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0

SSpapergirl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抢孩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y…黄小猪

已采纳

我是卢悦,一名从业15年的心理咨询师,想 从心理学的角度 ,为你解读一下离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纠葛与恩怨。

可能有些真相对你来说太过残酷,以至于你下意识就会说:瞎JB扯淡!

但如果你准备好了,走出舒适区,恰恰是成长的开始。

01 弃妇和良心犯心里都有一个受伤的孩子

我们是如何看待离婚的?离婚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我们会发现,那种撕逼撕得很厉害的离婚中,往往会有一个 弃妇(夫) ,一个 良心犯 。

对很多人来说,离婚似乎就宣告着一个妃子被打入冷宫,他(她)的一生都会生活在愁云惨雾的世界末日;或者他不愿意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群,在他看来,离异人士就是败者组,没有婚姻的男人女人就是loser,被同情就是一种羞辱。

而对另一半来说,抛弃一个像孩子一样无助的人,就成了良心犯。

良心犯的 刑期不定,全在于他内心的成熟度 ,很多人对内疚的应对方式是试图 蒙混过关 ,假装它不存在,但其实它就像是阴雨天的老寒腿一样,会时不时地发作,让他内心深受煎熬。

无论如何,离婚所引发的 分离焦虑和丧失感 ,对我们的人格水平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很多人面具和皮袍下的原形被打将出来,我们内在受伤的小孩会被迫露面,对很多人而言这不啻于打开了“潘多拉之盒”。

无论是“弃妇”还是“良心犯”,他们内心都有一个深受创伤的内在的小孩的形象,也有一个伤害自己孩子的内在的父母的形象, 这两个角色是他们过去生活曾经受伤的经验所积累并内化起来的、对自己与他人形象的一种定义。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在努力从父母对自己的 忽略、苛责和强力的控制 中挣扎出来,那么当他离婚的时候,他就会 遇到小时候非常熟悉的体验。

他就重新变成了那个无力掌控自己生活的小孩。

用大白话说,就是“触景伤情”。

一个人咬牙发狠说,我长大了一定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也受到不完整的家庭之苦,这时候,他期待的是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养育者,和让一个孩子更开心和快乐,这么做的一切的 动因, 是他 误以为这样就可以修复他自己作为一个孩子受伤的创伤。

很多老人热衷于把孙子辈喂胖,好像这样就能喂饱那个挨饿的自己

02 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的游戏

在汶川地震灾区,我看到过一个镇长,他全家人都死了,他拼命不眠不休地工作了一个星期,然后被人强行送到病床上。他崩溃了,他试图用拯救他人来拯救自己,因为他不想触碰自己的痛苦,就试图成为拯救者来避免自己堕入受害者的角色。

离婚会让我们出现三个角色: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

我们都不愿意成为迫害者,所以在离婚的时候,我们就会互相妖魔化都把对方当成迫害者,让自己成为受害者。

但离婚后,谁又都不愿意成为受害者,都希望成为拯救者。

第一种:父母是拯救者

有的离婚的女人(男人)期望前夫(前妻)遭罪,然后自己可以成为拯救者来拯救这个迷途的浪子,就像是《简爱》里的结局一样。

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离婚的女人(男人)则 把孩子当成受害者,自己是重要的拯救者,把前夫(前妻)当成迫害者。

于是很多人就会阻止对方探视孩子,或者孩子从对方家庭出来就会被妈妈(爸爸)问各种细节:你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见了谁,他们都说什么…… 有时父母一方还会故意找一些证据证明孩子在那边过得不好。

有些爸爸妈妈声称是为了关心孩子,怕孩子吃亏吃苦,但这其实是自己的 焦虑和嫉妒的情绪作祟 ,一方面她(他)把孩子当成受害者,如果孩子说有不爽的部分,她(他)就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前夫是迫害者的证据,她(他)就可以稳定地做拯救者了。

另一方面她可能也会害怕听到孩子说:“妈妈,那个阿姨对我很好。”(“爸爸,有个叔叔对我很好。”)“他们过得比咱们过得好。”这就让她(他)又回到了可悲的“受害者”位置上,这是她(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如果没有人愿意当受害者,那么做受害者的,只有是孩子了。 孩子“勇敢”地承担了父母都无法承受的痛苦,结果是什么呢?

