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爱Mr彬
你写了很多,主要分以下几点,给你一些提示,毕竟你们两口子都是高中的语文老师,想必也肯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学习成绩方面。语文上的错别字:肯定在她很小的时候,你们已经开始教她认字了,那时候不能理解,只能死记,而教学的方法又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认知特点,导致在长大一些会对这些字的使用产生错用乱用的现象。数学方面:“女儿做数学题很没有思路的,她妈妈给她请了个数学家教,我们就在一旁守着她上课,哪晓得老师讲例题的时候她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透了,可是到自己做类型题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思路了,” 很显然她对数学没有兴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们需要自己总结一下。我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我就对他讲,数学让你更聪明(时常激励),鼓励孩子找到解题的办法和学习的兴趣,比给她找一个家庭教师更重要。(如果现在给你找一个家庭教师给你辅导数学,你心里啥滋味?)二、交友与社交方面。根据孩子现在没有强烈地需要交往,也就是现在还没有太强的孤独感。(也说明家庭很温暖)到达青春期中、后期才会有主动结识朋友的要求。(你是高中的老师,你问问你的学生,可以发现他们的大多数朋友是在初中时交往的,小学时候的很少,这个是客观规律)“”跟别人在一起不知道怎么说话“” 这一点基本肯定是受了家长的影响。根据社会实践,军人、警察、老师等长期在工作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人,在社交上都有类似的问题。三、改正缺点的问题只有一个人自已意识到自己错了,才会去改正。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受外界的压迫,只会表现上答应,其实还是不会改。意识到自己错了,需要认知重建,幸好,进入青春期后是一个认知重建的机会。家长不可错过。四、社会经验坐车的那件是,社会经验的问题(或许她有其它想法)。对于她的同龄人来讲,我认为做得还可以。五、关于理想孩子表明了理想之后,你们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支持的行动?鼓励她参加学校的文艺表演,带她去结识一些演员或艺人(哪怕是让她注意观察在街头拉二胡的),去剧院看过演出(如果能到后台去看演员的准备),去影视城看拍电影的现场。然后问孩子当演员需要做什么?这不是开玩笑吗?!孩子即将进入心智快速发展的青春期,家长需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变化,及时沟通,适度引导,希望你们眼中的“丑小鸭”几年以后成长为美丽的“白天鹅”。我不是教语文,有错别字,别介意呀。
闪灯背后
孩子遇事就问家长,自己却不去思考,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出现这种现象,大多是因为家长在生活中替他做的决定太多。其实家长可以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尝试着去做决定,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选择,这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哪也去不了
女儿六岁半,长得很漂亮,从小就被人夸是洋娃娃那种。下学期就要上小学了,现在连声母韵母都不认识。因为我们幼儿园不注重教知识类,而同龄的其他孩子都已经会写很多字,我担心她去到小学压力大,所以在家里补习。计划她每天学8个的字母,由学习机带读,再在本子上抄写10遍。开学至今两周,早上去上学的路上让她背诵加强记忆,她只能背b p m 连F都背不出来。我一直不想用笨来说她,但有时候真要崩溃,忍不住大声地凶她。凶完看到她泪汪汪的大眼睛,又觉得自己可恶地像个后妈。 我给她测过智商,90-110正常范围,她的分值是110,在情绪表达方面是115,而在记忆传输这块是90。所以她记忆力特别差。差到什么程度呢?三四岁的时候教她手机密码,那一年每每有时间就告诉她,联想法、图片记忆我们会用的方法都用过了,但她当时记住过几秒又忘记了,很无语。后来背诗,一首诗在学校里面看过视频,回来晚上三个钟背不会。传输记忆差还体现在学任何东西都慢:说话不能快,快了就像大舌头,学习语言艺术别人说绕口令是绕口令,她则是机械慢一拍地复读;跳舞动作记不住踩不到拍子;钢琴学快一点的曲子总是要重复。学知识她记不住,但是日常琐事她又记得很清楚。比如说我脚上有个小伤口已经好了很多天自己都不在意了,她过一阵子会问伤口怎么样了;弹钢琴要求弹十遍中间想误导她让她再多弹几遍那是绝对蒙不了她的......她在学校或是外面,都是乖小孩,说话温柔小声,嘴甜,懂事,能照顾别人的想法,大家对她赞不绝口,尤其是每每去到陌生的地方,总有人夸她漂亮,使得她很在意自己的外貌。而在家的时候,比较强势,吵架一定要吵赢要别人认输了才算(当然自己真的错了也会主动说对不起);说不得她任何不好听的话,吃软不吃硬。令我非常挫败的人,很大一部分可能来自比较。人比人,气死人,说的也是很对。我大女儿九岁,一岁多的时候英语动物颜色十几首儿歌已经不成问题;路牌上的字告诉她一次第二次绝对记的住;一年级的课文看一遍就会背;课外学习有钢琴、声乐、画画素描和色彩搭配、国际象棋、学而思英语,她能很好地安排时间,很会玩,也能在某些方面参加学校或外面的比赛。班主任说这孩子综合测评班上前三,就是懒了点。是的,聪明的人都懒,不愿意去下苦工夫。或者说还不够聪明,至少可以表现更优秀。但是,如果让我选择,绝对是聪明懒而不是笨慢。所以我喜欢大女儿更多。而正因为这样,作为家长,我才觉得自己有问题,教育的问题。资质高的孩子放在谁那里都省心,不必花太多功夫所以也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要求不高,真正需要花功夫有要求好方法的还是资质一般的小朋友。但是目前而言,要怎样教一个资质差小孩,我还需要学习太多太多,也不知道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8luckymore8
