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2

catebutslim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周弗逸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烈焰雪花

已采纳

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拥有固定的咨询量,不仅可以带来咨询技术的稳步提升,同时也可以利用赚取的咨询费,投入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所以,许多刚刚入门的新手咨询师会在如何“留住”来访者这个问题上,费尽心力,挖空心思。但是实际上, 正如手中的沙子,抓的越紧流失的越快。新手咨询师会发现,在和来访者互动的过程中,往往越用力反而越被动。 那么在新手咨询师初期执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在执业初期,可能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来访者,而其中不乏下述的几种。1, 讨价还价的来访者 由于网络的发达,目前很多的咨询师都利用互联开展工作,直接和来访者就费用以及咨询时间展开讨论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而这个讨论的开始,就已经是来访者既往关系的重现了。很多咨询师都会遇到,还没有开始咨询便和自己讨价还价的来访者。假如是基于现实因素,比如来访者真的无法负担咨询费用,希望略有调整,那么在经过讨论之后,咨询师是可以灵活处理。 但是, 有一类的来访者,在讨价还价中,充满了对咨询师的贬低、不信任,同时还会不停地提出新的要求,这个时候,咨询师是降价留住来访者,还是顺其自然呢? 实际上,这类的来访者,很多时候现实问题已经非常紧张和糟糕,自己的精神状态也非常的不理想,但是他往往并不能意识到,或者干脆否认这一点,甚至将所有的问题推到外界。在和咨询师的关系中,也无意地上演了这一幕。 和咨询师讨价还价,意味着,首先他对关系充满了控制,希望别人能够无条件的满足他。同时在关系里他将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向他人,潜台词有——我们的咨询无法开展,是因为你没有满足我,你没有为我们的关系而努力。以及,你不值得这个价,你是低价值的,所以我可以随意的对待你。 这样的来访者,可能有内在匮乏、自身价值感低、喜欢控制、与他人的关系是廉价的、他人是可以被随意对待的等诸多模式,只是他将这些投射到了咨询师身上,如果咨询师满足了他, 通过自己的低价值,来配合来访者的话,最后的结果往往不欢而散。因为这无非是来访者既往关系的又一次重现。一个可以被随意对待的咨询师,来访者是不会重视,更会随意抛弃。 曾经在案例督导中,我们曾遇到过类似的个案, 督导师表示,当遇到这种讨价还价的来访者时,他是不会满足,而且越还价越不满足。 因为来访者潜意识一直在寻找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客体,比如高价值、稳定、有原则但不怀敌意等等,假如你还象来访者身边那些人的话,和他去玩这种“猫捉老鼠”的低档游戏,那么来访者永远学不会好好对待自己以及他人、更不会认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值钱的、高价值的,也不会好好感受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 在我的咨询早期,也碰到过类似的来访者,由于是网络预约,当我满足了他的降低费用以及调整时间诸多要求之后,最后结果是——他爽约了。而等待其付费以及咨询的时间里,我有愤怒、被愚弄、被贬低等诸多感受。我曾想即使这个咨询能开展,我也会因为自己的愤怒而无法好好工作。所以,还是要牢牢记住那句话, 咨询师,不需要通过让自己不舒服的方式去讨好来访者。这对两个人关系的呈现没有任何益处。 2、 不要把来访者视为“衣食父母” 在美国心理学家布莱克曼的《101个咨询难题》中就提到,很多治疗师无意识把接受他们治疗的人,当成了“食物”,--------因为,,在咨询师内心有这样的担忧,假如没有来访者,或者来访者不够的话,咨询师将不会有那么多收入,同时无法更好地生活。 然而在这样的关系里,来访者是可以很敏感的察觉到的。他们会认为咨询师在依赖他们为生,咨询师是因为他们才可以过上好日子。抱着这样的信念,来访者很难觉察自己对他人依赖的那部分,而认为是咨询师依赖了他们,是咨询师需要他们喂养。 这样的咨询即使能够展开,所发生的困境也非常多, 比如,来访者会通过停止咨询来反抗你,或者是频繁改变约谈时间来向你施加影响力。 而咨询师如果不能处理好这部分的话,无疑,在咨询中,不再单纯是讨论来访者的问题,而将咨询师自己的一部分问题也带进了咨询中。 布莱克曼表示,最好你有咨询外的其他收入,可以补偿这部分,或者如果有必要的话,去做个有工作收入的兼职。假如你在经济上不介意他们是否退出咨询,那么你在处理他们威胁的时候,会更加心平气和。也会中和来访者自己的贪婪对你的投射。3、 不要暗示来访者他们的治疗是重要的或者是强制的 基于治疗的框架,可能有不少咨询师在刚开始的时候,会告诉来访者,你的情况有多重有多重,我们的咨询是长程的,一定会开展多少次多少次。 