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8

我们是MJ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小河二级心理咨询师罗丹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ki子雅

已采纳

他在想:穿什么衣服      o(∩_∩)o

小河二级心理咨询师罗丹

225 评论(9)

八点了解

该雕像表达了但丁对地狱中的种种罪恶以及现实中的人间悲剧进行思考,在对人类表示同情与爱惜的同时,内心也隐藏着苦闷以及强烈的思想矛盾。

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法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他喜欢以纹理和造型来表现自己的作品,并在作品中灌注巨大的心理影响力,他的作品是架构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是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开拓者。

《思想者》是罗丹晚年最伟大的杰作,是罗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用罗丹自己的话来说,这位思想者“不仅用大脑、张大的鼻翼和紧闭的嘴唇思考,他还用胳膊、腿、背上的肌肉思考,用握紧的拳头和紧张的脚趾思考”。那么“思想者”究竟想的是什么呢?

《思想者》使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达人文主义精神,作品象征意大利伟大的诗人但丁。事实上,《思想者》就是依据但丁的长诗《神曲》创作出的不朽杰作。“思想者”弯着腰,屈着膝,用右手托举着下颌,默默凝视着地狱中发生的悲剧。巨人深邃的目光和蜷缩的手指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思想者”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

罗丹用这样的形象来象征诗人但丁,也象征自己,乃至全人类。雕像注视着地狱中所上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他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做最后的审判,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伟大诗人但丁内心的苦闷。这种痛苦煎熬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躯体上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有人问大师罗丹为何用一个裸体的形象表现《思想者》,罗丹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

226 评论(11)

孙美霞11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他不愧是一个伟大的雕刻家。

奥古斯特·罗丹代表作品:加莱义民、吻、巴尔扎克、思想者、手、雨果、青铜时代。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扩展资料:

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茨威格

百度百科-罗丹

221 评论(11)

xuzhenying

名称:思想者作者:奥古斯特·罗丹时间:1880—1900年材质:青铜规格:198××134厘米现藏地:巴黎罗丹美术馆简介:《思想者》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那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原来被一些浅浮雕围绕着,这些浮雕是根据但丁的《神曲》而创作的。后来独立出来,放大3 倍。最初罗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意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为了这个形象,罗丹倾注了巨大的艺术力量。1988年,《思想者》第一次在哥本哈根展出,尺寸同《地狱之门》的相当(),名字叫做《诗人》。1889年,这尊以《思想者--诗人》为名的石膏像,在莫奈--罗丹巴黎连展中展出。从此以后,《思想者》成为唯一的名字,在世界各地无数的展览中出现。1904年,放大的《思想者》石膏像在伦敦第一次展出。同年铜雕像在巴黎的的全国美术展中展出,它被放在大宫殿中心穹顶下贵宾的位置。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绝对”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伟大诗人但丁内心的苦闷。这种苦闷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那突出的前额和眉弓,使双目凹陷,隐没在暗影之中,曾强了苦闷沉思的表情,有如那紧紧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有力地传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关于罗丹为什么要用这尊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并准备把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雕门饰《地狱之门》的顶上,不妨用罗丹自己的几句话来解释,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雕刻家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精确手法,同时表达了与诗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对人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悲痛。

9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