1.孩子不喜欢动脑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日常生活和学习。
2.与父母和家人的过度溺爱有关。 父母什么都为孩子做,让孩子“饭张口,衣伸手”,形成了凡事依赖父母的坏习惯,思维也逐渐变得懒惰,以至于拒绝 开动脑筋思考,遇到问题时说“不知道”好处理。
3、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 有些家长和老师要求孩子回答一些自己不感兴趣或超出自己能力的问题,孩子只能用“不知道”来回答。 家长或老师不仅不耐烦地解释,反而责备他们,让孩子感到沮丧,无法回答将来可以回答的问题。
4. 与孩子的表达能力有关。 有的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言语表达困难,如进食、发音不准等,他们往往因为害怕被别人嘲笑而不愿在别人面前说话。
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当下,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安排妥妥的,比孩子自己想的要全面,恰恰是这种过度爱护的行为使孩子丧失了主动性。当孩子需要独自完成任务和思考问题时,常常会听到孩子说“我不知道”、“我得听我妈的”、“听你的”等依赖性回答。
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拥有一定的决策权,诸如独立吃饭、洗漱、穿衣、收拾玩具,自己决定今天的玩具种类和绘本等。孩子在照顾自己和做决策的时候,就会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玩具和绘本,这样就开启了思考的大门。
2、及时肯定和引导孩子
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时,父母需要肯定孩子“你好棒”、“有进步”、“速度真快”等,而不是“别的小朋友早都会了”、“笨手笨脚的”、“太慢了”、“重新弄一遍,这样不行”等否定评价,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确实有进步。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鼓励的语气提个小目标,诸如“下次把这里弄好就更完美了”、“下次速度更快就会成为咱家的金牌之主”等,让孩子愉快地接受下一个目标。
然而,孩子在做事情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家长要鼓励孩子克服苦难,若是难度比较大,可以给一些小建议或提示。总之,不能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
3、让孩子创造问题
当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恨不得自家孩子一直在学习。然而,这种做法很危险,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更难以让孩子爱上学习并转动大脑。我们可以换种方式,不让孩子重复刷题,而是让孩子提问题,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欲望,甚至可以让孩子当一回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解题奥秘。
4、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不爱动脑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专注力差,无法集中精神思考问题,长此以往,形成不好的习惯。为此,我们可以采用视觉、听觉、感统、思维、抗干扰等训练,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延长孩子的专注时间,为孩子开动脑筋提供时间保障。
小南子zzz
这样是大人问题,太照顾孩子了,什么是都帮孩子做主,导致孩子在同年龄中表现的没有主见,没有对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其实孩子是没有精神上的问题,只是太依赖大人,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大脑慢慢的退化掉对事情的分析能力,对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这样长久下去是不行的,建议就行郑州警备区的精神科心里医生为你女儿解决问题,为你解决苦恼。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