实际上,在治疗前期的一两次,咨询师不可能对来访者的情况了如指掌, 所有关于来访者的病理性评估都要在4到5次的访谈之后,才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而且,即使咨询师做出了评估,也不可能,如此直言不讳地给来访者贴上病理性的标签, 因为,做出诊断这不是咨询师的工作,而是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所以作为咨询师,大多时候,我们保持开放的态度,和来访者一起讨论自己症状的意义,让来访者成为自己人生问题的专家,去更多地发现自己。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来访者的确有比较严重的精神性疾病。这个时候,我们最好直接告诉来访者到专业精神科进行治疗。 假如咨询师在治疗刚开始,就急于告诉来访者心理问题的类型以及病得多重, 一方面,这可能是咨询师自身的恐惧,投射到来访者身上,另一方面,这样的谈话会对来访者造成新的伤害,让来访者陷入害怕担心忧虑中。还有,也有可能这是咨询师想让来访者留在咨询中,而做出的论断。 但其实就算咨询师在刚开始的时候硬性告诉来访者,需要多少次咨询,到后期,也会因为彼此关系的不信任,无法建立治疗联盟,而导致来访者的脱落。可能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在对来访者做出评估后,建议来访者先和你开展一个20次内的中短程咨询,后续通过咨询效果和来访者的成长动力再做讨论。业内比较资深的咨询师研究过,一般情况下来访者和咨询师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可能是在16次到18次。如果来访者在一个中短程咨询后并不想待在这段关系里的话,那么就顺其自然好了。 4, 把你和别的咨询师比较的来访者 曾经碰到过,来访者把我和别的咨询师进行比较,比如,你为什么不能调价,为什么时间方面要准时?而别的咨询师可以灵活变动。当碰到这类来访者的时候,无疑,他在质疑你,并且希望得到更多。 我的一位督导师——美国精神分析师KIM女士,也曾经表示,遭遇过来访者的挑战。比如来访者会对于咨询师时间、费用,专业度的质疑,比如还会把你和别的咨询师比较,认为你不能满足他的,但是别的咨询师可以满足他等等情况。KIM女士表示,这个时候,来访者如果无法留下,那么就让他走好了。过几年,他一定会回来找你的,你只需做好自己的专业,无需讨好来访者,因为你专业你靠谱, 而来访者往往比我们想象得聪明的多,他们自然会去寻找自己想要的咨询师。就好像我们得了比较重的病的时候往往找的是医术高明的医生,而不是方便的、便宜的、随叫随到的医生。 在咨询中,咨询师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费用、时间等治疗框架的设置心无旁骛进行心理咨询,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框架,好比盛装你与来访者关系的容器,即使咨询中发生什么的情况,只要这个边界不会破坏,那么一切都有继续下去的可能。而关于咨询的框架设置,据说,一些老牌的咨询师会花数十年的时间去研究其作用和功效。 曾经听说过,网络上,有一位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24小时拨打电话,随叫随到。这仿佛是个天方夜谭的奇迹,而这样的结果,无非是将来访者变成了随时喂养的巨婴,将自己的全能幻想释放出来。最后的这段关系,咨询师无法承受自己的反移情,要求来访者提高费用,导致了来访者的不信任和愤怒,最后两个人不欢而散。 所以,不必担心来访者将你和别的咨询师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咨询师本身稳定的人格就是工作的工具。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又如何可以成为来访者稳定的客体呢。 5、 一些中途要离开咨询的来访者 一些欣然同意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最后可能并不会如约而至,因为答应的太轻松了,服从不过是为了回避自己的罪疚感。不过对于已经来和你进行第一次访谈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有必要在第一次访谈的时候,和他谈谈关于对心理咨询的一些负面看法。比如他对心理咨询怎么看?他担心在咨询中出现哪些问题?当你看到来访者正在勉强与你开展工作,及时的和他们去讨论这些,那么他们会放下心中的疑虑,而不是选择下次不再出现。 另外,由于咨询就像一个剥洋葱的过程,会逐渐接近来访者问题潜藏的真相,而这势必给来访者带来痛苦,他们会想逃离真相,想结束咨询,而这个时候咨询师可以表达自己对来访者的理解, 让来访者把自己的担心忧虑表达出来,而不是急于给来访者施加压力,让他们继续留在治疗中。也许困扰的情绪得到表达之后,你们的咨询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面对着偌大的新兴的咨询市场与喧嚣的、仿佛处处皆是机遇的网络,新手咨询师在执业初期很容易迷失方向,用力过度。但是如果能用几年的时间沉下心来,好好学习和成长,随着专业能力的提升你的来访者终将会发现你。所以请放下“留住”来访者的期待。 (作者   周弗逸   心理咨询师  自由撰稿人   。本文部分观点来自布莱克曼《101个咨询难题》,同时感谢周爱咨询案例督导组小伙伴的精彩分享)