这个孩子就要站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父母中有一方是恶魔。

这个孩子就要感觉到自己很糟糕,自己是一场悲剧的 牺牲品 ,长大后,她可能会非常痛恨自己的父母。

孩子会认同自己是一个不能长大的受害者,因为一旦长大,就意味着把受害者的角色还给自己的父母,这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我见过很多孩子都在上大学前忽然网瘾大发,而父母那时本来约定等孩子上大学就离婚的。

第二种:父母是受害者

也有的父母从做一个受害者的角色中获益良多: 很抑郁的父母会使用孩子作为替代性的伴侣。

他们自然也不会愿意前夫或者前妻来“抢孩子”。

他们会重新和孩子一起睡,而且可能以前已经分床睡了。

你问家长,家长会说孩子需要更多的安抚,其实是父母需要。

因为他们无法区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孩子的痛苦的差异,所以他们就扭曲了现实,模糊了边界,以为自己感受到的都是孩子感受到的。

其实对孩子来说, 他们的核心痛苦不在于婚姻的完整感的丧失,而在于:

在很多曾经早年遭遇离婚之痛的成年人的交流后,我发现,对他们来说童年最痛苦的记忆在于父母长久无法修复的扑克脸。父母被罩在情绪雾霾之中,他们在精神上已经和孩子失去了链接。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保护孩子一生没有缺憾,我们无法阻止伤害在孩子身上发生,我们不能避免丧失会慢慢吞噬他的生命,正如我们也会慢慢丧失有活力的一切一样,我们唯一能给孩子的,就是面对一切生命的艰险和苦痛的心态。

记住,如果你承受不了的,你的孩子就一定承受不了。

第三种:父母是迫害者

很多父母在离婚后会陷入一种 狂欢 的状态,这往往是为了 压抑自己内在的抑郁。

比如因为外遇而离婚的父亲,会感觉自己 从地狱来到了天堂 ,完全没有离开一段关系的痛苦;

或者一个被抛弃的母亲,会不停地找男朋友,不断让孩子隔一段时间就认识新叔叔。

或者孩子会发现,爸爸妈妈成了超级工作狂……

这些方式要么是进入 隔离 的状态,远离有可能遭遇的 丧失感的抑郁 ,要么用过度的其他活动来 压抑对未来的焦虑 , 否认 自己有可能发生的痛苦。

这会让他们在客观上成为迫害者。

很多爸爸就因为无法承受内心的谴责,干脆就远离孩子,不探望孩子。因为每次面对孩子,他们都觉得自己是 罪人 。

而前妻看到一个生活糜烂的前夫,会感觉这个人是如此的不靠谱,不能让他带坏了孩子。

但如果孩子和父母待的时间不超过38%,就会和父母有隔阂,尤其在孩子11岁的时候,容易和父母有很大的冲突。

很多父母因为无法承受内心对于伤害孩子的痛苦,就试图让爷爷奶奶来带孩子,或者慢慢疏远孩子, 这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在于孩子会觉得自己是父母生命的累赘,自己的存在失去了意义。

他们也不得不否认自己是对父母是有需要的,也会否认自己作为一个孩子的存在。

第四种:将孩子视为迫害者

或者,无论是良心犯还是弃妇都会脾气变暴,对孩子的耐心很容易耗光,对孩子开始恶言恶语或者冷漠以对……要么就将痛苦的来源放在孩子身上——“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也许现在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孩子也因此会有内疚感,可能会把自己也会把这个世界都“黑化”,形成一个“你不好”,“我也不好”的世界。

这样的存在,实在太艰难了,往往不得不到外面寻找温暖,比如早恋,或者到学校里以及某些其他抚养者那里,获得一些可以呼吸的空气,然后在三十多岁乃至四十多岁,开始修复自己早年的创伤。

03 没有成长,就不算“好的”离婚

离婚之苦,不在于分离,而在于我们如何安放内在受伤的小孩。

那个小孩是我们过去一直都排斥的,以为他不存在的,但在亲密关系受伤的时候,他就又回到我们身边,如果我们再想逃离,那么代价就是再次自我麻醉,并且将痛苦传递给下一代。

与其到外面的世界寻求安慰,或者把孩子看成是不堪一击的婴儿,把对方看成罪大恶极的坏人,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不要着急去拯救世界了,最需要拯救的,就是你自己。

离婚了,最重要的不是忙于“跑路”,或者立刻跟前任划清界限。

你要给自己,也要给孩子重要的哀悼期。

如果离婚涉及到一系列的生活的改变,比如学校、住所的改变,要和孩子一起处理因此带来的变动对孩子乃至对我们自己的冲击。

我们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来应对人生的种种打击,我们只有顺应我们内心的伤痛,愿意正面直视它,接纳它的存在,并愿意和它对话,不要被心魔召唤,轻易的远离自己,轻易的投射恶意和脆弱给他人,好好安置我们自己的脆弱,安抚它,理解它,支持它,激励它,教会它长大。

