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281

香城宝地邑人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爱独处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蝎子豆丁

已采纳

你好,看到你提出的问题就忍不住想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在大部分的时间基本都是独处,老婆每天上班去了,经常就我一个人宅在家里。 这种生活方式多年,有了较深的体会。在这里说一下我个人的一点感受。 就说我在独处日子里的优缺点吧。 独处的优点:可以远离喧嚣,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工作效率很高很细致。 可以一个人天马行空思考很多东西,能很快获得一个好的想法或者灵感。 缺点:长期独处,就会有点孤僻,不太喜欢与人交流和参与群体活动,话语也不多,容易与外界隔离,与亲戚朋友疏远感,经常会被人误认为自己很清高。 还好我不是很严重,不然会影响身心 健康 ,严重者会患抑郁症和自闭症。 我在工地有事的时候,还是会出去与人交流,每年还会抽时间与家人 旅游 几天,这样对自己还是蛮好的。 所以我觉得偶尔的独处还是好的,千万不要过度,于己于家人,身体工作都不好。能做到动静自如,积极向上,心情愉悦。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上更加精力充沛,发挥自己。 适当地独处有利于个人的升级。 理由如下: 一方面对于外在的行为活动: 深入的脑思考需要一个良好的思考环境,一般情况下,内心的平静有助于深入有条理的思考,而这离不开独处的生活状态。 对读书而言,大多数情况下,宁静专一需要有一个个人的空间。而喜欢独处的生活方式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便利的环境。 对于计划而言,我们制定的周计划,月计划需要个人反反复复的思考,对全盘做到心中有数,而这离不开个人独处的思维加工。 另一方面对于内在的生命思考而言: “吾日三省吾身”告诉我们内在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反省,而反省需要个人思维活动的独处方式。 然而,过犹不及的独处方式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一方面 超强度的喜欢独处抑郁成疾的可能性将加大;过分的长期性的依赖于独处的生活方式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障碍。有些人不愿意与人交流相处,人际关系也比较差。 另一方面 几乎为零的独处方式往往缺乏对自我的认知。试想一个几乎没有独处方式的人哪有时间去过多的进行吾日三省吾身。就算有往往也不够深入。 细数 历史 ,在任何领域的任何有成就的名人,都恰到好处的对独处的生活方式做到了尽善尽美。思想家的老子,哲学家熊十力,文学家鲁迅无不喜欢适当独处的生活方式。 然而,秦桧,曹正淳等人,缺乏独处方式,缺乏对自我的认知,不守正,终成为千古罪人。 总之,拥有适当的合理的独处方式,并在独处的生活方式中立体式的发展自我,然后奉献 社会 ,是喜欢独处生活方式的光明大道。 很高兴能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恰巧前不久和同事探讨过这个问题。随着 社会 进步,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强调自我、强调独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静”、喜欢一个人去旅行、夫妻或情侣也经常需要自己的空间去独处……个人认为这是好的。 人类独处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个体需要而主动希望独处; 第二种是被动无奈的独处。 第一种独处,是个体需要,因为人是 社会 性群居属性物种,如今面对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设、高速发展的环境……我们往往会身心疲惫,往往无奈面对孤独。因此,在适当的时机,关起门来或背起背包或独坐酒吧咖啡厅,喝一杯清茗、欣赏沿途的风土人情、点一杯小酒听听轻音乐……放下疲惫的身心,看行人碌碌匆匆,冷静思考下一步的人生,想想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是个人的提升,是心灵的净化,对个人进步,对夫妻关系都是有很大的好处。 第二种被动无奈的独处。比如在办公室被同事排挤、在学校被同学忽视、 社会 底层被人看不起、年高病多被儿女抛弃……这种独处是无奈的、是被动的,这种独处是无益的。希望人间充满爱,有爱有希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 既然你喜欢这种生活方式,那独处的利好应该是多多的。那喜欢独处的是哪类人呢?有些人要写文章,可能十天半月闷在家,不出门,别人会认为此人喜好独处;有些人收入低微,朋友聚餐同学聚会少掺和,别人会说此人好静不合群。主动的和被动的有天壤之别。主动选择独处的是生存的需要。 各有各的优缺点,比如说这次疫情,独处是为国家做贡献。善于与人交流也是好的习惯,每个人生活的习惯方式,方法不一样,按照自己喜欢的来。 朋友你好。这里是心理咨询师老友手札,很高兴回答朋友你的问题。 在这里朋友你提到“喜欢独处的生活方式到底好不好”,那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朋友你确实倾向于选择独处,但是又不确定独处是不是比较好,所以内心才纠结呢。那么,在这里我可能会觉得朋友你已经认为“独处是有坏处”的,然后这个想法让你不知道该怎么抉择。 