心理咨询师周弗逸

141 评论(14)

派飞凯特

但实际上,成为一个好的交谈者,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一个好的交谈者必定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张爱玲说过一句话:“这世界遇到性、遇到爱都不奇怪,难得的是遇到理解”。

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想遇到一个懂得自己内心的人一一即一个听得懂自己的人。

做一个好的交谈者,首先要听懂对方的意思。听懂情感以及表面的话语、蕴藏的情结和渴求之后,你自然能给予最好的回应。

在那个时刻,你自然地成为了一个好的交谈者。因为,你给到了对方最想要的。

- 01 -

带着一个清零的心态,进入关系

我们在人际互动中,往往是太功利了。

首先“我想做一个好的交谈者”,这已经是给内心定了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是关乎自己的,希望自己能更招人喜欢。

如果这个时候能放下这些执念和关乎自己内心虚荣的幻想,让人际关系自然而然的发生,没有一个预设的方向和去处的话,可能反而得到的结果会更令人满意。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适当地运用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

比如人本主义流派里,一切以来访者为中心,所以咨询师首先要理清自己内心的欲望以及自己的价值观。

比如说成为一个妙语连珠、睿智博学的咨询师的欲望,或者自己和来访者不一样的价值观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有觉察的话,那么我们基本上是带着一个清零的心态,进入这个二元关系的。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带着自己强烈的欲望和价值观。

我们不需要刻意掩盖或者改变它,但是需要认清它,这样就能看到在和人交谈中,自己的价值观和欲望是如何影响谈话的。

心理咨询里,在和来访者的二元关系中,一般由来访者主导谈话内容和方向,去往她想去的地方,那么这个谈话自然会进行的比较顺畅。

因为你不会因为自己的因素卡住来访者,令谈话无法继续。这个道理同样可以适用于一般的交谈中。

- 02 -

有魅力的人永远都显得比你差一点

梁冬曾经有一篇文章叫《有魅力的人永远都显得比你差一点》。

他说他有一个朋友,他去拜访他的时候觉得自己说什么,对方都懂,但是对方永远不多话,显得比他差一点,给了他一个展示的空间。

他觉得此人甚是高级,因而更愿意接近。

另外他还谈到,人群中还有一种人,就是冷场的时候,也不急着表达什么,没有话说的时候,也不觉得“尴尬“。

其实这种人是在用自己的存在,给团体活动一个新的面向,让大家从他的“安守”中,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从容,从而自己也不会惴惴不安急于表达。

在现在这样一个功利的,以目标为导向的社会,我们总以为在人际交往中,极尽所能的展示语言和行动的魅力就能带来最大的收益,却不知道,不强行刷存在感、不极尽招摇之能事,所有的人和他待在一起,有话没话都觉得自在,这才是一种真正吸引人的人,也可称之为一个真正好的交谈者。

因为他让你感觉到自在从容,不突兀,一切想法都不滑稽可笑,皆有其理由。

他给了你一个容纳的空间,让你自然呈现与展示。也因为这份从容,你反而更愿意靠近了。

所以成为一个好的交谈者,首先要做的,大概就是扩充自己,让自己有容纳各种不同的情感、价值观、世界观的容量;其次是不急于表达自己,给对方表达的机会,假如后面加上点对对方情感的回馈以及自己的个人经历的自我暴露的话,那么一段好的关系自然而然就会建立并发展下去。