一个好的离婚,就是走出“受害者、拯救者和迫害者”的三角循环,而为自己的人生增加 “支持者”、“理解者”和“挑战者”、“激励者”。

#心之助卢悦#,心之助情感心理平台创始人,心理学学者,资深媒体人,15年婚恋情感专家;央视、凤凰卫视、北京台多档节目特邀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著有《爱情有毒》、《爱到绝处便逢生》《过日子就像玩闯关游戏》 、《亲密关系的重建》,各大平台均有售。

心理咨询师抢孩子

105 评论(15)

永远幸福66

闽发生砍杀小学生惨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2010-03-24 12:11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讯 昨天上午,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发生特大凶杀事件。一名中年男子在南平市实验小学校门口持刀连续砍杀正在排队进校门的无辜学生。截至记者发稿,已造成9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行凶男子被现场群众制服后,目前已被警方拘留。经调查,42岁的行凶者郑民生原为社区诊所医生,其供述的作案动机包括被周边人看不起、婚姻不顺和谋职不成等多种原因。事件还原从杀第一个孩子到杀最后一个只有55秒钟本来10分钟后,7时30分,校门打开,他们可以像往常一样进学校,开始昨日的第一堂课。然而因为提前到校门口,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上课了。据实验小学校门口的监控录像显示,凶手郑民生从杀第一个孩子开始,到杀最后一个,总共用时才55秒钟。实验小学左侧凹进去的一小片空地是南平市体育局的大门,据监控录像显示,郑民生的屠杀是从这个地方开始。“他在这个地方杀了第一个孩子,然后一路杀进去,这里当时有几十个孩子,大点的还会四处跑开,低年级的吓得脚都软了,最后一个被杀的孩子还是自己撞到凶手手上。”一位南平当地官员向福建省公安厅领导介绍时说。从实验小学记者了解到,死亡学生大部分是低年级的,已经确认死亡的孩子中,有4个是一年级的孩子,还有二、三、四年级的学生。目击者说体育老师拿拖把打向行凶者昨天早上7时20分,在实验小学门口文体路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刘瑞英本来打算先去吃点早餐。到学校门口附近时,她看到一个身高约1米7左右、穿着灰色内衣的男子,抓着一个小女孩的书包不放。“我还以为是父亲在门口教训孩子,没想到他拿出了把刀子!”接下来惊人的一幕发生了:男子从背后掏出一把约20多厘米长的刀,直接往女孩脖子上抹去,女孩当场倒下。接着该男子抓住身边的一个学生,用刀狂捅。凶手杀到第四个孩子的时候,她忘记了害怕,用手上的扫把当武器,冲上前去,将扫把调过来,用木把儿对着凶手。此时在刘瑞英的身后,是3个刚来上学的孩子,她一边和凶手对峙,一边护着3个孩子往后退。男子不断挥动着手中的刀子,几次试图冲上来,都被她用大扫把挡开。僵持了几分钟后,几个晨练的人围了上来,合力把男子制服。刘瑞英说,“如果当时歹徒扑上来,把我杀了,救了3个孩子,也觉得是一件光荣的事。”环卫工人:救孩子被杀也光荣昨天上午7时20分,距南平实验小学上课时间还有10分钟,学校的大门还锁着,很多小学生在校门口排队等待进入学校,惨剧就在这时发生了。参与制服凶犯的南平实验小学体育老师甘贵平告诉记者,他是昨日的值日教师,当时正要走到学校门口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和校门斑马线的安全情况,忽然看见校门口一片混乱,学生们四散跑开,并听见有人在大喊“杀人了!”他看到犯罪嫌疑人手里拿着一把长约20多厘米的尖刀,嘴里喊着:“他们不让我活,把我逼疯了,我也不让大家活!”持刀男子拿刀朝一名学生的胸口狠狠刺去,刺倒后又朝身边另一个学生刺去,连续刺倒多名学生,校门口的地上已是血迹斑斑,有学生被刺倒后站起来走了几步又倒下了,现场惨不忍睹。刺倒几名学生后,行凶者继续朝人多的地方冲去,还想杀更多的人。甘老师表示,当时他曾想用身边的自行车砸向犯罪嫌疑人,无奈因自行车太重而作罢,随后他抓过拖把打向犯罪嫌疑人。这时,一名在旁边晨练的城管干部、学校门卫以及几名市民一起扑了上去,死死地抱住了凶手,并将他制服。随后,交给了赶来的民警。晨练老者: 这个男的还想偷剑今年60多岁的陈老伯参与了制服行凶男子的全过程。当天早上,他跟往常一样来到小学旁边的体育场开始晨练。