冲击疗法)应与来访者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医生应明确其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自强自立,而并非使来访者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对心理医生产生依赖。 (三)与来访者的关系 心理医生应尊重来访者,按照本专业的道德规范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1、心理医生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来访者的潜在影响有清楚地认识,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 2、心理医生应努力保持和来访者之间客观的治疗关系,为此应避免在治疗中出现双重关系(即应避免与熟人、亲友、同事等建立治疗关系);一旦业已建立的治疗关系超越了客观的界限(例如发展了异性之间的亲密关系),应采取适当措施终止这一治疗关系。 3、当心理医生认为自己不适合于对某个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对来访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专业人员。 (四)保密 心理医生应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无论是在个体治疗或是在集体治疗中都有责任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来访者保守秘密。 1、心理医生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度;在集体治疗时应首先在治疗集体中确立保密原则。 2、当心理医生在工作中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或危及他人安全的情况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的上级主管部门)。 3、心理医生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它资料,均属于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医院或单位的病历和其它资料之中。 4、心理医生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治疗或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在得到来访者的书面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例外)。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准则

110 评论(12)

壹秒钟变rabbiT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 1 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而歧视求助者 2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起来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的工作性质、特点,这一工作的局限性,以及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3 心理咨询师与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4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树人、亲人、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有其不得对一行有非礼的言行 5 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于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就应对求助者做出明确地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6 心理咨询师应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具体保密措施如下: (1)心理咨询师有责任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保密原则,已经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2)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过有关部门或家属),或与其他心理咨询师磋商,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3)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均属于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姆的情况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其他资料之中 (4)心理咨询师只有在求助者统一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可能据以辨认出求助者的有关信息 (5)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记录、开具的诊断、照会或医嘱,应指定适当场所及人员保管,并负有保密义务。 (6)心理咨询师有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作虚伪的陈述或报告。

231 评论(14)

神仙鱼左倾45

考下心理咨询师证书可以从事工作如下:

1、自主执业

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进修,然后自己有足够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开设个人心理咨询室。2、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

越来越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愿意优先选择有心理学背景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和其他人相比有一项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更知道如何在HR政策和流程设计中考虑到心理因素因而在实施中更加妥帖和高效。

3、广告、营销和市场研究

很多大企业都有市场研究的职能,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技能都会用上,基于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对企业的战略方向,新产品研发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4、学校心理教育

教师作为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者,无论是学生学业还是生活都需要教师的关心,而青少年也正是心理方面问题的高发时期,每一位优秀的教师也可以当做是一位合格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扩展资料:

在我国,劳动部于2001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

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正式启动,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是5月和11月。

2017年,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认定取消,已获证者仍有效。各地区、各部门未经批准不得在目录之外自行设置国家职业资格,严禁在目录之外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咨询师考试

357 评论(12)

有前有钱

考下心理咨询师证书可以从事工作如下:

1、自主执业。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进修,然后自己有足够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开设个人心理咨询室。

2、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越来越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愿意优先选择有心理学背景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和其他人相比有一项天然的优势——更知道如何在HR政策和流程设计中考虑到心理因素因而在实施中更加妥帖和高效。

3、广告、营销和市场研究。广告设计和营销方案都需要大量的应用心理学中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结果。对市场的认可程度、消费者的接受度做预先的了解和判断。

4、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越来越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愿意优先选择有心理学背景的工作人员,他们和其他人相比有一项天然的优势——更知道如何在HR政策和流程设计中考虑到心理因素因而在实施中更加妥帖和高效。

注意事项:

1、歧视。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性取向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来访者。举个例子,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以自己的好恶作为判断标准,要求来访者作出改变,这样的行为是违背咨询准则的。

2、不与来访者产生双重/多重关系心理咨询师要清楚的了解双重(或多重)关系(例如与来访者发展家庭的、社交的、经济的、商业的或者亲密的个人关系)对专业判断力的不利影响及其伤害寻求专业服务的潜在危险性,避免与来访者发生双重(或多重)关系。

3、泄密。心理咨询师应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无论是在个体治疗或是在集体治疗中都有责任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来访者保守秘密。

扩展资料:

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规范介绍如下:

1、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信仰、价值观等任何因素歧视求助者。

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以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建议,必要时还要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咨询师不得和求助者建立咨询以外的其他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能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5、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医师。

6、心理咨询师要始终严格遵守保密的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心理咨询师进社区解抗疫“心”事

177 评论(13)

长亭不再送别

不应该。咨询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热情、真诚、耐心、认真地为来访者服务;二、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禁止宣扬和采用迷信、虚幻、神灵等一切非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三、尊重来访者的人格、权利和隐私。对来访者一视同仁,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民族、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和相貌等因素歧视来访者。四、保密1、对来访者个人的信息和资料予以保密,确因工作或研究需要而使用咨询资料时,应以确保来访者的隐私权等民事权利不受损害为前提。2、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治疗或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3、不准在任何非专业研究的场合公开议论咨询者的个人资料和隐私,未经技术处理和领导同意,不得公开发表有涉及个案隐私的资料,如使用视听设备等进行记录时,需征得来访者书面同意。4、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引用案例时均需隐去那些可能会据此辨认出咨询者有关信息的资料。得到来访者书面许可的情况可不受此限制。五、咨访关系1、心理咨询师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来访者的潜在影响有清楚地认识,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不准与来访者发生非咨询的或不正当的关系。2、不准利用来访者协助自己做与心理咨询无关的任何事务,或谋取个人的其它利益,不准收受来访者的钱财礼物。3、避免在治疗中出现双重关系(即应避免与熟人、亲友等建立治疗关系);4、如果双方的治疗关系已超越了工作界限(例如来访者移情现象过于严重),应采取转换心理咨询师等措施终止这一治疗关系,并在档案记录中做出说明。六、危机预防。在咨询过程中,如发现来访者情绪不稳、行为反常、有自残、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倾向以及其他危机个案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安排其他同事协同处理,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学生所在的学院和学工处。七、心理测试1、不得滥用心理测试,严格遵守心理测验工作者道德准则。2、在实施有关人格、智力、情绪和心理健康等心理测试时,均应向受试者说明测试的目的、程序和注意事项。3、在测试后应结合测量工具的信度、效度及适用性,将测试结果向受试者作出反馈和客观适当的解释。但解释时不得使用极端的词汇,不得夸大心理测量工具的效用,不得随意给来访者作出有关精神疾患的诊断,不得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妄下结论。八、咨询记录1、心理咨询师须及时有效地收集资料,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它资料,做好分析与总结,作为咨询辅导工作的依据。2、整理的资料和咨询记录均属于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泄露。录音和录像应征得来访者同意。

32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