- 03 -

永远不要急于对对方形成一个结论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需要敏锐的感受来访者的想法、情感和行为,并且在对方需要的时候反馈给对方,以及容纳和承载来访者的许多焦虑和负面情绪。

这个要求对于一般人的我们有点高。

但是尽量体察到对方的情绪,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咨询做得多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次咨询后,我脑袋里面是形成不了什么结论的,因为只要我对来访者急于求成的形成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会影响未来的走向。

这是一个极度考验耐心的过程,但是也正因为这种考验,自己也更能耐受焦虑并且能够接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和未知的发生了。

而由于你给了来访者这样一个空间和允许,因此关系也便自然而然的发生从而更紧密了。

所以,好的交谈者,不会急于对对方说的话或这个人做出评价,才能给予对方更大的空间来和你交谈。

- 04 -

把自己放下,已经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胜利了

(1)交谈时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很多时候,我们仔细的听两个人的聊天,其实基本是鸡同鸭讲,两个人都在不同的频道,各说各话,无非是打发一段无聊的时光。

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的世界都乱糟糟的,怎么会有心力放到别人身上。

假如说,你的社交活动参加完之后,觉得自己更无聊、更琐碎、更不知所谓的话,那么建议你还是少参加这种没有营养的社交,因为你从来就没有和别人同频过。

(2)放下自己骄傲的东西

首先,放下自己骄傲的东西,比如说自己的美貌、学识、聪明、陈见,所有令到自己沾沾自喜的东西,把自己放到最平实的地方,以一个人的面貌和对方相遇,去听对方所表达的。

把自己放下,已经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胜利了。

其次在倾听中,你要从对方的表面的语言中感受到内在的深层的意思。

其实大多时候,我们的语言都是防御和伪装。

比如说,以前我们那里有位老先生,经常开口闭口沾沾自喜的说“别人对他最是尊重了”,实际上,这位老先生是极度不自信,并需要通过别人的尊重,来满足自己内心的胆怯虚弱的。

当你听懂了这部分的时候,可能不会太讨厌他的装腔作势,反而是看到他内心的虚弱恐惧,而同情他了。

(3)善于发现一些细节

除了关注对方的话的意思,更要关注表面意思之后的情感。

有些人的情感是极度隔离和防御的,因为他的痛苦从来就没有被允许表达过,因此当他表面上说没有什么的时候,其实身体语言已经出卖了他,比如低垂的眼睑、颤抖的声音以及发抖的双手,这些姿体语言都极大的暴露了对方的内心。

如果这个时候你能够发现这些细节,并且对对方送上自己的关心的话,或者你成为了他这辈子第一个想记住的人,因为你发现了他。

另外感受对方的情感,你还可以通过感受自己的感受来发现这些,如果你是一个对自己的感觉足够敏感的人的话,对方的痛苦哽咽,其实你是很容易就同频捕捉到的。

(4)真诚的自我暴露

在交谈中,我们还涉及到一项关于自我暴露的问题。

其实人本大师罗杰斯在自己的咨询中,就经常会用到自我暴露。

当来访者谈到对自己非常沮丧失望,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罗杰斯也会表示自己经常有这样的想法和困境。

所以在交谈中,如果你感受到对方这个点的话,去暴露分享自己内心的短处和短板,也是一个快速建立关系的方法。

但是关键要真诚。

(5)保护好对方的自尊心

最后,在交谈中,可能还有一点是慎之又慎的,就是保护好对方的自尊心。

即使你发现了对方再多的生活或情感的秘密,假如对方并不想深究提及,或者当时当刻,他都不想面对的时候,那么沉默等待就好了。

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宰,我们只是在对方需要的时候送上帮助和祝福就好。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他人交谈,不仅是让我们遇到理解,碰撞火花,制造真正的相遇的机会,也是我们深刻认识自己的方式。

所以,做一个好的交谈者,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周弗逸,微信公众号:周爱咨询(ID:fuyixinlizixun),资深媒体人、心理咨询师,专栏作家。深信,陪伴就是力量。

35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