于是,朋友你在这里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背后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1、明明我想选择独处,为什么我要在意它好不好呢; 2、我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为什么要询问别人的意见; 3、为什么我一定要选择好的; 4、为什么我没动力贯彻自己的选择,并通过提问得到支持。 那么在这四个问题的背后,我会觉得朋友你是一个不能支撑自己、对自己缺乏掌控、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决定权、缺乏对自己认可、 情感 不独立、思想不独立、希望自己活成“大众”的人。这相对于独处究竟好不好,可能更重要。 因为最终,任何生存方式都是有优点与缺点的。所以无论我们选择什么,重要的不是选择本身,而是我们能否很好的与选择互动。 也就是,如果朋友你带着这样的怀疑进入独处,你未必能收获好处,反而可能收获更多的对自己的不解、对当下的攻击、不断增加的压力。 所以意思其实很简单,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选择,于是单凭自己的喜好去做一些事情;在我们知道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未必有能力与选择和谐相处,从而产生互利互惠的状况,所以这时候要提供能力;接着能力提升上来了,我们可以选择与能力相匹配的生活方式;然后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我们也就会变得可以与多种生活方式和谐相处。那么,这里问题的重点也就不再是独处好不好,而是朋友你是否能够与独处和谐相处、互利互惠。 而直白点的意思就是,你是否能够认同自己的选择,并且无论别人怎么说,你都会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且有能力在于选择的互动中收获积极的影响。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协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实的样子。祝好。 我觉得好,如果是你自己愿意选择独处的,那么肯定是因为它让你得到放松,你不用迎合外界的行为准则,向着自己内心出发,虽然不会热闹,但是有一个人的清欢,并且这会让你持续对生活的热情。其实想衡量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强大,就看他能不能一个人独处,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格调怎么样,就看一下他独处时都干些什么,要知道自律的生活才能得到想要的人生,关于独处我这里发表一下个人建议: 1.坚持学习一项技能,技多不压身 2.注重 养生 和健身,要知道没有好身体你还能好好享受未来生活吗 3.培养并坚持一两个兴趣爱好,它会丰富你的生活,给你充足的精神粮食 4.多拍照或者视频或者写日志等方式记录你的生活,老了以后拿来细细回味是件很美好的事,就像把你的人生在脑海里放映了一场电影,独属你的电影。 希望这个解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我一个人独处了六年,每天做饭、吃饭、上班、打球、收拾卫生,休假的时候背上行囊去旅行,去想去的城市,看想看的景色,吃想吃的 美食 ……除了两个要好的朋友偶尔聚聚其余的聚会一概不参加,下班关机。这六年发烧一次,食物中毒三次还好都挺过来了。从喜欢热闹到习惯独处,从爱说爱笑到不愿意多说一句没用的,性格改变了,变得不在轻易相信任何人,不会去讨好任何人,得不到不在纠结。生活为自己而活不是给别人看,生而为人大家都是第一次,虽然有很多无可奈何,但是尽量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答,喜欢独处的生活方式到底好不好?我的回答是:不好。物以群居,自古以来人总是以群定居,比如一个村,一座城市,喜欢独居也有,但是很少,可能是他有不为人知的毛病。喜欢独处跟独居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独处惯了,就好比把一个人关在房子里,不去接触外面的人和事,就不懂得人情世故,对任何事都不清楚,就好比是井底之蛙。在某种不好的事情的影响之下,想一个人静一静,那是正常的,因为他需要一个人好好静一静想一想,把事情想通了心情就好了,如果还是一个人呆着的话,就非常孤独了,一个正常人怎能忍受得了孤独。 所以,我个人觉得喜欢独处生活方式不好,就好比我国清朝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清朝慢慢衰退,如果你喜欢独处的话,以后你就会被生活慢慢踢出门外。是任何状态都没有好与不好,而是在当下这个让你最舒服才是最重要的。喜欢独处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相处,他们有朋友,他们不孤独,他们也不讨厌与他人共事,他们在选择朋友方面的标准稍高,而且喜欢独处的人拥有很多害怕独处的人身上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喜欢独处的人时间观念很强,对独来独往的人而言,时间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他们尊重时间,把时间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成功对于成功的人生而言就是最宝贵的资产。

心理咨询师爱独处

179 评论(15)

相关问答