突然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偷偷靠近他们,想拿放在地上的剑。陈老伯当即大喝一声:“你想干什么!”男子随即落荒而逃。过了一刻钟后,体育场里突然涌进一些孩子边跑边喊:“杀人啦!快跑!”陈老伯和几个晨练者顾不上拿东西赶出来一看,刚才那个想来偷剑的男子竟然举着把刀对着一个学生的脖子砍去!几位老者立即冲上前去,把男子围了起来,赤手空拳与他展开周旋。“当时他根本没有人性了,一个劲儿挥刀。”最后学校的一名老师拿起拖把打该男子,众人才把他手中的刀夺下学生已有九人死亡 凶手原为社区医生昨天上午11时,南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此次特大凶杀事件的进展:3月23日上午7时20分许,南平市延平区发生特大凶杀事件,当场死亡3人,送医院救治10人。经抢救无效后死亡5人。截至上午11时,共死亡8人,受伤5人。伤亡人员均为南平实验小学学生。凶犯已被当场制服抓捕。南平市政府立即成立事件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伤员抢救组、善后处置组、安抚稳定组、案件专案组、宣传信息组、学校秩序维护组等6个小组统筹处置相关事宜。随即市领导赶往医院看望受伤学生。昨天下午5时10分左右,被送往南平市第一医院救治的重伤学生中,又有一名学生因抢救无效不幸遇难。截至记者昨晚发稿,此次事件共造成9名学生死亡,另有4名学生还在抢救之中。南平市委宣传部发给本报的新闻通稿称,经调查,凶手郑民生,1968年4月30日生,福建南平人,中专毕业,未婚,原马站社区诊所医生,2009年6月辞职。目前案件审理和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作案动机嫌疑人称被周边人看不起昨天下午,南平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消息称,据初审,犯罪嫌疑人自己供出作案动机:一是周边的人看不起他,讲他不清楚,有桃花病;二是婚姻不顺,女友迟迟不与其结婚;三是辞职之后,另谋新职不成,觉得活着没意思。另外,在南平市政府的一份汇报材料里记者看到:2009年6月郑民生以到外地发展为由,从马站医院(社区诊所)辞职。在马站医院工作期间,与该院负责人王德彤多次发生矛盾,郑民生认为王不尊重他,工作上为难他,在生活上不关心他,并经常羞辱他,犯罪嫌疑人郑民生认为王看不起他。有消息称行凶者郑民生疑似有精神病史,不过当地官方称目前还没有发现医疗机构的正式医疗鉴定或诊疗资料可以证明,凶手是否为精神病患者还需进一步调查。昨日下午,记者多次拨打犯罪嫌疑人郑民生原工作单位南平市延平区水东社区马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证实了郑民生于去年夏天辞职的事,不过却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他怎么会这样?”听闻郑民生制造的血案,老邻居唏嘘不已,“平时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据她介绍,郑民生生于1968年,一直没有结婚,跟他的老父亲一起住在南平马站的一个小区里。她印象中郑民生总是戴副眼睛,说话声音不大,是个特别循规蹈矩的人。中专毕业后,到社区的卫生所里上班,通常下班之后就直接回家,“都40多岁了,也没见过他出去乱交朋友,对自己的爸爸也不错。”后来她搬到别处,到了去年6月,听说郑民生因为给人输液不当造成医疗事故被辞退,之后就再无他的消息。再次见到郑民生,是在惨案发生前一天,郑民生突然来到她的摊位,跟她聊天说自己想再找份工作。善后工作学校组织二十多名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据南平实验小学老师介绍,惨剧发生后,群众和老师围成人墙,学生们被疏散入学校,随后按班级清点人数。在事发一小时后,所有到校的学生均由家长领回家,学校停课。当地教育部门将和公安部门一起,对学校周边的安全进行整治排查。另外,由于很多孩子目睹了凶案的过程,从而对心理产生很大冲击。当地教育部门决定对所有的学生进行逐一家访,并从昨天中午开始招募心理咨询志愿者,对学生以及家长进行心理安抚和健康指导。据悉,当地教育部门共组织了20多名心理咨询师对学生和教师开展个别心理指导。另据介绍,南平实验小学将于今天正式复课,并将尽快恢复正常的校园秩序。26

192 评论(10)

小帅cgnn

地球,白天。

33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